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1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川蜀通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原则一、编制依据:(一)、广元市宝七路宝轮至白朝段公路改建工程施工设计图纸(二)、广元市宝七路宝轮至白朝段公路改建工程招标文件(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四)、JTG B01-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五)、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六)、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七)、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八)、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D50-2006(九)、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十)、GB5768-20
2、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十一)、交通部交公路发200464号印发关于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意见通知(十二)、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广利府函【2009】10号第三条(参照)其他相关规范及标准二、技术标准序号项 目技 术 标 准备 注1公路等级四级2设计车速(km/h)203路基宽度(m)6.54路面宽度6.05硬路肩(m)20.256停车视距(m)207超车视距(m)1008极限最小半径(m)159一般最小半径(m)3010平曲线加宽按1类11缓和段最小长度(m)1012最大超高横坡度(%)6(一)、根据JTG B01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第3.1.2条规定“公路技术等级选用
3、应根据路网规划、公路功能、并结合交通量论证确定。”的原则,依据该原则及广元市宝七路宝轮至白朝段公路改建工程勘测设计合同和广元市宝七路宝轮至白朝段公路改建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本项目的改建标准为四级公路(设计速度20Km/h),路基宽度采用6.5米,路面宽度6.0米;特别困难地段,为充分利用原路,控制投资,个别指标参照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广利府函【2009】10号第三条执行,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主要技术指标表13最大纵坡(%)13参照广利府函【2009】10号第三条14最小坡长(m)6015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10016竖曲线最小长度(m)2017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18路拱坡度(
4、%)219路肩坡度(%)220桥涵设计荷载公路级指新建桥涵21桥涵设计洪水频率大、中桥:1/50;小桥、涵洞及小型排水构造物:1/25(二)、严格遵守国家标准、规范的各项规定,遵守施工图设计、招标文件及招标答疑纪要等各类经济技术文件,借鉴以往的工程经验,其中包括:1、广元市宝七路宝轮至白朝段公路改建工程项目的图纸。2、国家和交通部现行的施工技术规范、验收标准及质量、安全技术规程。3、通过现场实地勘察和调查所得到的自然因素、交通运输、料源、民情等资料及信息。4、我单位的综合施工能力,目前投入的机械设备、技术实力以及近年来参加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三)、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顺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
5、,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保证按期完工。(四)、尽量采用先进施工技术,科学确定施工方案。(五)、采用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安排进度计划。(六)、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图。(七)、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扩大机械化施工范围。(八)、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经济效益。(九)、坚持质量第一,重视施工安全。第二章 工程概况 一、概述广元市宝七路位于利州区宝轮镇白朝乡境内,是宝轮镇通往白朝乡的主要通道,宝轮镇田垭村、白朝乡是典型的山区乡镇,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该项目公路现状是路窄、弯急、坡陡,路基沉陷多。交通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全面贯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改善现有交通状况
6、,完善广元市公路网络,该项目的建设迫在眉睫。2015年7月,根据公开招标的中标结果,广元市利州区公路养护段委托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广元市宝七路宝轮至白朝段公路改建工程的一阶段施工图勘察设计工作。(一) 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1、场地位置广元市利州区位于东经10527至10604,北纬3219至3237之间,东邻旺苍县,南连剑阁县、元坝区,西接青川县,北界朝天区。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嘉陵江上游,川陕甘三省交汇处,处于广元市腹心,为四川的北大门。全区幅员面积1535平方公里,现辖3乡、7镇、8个街道。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嘉陵江上游。地势东北、西北高、中部低本项目位于广元市利州区西部,
7、宝轮镇及白朝乡境内。见图2、地势、地貌 项目区域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嘉陵江上游。地势东北、西北高、中部低,形成北部中山区,中部河谷浅丘及平坝区,南部低山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全区70属山地类型。境内山峰属米仓山脉西、岷山脉东,龙门山脉东北三尾端的余脉。最高点西北部白朝乡的黄蛟山海拔1917米,最低点南部嘉陵江边的牛塞坝海拔454米。3、水文地质项目区域上位于白龙江下游右岸苍溪河的支流。白龙江,长江水系嘉陵江上游支流,甘肃陇南山地第一大河,与秦岭、淮河同为中国地理上重要分界线。古名桓水或垫江。源出甘南高原西倾山东端的郭尔莽梁德合拉卜哉峰东北麓、碌曲县的郎木寺附近,曲折东南流,经迭部、舟曲、武都城,
8、至文县罐子沟出甘肃境,于四川昭化旧城注入嘉陵江。拟建桥位地表水主要为冲沟水等,具陡涨陡落特点,属典型山区河流。工程区地下水根据储存条件及补给、径流、排泄等特点分为三中类型:即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层孔隙潜水和侏罗系砂、泥岩岩体裂隙水。1)松散堆积层孔隙水零星分布于苍溪河支流河谷沿岸,主要赋存于一级阶地及河漫滩砂砾、卵石孔隙之中。水位埋深5.008.00米。苍溪河右岸支流域一级阶地与河漫滩面积较小,故储水总量亦小。2) 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指发育在沉积岩分布区域的地下水,由于基岩在工程区面积较大,故这类裂隙水在工程区分布很广。拟建中桥区域地下水水质普遍良好
9、,为白朝乡的饮用水,其物理性质:一般均无味、无色、无臭、透明,水温在1018之间,水化学类性为HCO3-Ca2+型水,PH值=7.43。4、气象特征拟建项目位于四川盆地北端,处于盆地向山区过渡地带,气候温和湿润,雨量较充沛,光照适宜,四季分明,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带。因地形起伏较大,垂直气候分带较明显,因此在小范围、小区域内气候略有差异,气温随高程升高而稍有降低,河谷山口风多且强,降雨充足,时空分配不均,灾害天气频繁,常出现冬干、春旱、夏洪、秋涝及春秋二季低温灾害。冬春季节常受北方冷空气干扰,水汽含量低,降雨少、蒸发大,干旱尤为严重。根据气象部门统计,每间隔1.5年就发生一次较严重的旱灾。
10、而降雨多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大暴雨,引发洪涝灾害,江河猛涨,山洪暴发。根据广元市气象站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利州区多年平均气温16.0,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72.6mm,每年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其间降雨总量占全年降雨总量75%。多年月平均降雨量最高为7月为236.8mm,最低为1月为3.8mm。区内干旱频繁发生,多年平均春旱为30天,夏旱为20天,伏旱为25天,1999年11月16日至次年1月14日为最长的干旱天数,长达59天,发生频率0.2%。(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桥址区地层主要为人工回填土(Qme)、第四系坡残积层(Qel+dl)、第四系崩坡积层(Qcol+dl)、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
11、)。基岩为侏罗系白田坝组砂岩泥岩互层,现分述如下:1. 人工回填土(Qme):以块石土夹碎石为主,灰黄色,碎石约占20%,块石约占50-60%,具有充填,块石与孤石成分为砾岩、砂岩。主要分布于桥址区的0#、1#桥台岸坡及公路斜坡上,其厚度为0.50-2.20米。 2. 第四系坡残积层(Qel+dl): 主要分布于桥位区的斜坡上。以粉质粘土为主。灰黄黄色,稍湿,可塑状,粉质粘土含量约占8590%,块石含量约占15%左右,粒径5.008.00cm,棱角状,成分为砂岩、砾岩。厚达3.506.50米。3. 第四系崩坡块石土:灰黄灰色,稍湿,松散状,局部地段具有架空结构。在低洼处可见大于2.00米以上的
12、大孤石,为崩塌的砾岩块体,在0#桥台斜坡上和局部段河床上有分布。块石及大孤石含量约占8590%,块石呈棱角状,其成分为砂岩、砾岩,充填物为粉质粘土。厚达3.005.00米。4. 第四系冲洪积卵石土:杂色及灰色,湿,稍密结构,卵石约含70%,粒径5.008.00cm,棱角状及次棱角状,成分为砂岩、砾岩。充填物为粉土及粉砂含量约占10%。漂石约含20%,成分多为砾岩、砂岩。厚达2.105.70米。5. 侏罗系白田坝组砂岩:主要分布于河床底部,以及在左岸公路内侧陡壁附近,灰色,钙质结构,中厚层砂岩夹薄层状泥岩,它们呈韵律沉积组合,地表岩石层间裂隙与节理发育。一般强风化厚度不大,仅有5.60-6.40
13、米,岩层倾向北西,岩层倾角约11。6.拟建区域属四川盆地边缘弧形(华夏式)构造带,产生于侏罗系地层中,表现为舒缓宽展的褶皱,断裂极少。本构造带西北面为龙门山构造(华夏系)所制约,东南方受巴中莲花状构造的影响。因此,构造呈现为由北东逐渐向东面偏转的弧形褶皱,总的趋势为北东东向。场区处在走马岭向斜南翼区域,地层从北向南受走马岭向斜、河湾场背斜等构造所制约,平面上表现为褶皱平缓开阔,断裂少见。场区地层主要呈单斜构造,倾向195320左右,倾角718,场区形成长恒状(舌状)迭置式的单斜丘陵或单丘地貌。(三) 地震所在区域龙门山地震带、武都文县地震带、松潘平武地震带发生地震的波及地。由于地处我国三大构造
14、域的接合部位,槽台过度地带,不同方向的断裂构造交错重叠同时新构造运动十分活跃,是多地震区之一。本区域的强震地理分布与活动断裂密切相关,呈带状分布。弱震分布频繁而广泛,成带性不强,多分布与活动断裂带附近,往往发生于大断裂分支或小断层上。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修改1号),地震动参数如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特征周期0.45s。与之对应的地震烈度为度。(四)涵洞地基工程地质评价区内基岩频繁出露,主要为砂岩及粉砂质泥岩互层,大部分地段被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碎石土、粘土覆盖,但覆盖层不厚,一般0.52米,涵洞、挡土墙、排水设施等基础可放置在基岩上,如遇个别覆盖层较厚地段,路
15、基应先进行部分换填,强夯。区内基岩风化严重,构筑物基坑开挖后,不宜长时间暴露于地表,特别是夏季雨季施工,基础竣工后,应进行防渗处理。(五)路线工程地质评价测区岩层以红色地层为主,多为砂岩泥岩互层,岩层一般倾角较缓,岩石整体性较差,岩类级别多为类,强风化层厚310m,地基允许承载力为1.01.2MPa。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互层抗风化能力差异比较大,但岩层倾向基本与路线平行,因此,沿线边坡岩层没有失稳形成的岩崩或滑坡现象。在沟谷宽缓的重丘区和浅丘区的谷底和斜坡地带,易堆积较厚的中高液限粉质粘土层,在排水不良地带易形成软土地基;斜坡地段易形成浅层滑塌。(六)原有道路现状 项目位于宝轮镇白朝乡境内,
16、原路为县乡公路,是宝轮镇通往白朝乡的主要通道。原路沿线地质条件较好,路基稳定,大部分路段基岩出露,无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1.原路平面线形:改建路段原路起于宝轮镇龙泉村,终点为白朝乡场镇,路线全长13.206公里。原路弯多且急,原路共有弯道近260个,平均每公里达20个,有回头曲线10个,圆曲线最小半径不足10米。 2.原路路基:路基宽度4.06.0m不等,路基基础较好,大部为石质路段,局部路基沉陷。 3.原路路面类型:原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宽3.05.0米,两侧有2(0.30.5)米路缘石(路缘石为后加)。原路K0+000K6+600、K10+700止点段除局部有开裂、断板外,大部路面
17、完好;K6+600K10+700段路面损毁严重,行车颠簸困难。 4. 原路防护与排水工程:原路防护工程多为干砌,部分浆砌,部分路段有垮塌,需重新修复,大部分现运营情况良好,大多能利用;原路排水设施多为土、石边沟,局部有浆砌边沟,但多数边沟淤积严重,失去排水功能。5. 原路桥涵:原路涵洞大多为石盖板涵和0.50.75圆管涵,现在大多已淤积,排水不畅,全线有桥梁两座。现运营良好。6. 交通标志、标牌、安全设施原公路沿线设有交通标志、标牌和安全设施,且较齐全。(七)改建原则及改建情况根据原公路的现状,以及本公路的使用性质,本改建工程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贯彻“安全、耐久、节约、和谐”以及“川九”公路
18、“最小程度的破坏,最大限度的保护,最大可能的恢复”的设计理念。2.本工程按照四级公路双车道6.5米进行改建及路面改造。路线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功能需求和技术标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公路,灵活运用技术指标,力求因地制宜、经济实用,尽量减少工程规模,节约投资,特别困难地段适当降低平纵指标。3.重视排水和防护工程的设置。加强排水,结合边沟、截水沟、桥涵等进行综合设计。4.充分重视测区环境保护,对植被的破坏尽量减小到最低程度。5.尽量减少新征土地,避免大的拆迁。6.各段改建情况1)起点K0+000K1+160段该段原路宽度基本为5.56.0米,右侧临广甘高速公路外边坡或外挡墙或排水沟、边沟
19、,左侧临河(河道已经过处治),无改线条件。因此,该段保持原路平纵面不变,根据实际情况在原路两侧进行加宽,使路基宽度达到6.5米,修复垮塌路基,在原路面上加铺碎石水稳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2) K1+160K1+960段该段道路两侧为民房或农地,布线原则为沿原路布线,避开两侧民房,加宽道路一侧。3)K1+960K3+820段该段沿原有公路进行布线,该段原路纵坡较陡,从K1+960的671.71米到K3+820的846.65米,高差达175米,平均纵坡9.4%,最大纵坡达15%以上。如要彻底改善纵坡,则基本无法利用原路。为充分利用原路,减少工程量,节约投资,布线时在有条件地段延长路线,最大纵坡标参照
20、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广利府函【2009】10号第三条执行,控制在13%以内,同时增强安保措施以确保行车安全。4)K3+820K4+000段该段原有路线从垭口K3+820经居民点再至山嘴K4+000,高程从垭口的846.79降至居民点的835.92,然后再升至山嘴的845.68,上下纵坡均较大,且有一个回头曲线,其半径不足10米。改线由垭口直接接至山嘴处,这样路线甩开了回头曲线,路线也减短了180米。5)K4+000K4+580段该段沿原有公路进行布线,局部裁弯取直。6) K4+580K7+140段该段为田垭至漫梁段,原有路线从田垭采石场经碑垭至漫梁,路线上至山顶,再沿山顶至漫梁,有5处回头曲线
21、,最小半径不足10米,多处纵坡超限,不能满足标准,最大纵坡超过15%,平纵线形均较差。改线由田垭采石场经原有线路北侧山腰至漫梁接上原有公路,桩号K4+580K7+140,改线长度2.56公里,平纵线形均得到改善。改线后路线减短了1.13公里,且减少了5个回头曲线。7) K7+140K9+160段该段沿原有公路进行布线,避让两侧居民房,局部裁弯取直。8) K9+160K9+280段该段原路在K9+160后路线回头展线至徐家村口,以漫水桥跨过河沟,然后沿河的左岸朝白朝乡展线。漫水桥只埋有两根不足1米的圆管,稍下点雨水即漫过路面,使得白朝乡居民无法出行,需修建桥梁。改线由回头弯开始,取消回头,从山嘴
22、处以1-25米桥梁跨过河沟到沟的左岸。这样路线减短了260米,且取消了回头曲线。9) K9+280K11+440段该段沿原有公路进行布线,避让两侧居民房,局部裁弯取直。10) K11+440K11+729.95段该段为白朝乡街道,两侧为居民房,宽度大于道路设计宽度6.5米,因此其平纵不变,在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即可。二、设计标准:(一)道路1.设计标准轴载:以单轴双轮组荷载100kN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2.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6年。3.公路自然区划:V2四川盆地中湿区。4.及沥青混合料气候分区:本项目所在地区最热月(7月)平均最高气温31,极端最低气温(1月)2,年降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路 改建 工程施工 组织设计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