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炭化成型及副产品综合利用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分析研究论证报告q.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秸秆炭化成型及副产品综合利用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分析研究论证报告q.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秸秆炭化成型及副产品综合利用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分析研究论证报告q.doc(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 论- 1 -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5 -第三章 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 14 -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 17 -第五章 节能措施- 30 -第六章 环境保护- 32 -第七章 消防与安全防护- 35 -第八章 企业组织管理与劳动定员- 40 -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42 -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3 -第十一章 经济效益评价- 48 -第十二章 社会效益分析- 54 -第十三章 结论及建议- 56 -第一章 总 论1、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秸秆炭化成型及副产品综合利用项目1.2项目承办单位:XX生物碳燃料有限公司1.3项目建设地址:XX县工业园
2、区1.4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该项目为秸秆炭化成型及副产品综合利用项目。占地25亩,总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其中综合办公用房1200平方米,四个生产车间4800平方米,仓库2400平方米,其他辅助用房600平方米。项目投产后:年处理秸秆3万吨,年产生物质型炭1万吨、年产生物质型煤1万吨,年产木焦油1500吨,年产木醋酸6000吨,年产燃气1200万立方米。1.5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该项目建设期为五个月,自二一一年八月至二一一年十二月。1.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该项目总投资2378.9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企业自筹。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工程咨询资格等级: 证书编号:发证机关: 3、XX县概况X
3、X县地处山东省西部平原、鲁冀两省交界处,现辖10镇2乡2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开发区,507个行政村,总面积871.9平方公里,耕地83万亩,人口50万。青银高速、308国道、315省道和德商公路穿境而过,京九和京沪铁路距县城仅有20公里和30公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植棉历史悠久,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和出口基地,常年植棉65万亩,总产120万担,稳居全国棉花生产县十强,素有“银XX”之美誉,被评为国家级优质棉标准化生产基地。林果业发达,拥有长江以北最大的黄河故道生态森林公园,素有“小杂果之乡”的美誉。近年来,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县形成了棉纺织、面粉加工、植物油加工、造纸、工艺品等特色产业,被
4、评为山东省十大产业集群和山东省县域经济十大高效农业聚集园区之一;被国家粮食行业协会和食品工业协会评为全国面粉大县及食品工业强县。2010年,XX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大干项目一百个,力促XX大变样”的工作部署,放活思想,抢抓机遇,勇于创新,奋力拼搏,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县GDP完成115.13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5.56亿元,比上年增长30.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亿元,比上年增长41.5%。农业总产值完成37.36亿元,比上年增长5.2%。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完成318.73亿元,利税完成36.1
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4%,25.9%。全县用电量9.02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6.76亿千瓦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9亿元,同比增长23.1%。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42.1亿元,同比增长16.9%。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4.1国家、山东省有关行业的相关政策、法律及法规;4.2财政部印发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资金管理办法通知;4.3.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4.4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4.5现行有关设计规范、标准、规定;4.6国家发改委关于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规定要求;4.7德州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及县域总体发展规划;4.8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6、纲要;4.9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4.10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技术资料和要求。5、可行性研究范围5.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5.2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5.3项目建设方案5.4环境保护与节能措施5.5消防及职业安全卫生5.6企业组织管理与劳动定员5.7项目实施进度计划5.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9经济效益评价5.10社会效益分析5.11结论与建议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提出的背景分析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经历了薪柴时代、煤炭时代、石油时代后,将缓步进入新能源时代,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是清洁、高效、多元、可持续。过去100多年
7、,在西方工业化进程中,已经消耗的世界资源量占全球的60左右。中国现在将近70的能源消费依靠煤,这样的能源结构给我国带来很大压力,包括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人类面临着可持续发展能源的挑战,必须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调整能源结构。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了从现在到2020年期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目标,即力争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2020年提高到15。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能源消费剧增。由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大量消耗,造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延续受到严重威胁。上世纪70年代以
8、来,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步成为国际共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与高度重视,许多国家将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发展新能源的法律和政策,发展新能源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同时,国际社会充分认识到能源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2009年2月,国际新能源组织成立,旨在推动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扩大新能源使用量,目前已有75个国家加入。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随着制造业快速发展与生活能源消费持续增长,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需求将急剧扩张,我国已成为能源消费大国。因此,调整能源结构
9、,增加能源供应、推进能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生物质资源可转换为能源的潜力约10亿吨标准煤。根据国家相关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总容量将提高到3000万千瓦,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将从1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沼气年利用量将从190亿立方米提高到440亿立方米,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将从200万提高到1000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将从20万吨提高到200万吨。我国生物质能资源主要有农作物秸秆、树木枝桠、畜禽粪便、能源作物(植物)、工业有机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等。全国农作
10、物秸秆年产生量约6亿吨,除部分作为造纸原料和畜牧饲料外,大约3亿吨可作为燃料使用,折合约1.5亿吨标准煤。林木枝桠和林业废弃物年可获得量约9亿吨,大约3亿吨可作为能源利用,折合约2亿吨标准煤。甜高粱、小桐子、黄连木、油桐等能源作物(植物)可种植面积达2000多万公顷,可满足年产量约5000万吨生物液体燃料的原料需求。畜禽养殖和工业有机废水理论上可年产沼气约800亿立方米,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约1.2亿吨。目前,我国生物质资源可转换为能源的潜力约5亿吨标准煤,今后随着造林面积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生物质资源转换为能源的潜力可达10亿吨标准煤。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提出,要根据各类可再生能
11、源的资源潜力、技术状况和市场需求情况,明确了2010年和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重点领域,其中:重点发展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生物质燃气。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是指通过专门设备将生物质压缩成型的燃料,储存、运输、使用方便,清洁环保,燃烧效率高,既可作为农村居民的炊事和取暖燃料,也可作为城市分散供热的燃料。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为:到2020年,使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成为普遍使用的一种优质燃料。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生产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分散方式,在广大农村地区采用分散的小型化加工方式,就近利用农作物秸秆,主要用于解决农民自身用能需要,剩余量作为商品燃料出售;另一种是集中方式,在有条件的
12、地区,建设大型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加工厂,实行规模化生产,为大工业用户或城乡居民提供生物质商品燃料。全国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5000万吨。生物质燃气:充分利用沼气和农林废弃物气化技术提高农村地区生活用能的燃气比例,并把生物质气化技术作为解决农村废弃物和工业有机废弃物环境治理的重要措施。在农村地区主要推广户用沼气、特别是与农业生产结合的沼气技术;在中小城镇发展以大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和工业废水沼气工程为气源的集中供气。到2020年,约8000万户(约3亿人)农村居民生活燃气主要使用沼气,年沼气利用量约300亿立方米。在农作物生产及粮食加工、林业生产和木材加工、畜禽养殖、工业生产、城市生活
13、污水、垃圾处理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机废弃物。如果这些废弃物不能得到合理利用和妥善处理,将会成为环境污染源,对自然生态、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将这些有机废弃物转换为电力、燃气、固体成型燃料等清洁能源,既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也是充分利用废弃物、变废为宝的重要手段,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政策法规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一章第四条中明确指出,“国家鼓励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本法所称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国家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
14、通过制定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目标和采取相应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国家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参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依法保护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者的合法权益。”“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的燃气和热力,符合城市燃气管网、热力管网的入网技术标准的,经营燃气管网、热力管网的企业应当接受其入网。”“对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符合信贷条件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项目,金融机构可以提供由财政贴息的优惠贷款。”“国家对列入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目录的项目给予税收优惠。”可见生物质能是一种能够长期持续使用的可再生能源,我国对这种能源的开发利用非常重视,并出台了许多鼓励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的相关政策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第十六条:国家鼓励清洁、高效地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鼓励发展能源作物。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的燃气和热力,符合城市燃气管网、热力管网的入网技术标准的,经营燃气管网、热力管网的企业应当接收其入网。第二十五条:对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符合信贷条件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项目,金融机构可以提供有财政贴息的优惠贷款。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状况,重点发展生物质发电、沼气、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生物液体燃料。到2010年,生物质固体
16、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100万吨。到2020年,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5000万吨。其中: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是指通过专门设备将生物质压缩成型的燃料,储存、运输、使用方便,清洁环保,燃烧效率高,既可作为农村居民的炊事和取暖燃料,也可作为城市分散供热的燃料。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为:(1)2010年前,结合解决农村基本能源需要和改变农村用能方式,开展500个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应用示范点建设。在示范点建设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加工厂,就近为当地农村居民提供燃料,富余量出售给城镇居民和工业用户。到2010年,全国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100万吨。(2)到2020年,使生物质固
17、体成型燃料成为普遍使用的一种优质燃料。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生产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分散方式,在广大农村地区采用分散的小型化加工方式,就近利用农作物秸秆,主要用于解决农民自身用能需要,剩余量作为商品燃料出售;另一种是集中方式,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大型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加工厂,实行规模化生产,为大工业用户或城乡居民提供生物质商品燃料。全国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5000万吨。生物质燃气要充分利用沼气和农林废弃物气化技术提高农村地区生活用能的燃气比例,并把生物质气化技术作为解决农村废弃物和工业有机废弃物环境治理的重要措施。在农村地区主要推广户用沼气、特别是与农业生产结合的沼气技术;在中小城镇发
18、展以大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和工业废水沼气工程为气源的集中供气。到2010年,约4000万户(约1.6亿人)农村居民生活燃料主要使用沼气,年沼气利用量约150亿立方米。到2020年,约8000万户(约3亿人)农村居民生活燃气主要使用沼气,年沼气利用量约300亿立方米。2.2符合国家、省、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新能源产业要建立新一代核电设备、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高效太阳能发电和热利用新组件、生物质能转换利用技术和智能电网装备等产业基地,实施海上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能规模化应用示
19、范工程。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在可再生资源丰富地区,积极发展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抽水蓄能等新能源,鼓励垃圾、秸秆发电。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形成一定规模的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生物柴油生产能力。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立足多元发展,优化能源结构,重点发展生物质能源、太阳能、地热能、风力发电、垃圾发电、秸秆气化、大型沼气、户用沼气等清洁能源,争创国家级绿色能源县。2.3有利于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我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我国作为世界主要产棉国,棉花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1/4-1/3,棉区覆盖3亿多农民,每
20、年棉花秸秆产出数量巨大,产量稳定,是可利用的生产原料。德州市常年种植棉花面积260多万亩,年产近百万吨的棉柴,而XX县是久负盛名的植棉大县,常年植棉面积65万亩,能产生棉柴约为20多万吨。XX县毗邻的聊城市,也是山东的产棉主要的地市,与XX县相邻的河北省的临西、清河、沧州等地,年可产棉柴200多万吨。项目所需的棉柴资源丰富,原材料采购有保障。因此,该项目的生产原料极其丰富,具备充足的原料保障。该项目的建设,可充分利用棉花的秸秆,增加棉农的收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一定程度上促进能源结构的改变,节能减排,燃烧后产生的废物(炉灰)回用于农田作为有机废料。秸秆炭化除产生洁净燃气外,还产出秸秆炭,木焦油
21、,木醋酸等多种有经济价值的生产原料。经科技手段加工处理,其中所产出的炭可代替木炭生产出各种高价值的炭制品,如国内外广泛需求的烧烤炭,火锅炭等。木焦油除可提炼柴油汽油外,在工业上也有广泛的用途;木醋酸经加工后,除可生产出绿色杀虫剂外,还可制成保健品,食品等高经济效益的多种商品。因此,秸秆炭化的整个过程,是一个变废为宝的转化过程,其突出的优点是生产工艺简单,产出的所有物质都可以利用,把最廉价的原料变成了高价值的产品。“秸秆炭化成型及副产品综合利用” 投资小、见效快,经济效益显著,是目前最合理的秸秆处理方法。和其它再生能源工程相比,如风能、太阳能、潮汐、地热等,秸秆炭化综合开发投资最小,建设周期最短
22、,见效最快,成本最低,原料利用率最高,产品种类最多,效益最好。秸秆炭化工程不受自然环境及地域性和气候等不利因素影响和制约。投产后,可连续不间断的供应燃气,同时产出各种副产品。因此这项工程一旦在我国广泛普及后,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家已经投资建设了一些秸秆炭化试点,希望能带动产业发展,但由于这些试点规模小,没有处理炭的技术,只能提供燃气,目前仍靠国家补贴勉强维持。利用秸秆炭化的办法处理秸秆,不仅避免了这些问题,还可得到丰厚的利润。总上,秸秆炭化联合处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有利于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秸秆 炭化 成型 副产品 综合利用 项目 申请 立项 可行性 分析研究 论证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