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大型体育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某市大型体育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大型体育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11.2 建设单位11.3 建设地点11.4 建设性质11.5 建设内容11.6 建设期限11.7 总投资及资金筹措11.8 项目效益21.9 主要技术指标2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2.1项目由来4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7第三章 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1第四章 项目选址114.1 选址原则124.2 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124.3 自然条件144.4 选址方案15第五章 建设规划方案175.1 规划设计原则及依据175.2 建筑设计195.3 勘察依据及执行标准21第六章 工程技术初步方案226.1供配电及弱电226.2
2、负荷等级与供电特征226.3配电236.4户外供电及照明236.5防雷接地246.6综合布线系统246.7给排水及消防256.8 通讯和网络27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节能297.1 环境保护297.2 节能31第八章 组织机构定员、进度安排及项目招投标328.1 组织机构与岗位定员328.2进度安排328.3项目招投标33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79.1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方法379.2 投资估算379.3资金筹措37第十章 结论与建议4910.1 结论4910.2 建议50附件: 第一章 项目提要1.1 项目名称XX市体育中心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1.2 建设单位XX市体育局1.3 建设地
3、点XX市XX区XX乡1.4 建设性质新建1.5 建设内容本项目建筑主体为“一场两馆”即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及相关附属设施。本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一个集体育竞赛、全民健身、大型文化活动、大型集会和经贸展览的现代化综合性的大型体育中心。项目总用地约700亩,体育场馆总建筑面积70000;其中第一期主要投资建设:主体育场建筑面积42000,并配套建设场内田径设施20000、广场12000、停车场16000以及场外道路27000。项目计划建成后的主体育场将达到32000个座位的规模,基本定位在能够接纳省运会和国内重大单项体育比赛。1.6 建设期限2009年5月2013年6月 其中:主体育场于2010年X
4、月竣工(详见8.2进度安排)1.7 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5亿元,一期投资2.3亿元。其中:工程费用2174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057万元,预备费用200万元。其资金来源为:XX市财政全额拨付。1.8 项目效益项目的建设将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增加了经济发展的空间,可带动当地商贸流通、体育健身娱乐以及餐饮服务等行业的发展,不仅能大大改善市公共体育设施,配套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扩大对外开放和交流,还将加快推进市新区城市建设,从而进一步推动XX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有效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居住条件,强力推进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本项目充分体现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效益。适应了新世
5、纪要求,反映了新时代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1.9 主要技术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 单位数量备注总用地面积亩700其中场馆建筑用地亩150含体育场馆和附属建筑篮球场等运动场用地亩228含室外训练场场内田径设施亩30标准足球场、塑胶跑道广场亩18停车场用地亩40道路用地亩24绿地亩210总建筑面积70000主体育场42000第一期工程建筑密度%25.74容积率0.15绿地率%30总投资亿元5总建设工期年4第一期工程投资亿元2.3含主体育场、场内田径设施、广场、停车场、道路以及绿化第一期建设工期年1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项目由来体育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与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6、。大力发展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而且能够培养人们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体育健儿取得的优异成绩,将极大地增强国民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向心力,有力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想发展体育事业,离不开体育场馆的建设,没有足够的体育设施和体育场馆,发展体育将成为空谈。XX市是一个人口大市、体育大市。自2001年拆除老体育场后,一直没有新建。虽然市政府工作报告都把体育中心列入重点建设项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两异其址,均未果。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体育工作意见
7、,认真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08年下半年,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新体育中心的建设十分关心,经过多次现场考察、调研,决定立即新建XX市体育中心。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项目的实施是XX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总产值、国民平均收入等基本指标是体育运动发展的前提指标。体育事业的发展,基础在于经济。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社会需要,是体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和社会基础。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体育运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定着体育事业内部的结构和比例。2008年,XX市实现生产总值1000.09亿元,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5.75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412.
8、36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351.98亿元,增长12.6%。人均GDP为13670元,增长11.6%。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所占比重上升。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排列,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分别为23.57、41.24、35.19,2008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8.1%,比2007年提高1.4个百分点。XX市是我国X方的重要交通枢纽,京广、XX线交汇于市区,境内通车里程250公里,有火车站33个。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107、322国道以及已建成的京珠、XX昆,已开工建设的京珠复线、吉邵(XX大段已建成)等4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全市100%的乡
9、镇、88%的村通了公路,通车总里程7643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3140公里,高速公路149公里。水上运输也很便利。由此可见XX市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便利的交通条件成为建设本项目的坚实基础。2.2.2项目的实施,是XX市建设“和谐XX”的需要。体育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体育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体育运动的开展和体育精神的培育,对于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体育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体育中蕴涵着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更高、更快、更强”,是体育运动的不懈追求,体现了积极进取的和谐理念。公正是体
10、育运动的灵魂和重要价值尺度,也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规则是体育运动的生命线,与“民主法治”的和谐社会要求不谋而合。群众体育的发展,能够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竞技体育的发展,能够培育中华体育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XX市体育中心建成后,将为XX市申办省运会和国内重大单项体育比赛奠定基础,将进一步增强XX人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在新体育中心的的推动下,必定会汇集城市社会精英,一批又一批体育爱好者和竞技者不断地涌入体育馆,实现他们交流、提高,锻炼、训练、比赛,发展群众体育运动和竞技体育运动,创建和谐XX
11、。2.2.3 项目的实施,是提升城市品位、实现新的城市规划目标的需要。XX市作为XX省第二大城市和X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面貌更是日新月异。然而,由于历史与体制的原因,XX市与国内多数老城市一样,城市总体规划一度滞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欠缺,居民的居住环境与生活质量较差,城市发展现状与城市区域地位和发展目标不相称,制约了XX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前市区的建设主要集中在老城区的改造,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现有城区急需向外拓展,原有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体育设施,已不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城市建设缺乏有品位的标志性建筑。对此,
12、新建一个富有时代气息和人文精神特征的体育中心,必将成为城市建设的形象工程、重要标志及发展的里程碑。对完善城市功能,提升XX城市品位,实现新的城市规划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3.1 编制依据本报告主要以下列文件和基本资料为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2)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3)XX市体育中心规划设计任务书 (4)其他相关规划和建筑设计规范(5) 现行有关国家政策、法律法规。(6)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第三版);(7)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办公室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
13、公司编写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8) 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数据、资料和说明。2.3.2 编制范围(1)调查了解项目区内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论证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所具备的建设条件。(2)确定项目选址用地与总平面规划。(3)通过调查和测算分析,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和工程技术初步方案。(4)估算项目总投资,提出资金来源与筹措方案,拟定投资计划和实施进度安排建议。(5)进行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价;(6)从技术、生态环境各方面对项目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对项目可行性提出结论性意见和建议。2.3.3 项目建设基本条件(1)政策及社会经济环境为建设该项目强有力的经济保障根据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定额指标要求,一个百万人口
14、城市,体育场观众规模为3-5万人,体育馆观众规模为6000人。XX市目前城区人口80万人,到2010年将达到100万人口规模,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经济保障。因此,无论从人口数量、经济环境,还是国家对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都具备了很好的条件,本项目建设势在必然。(2)项目建设地周边环境优越该项目建设地点地理环境质量较好,交通组织便捷,场外水电管线等基本铺设到位,四周无任何污染源,符合工程建设条件要求。(3)项目土地、资金已经到位本项目土地、资金到位及时,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3.4 项目区基本情况(1)自然地理XX位于XX省中南部,XX中
15、游。XX市现辖5县、2市、5区,总面积11.53万平方公里,合1153.10万公顷,总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7.23%,城区面积557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为193平方公里,总人口1730万,在全省各市、州中,幅员位居第17位。XX市是我国X方的重要交通枢纽,京X、XX线交汇于市区,境内通车里程250公里,有火车站93个。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507、522国道以及已建成的京X、XX昆,已开工建设的京珠复线、吉邵(XX大段已建成)等4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全市100%的乡镇、88%的村通了公路,通车总里程7643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3140公里,高速公路149公里。水上运输也很便利。 (2)综
16、合经济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00.09亿元,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5.75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412.36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351.98亿元,增长12.6%。人均GDP为13670元,增长11.6%。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所占比重上升。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排列,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分别为23.57、41.24、35.19,2008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8.1%,比2007年提高1.4个百分点。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7.2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78万人,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人数9.13
1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物价总水平冲高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3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2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9.1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总指数同比上涨18.37个百分点。结构性上涨特点明显,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八大类商品(项目)呈现“五升三降”的格局,上涨的五类为:食品类上涨12.9%,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4.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1%,居住类上涨11.8%;下降的三类为:衣着类下降3.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0.9%,交通通信类下降2.0%。(3)体
18、育2008年体育事业成绩突出。开展了“迎奥运万人长跑”等15次全市性的大型全民健身活动。竞技体育再创佳绩,在XX省2008年常规比赛中,全市夺得奖牌总数183枚,其中金牌43枚,团体总分2991.5分,三项成绩均在全省位居第三。2008年XX市运动员在全国比赛中获得冠军2个。08年全市各类健身场馆达800多家,从业人员近3000人,分别增长14%、20%。体育彩票销售达2300万,增长近30%。市游泳场维修改造顺利进行,市体育中心建设重新启动。(4)人口和人民生活年末全市总人口1731.14万人,增加2.2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11.25万人,增加10.82万人;乡村人口419.89万人,减
19、少8.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8,提高1.2个千分点;死亡率为7.9,下降0.0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4.9,下降0.1个千分点。全市常住人口674万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20元,增长16.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4%。农民人均纯收入5617元,增长15.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1%。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8944元,增长17.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7%;农村居民消费4047元,增长13.9%,实际增长7.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2.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2.9%,分别上升1.0个和2.0个百分点。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3.7平方米,与上
20、年基本持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4.63平方米,增长1.3%。第三章 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XX市体育局是履行贯彻实施国家及省体育工作的政策法规,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定全市体育工作的有关政策和实施办法的主管部门。主要研究拟定全市体育工作的发展战略和计划,组织实施并检查执行情况,总结交流经验。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指导群众性体育活动,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开展国民体质监测。规划全市运动项目的布局,指导市县区各类业余体校的工作。组织参加国内、省内体育竞赛,制定全市性体育竞赛制度和计划,指导全市体育竞赛工作。负责市级体育事业经费计划管理,协调有关部门规划体育设施建设布局,拟定市级
21、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制定体育设施、器材装备标准。归口管理体育市场,负责管理全市范围内的体育彩票发行工作。承办市委、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2009年1月,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体育中心建设由市体育局担任业主。第四章 项目选址4.1 选址原则(1)项目选址,符合国家法规、城市发展政策、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有关规划、条例的规定,特别是符合对用地性质、强度、整合土地资源等方面的规定。(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应较好;(3)周边边市政设施应较完备,交通方便;周边环境无污染源(4)尽量节约用地。4.2 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地质勘察场地区域上属XX红色盆地中部,耒水级段地上。原地
22、形主要为稻田、池塘及菜地,相对高差不大,后经人工改造,近局部水塘未填平外,其余均已回填平整,场地整平标高在54.9055.65m。(2)区域地质构造拟建场地位于XX红色盆地中部,据1:20万XX幅区域地质报告,勘察区位于新华夏构造体系中,据地表调查,结合本次勘察资料,在钻探深度范围内未发现活动断裂性构造迹象及其它不良地质作用。(3)水文地质条件勘察区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330.00mm春夏两季雨量较多,气候湿润,秋冬两季雨量较少,气候干燥。场地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层中孔隙潜水,赋存于上覆第四系粉细砂及圆砾层中,补给来源主要为耒河河水侧向补给及大气降水下渗补给,径流条件一般较差,地
23、下水循环交替较为迟缓,排泄于小溪及一下降泉形式排泄,勘察期间测得钻孔稳定水平标高53.3051.10mm。(4)地层岩性 根据地表调查和钻探揭露情况,场区内上覆土层为第四系素填土、粉质粘土、粉土、粉细砂、圆砾;下伏基岩为第三系霞流市组茶山坳段(E2+3x)泥岩,泥岩按风化程度分为强风化泥岩、中风化泥岩,现按地层自上而下依次描述如下:第四系(Q):1.素填土(Qml):紫红色、灰褐色,成分以泥岩风化碎块石为主,次为粘性土,局部上部夹少量建筑垃圾及卵石或底部夹少量淤泥质土,湿,松散,性质不均匀,未完成自重固结。该层全场分布,层厚0.404.20m,平均2.11m,层底标高48.5454.43m。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市 大型 体育中心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