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贯通测量论文.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毕业设计-贯通测量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贯通测量论文.doc(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阳泉职业技术学院资源系毕业设计提供全套,各专业毕业设计前言1第一章 一缘煤矿概况2第一节2一、交通位置2二、水文地质3第二节 煤层埋藏特征7第三节 井田境界及储量8一、井田境界及确定依据8二、井田尺寸8三、储量9第二章 贯通测量概述9第一节 贯通测量9第二节 第一贯通方案11一 贯通测量方法11二 贯通误差预计14三 减小误差措施18第三节 第二贯通方案19一 贯通测量方法19二 贯通误差预计23第三章 最优方案的选择29第一节 在平面控制方面29一 平面控制的精度29二 工程预算29第二节 在井下控制方面29第四章 井巷贯通允许偏差和误差预计参数30第一节 贯通允许偏差的确定30第二节 贯通
2、测量误差预计31第三节 两井间巷道贯通误差预计参数32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35致谢37前言 贯通测量,尤其是大型巷道贯通测量是矿山测量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贯通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建设、生产和经济效益,为了加快矿井的建设速度、缩短建井周期、保证正常的生产接替和提高矿井产量,经常采用多井口或多头掘进,这样就会出现两井间或井田的长距离巷道贯通测量,所以两井间贯通测量就成为了矿井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近50年来,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测绘仪器制造也得到了长足进展,其高科技产品代表之一就是电子全站仪。全站仪是当前比较流行,也比较实用的测绘仪器。应用全站仪
3、与传统的科技手段和地质勘探技术理论相结合,在矿山勘探、设计、开发和生产运营的各个阶段,对矿区地面和地下的空间、资源和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显示、利用,将极大地提高资源勘探的效率,降低成本,减少人力物力,使矿区开采更加有效地进行。国际上矿山测量仪器正向着多功能、小型化、数字化和全自动化方向发展。目前国内外两井贯通理论比较成熟,两井间贯通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 .在确定测量方案和方法时,应保证贯通所必须得精度,过高和过低得精度要求都是不可取得。2. 对完成得测量和计算工作均要有客观得检查,如:进行不少于两次独立测量;计算由两人分别进行或采取不同得方法,不同计算工具等。在此,我们做了一缘煤矿两
4、井贯通测量。矿井的顺利贯通加快了了矿井的建设速度,缩短了建井的周期、保证了正常的生产交替并且提高了矿井的年产量。第一章 一缘煤矿概况第一节一、交通位置山西潞安集团和顺一缘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和顺县义兴镇凤台村,东距县城约2.5km,行政区划属义兴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东经:11330381133156,北纬: 371914372128阳泉黎城(207国道)公路从井田南部边界外侧通过。阳涉铁路从井田南侧外通过紧邻阳涉铁路和顺发煤站,交通十分方便。二、水文地质(一)井田水文地质及地质构造情况井田区域位置处于太行山隆起带与沁水拗陷带的交接部位中部,为碳酸岩和变质岩组成的南北展布的中高山区,向西地势降
5、低为低山丘陵区,石炭二迭系碎屑岩大片出露,间或有新生界松散沉积物覆盖,上述分布的各时代的地层基本构成了区域的三大主要含水层系。1、碳酸盐含水层系该岩系厚度大,分布广,其中中奥陶统灰岩因其局部层段岩溶比较发育而成为主要含水层段,其所含丰富的岩溶裂隙水是区域主要地下水资源。2、碎屑岩含水层系区域内石炭、二迭系地层广泛分布,其中粒度较粗的中、粗粒砂岩、砾石多达十余层,因其具有较好的孔隙度,特别是裂隙比较发育时往往成为较好的含水层,区域内该层系多有大小不等的泉水出露,说明该含水层具有一定的含水性。3、新生界松散含水层主要分布于区域内大小河流的河床及两侧阶地,其松散的沙砾岩层具有良好的储水条件,含水丰富
6、,农用水井或居民水源井多凿于该含水层,为区域主要含水层之一。区域内地表河流主要有清漳东源河、清漳西源河及松溪河,清漳东、西源河为清漳河上支流,松溪河,均属海河水系,为区域含水层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区域含水层的另一重要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沿孔隙或构造裂隙渗入,补给条件因地而异。(二)井田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径流井田内地表河流不发育,大部分沟谷平时干涸无水,只有雨季时才有洪水沿沟排泄。在井田南部边界有庙沟,为清漳东源河上支流,为季节性干沟。2、含水层(1)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奥陶系分布在井田深部无出露,根据上元井田钻孔揭露,岩性主要为灰一浅灰色石灰岩,下部裂隙较发育,局部有溶蚀现象,根据上元井
7、田314号水文孔钻进奥灰深部163.90m,奥灰水位标高800m,推定奥灰水位北东高,西南低,奥灰水位向西南径流,据此在区域内井田属辛安泉域的补给径流区。井田内奥灰水位标高800m。(2)上石炭统太原组灰岩裂隙含水层井田范围内,太原组中下部普遍含有三层石灰岩,即K2、K3和K4灰岩,厚度分别为2.009.88m,0.506.00m和1.8012.55m,K2、K3灰岩质纯,K4灰岩局部含泥质节理发育,并有溶蚀现象,距钻孔简易水文观测:南窑402号钻孔钻至该层位时冲洗消耗量1.28.4m3/h,说明太原组灰岩在局部地段岩溶裂隙较为发育。据上元井田对该组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Q=1.810-41/s
8、.m,渗透系数为0.00148m/d,含水性不大,其水质类型为HCO3K.Na型。通过南窑302号水文孔太原组含水层抽水试验,试验结果水量微弱,基本为干孔,静止水位埋深117.67m。(3)下二迭统山西组砂岩孔隙一裂隙含水层山西组平均厚度74.18m,包括顶界K8砂岩,一般含粗粒砂岩24层;砂岩厚度躲在25层之间,个别可达12.5m,据钻孔岩芯鉴定可知:砂岩少,裂隙发育,其中K8砂岩粒度较粗,厚度最大,为该段主要砂体,底界K7砂岩为中细砂岩,局部裂隙发育,在南窑401一号孔钻至K8 、K7层位时冲洗液消耗达7.5 m3/h和11.7m3/h,据上元井田对该组砂岩进行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0.1L
9、/s,渗透系数0.0133m/d,水质类型为SO4K.Na,PH=8.89(4)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井田内下石盒子组大面积出露,经长期风化剥蚀,风化裂隙发育,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含水性强。(5)第四系砂砾层含水层主要为较大沟谷中的河床砂砾层,通过河流的下渗及大气降水直接补给,含水比较丰富,大多民用水井取此水。3、井田主要隔水层(1)中石炭统本溪组隔水层组主要由铝土泥岩、泥岩、砾质泥岩组成,厚度11.025.4m,岩性致密,层位稳定,具有较好的隔水性。(2)上石炭统太原组底部泥质隔水层组位于15号煤层之下,由泥岩、铝制泥岩等铝质组成,厚度12.0024.28m,质地致密,发育普遍,隔水性好。(3)
10、二迭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层间隔水层为相间于各砂岩含水层之间的泥岩、砂质泥岩、铝质泥岩等。4、影响井田水文地质的构造因素井田地层走向为NNW向,倾向为NW向的简单单斜,倾角710。但根据邻区资料,小型正断层和陷落柱较为发育,对上、下含水层具导水性能。5、补给和排泄条件(1)补给条件井田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局部为河流下渗补给。奥灰水的补给则主要靠区域地下水的渗透补给。(2)排泄条件浅层地下水的排泄主要靠泉、民用井等,另外沿构造带补给亦为上部不含水层的排泄途径之一。深层地下水的排泄,太原组灰岩裂隙水部分以生产矿井涌水量抽地表水,部分沿地层倾向上运移,向更深一层排泄。6、井田水文地质类型根
11、据该矿资源整合矿井地质报告,15号煤层其顶板以上有三层石灰岩(K2、K3 、K4)含水层,据上元煤矿对太原组K2、K3 、K4石灰岩含水层抽水试验,其三层石灰岩含水层含水性弱,对煤层开采影响较小。据该煤矿现开采15号煤层调查,矿井涌水量主要为煤层顶板以上K2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矿井水通过冒落带裂隙下渗进入井下坑,涌水量不大,矿井涌水对煤层开采影响较小。井田奥灰岩溶裂隙含水层水,水量较丰富,其水位标高为800m,井田北部15号煤层最低底板标高(780m),局部带压开采,奥灰岩溶水对井田北部15号煤层开采有影响。本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各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均较弱,地表水体不发育,只有雨季才有短时水
12、流。因此,生产矿井矿坑水主要来源于煤层顶板裂隙渗水。第二节 煤层埋藏特征本井田所在区域位于我国东部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三隆起带中段,即太行山隆褶带,本区域总的构造线走向为NEE,地层总体向NNW倾斜。区域内构造形体大致可分为东部以大逆断裂为主的太行断裂带,中部平缓开阔的波状褶曲带及西中部密集型断裂区等三个构造区带,本井田则位于波状褶曲带之东部。本井田构造简单,地层展布基本呈一走向北北东,倾向北北西得单斜构造,倾角平缓,一般在710之间,井田内未发现断层。无岩浆岩活动,构造简单,为一类。井田内可采煤层共2层,为太原组8、15#煤层,井田批准开采煤层为8、15#煤层。1、8#煤层位于太原组上部,全区发
13、育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厚度01.75m,平均1.25m,局部含1层夹矸,夹矸厚0.300.43m。顶板为砂质泥岩,底板为粉、细砂岩。为本矿批采煤层,目前已部分采空。2、15#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全区发育稳定可采,煤层厚度3.705.81m,平均4.87m,含12层碳质泥岩夹矸,夹矸厚度0.280.46m。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为本煤矿批采煤层,目前正在开采此煤层。第三节 井田境界及储量一、井田境界及确定依据根据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有偿使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整合办字【2007】11号,关于对申请调整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方案的批复意见,批准整合后生产能力为450Kt/a。根
14、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檔晋煤行发【2007】114号,批准整合后生产能力为450-900Kt/a。以及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7年7月15日颁发的1400000722311号采矿许可证,和顺县凤台联营煤矿二坑与和顺县凤台联营煤矿整合,整合后批准开采8#、15#煤,井田面积5.6898km2。二、井田尺寸该矿现采15#煤层,开采煤层为厚煤层,煤层倾角7-10左右,属缓倾斜煤层,构造属简单类,瓦斯涌出量较大。矿井井型应有合理的服务年限,同时与煤层开采条件、采用的开采方法相关,根据矿井批准开采的煤层群赋存情况,15#煤层拟按单水平进行开拓。根据矿井煤层赋存情况,矿井采用单水平进行开拓,依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
15、檔晋煤行发【2007】114号,本设计矿井井型确定为900kt/a。矿井设计服务年限按下式计算:T=ZK/KA式中:T矿井服务年限,年K储量备用系数,矿井地质条件简单,取1.3A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00kt/年ZK设计可采储量,25252kt经计算,全矿井服务年限为21.5年。三、储量1、地质储量矿井批准开采8、15#煤层,8#煤层大部分已大部分采空,剩余储量集中在井田南侧,为局部可采煤层。矿井现采15#煤层。根据山西省煤炭地质公司2006年6月提交的资源整合矿井地质报告,井田内8#煤层保有地质储量为1620kt,15#煤层保有地质储量为35630kt。可采储量25252kt。第二章 贯通测量
16、概述第一节 贯通测量采用两个或多个相向或同向的掘进工作面分段掘进巷道,使其按设计要求在预定地点彼此结合,叫做巷道贯通。在煤矿开采过程中,贯通测量是矿井建设发展的重要一环。由于贯通测量工作涉及地面和井下,不但要为矿山生产建设服务,也要为安全生产提供信息,以供管理者做出安全生产决策。贯通测量的任何疏忽都会影响生产,甚至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贯通测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测量工作,测量人员所肩负的责任是十分重大的。如果因为贯通测量过程中发生错误而导致巷道未能正确贯通,或贯通后结合处的偏差值超限,都将影响巷道质量,甚至造成巷道报废,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在经济和时间上给国家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要求测量人
17、员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对待贯通测量工作。贯通测量工作中一般应当遵循下列原则:1要在确定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时,保证贯通所必须的精度,既不能因精度过低而使巷道不能正确贯通,也不能因盲目追求过高精度而增加测量工作量和成本。2 对所完成的每一步测量工作都应当有客观独立的检查校核,尤其要杜绝粗差。贯通测量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根据贯通巷道的种类和允许偏差,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重要贯通工程,要进行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根据选定的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进行各项测量工作的施测和计算,以求得贯通导线最终点的坐标和高程。各种测量和计算都必须有可靠的检核对贯通导线施测成果及定向精度进行必要的分析,并与误差估算时所采用
18、的有关参数进行比较。若实测精度低于设计的要求,则应重测。根据求得的有关数据,计算贯通巷道的标定几何要素,并实地标定贯通巷道的中线和腰线根据掘进工作的需要,及时延长巷道的中线和腰线。定期进行检查测量和填图,并根据测量结果及时调整中线和腰线。巷道贯通后,应立即测量贯通实际偏差值,并将两边的导线连接起来,计算各项闭合差。还应对最后一段巷道的中腰线进行调整。重要贯通工程完成后,应对测量工作进行精度分析,作出技术总结。第二节 第一贯通方案一 贯通测量方法在地面两个近井点选用GTS-102N全站仪进行测量,依据煤矿测量规程、三角高程测量规范,确定贯通容许误差为:垂直方向0.20m,水平方向0.5m1 平面
19、控制测量方案:地面控制网是地下工程特别是矿井贯通工程正确性的基础。地面控制测量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地下工程特点和需要,在地面布设一定形状的控制网,并精密测定其地面位置。地面控制测量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全局,限制测量误差的传递和积累,保障测量工作的相对精度8。 施测方法:我们使用的是导线网,把导线布设成网形或闭合环形。5复测导线,施测等级四等,使用仪器为智能型全站仪,作业限差按照7经纬仪导线的限差来进行7。2 地下控制测量方案:由于是在井下巷道中测量,所以不能像地面那样布置成三角或三边网、边角网,智能设立导线或导线网作为井下平面测量控制。所以,井下平面控制测量实际上就是导线测量,我们采用和井上控制测量相
20、同的方法来进行井下平面控制测量。3 矿井联系测量方案:为了将地面坐标导入井下,我们在主副井之间采用两井定向,具体做法如下:地面设立连接点、近井点K, 通过联系测量将地面的平面坐标、方位角及高程传递到井下永久点上,作为井下控制测量起始数据。井口水准基点的高程测量,按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测设。作业限差如表3所示。表2-1-1水平方向观测要求及限差表等级 仪器类型观测方法 测回数光学测微两次重合读数之差 半测回归零差 一测回内2C互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四等 J2 方向 93 8 13 9联系测量的具体做法如下图所示:图2-1-2两井定向示意图在两个立井个悬挂一根垂球线A和B,由地面控制点布设导线
21、测定两垂球线A、B的坐标,内业计算时,首先由地面测量结果求出两垂球线的坐标,、,并计算出A、B连线的坐标方位角和长度 因地下定向水平的导线构成无定向导线,为解算出地下个点的坐标,假设A为假定坐标系的原点,A1边位假定坐标纵轴轴方向,由此可计算出地下各点 在假定坐标系中的坐标,并求出A、B连线在假定坐标系中的坐标方位角及长度,即= 式中H竖井深度R地球的平均曲率半径。应小于地面和地下连接测量中误差的2倍。则=依此可重要计算出地下各点的坐标,由于测量误差的影响,地下求出的B点坐标与地面测出的B点坐标存有差值。如果其相对闭合差符合测量所要求的精度时,可进行分配,因地面连接导线精度较高,可将坐标增量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贯通 测量 论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