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收入调节政策及其新思路——基于-提低控高、促富治贫-的思想.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我国居民收入调节政策及其新思路——基于-提低控高、促富治贫-的思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居民收入调节政策及其新思路——基于-提低控高、促富治贫-的思想.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我国居民收入调节政策及其新思路基于“提低控高、促富治贫”的思想第一章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21.1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分配不公平21.2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分配不公平31.3行业之间居民收入分配不公平4第二章 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42.1体制改革本身带来了收入差距的扩大42.2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42.3市场机制及管理缺陷拉大了收入差距4第三章 促富治贫的居民收入调节政策53.1“促富治贫”的提出及现实意义53.2“提低控高”-提低、扩中、调高53.3缩小贫富差距的根本之举6第四章 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调节政策的借鉴75.1对美国的收入调节政策的借鉴75.2日本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经验启示
2、7第五章 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新思路85.1推进强国到富民转型85.2既要保低,又要限高,重在保低85.3既要减税,又要增税,重在减税95.4减税让利和减政放权105.5保护弱质行业和弱势群体10【参考文献】12第一章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GDP总量接连超过英国、日本,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在这一系列成就的进程中,分配失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我国在居民收入分配方面已经由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程度较高的不平等国家。近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趋增,腐败问题严重,居民不满情绪滋生。分配不公、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的现实正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
3、点。1.1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分配不公平据统计显示,2000-2010年期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了2.37倍,年均增长率为9.0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2.17倍,年均增长率为8.04%。如果细分这十年间的增速,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逐渐追赶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但是,农民与城镇居民之间收入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按当年价计算,200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比农民高出近4500元,2005年高出了7238元,2010年高出了13190元。也就是说,在此期间,城乡之间居民收入烦人绝对额差距上升了近2.93倍。城乡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还表现在高收入人群集中在城市,而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这样一个事实。1
4、.2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分配不公平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储备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部分地区因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国际贸易,居民能够分享到国际分工的好处,收入增长明显要快一些。与此同时,外资流入较多的地区,居民收入增加的机会也要多一些。导致不同地区之间收入分配不公平。我国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分配不公平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的差异、沿海和内陆的差异、特区和普通城市的差异等等。1.3行业之间居民收入分配不公平有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工资水平差距很大。分行业门类来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仍是金融业89743元,是全国平均工资的1.92倍。年平均工资最低的是农林牧渔业22687
5、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9%。最高与最低行业年平均工资之比是3.96:1。并且由图表可以发现,各行业年平均收入差距的比例虽然在近几年有缩小的趋势,但是比例数值依旧很大。第二章 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2.1体制改革本身带来了收入差距的扩大就改革后20多年来收入差别的扩大趋势而言,也主要来源于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重大改革。体制改革给经济注入了活力,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等,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农村居民内部和城镇居民内部的个人收入增长都是不平衡的,这在客观上推动了收入差别的逐渐拉大,并逐渐形成高、中、低各种层次的收
6、入阶层,这不能不归结为体制因素作用的结果。2.2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这种城市和农村的巨大差异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的不同。2.3市场机制及管理缺陷拉大了收入差距市场机制及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所引起的分配秩序混乱也是造成收入差距的原因。具体表现在:1.垄断现象严重,有些部门和单位凭借行业垄断及某些特殊条件而获得垄断利润,为其职工发放额外收入,基本分配失去控制;2.有的行政机关把属于职责范围内的工
7、作“商品化”,强行向服务对象收费或摊派。3.有些部门和单位的分配失去控制,有人侵吞公有财产和用偷税漏税、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牟取个人私利,造成部分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等。4.制度转型中的不合理收入扩大了收入差距。这些年,因为监督机制缺位,甚至是权力的介入,产生大量黑色收入,导致一部分人暴富,为广大人民深恶痛绝。另外,还有一些介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灰色收入”。西方把这种因享有特权而获得的额外利益的现象称为寻租行为。寻租泛滥,很多人产生严重的不平等。这些不合理收入,使一些人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在新一轮的角逐中,进一步扩大了贫富差距。第三章 促富治贫的居民收入调节政策3.1“促富治贫”的提出及现实
8、意义2005年两会期间,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郝如玉教授完成我国收入调节的政策取向应该是“促富治贫”课题,并作为全国政协大会发言稿,反响较大。郝如玉教授明确指出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不在于富人太富,而在于穷人太穷。目前我国收入调节的取向决不能“杀富”,“杀富”是不能济贫的,我们只能采取促富的政策。“促富”要求我们要做大蛋糕,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普遍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从当前我国的情况看,穷人太多且太穷,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穷人太穷,其原因在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相当一部分穷人连最低社会保障都不能得到,使得我国贫富差距显得更大,也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最大隐患。我国形成贫困的原因有:农业收入增长缓
9、慢;生产结构调整一些职工下岗;一部分公有制企业效益欠佳;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等。分化主要是在初次分配阶段形成的。“治贫”的税收政策,首先是另一方面运用税收,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机制,以保障低收入者得到基本的社会福利和必要的生存条件,这是治贫的基础;另一方面要通过税费改革,切实降低低收入阶层,特别是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税费负担,缓解社会分配不公所引发的社会矛盾。3.2“提低控高”-提低、扩中、调高1.主导方向“把蛋糕分好”社会舆论和专家预测普遍认为,“公平”将是改革方案的核心,“提低控高”将是改革的主线。回顾近两年的政策,这一看法大体是不错的。2010年,政府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四项措施
10、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稳步提高职工工资收入,加强个人收入调节。2011年,政府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比2009年提高92%,个税起征点也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2013年,根据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的表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主要包括: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制度,研究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实施方案;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等。再结合“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提低、扩中、调高”的思路,不难看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主导方向是“把蛋糕分好”,也就是说,是一场如何“分”的改革。例如,如何在城乡之间分好蛋
11、糕?如何在不同行业之间分好蛋糕?如何在不同地区之间分好蛋糕?如何在不同岗位、阶层和身份之间分好蛋糕?等等。2.必须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中等收入者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收入处于中等,生活比较殷实的人。中等收入者也是最稳定的社会阶层,其比重的扩大,将逐步使社会结构由不合理的“金字塔型”转变为合理的“橄榄型”,使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减少,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和谐地增长;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扩大不仅伴随着国家税收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也意味着低收入者和贫困者比重的降低,从而可以减少社会保障的压力,更好地满足低收入者的发展需求,使所有劳动力要素在进入竞争配置前获取相对平等的教育和培训机会,从
12、而维护市场竞争的初始公平。第一,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扩大不能阻碍高收入者收入的正常增长。对收入分配差距调控,不是静态的“调高补低”。美国当代社会学家伦斯基认为:“只有当具有足够生产力、相互依赖的群体成员都能获得生活必需品时,才会有剩余产品可供争斗和在权力的基础上进行分配”。高收入者中的多数是生产力发展的先锋,能够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他们的劳动和创新的合法收入,是积极投身改革、参与制度变迁的应有回报,应该予以继续鼓励和保护。第二,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扩大要立足于经济的快速发展。2002年,按五等分法,我国中等收入户年人均收入只有8000到10000元。而美国的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通常是个人年收入20
13、00到30000美元。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要以更快的速度提高包括目前的中等收入者在内的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从而在动态中扩充中等收入者群体。第三,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至相对合理程度也应立足于现状,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调控,不能一蹴而就。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在全体社会成员收入水平普遍增长的基础上,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速度快于高收入者,分配格局由“金字塔型”结构先过渡到“钻石型”结构,再过渡到比较合理的”橄榄型”结构。3.3缩小贫富差距的根本之举税收在“促富治贫”中可以起重要作用,但教育却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因为税收不是万能的,值得指出的是,“授人鱼不如授人渔”,“治贫”的根本途径还在于教育。缩
14、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是教育。促富治贫的根本目的在于缩小贫富差距,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舆论普遍认为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是个人所得税的累进税率,这是不对的。对高收入的调节所得税的累进税率有其很大的局限性,累进税率征收原则是所得多的多征、所得少的少征,实质上它是对勤劳的征税,对人们的勤劳、对生产发展、对经济有负面影响,是不能滥用的。只有教育,只有给穷人提供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给穷人提供取得高收入所需要的高等教育的机会,穷人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消除贫困,这是发达国家注重使用的行之有效的治贫的重要手段,也是西方税务专家普遍推崇的缩小贫富差距的主要手段。我们坚持收入调节“促富治贫”的政策,让穷人脱贫进入中
15、产阶层,让富人更富,进而形成庞大的中等收入的人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第四章 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调节政策的借鉴5.1对美国的收入调节政策的借鉴1用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弥补通胀对实际收入的影响美国政府继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弥补因通货膨胀而造成的实际最低工资的下降。最低工资制定的标准是,保证工资、劳动所得税抵免和食品券三者相加足以使一人就业的4口之家摆脱贫困。全国最低小时工资于1996年10月1日从425美元提高到475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居民收入 调节 政策 及其 新思路 基于 提低控高 促富治贫 思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