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县35kv万合输变电线路工程初设说明书(标准版).doc
《泰和县35kv万合输变电线路工程初设说明书(标准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和县35kv万合输变电线路工程初设说明书(标准版).doc(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卷册检索号1491SBC-A0101泰和县35kV万合输变电线路新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图号:1491SBC-A0101-01) 吉安电力勘察设计所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统一证书编号A2360059392015年03月 批准: 审核:校核:编写: 目 录第1章总述11.1设计依据11.2工程建设必要性11.3工程规模及设计范围21.4线路主要经济指标2第2章线路路径与进出线情况32.1线路路径方案32.2路径方案说明32.3土质比例52.4线路两端变电站进出线说明52.5路径方案的自然情况6第3章线路沿线气象条件93.1气象资料93.2设计温度103.3设计覆冰103.4设计气象条件汇总11
2、第4章线路机电部分134.1导线和地线134.2电缆型号选择134.3地线型号选择144.4导线及地线的设计应力及安全系数154.5导线和地线的防振154.6绝缘配合164.7绝缘子片数164.8塔头空气间隙174.9防雷与接地174.10绝缘子串和金具184.11导线对地距离和交叉跨越要求19第5章线路结构部分215.1概述215.2杆塔215.3基础22第6章水土保持方案及环保措施236.1概述236.2水土保持方案236.3环保措施23第7章送电线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47.1对邻近通讯线路的影响及防护24分析依据24分析结果247.2输电线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4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24
3、其他树木砍伐24第8章“两型三新”输电线路执行情况24第9章路径协议24 泰和县35kV万合输变电线路新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第1章 总述1.1 设计依据1) 可研批复2) 本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3) 相关的设计规程规范: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2010)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21-1997)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GB/T 16434-1996)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4-2012)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 5219-
4、2005)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危险和干扰影响防护设计规程(DL/T 5033-2006)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35kV配电线路金具分册(2013年版)江西省电力公司农网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35kV线路分册(2009年版)1.2 工程建设必要性1)满足万合镇负荷需求,缓解樟塘变的供电压力万合镇目前没有电源点布点,目前其负荷全主要由樟塘35kV变电站供带,随着万合镇的用电负荷的不断上升,根据上述负荷预测;到2016年万合镇的最大负荷将达到4.79MW;樟塘变目前的主变容量只有4.5MVA;樟塘变将会过负荷,为了满足D类地区的负荷需求,缓解樟塘变的供电压力,因此新建万合变是很有必要的。2)完善泰
5、和县D区35kV电网结构,提高该地区供电可靠性樟塘变承担万合镇的10kV供电半径最长的超过15km,供电半径过长,供电可靠性差,再者35KV网架全部为“葫芦串”式结构,网架十分薄弱。泰樟、化津、上马、沙龙、沙营、坎东、泰沿、上沙、沙樟线为单回路接线,且线径偏小,供电可靠性十分差,因此建设万合35kV输变电线路,优化D类网架结构,提高该区域供电可靠性是十分必要的。1.3 工程规模及设计范围1、工程规模:线路起于35kV樟塘变电站35kV构架,终点为新建35kV万合变电站35kV构架,线路亘长约11.2km,线路曲折系数为1.08。导线型号选用LGJ-150/25型钢芯铝绞线,地线选用OPGW-2
6、4B1-48光缆。2、设计范围:本工程为泰和县35kV万合输变电线路新建工程,位于泰和县万合镇、樟塘乡,本初步设计内容包括输电线路本体工程、配套的通讯通道及工程概算书的编制等。1.4 线路主要经济指标表1-1泰和县35kV万合输变电线路新建工程工程总投资(万元)373工程总造价(万元/km)33.3静态投资(万元)369静态造价(万元/km)32.94第2章 线路路径与进出线情况2.1线路路径方案路径选择原则1)根据系统规划原则,综合考虑施工、运行、交通条件等因素、进行多方案比选,使线路走向安全可靠、经济合理。2)尽量靠近现有道路,改善线路交通条件。3)线行尽量取直,避让险恶地形、洪水淹没区及
7、不良地质段地段。4)尽量避让森林密集区、水源保护地、减少森林砍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5)避让军事设施、开采的矿产及石场、油库及重要通信设施。6)尽量避让严重覆冰地区。7)尽量避免跨越民房。8)综合协调本线路路径与沿线已建线路及其它设施的矛盾。2.2 路径方案说明泰和县35kV万合输变电线路新建工程路径说明泰和县35kV万合输变电线路新建工程起自35k樟塘变构架,由于35kV樟塘变前边有房子、35kV樟沙线、樟泰线,线路出线需绕开35kV樟塘前面高压线路及房屋。如图(2-1)避开江背村庄,线路右拐至J3,然后线路走廊主要沿河渠,全线共6个拐角,至新建35kV万合变电站。全线避开房屋、村庄、万合镇
8、。如图(2-2)泰和县35kV万合输变电线路新建工程路径方案技术表见下。表2-1泰和县35kV万合输变电线路新建工程路径方案技术表线路长度(km)11.2航空距离(km)10.33曲折系数1.08导线型号LGJ-150/25地线型号OPGW-24B1-48地形比例平地40%泥沼30%丘陵20%山地10%交叉跨越一般公路5省道2池塘3跨380V及以下6跨10kV7通信线路7人力/汽车运距(km)0.4km/10km2.3 土质比例 松砂石20%,泥水40%,岩石10%,坚土30%。2.4 线路两端变电站进出线说明新建的泰和35kV万合输变电线路新建工程从35kV樟塘变出线间隔见(图2-4),进入
9、35kV万合变间隔见(图2-5) 图(2-4) 图(2-5)2.5 路径方案的自然情况1)沿线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本工程沿线地质情况较为简单,沿线无滑坡、泥石流等对线路路径构成威胁的不良地质。沿线地貌为平地及丘陵,海拔高程约50m100m。线路路径所经山坡自然稳定,地表一般生长有灌木和蕨类。沿线覆土呈硬塑至可塑状。根据1:4000000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9),线路沿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2)矿产资源分布与开采根据到当地政府规划部门及矿产部门了解和实地调查的情况,线路经过地区无矿产资源。3)森林与植被沿线植被生长较好,主要覆盖有灌木和蕨
10、类。在本次勘探揭露深度范围内,场地上覆土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残积层(Q3el),基岩为白垩系南雄组陆相碎屑沉积岩(K2)。4)岩层特性及说明 按岩土层的成因类型、岩性结构、工程地质特征等,自上而下可依次划分为:粉质粘土(Q3el)、圆砾(Q3el)、强风化粉砂岩(K2)及中风化粉砂岩(K2)四个工程地质层。以下分别对各岩土层特性予以阐述:1、第四系上更新统残积层(Q3el)粉质粘土:黄褐、灰白色,稍湿,可塑、局部偏硬塑,切面稍有光泽,手捏有砂感,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组份以粉粒和粘粒为主,局部含铁锰质结核。该层全场地均有分布;该层层顶埋深0.000.00m,层底标高-3.20-2.9
11、0m,层厚2.903.20m,平均厚度3.06m。圆砾:浅黄、褐黄色,中密,饱和,主要成分石英、长石,粒径2-20mm的颗粒含量超过总质量的50-60%,磨圆度好,呈亚圆状,级配良好,泥砂质充填。该层全场地均有分布;该层层顶埋深2.903.20m,层底标高-7.30-6.90m,层厚3.904.30m,平均厚度4.04m。2、白垩系南雄组陆相碎屑沉积岩(K2)据其岩性特征和风化程度,本次主要揭露为强风化岩、中风化岩及顶部薄层全风化岩。基岩岩性混杂,软硬不均,大体上以粉砂岩为主,夹杂较硬泥质粉砂岩及较软粗砂岩,总体强度低,浸水易崩解,风化迅速。强风化粉砂岩:全场地分布。紫红、棕红色。粉砂质结构,
12、薄至中厚层状构造,岩芯呈饼状至短柱状,手易掰下碎块,局部顶部夹有薄层全风化岩,岩芯呈砂土状、碎屑状;岩体较破碎,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为极软岩。该层全场地均有分布;该层层顶埋深6.907.30m,层底标高-8.60-8.20m,层厚1.201.50m,平均厚度1.36m。中风化粉砂岩:全场地分布。紫红、棕红色。近水平层理发育,薄至中厚层状构造,岩芯短柱状至中、长柱状,手可折断岩芯,锤击声哑,较易断裂,裂隙发育一般,裂面较平直,裂面及层理面多见有Fe、Mn浸染。岩体较完整,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为极软岩。该层全场地均有分布;且未揭穿,该层揭露层顶埋深8.208.60m,层底标高-12.40-11.3
13、0m,层厚3.103.90m,平均厚度3.50m。5) 地下水及水、土腐蚀性评价 1、地下水埋藏条件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赋存条件,将地下水类型分为三种类型:(1)上层滞水:赋存于素填土中,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弱透水性,赋水性较差。水位受季节影响明显,富水性差,水量较小。(2)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圆砾层中,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与地表水互为补给,枯水及平水期地下水向周边河道径流排泄,水位下降,丰水期地下水位上升。勘察期间地下水水位埋深1.62.7m,地下水位随季节性变化,年变幅可达23m。(3)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基岩裂隙中,沿裂隙渗流运移,以泉水形式向河水及低
14、洼地带排泄,其补给主要为基岩侧向补给和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的垂直入渗补给,但其水量的大小与岩石破碎程度、裂隙大小和连通程度有关;基岩为粉砂岩,细粒结构,强风化带的风化裂隙发育,勘察期间发现本场地基岩中存在一定水量。2、地下水腐蚀性评价勘察中采取了1组地下水样进行室内水质简分析,根据水质分析报告,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规范相关条文判定,按类环境、A类水考虑,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微腐蚀性。6)场地及地基地震效应根据江西省地震动参数区划工作用图江西省建设厅、江西省地震局(2003年),评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
15、震基本烈度小于度,可不考虑砂土液化对工程的影响。7)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1、场地稳定性及适应性评价根据区域地层资料及现场调查访问,未发现对工程不利的河道、沟滨、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埋藏物;同时场地也未见大的断裂构造通过,及坍塌,滑坡,沉陷,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稳定性较好,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性场地,适宜拟建工程的建设。2、场地地基岩土分析与评价粉质粘土(Q3el):呈可塑状,下部为承载力较高的圆砾层。中高压缩性,该层承载力从上至下逐渐变大,适宜做较轻建筑物持力层,但需进入持力层1.0m(表层含约0.3m耕植土)以上,基础类型可用浅基础。圆砾(Q3el):承载力较高,分布较均匀,层厚一般较大,
16、下覆为基岩,其承载力高,可选作拟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第3章 线路沿线气象条件3.1 气象资料根据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2010),设计基本风速的选取为离地面10米的位置统计10min时距平均的年最大风速,重现期为30年一遇。查国网公司江西电力风区分布图(30年一遇)和原线路设计条件后,基本风速取30m/s。覆冰时的风速10m/s;安装工况的风速10m/s;雷电过电压工况的风速10m/s;内过电压工况的风速15m/s;长期荷载工况的风速5m/s;带电作业工况的风速10m/s。 图3-13.2 设计温度取设计年平均气温15;最高气温40;最低温度-10;覆冰时的气温
17、-5;安装工况的气温0;雷电过电压工况的气温15;最大风速工况的气温10;内过电压工况的气温采用年平均气温;长期荷载工况的气温采用年平均气温;带电作业工况的气温采用15。3.3 设计覆冰为了提出比较合理的线路设计覆冰参数,对沿线附近的居民、气象站、供电局等单位进行调查,同时参考附近已建线路的设计覆冰取值,通过对运行单位调查了解2008年冰灾过程,并查阅江西省2013年修订的冰区图,该地区30年一遇覆冰为5-10mm。通过对沿线覆冰情况的调查,并结合附近送电线路的设计和运行经验,本工程设计覆冰厚度导线最大覆冰取10毫米,地线按规范要求增加5毫米。 图3-23.4 设计气象条件汇总按照66kV及以
18、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2010),根据以上对设计风速、设计温度和设计冰厚的分析,结合本线路经过地区已有的35kV及以上线路的设计和运行经验,其设计气象条件见下表。表3-1设计气象条件计 算工 况覆冰(mm)气温()风速(m/s)最高气温0400最低气温0-100年平均气温0150最大风速01030外过(有风)01510外过(无风)0150内过01515安装0-510长期荷载0155覆冰10(15)-510雷电日/年68第4章 线路机电部分4.1 导线和地线1、导线标准可供导线选择的标准有铝绞线及钢芯铝绞线(GB 1179-83)和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GB/T 1179-19
19、99)。GB 1179-83标准是我国在1983年参照IEC标准制定的。该标准的特点是规定钢股不准许接头,铝股是有导电率高、抗拉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好及表面硬度高等优点。这对于提高导线的抗冰能力及降低线路电能损失是有利的。该标准导线在全国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多的设计运行经验。2 、导线截面选择根据泰和县地区的系统规划,导线选用LGJ-150/25,下列按照按照允许载流量校验导线截面进行校验:按照35kV万合站最大供电负荷校验,万合站2020年供电负荷将达到6.3MW,计算公式:P=3*U*I*COS,功率因素按0.95计算:2020年,I=6.3/ (3*35*0.95) =105(A)。计
20、算导线长期输送电流时取环境温度为+25,导线最高允许温度为+40。经查阅常见钢芯铝绞线的载流量表导线截面为LGJ-150/25mm2时载流量为325A左右,满足最大负荷要求。3、导线型号选择结合江西省历年工程的设计和使用情况,推荐本工程输电线路导线选用LGJ-150/25钢芯铝绞线。4.2 电缆型号选择35kV樟塘变的35kV线路通过35kV构架出线,考虑35kV樟塘变的周边情况和现场的地质条件,电缆敷设方式选择为直埋敷设。根据线路的最大输送容量计算得到线路的最大载流量,再由电缆的敷设方式和电缆的型号计算电缆的允许载流量,选择ZR-YJV32-35kV-3*185电缆。电缆附件采用1套冷缩型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泰和县 35 kv 万合输 变电 线路 工程 说明书 标准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