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人的勤劳意识-论文-应用日语.doc
《论日本人的勤劳意识-论文-应用日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日本人的勤劳意识-论文-应用日语.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某某信息学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论日本人的勤劳意识 姓 名 : 0000 班级、学号 : 0000班、000号 系 (部) : 经济管理系 专 业 : 应用日语 指导教师 : 00000 开题时间: 2009-6-4 完成时间: 2009-11-12 2009 年 11 月 12 日12目 录毕业设计任务书1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2答辩申请书3-4正文5-14答辩委员会表决意见15答辩过程记录表16课 题 论日本人的勤劳意识 一、 课题(论文)提纲0.引言1、勤劳意识的形成 1.1强烈的岛国危机意识 1.2武士道精神的传统观念 1.3铃木正三、石田梅岩的影响 1.4终身雇佣制和年菌序
2、列制的历史因素 1.5具有强烈的耻辱感2.勤劳意识的表现 2.1敬业精神 2.2快节奏的生活二、内容摘要日本人向来以工作热情高而文明于世,并以吃苦耐劳、忠于职守、对企业极端忠诚著称。他们的劳动观是由日本特有的地理环境、传统文化、民族性格所形成的。日本人的勤劳意识是日本国民素质最突出的特点,也是日本经济腾飞的关键。本文主要从日本人勤劳意识的形成及其表现来论述。三、 参考文献1.辛向阳.百年恩仇.两个东亚大国现代化比较的丙子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7622.姚益龙.国民素质.日本经济腾飞的关键J.广东社会科学.1996(4)3.王梦立.日本民族精神之剖析J.日本问题研究.1995(
3、6)4.日张宗植.樱花岛国余话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5.日新渡户稻造.武士道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586.吴潜涛.日本伦理思想与日本现代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7.日山本七平.日本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三联书店.1995.1458.日井上靖 东山魁夷等.日本人与日本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53-154日本人的勤劳意识0000中文摘要: 日本人向来以工作热情高而文明于世,并以吃苦耐劳、忠于职守、对企业极端忠诚著称。他们的劳动观是由日本特有的地理环境、传统文化、民族性格所形成的。日本人的勤劳意识是日本国民素质最突出的特点,也是日本经济腾飞的关
4、键。本文主要从日本人勤劳意识的形成及其表现来论述。关键词:日本;劳动观;形成原因;具体表现0.引言日本人具有特殊的劳动观。他们普遍认为,人仅仅求生存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工作,生命才有寄托,当工作之际,才是真正的生存之时,“劳动带来陶醉,工作就是快乐”,劳动即一切,劳动即人生,劳动即生命观念根深蒂固的日本人,在工作劳动中刻苦图强,被西方人称为“不可思议的劳动癖”和“劳动中毒”,对于日本人来说,经济活动往往是经济美学中一种唯美的对象。当你诚心工作时,一定会产生喜悦,这种自然感到的喜悦,是其他任何喜悦也代替不了的。日本人的劳动观是日本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1.勤劳意识的形成1.1强烈的岛国危机意识众所周
5、知,日本恶劣的自然环境与匮乏的资源不能使日本人的生活得到根本性保障,甚至于对他们的自下而上构成一定的威胁。日本民族意识到:他们赖以自下而上的这个岛上的自然环境与自下而上条件是靠不住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可能发生危机,为了不使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就必须加倍的努力劳作,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并把它积累起来,以备急需。并要不断的扩大积累,以此来增强抵御灾害与应对突发事件的实力。这种意识,同时也造就了日本民族勤劳、节俭的优秀品格。 张宗植在其著作樱花岛国余话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他说日本木造房舍的寿命,如果不是寺院或将军豪族的特别挑选的梁柱制造的话,平均只有二十五、六年,也就是一代为止。所以在庶民的生活
6、观念上,不会像中国那样动辄计算到“一劳永逸”的“百年之计”。上一代的房舍,传到自己的一代,已经无法坐享其成,必须重新来改建。即使房子无恙,出于安全和生活习惯的考虑,也会对房子来进行改建。这个小例子反映出日本人基于心理深奠的危机意识,养成了勤劳的生活习惯。危机意识转变成一种求生存、求发展、求进步的劳动意识。1.2武士道精神的传统观念武士是日本传统社会国民的楷模,其精神境界与人格理想深深印入日本国民的灵魂。武士道是武士在其职业上和日常生活中所必须遵守之道。这些训条并不是成文法典,是一部不言不文却铭刻在内心深处的律法。新渡户稻造认为,武士道在道德史上所占有的地位,与英国宪法在政治史上所占有的地位一样
7、。武士的全部教育和训练是以忠义为基础来进行的,而武士的智、仁、勇的品质如同鼎的三足一样,支撑着武士道德的忠义这鼎。一直以来,武士道是非经济性的,它以贫困而自豪,甚至武士道教导至节俭并非出于经济的理由,而是出于训练克已的目的,这一状况到了德川时代有了很大改变。上杉鹰山等一批武士头领,把武士的逻辑变成了酱、经济的伦理,变成了世俗伦理。上杉道德从生活方式上改造武士。让武士自己劳动,提倡不劳动者不得食。而更具有历史意义的是,上杉提出“劳动即忠诚”的观念,改变了武士道的非经济性,把武士的日常生活及劳动观念与武士的修行联系起来。把武士道固有的“灵魂的劳动不能够用金银来衡量”的观念改造成为了“劳动是修行的必
8、不可少的一部分”“劳动是武士表示忠诚的表现”的新观念。这种改造影响深远。因为武士道在日本人中起到了酵母的作用,向全体人民提供了道德标准,使得日本人把劳动看作是对于国家尽忠的表现。1.3铃木正三、石田梅岩的影响山本七平在其著作日本资本主义精神中称铃木正三和石田梅岩是缔造日本的两位思想家。铃木正三提出了“四民日用”,他把谋生视为高沿的行为,并从心底认为劳动本身就是佛行。他的理想是所有的人都把自己的工作看作修行,把世法当作佛法。劳动即佛行,一方面,世俗的劳动者若想修佛行、积善果不必专门到寺院中持戒清修,而是在每天的日常劳动中修佛,只要劳动,不论士农工商,都是在修行中。这摒除了原有的只有僧侣才能够修行
9、积善的观念;另一方面,劳动的目的不仅仅是世俗之人认为的求金钱、赚衣食这样的求利、获利,而是为了宗教修行。这种观念的提出和发扬,使得世俗劳动具有了宗教的神圣性。劳动者为了获得精神的平静就会不停的劳动。铃木正三的“劳动即佛行”思想对后世影响甚深,使佛教信仰世俗化,确立了日本资本主义的经济伦理精神,重塑了日本人劳动观的精神内核,为劳动奠定了宗教信仰的基础。经过铃木正三思想的发扬光大,日本人认为勤奋的劳动具有宗教的神圣性,每天的世俗劳动不再平凡、卑下,在洒扫耕作、经营店铺这些普通人进行的普通工作中,到处都闪耀着佛性的熠熠光辉。铃木正三开创了独特的禅宗社会伦理。石田梅岩从儒教教义出发,继承和发挥了铃木正
10、三的思想,创立了商人世间的劳动道德。他提出,商人必须一心为消费者服务,不能有丝毫的贪欲,不能偏离“为商这道”,只有勤恳地为消费者服务,努力经营,献身于自己身为商人的义务和职业,买卖才能兴隆,而这种合理商业利润不是为个人的享乐,而是为了万民的方便。日本第一劝业银行奠基人涩泽荣一把铃木正三和石田梅岩的劳动伦理思想应用于现代企业当中,对日本人的劳动道德观进一步做出了明确规定。他认为:一个具有长远观点、明智地、正确地进行规划,并把国家和公司利益放在心上的正直企业家,最终能获得更大利润而生活的价值在于劳动。山本七平这样评价道:“当我们读到这些以正三和梅岩为代表的思想家的著作时,就会感到日本站在所有酱主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日本人 勤劳 意识 论文 应用 日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