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_T 2711-2023 引黄灌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DB14_T 2711-2023 引黄灌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4_T 2711-2023 引黄灌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93.160CCSP5714山西省地方标准DB14/T27112023引黄灌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2023-01-18发布2023-04-18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14/T27112023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工程规划.24.14.24.34.44.5一般规定.2主要技术参数.2水沙平衡分析.3水源工程布置.3管道系统布置.35工程设计.45.15.25.35.45.55.6一般规定.4水源工程.4设计流量.5设计水头.6田间工程.6管材与管压选择.66设施配套.66.1管网系统.66.2田间设施.77工程施工与验收.78工程管理.7
2、8.1运行管理.78.2工程维护.7IDB14/T27112023引黄灌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引黄灌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设施配套、工程施工与验收、工程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黄河水为灌溉水源的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其他多泥沙灌溉水源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265泵站设计标准GB5028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T20203管道输水灌溉
3、工程技术规范GB/T35580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654水利水电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及耐久性设计规范SL/T269水利水电工程沉沙池设计规范DB14/T1049.1-2020山西省用水定额第1部分:农业用水定额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引黄灌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以黄河水为水源通过管道输水灌溉的工程。3.2冲沙水系数为防止泥沙淤塞灌溉系统而进行管网冲洗的水量与管网引水量的比值。3.3防淤设施为防止泥沙淤塞管网系统而设计的沉沙设施、冲沙排沙设施、排沙管路等。3.4蓄水利用系数调蓄工程周年内流出水量与流入水量的比值。3.5改水成数灌溉水流到畦长(沟长)某处需要封口改水的比例数。1
4、露地作物设计耗水强度(mm/d)粮、棉、油等植物4.06.0杏、梨、桃、樱桃、葡萄、苹果、枣4.07.0蔬菜、草本水果等4.05.0注:参照DB14/T1049.1-2020,在晋北区()取上限值,在晋中区()取中间值,在晋东南区()和晋南区()取下限值。4.2.4水源多年平均含沙量高于3kg/m,应规划建设沉沙池,且设计最小沉降粒径不宜大于75m,DB14/T271120234工程规划4.1一般规定4.1.1应符合流域和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农田水利、农业发展、社会经济等规划要求,并与现状灌排设施、种植结构等基础条件以及道路、林网、供电等规划相协调。4.1.2应收集项目区的水源、泥沙、土地资源
5、、水文、气象、土壤、作物、工程地质、灌溉试验、能源及设备等方面的基础资料。4.1.3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的有关规定。4.1.4对于取水防沙效果不能满足要求的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应增设泥沙处理设施。4.1.5应根据GB50288和SL654确定工程等级和设计合理使用年限。4.1.6应当进行技术经济比选,选择投资省、效益高、节水、节能及便于管理的方案。4.1.7规划内容应包括水源工程、管道系统工程、田间工程及防淤设施等。4.2主要技术参数4.2.1灌溉设计保证率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确定,按GB50288的要求确定,且不应低于50%。4.2.2灌溉水利用系数不应低于0.80,管道系统水利
6、用系数不低于0.95,蓄水利用系数不应低于0.7。4.2.3管道设计流速宜为1.3-1.8m/s,系统运行最低流速应大于0.8m/s。3大于等于设计最小沉降粒径的泥沙沉降率宜取80%85%。4.2.5露地作物设计耗水强度应由当地试验资料确定;无试验资料时,应依据气象资料采用作物系数法分作物分阶段计算,从中选择灌水临界期内作物最大日需水量值。缺乏气象资料时,可按表1选取。表1设计耗水强度参考值表4.2.6灌水定额应根据当地灌溉试验资料确定,无资料地区可参考邻近地区资料确定,按式(1)计算:𝑚=0.1𝛾(𝜃1𝜃2)(1)式中:m设计净
7、灌水定额(mm);𝛾计划湿润层土壤干容重(g/cm3);h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参照试验资料确定(cm);𝜃1土壤适宜含水率上限(重量百分比);𝜃2土壤适宜含水率下限(重量百分比)。无资料地区,计划湿润层可参考表2设置:表2计划湿润层参考值表2土壤透水性田面坡度0.0020.002-0.0050.005-0.01畦长/m单宽流量/L/(sm)改水成数畦长/m单宽流量/L/(sm)改水成数畦长/m单宽流量/L/(sm)改水成数强100-1507-100.95150-1805-80.93200-2505-60.9中150-1807-80.9180-22
8、05-70.88250-2804-60.85弱180-2006-70.85220-2404-60.82280-3003-50.8露地作物计划湿润层(cm)粮、棉、油等植物4060杏、梨、桃、樱桃、葡萄、苹果、枣5080蔬菜、草本水果等2040土壤透水性沟底坡度0.0020.002-0.0050.005-0.01沟长/m入沟流量/(L/s)改水成数沟长/m入沟流量/(L/s)改水成数沟长/m入沟流量/(L/s)改水成数强150-1804-60.9200-2503-50.88250-2802-40.85DB14/T271120234.3水沙平衡分析4.3.1应分析引黄灌区水资源状况、水资源配置以及
9、水源泥沙处理情况,按照GB/T35580进行水资源论证,合理确定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水源供水能力。4.3.2应根据水源供水情况及用水情况,按需修建调蓄工程。4.3.3应当根据来沙条件提出泥沙处理方案。4.4水源工程布置4.4.1从河道直接取水的水源工程应在河床较稳定的位置设置取水口,从渠道或管道直接取水的水源工程应结合已建分水工程或在非淤积段设置取水口。4.4.2取水设施应保证水源稳定、水流平缓,减少泥沙,并配置拦污及清污设施设备。4.4.3应修建进水闸(阀),进水闸宜采用叠梁闸,减少取水含沙量。4.4.4沉沙池地势较高时需修建提水设施并采取减沙措施,沉沙池宜与调蓄工程进行一体化布置。4.5管道系
10、统布置4.5.1管道输水灌溉条件下畦田与灌水沟规格及适宜单宽流量,应根据当地试验资料确定;无资料地区粮食、果树等作物的畦沟灌水要素可参照表3和表4确定。4.5.2计划湿润层深度较小的作物,畦长、沟长、单宽流量、入沟流量宜按表3和表4中数值的0.3-0.5倍计算,根系越浅灌水要素取值越小。表3畦田灌水要素表表4沟灌灌水要素表3中180-2003-40.85250-2802-30.85280-3002-30.8弱200-2202-30.8280-3002-30.8300-3501-20.8DB14/T271120234.5.3管道级数应根据系统灌溉面积(或流量)、经济条件等因素确定。4.5.4干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4_T 2711-2023 引黄灌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2711 2023 灌区 管道 输水 灌溉 工程技术 规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