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BJZMXH 1402-2022 植物生态修复工程绿色施工技术规范.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T_BJZMXH 1402-2022 植物生态修复工程绿色施工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_BJZMXH 1402-2022 植物生态修复工程绿色施工技术规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65.020.40CCSB65BJZMXH北京林木种苗产业协会团体标准T/BJZMXH14022022植物生态修复工程绿色施工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greenconstructionofplantecologicalrestorationproject2022-12-01发布2022-12-31实施北京林木种苗产业协会发布T/BJZMXH14022022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规定.25组织与管理.46临时设施.57植物栽植工程.58验收.69信息化管理.6附录A(资料性)常用园林绿化用苗木.8附录B(资料性)
2、常用水生植物.12参考文献.13IT/BJZMXH14022022植物生态修复工程绿色施工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植物生态修复工程中的基本规定、组织与管理、临时设施、植物栽植施工、验收、信息化管理。本文件适用于植物生态系统修复工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85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GB/T19535城市绿地草坪建植与
3、管理技术规程GB/T31755绿化植物废弃物处置和应用技术规程GB/T32716用水定额编制技术导则GB/T50743工程施工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规范JGJ146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DB11/T211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DB11/T21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11/T213城镇绿地养护管理规范DB11/T343用水器具节水技术条件DB11/T513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T864园林绿化种植土壤技术要求DB11/T1013绿化种植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11/T1077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标识、监控和密闭技术要求DB11/T1143园林铺地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流程DB11/T1297
4、绿地节水技术规范DB11/T1877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生态修复ecologicalrestoration根据土地利用计划,将受干扰和破坏的土地恢复到具有生产力的状态,确保该土地保持稳定的生产状态,不再造成环境恶化,并与周围环境的景观保持一致。3.2植物修复phytoremediation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运用生态学原理,通过建植乔木、灌木、草本为主的人工植被,修复被毁坏的生态系统,恢复其生态系统功能,使其具有健康、物种多样性和完整的群落结构、生态系统的抵抗能力和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人文特色。1T/BJZMXH140220223.3绿色施工
5、greenconstruction植物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3.4非传统水源non-traditionalwatersource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等。4基本规定4.1资源节约4.1.1节地4.1.1.1开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对施工场地所在地区的环境因素、土壤现状进行调查,制定科学的保护或修复措施。4.1.1.2应根据工程规模及施工要求,对施工现场各类设施统筹规划、合理布置并实施动态管理。4.1.1.3施工中应减少土方开挖量及对土壤的扰动。4.1.1.
6、4在施工机械开挖前,应进行人工探查地下管线、水文设施,并设置现场标识及保护设施。4.1.2节水4.1.2.1施工现场应结合给、排水点位置进行管线线路和阀门预设位置的设计,采取管网和用水器具防渗漏的处理。4.1.2.2生活用水应采用节水器具。节水器具使用应符合DB11/T343得规定。4.1.2.3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的定额指标按照GB/T32716执行。4.1.2.4施工中宜利用非传统水源,建立雨水、中水或其他可利用水资源的收集利用系统,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宜使用自来水。4.1.2.5可设置下凹绿地或雨水花园单元,充分留滞并资源化利用雨水。道路两侧可建设生态草沟,将雨水收集并接入景观水系
7、,用于植被灌溉和涵养水源。4.1.3节能4.1.3.1应选择节能型机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区域及施工顺序,减少机械设备及机具使用量。4.1.3.2应建立施工设备档案和管理制度,做好各类施工设备调试、维修。机械设备不宜低负荷运行,不宜采用自备电源。4.1.3.3生产、生活、办公区域及主要机械设备应分别进行耗能、耗水及排污计量。4.1.3.4工程施工使用的材料宜就近取材。4.1.3.5应合理布置临时用电线路。用电应选用节能电器,采用声控、光控等措施。电源处设置明显的标识。4.1.3.6宜在施工现场错峰用电。4.1.3.7宜在施工中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4.1.4节材4.1.4.1应根
8、据施工进度、材料特点、库存量等合理采购和使用。4.1.4.2植物材料应依据储存及质量保存的要求有序堆放。4.1.4.3植物材料应以本地乡土植物为主。需要外调时应距施工现场300km以内。4.1.4.4应保护施工区及周边的古树名木,建成与之协调的植物环境。4.2环境保护4.2.1扬尘污染控制2T/BJZMXH140220224.2.1.1土方工程、拆除工程应配备喷雾炮降尘设备或在作业区安装喷淋(雾)系统进行降尘处理。4.2.1.2建筑垃圾、绿化垃圾等应使用密闭车辆运输。建筑垃圾车辆应符合DB11/T1077。4.2.1.3施工现场规划运输道路和料具码放等场地可根据用途进行临时硬化,材料存放场地及
9、其它可能造成扬尘的场地应采取覆盖、喷淋(雾)降尘等抑尘措施。4.2.1.4易造成扬尘的材料应密闭贮存,不具备密闭贮存条件的,应在其周围设置不低于堆放高度的围挡并有效苫盖。临时堆放、场内转运时应进行苫盖。4.2.1.5施工现场进出口及周边100m内的道路应进行清扫和洒水降尘,不得有泥土和建筑垃圾。4.2.1.6施工现场运输车辆出入口应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土方施工阶段,主要车辆出入口应安装高效洗轮机并配置吸湿垫。当冬季施工无法清洗车辆时,应采取措施将出场车辆清理干净。4.2.1.7施工现场扬尘不应扩散到施工区域外,当施工现场道路目测扬尘高度大于0.5m时应有专人负责对场地进行清扫采取降尘措施。4.2
10、.1.8施工现场应根据空气重污染预警级别实施相应预案措施,在施工现场出入口等明显位置处悬挂空气重污染应急措施公告牌。4.2.1.9风力四级及以上时,施工现场应按预警相关要求停止土方运输、开挖、回填和拆除等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作业并采取必要的降尘措施。4.2.2噪音污染控制4.2.2.1施工现场应制定降噪措施,昼间场界噪声排放不应超过70dB,夜间不应超过55dB,并对场界噪声进行监测和记录。4.2.2.2夜间不应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确需进行夜间施工的,施工单位应在规定的期限和范围内施工并采取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4.2.2.3施工现场宜使用低噪声、低振
11、动的施工机具。强噪声设备应采取封闭等降噪措施,应远离施工现场生活办公区和学校、医院、居民区等噪声敏感区。4.2.2.4远距离作业指挥应使用对讲机传达指令,不应采用高音喇叭。4.2.2.5车辆进入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的施工现场不应鸣笛并限速5km/h。装卸材料过程中应做到轻拿轻放。4.2.3光污染控制4.2.3.1应根据现场和周边环境,对易产生光污染的作业进行集中安排、科学划分,减少光污染时间。4.2.3.2夜间施工应合理调整灯光照射方向或采取必要的遮挡措施,减少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光干扰。4.2.3.3在光线作用敏感区域施工时,电焊作业和大型照明灯具应采取防光外泄措施。夜间电焊作业应采取遮挡措
12、施,避免特定方向电弧光外泄。4.2.4水土污染控制4.2.4.1应对非传统水源和现场循环水,进行水质检测。4.2.4.2应在施工道路及材料堆放场地周边设排水沟,施工现场雨水、污水应分流排放。4.2.4.3存放的油料和化学物品应设有专门的防爆库房,库房地面应做防渗处理。4.2.4.4装载有毒污染物的车辆不应驶入地表饮用水源保护区。4.2.4.5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应集中处理,设置标识,不得随意倾倒。4.2.4.6应在河流、湖泊、渠道、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上的施工现场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和其它污染物。4.2.4.7应加强对施工机械的日常养护,控制油料污染,杜绝机油的跑、冒、滴、漏发生。4.2.4.8清
13、洗机具的废水和废油经处理无污染后排放。4.2.4.9车辆冲洗处设置沉淀池,定期清理沉淀池内的污泥。4.2.4.10用于回填、改性或作为原料的工业废料、矿山废渣、粉煤灰、炉渣等固体废物,应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GB5085(所有部分)判定其不具有危险特性。4.2.5有害气体污染控制4.2.5.1施工现场严禁焚烧油毡、橡胶、塑料制品及其他废弃物。4.2.5.2施工车辆及其他燃油机具应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燃料。3T/BJZMXH140220224.2.5.3施工现场应使用不含苯成分的稀释剂和溶剂。4.2.5.4施工使用的乙炔、氧气、油漆、防腐剂等危险品、化学品的运输、贮存、使用应采取隔离措施,污
14、物排放按照GB16297执行。4.2.6固体废弃物处理4.2.6.1施工现场宜搭设封闭式临时贮存场地,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应进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根据废弃物及垃圾的利用价值进行分类处置。回收利用应符合GB/T50743及GB/T31755的规定。4.2.6.2弃土宜采取工程回填、矿坑修复、堆山造景等资源化利用。4.2.6.3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分类率应达到100%,对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废弃物应单独贮存,设置标识。4.2.6.4植物拆除包装物、绑扎废料及修剪物按照GB/T31755执行。4.2.6.5应使用封闭式专用车辆清运。4.3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4.3.1应采取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
15、措施,配备防护用品,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4.3.2高温作业应使用防暑降温用品,调整作业时间。低温作业应采取防火、防滑、防冻、防风、防中毒等安全措施,使用取暖保温用品。4.3.3应定期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培训和体检。4.3.4施工中合理使用专业设备,保障人员安全。配设安全员及现场瞭望巡查。4.3.5施工区应合理设置厕所,由专人负责清扫并定期消毒。4.3.6应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和灭菌处理。5组织与管理5.1建设单位5.1.1在编制工程概算和编制招标文件时,应明确绿色施工的要求,应提供包括场地、环境、工期、资金等方面的绿色施工条
16、件保障。5.1.2应建立工程项目绿色施工协调机制,协调参建各方做好绿色施工管理工作,督促参建单位落实。5.2设计单位5.2.1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建设单位的要求进行工程的绿色设计,贯彻节约环保的设计理念。工程设计遵循安全性、景观性、生态性和经济性原则。5.2.2应根据现状调查、生态问题识别与诊断结果、生态保护修复目标及标准等进行合理绿化设计、选择适宜植物材料以构建和保护生物多样性。5.3监理单位5.3.1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应包括绿色施工内容。5.3.2应审查绿色施工组织设计、绿色施工方案或绿色施工专项方案。5.3.3应监督检查施工单位绿色施工措施的实施和效果,纳入监理月报或专题报告。5.
17、4施工单位5.4.1按照DB11/T513组织绿色施工实施。5.4.2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绿色施工管理制度,明确绿色施工目标和岗位职责,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全员绿色施工意识。5.4.3施工前,应进行绿色施工影响因素分析,编制绿色施工管理和技术要求的工程绿色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或绿色施工专项方案,方案应符合下列规定:考虑施工现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特点;有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措施;明确绿色施工的组织管理体系、技术要求和措施;4T/BJZMXH14022022选用先进的产品、技术、设备、施工工艺和方法,利用规划区域内设施;包含改善作业条件、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人力资源等
18、内容。5.4.4施工过程中应对绿色施工管理活动定期开展自查、考核和评价工作,整改存在的问题。5.4.5实行总承包管理的建设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对项目的绿色施工负总责,并对专业分包单位的绿色施工实施管理与监督,专业分包单位应对承包范围内的绿色施工负责。6临时设施6.1工地围栏6.1.1选用先进的产品、技术、设备、施工工艺和方法,利用规划区域内设施。6.1.2围栏应做到连续、稳固、整洁、美观,宜采用与城市环境相协调的图案或覆盖物。可采用连续封闭的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活动围挡,根部接地不留空隙。在城市主要干道和居民区周边的围挡高度不应低于2.5m,其它区域施工围挡高度不应低于1.8m。6.2施工道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_BJZMXH 1402-2022 植物生态修复工程绿色施工技术规范 1402 2022 植物 生态 修复 工程 绿色 施工 技术规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