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_T 2674-2023 桥梁桩基础自平衡静载试验规程.docx
《DB14_T 2674-2023 桥梁桩基础自平衡静载试验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4_T 2674-2023 桥梁桩基础自平衡静载试验规程.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93.040CCSP2814山西省地方标准DB14/T26742023桥梁桩基础自平衡静载试验规程2023-01-18发布2023-04-18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14/T26742023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定义和符号.14基本规定.35试验方案制定.46仪器安装及现场试验.57试验数据分析与试验报告.8附录A(资料性)荷载箱的技术要求.10附录B(资料性)桩身内力测试.11附录C(资料性)灌注桩的荷载箱安装方法及要求.12附录D(资料性)静载试验数据记录表.13附录E(资料性)工程桩试验后注浆处理.14附录F(资料性)等效转化方法.15IDB1
2、4/T26742023桥梁桩基础自平衡静载试验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桥梁桩基础自平衡静载试验的术语、定义和符号、基本规定、试验方案、现场试验、数据分析与判定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公路工程中的桥梁桩基础自平衡静载试验,市政工程可参照执行。桥梁桩基础自平衡静载试验除应执行本文件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山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661钢结构焊接规范JT/T738基桩静载试验自平衡法JT/T87
3、5桩基础自平衡法静载试验用荷载箱JGJ/T403建筑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技术规程JGJ106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3术语、定义和符号3.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自平衡静载试验静载试验的一种方法。在桩身中预埋荷载箱,利用桩身自重(或桩身自重和上部附加重量)、桩侧阻力及桩端阻力互相提供反力,测试单桩竖向抗压(拔)承载力的试验方法。3.1.2上段桩、中段桩、下段桩当采用单荷载箱试验时,荷载箱以上部分桩身称作上段桩,荷载箱以下部分桩身称作下段桩;当采用双荷载箱试验时,上荷载箱以上部分桩身称作上段桩,两荷载箱之间部分桩身称作中段桩,下荷载箱以下部分称作下段桩。3.1.3平衡点1DB
4、14/T26742023上段桩桩身自重(或上段桩桩身自重和上部附加重量)及桩侧阻力之和,与下段桩桩侧阻力及桩端阻力之和基本相等的位置。3.1.4荷载箱自平衡静载试验中用于施加荷载的一种加载装置。3.1.5等效转换方法将自平衡静载试验测得的荷载箱处向上、向下的荷载位移曲线,等效转换为相应静载试验的荷载位移曲线的方法。3.1.6位移杆(丝)用于传递位移的杆件(钢丝)。3.1.7护套管预埋在桩身内部,用于保护位移杆(丝)的管件。3.2符号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3.2.1几何参数As桩身截面面积;Ah荷载箱截面面积;d桩径;u桩身周长;L桩长。3.2.2作用与作用效应Qu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极限值;Qt
5、单桩抗拔承载力极限值;QuD桩端竖向承载力极限值;Quu上段桩的极限加载值;Qum中段桩的极限加载值;Qud下段桩的极限加载值;qs桩侧阻力;qp桩端阻力;Qb桩端轴力;s桩顶位移;2DB14/T26742023su荷载箱向上位移;sd荷载箱向下位移。3.2.3计算系数与材料性能1抗压侧摩阻力转换系数;2抗拔侧摩阻力转换系数;E桩身弹性模量;W荷载箱上部桩的自重与附加重量之和,附加重量包括设计桩顶以上超灌高度的重量、空桩段泥浆重量、回填土自重、桩顶配重或施加的反力。上部桩的桩身在地下水位以下部位取浮重度,在地下水位以上部位取自身重度。4基本规定4.1一般规定4.1.1桩基础自平衡静载试验包括抗
6、压和抗拔静载试验。通过在桩身或桩端预埋荷载箱,利用荷载箱上、下段桩互相提供反力进行试验,是接近于抗压(抗拔)桩的实际工作条件的一种试验方法。4.1.2本文件适用于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以及静压法施工的预制混凝土桩。不适用桩身直径小于600mm的钻孔灌注桩。4.1.3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宜加载至破坏,最大加载值宜根据桩长和地层条件取桩周岩土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52.0倍;为验收提供依据的工程桩,最大加载值应满足设计要求。4.1.4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应提供桩周分层侧摩阻力、端阻力和极限承载力;为验收提供依据的工程桩试验,应提供桩的承载力试验值。4.1.5试验桩应先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满足要
7、求后进行承载力试验。4.1.6工程桩承载力试验完成后,应及时对荷载箱处桩身进行处置。4.1.7当试验数据异常或不满足预期要求时,应查明原因,并进行重新试验或扩大试验。4.1.8测试前,应根据地勘资料、试桩参数、试桩桩型、施工工艺等提前设计制作荷载箱,并应满足附录A的要求。4.2试桩数量4.2.1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试验桩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4.2.2为验收提供依据的工程桩试验,试验桩数量不应小于同一条件下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4.3试验流程4.3.1试验工作宜按图1的流程进行。3土的类别休止时间(d)砂土7粉土10黏性土非饱和15饱和25DB14/T26742023不满足要求接受委托
8、调查、收集资料制定试验方案仪器设备定制及成桩仪器安装及现场试验数据分析与判定满足要求试验报告图1试验工作流程图4.3.2调查、资料收集阶段宜包括下列内容:收集并分析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设计图纸、施工资料和检验资料。了解工程概况、地形、地质、水文条件、桩基类型和设计参数以及施工工艺。4.3.3试验开始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试验桩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80%,或按该强度算出的桩身抗压承载力大于荷载箱单向最大加载值的1.5倍。土体休止时间不应少于表1规定的时间。表1土体休止时间注:对于泥浆护壁灌注桩,宜适当延长休止时间。当采用后注浆施工工艺时,注浆后休止时间不宜少于20d;当水泥浆中掺入早强剂时,
9、注浆后休止时间不宜少于15d。5试验方案制定4DB14/T267420235.1方案基本内容宜包括:工程概况、地形、地质、水文条件、桩基设计参数、桩位布置图、施工平面图、施工工艺、试验数量、试验桩选取原则。荷载箱的类型、规格、数量、埋设位置。试验桩的施工要求。设备安装。加载方式及加卸载分级。试验进度安排。试验后荷载箱处桩身处置的技术质量控制要求。现场试验时的安全保护和环境保护措施。5.2试桩位置应选择地质条件具有代表性的区段,宜靠近地质勘察钻探孔。5.3荷载箱埋设位置应根据地勘资料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试验桩为抗压桩,预估极限桩端阻力小于极限侧阻力时,应将荷载箱置于桩身平衡点处;预估极限
10、桩端阻力大于极限侧阻力时,可将荷载箱置于桩端以上2m处,并在桩顶设置一定量的配重等。试验桩为抗拔桩时,荷载箱应置于桩端以上2m处。桩端提供的反力不足时,可采取加大桩长、桩底注浆等措施提高荷载箱下部反力。荷载箱埋设位置宜根据地质条件、桩型及施工工艺等按照下列原则确定埋设位置区间:当采用单荷载箱进行试验时,其位置应设在上下段桩身的受力平衡点处;当采用双荷载箱进行试验时,荷载箱位置应符合下列原则:1)上段桩承载力中段桩承载力;2)上段桩承载力中段桩和下段桩承载力之和;3)上段桩和中段桩承载力之和下段桩承载力。5.4荷载箱技术参数应符合JT/T875桩基础自平衡法静载试验用荷载箱的规定。5.5湿陷性黄
11、土、陡坡、冲刷等特殊地质、地形条件下的桩基础,应按设计有效桩长制定试验方案。6仪器安装及现场试验6.1仪器设备定制6.1.1自平衡静载试验系统仪器设备的总体组成如图2所示。5DB14/T267420235478632191011图2仪器设备总体安装布置图1荷载箱;2下位移杆(丝)及护套管;3上位移杆(丝)及护套管;4位移传感器;5基准梁;6基准桩;7数据采集系统;8油泵;9油管;10主筋;11内力测试装置6.1.2加载系统由桩基静载仪、荷载箱、加载油泵、油压表或压力传感器、高压油管等设备部件组成,并应符合以下规定:桩基静载仪宜采用可自动加卸载、自动补压、数据自动采集的智能化仪器,并在有效的检定
12、或校准期内,试验前应对仪器进行检查调试。油压表或压力传感器的准确度应优于或等于0.5级,量程不应小于60MPa。油压表或压力传感器、加载油泵、油管在最大加载工况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各组成设备部件应具备试验工作所必需的防尘、防潮、防震等功能,并应在适用的温度、湿度范围内工作。6.1.3位移量测系统由基准桩、基准梁、位移传感器、位移传递装置等设备部件组成,并应符合以下规定:基准桩与试验桩之间的中心距离不应小于试验桩直径的3倍,且不应小于2.0m;基准桩应打入地面以下足够深度,不宜小于1.0m。基准梁应具有足够的刚度,梁的一端应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应简支于基准桩上。位移传感器的测
13、量误差不得大于满量程的0.1%,分辨力应优于或等于0.01mm。荷载箱处向上、向下的位移应各采用一组位移传感器测量,每组传感器数量不应少于2个,且应对称布置。桩顶应对称布置2个传感器测量桩顶位移。位移传递装置可采用位移杆或位移丝,并应符合以下规定:1)位移杆应具有一定的刚度,宜采用钢管或钢筋,外径一般不宜小于18mm。当采用钢管时,壁厚不宜小于2mm。护套管内径应大于2倍位移杆外径,壁厚不应小于3mm。2)位移丝应具有一定的刚度,应选用合适的配重使位移丝绷紧。当采用后置位移丝时,声测管可兼做护套管,内径不应小于40mm,壁厚不宜小于3mm。当采用预埋位移丝时,应增设护套管对位移丝进行可靠的保护
14、。6DB14/T267420233)位移杆或位移丝的护套管均应顺直无扭曲,接头处应密闭不渗漏。4)位移杆或位移丝与护套管之间应填充特殊材质填充材料,以保证位移杆或位移丝能在护套管自由滑动,以及减少位移杆或位移丝与护套管摩擦而引起位移数据失真。加载系统和位移量测系统应采取遮挡措施,以减小受气温、振动及其他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6.1.4桩身内力测试仪器设备的埋设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6.2仪器设备安装6.2.1荷载箱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荷载箱中心应位于试验桩中心,荷载箱位移方向与桩身轴线夹角不应大于1;灌注桩的荷载箱安装宜按本文件附录C进行。6.2.2位移杆(丝)与护套管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护套管
15、与荷载箱顶盖和底板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焊缝应满足强度要求,并确护套管不渗浆。位移杆(丝)与引测部位及位移杆(丝)中间的接头应连接可靠,确保在试验前或试验过程中不会脱开。安装后,应对位移杆(丝)和护套管进行保护,并对位移杆(丝)做好标识,确保试验时可区分上位移与下位移;位移杆及其护套管宜伸出地面,对开挖后进行试验的,位移杆及护管应伸出桩顶面,浇注混凝土前应先将护套管封口保护,以防杂物漏入。试验桩顶部空桩长度较长时,位移杆和护套管必须有可靠的固定措施。6.2.3埋设油管时,宜沿同一根上(下)护管或主筋拉直并每隔2m绑扎固定,应伸出地面不少于1m2m。对开挖后进行试验的,钢筋笼宜伸出桩顶面1m2m
16、。6.2.4场地开挖及凿除桩头时宜人工操作,不得损坏位移杆、护套管和油管。6.3现场试验6.3.1静载试验应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6.3.2试验加、卸载应符合下列规定:试验应进行预加载,预加载前应进行排气,加载过程中宜连续加载。预加载用于打开荷载箱,同时对仪器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检查。预加载值可取最大加载值的10%20%,同时观测压力、位移变化,荷载箱打开后应卸载至零,之后可进行正式加载。当预估极限承载力较大时,加载可分15级,卸载可分5级。加载应分级进行,且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宜为最大加载值的1/10,其中,第一级加载量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卸载应分级进行,且应逐级等量卸载,每级卸载量宜取加
17、载时分级荷载的2倍。加、卸载时,应使荷载传递均匀、连续、无冲击,且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10。采用双层荷载箱时,可根据试验桩情况确定上、下荷载箱的测试顺序。6.3.3慢速维持荷载法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每级荷载施加后,应分别按第5min、15min、30min、45min、60min测读位移,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位移。位移相对稳定标准:荷载箱上下的位移每一小时内的位移增量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从分级荷载施加后的第30min开始,按1.5h连续三次每30min的位移观测值计算)。当位移变化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可施加下一级荷载。71+ud(1)DB1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4_T 2674-2023 桥梁桩基础自平衡静载试验规程 2674 2023 桥梁 桩基础 平衡 试验 规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