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_T 299-2020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SL_T 299-2020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L_T 299-2020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docx(9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日日次施日总则施日术语$日基本规定日准备工作(.日野外地质测绘,日.+施日一般规定,日.+日地貌施#日.+$日地层岩性日.+日地质构造日.+.日水文地质施施.施,日.+(日物理地质现象施日.+!日岩溶施日.+,日采空区$(日资料整理!日资料检验和成果验收.附录了日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划分(附录附日遥感地质解译技术规定!附录增日数字化地质测绘技术规定附录3日工程地质测绘常用表格$施附录和日“字形法则的应用$.附录录日地貌类型划分$!附录B日岩石分类#附录C日常见岩石野外鉴别及定名附录D日土的野外鉴别及定名.附录4日结构面类型划分.附录E日节理(裂隙)统计分析.!标准用词说明.标准历次版本编写者
2、信息(#条文说明(施Co总oo则C#Co为统一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程序,明确工作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保证成果质量,制定本标准。C#$o本标准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地质测绘工作。C#。o工程地质测绘应在布置物探、勘探、试验与测试等工作之前进行,应全面调查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分析其性质和规律,为研究工程地质条件和问题、评价测区工程地质环境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并指导勘察工作布置。C#&o本标准主要引用下列标准:!#$%&o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o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水o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标&o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标工o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
3、)利#标o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料o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整编规程()料利工o引调水线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料#利o水库枢纽工程地质勘察规范()$%o水闸与泵站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工o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标$o术oo语6$#Co工程地质测绘o/0120/3011/454127587992012运用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和水文地质学原理和技术方法,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观察、量测和描述,按一定比例尺绘制在地形图上,并形成技术文件的勘察工作。$#$o综合地层柱状图o1/0/375图;37;137926645=80综合反
4、映测区内地层年代、层序、接触关系、厚度、岩性及与侵入岩体相互关系的柱状剖面图。$#。o标志层o层/?/A测区内岩性或所含化石等地质特征明显、层位稳定、分布范围广、易于鉴别的,用于统一划分地层、区别岩组的地层。62$#&地质点o1/45412754图/3B7;40图94;观测研究地质现象的工作点。62$#工o地质测绘线路o1/45412754图/3B7;4034=;/观测研究地质现象的工作线路。$#(o穿越法o;37B/3图/8/;4A横穿主要地质界线的测绘方法。2$#)o界线追索法o;376018/;4A沿地质界线追索的测绘方法。6$#*o工程地质图o/0120/3011/4541275879
5、按一定比例尺反映工程区各种地质现象平面分布及其与工程相互关系的图件。62$#+o工程地质剖面图o/0120/3011/4541275图/6;40按一定比例尺反映某一方向切面上的地质现象及其与工程相互关系的图件。62$#C#o遥感地质解译技术o1/454127520;/393/;7;40;/602技=/?3/84;/图/0图01利应用遥感影像、三维地理信息模型等获取地质信息并经野外验证的技术方法。;6$#CCo数字化地质测绘技术oA212751/45412758799201;/6术02技=/(基于遥感E()、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利用野外数据采集电子设备,对地质现象进行
6、定位、量测、描绘、记录及存储等的技术方法。水。o基本规定。#Co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应在充分了解工程规划设计意图的基础上,依据工程地质勘察大纲或工程地质测绘任务书进行。#$o工程地质测绘应按准备工作、野外地质测绘、资料整理、资料检验及成果验收的程序进行。#。o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的分级应符合下列规定:Co小比例尺,!,标H#$。$o中比例尺,标H#$!标H#$。o大比例尺,!标H#$。#&o工程地质测绘的范围和比例尺应根据工程类型、设计阶段、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等确定,并应符合!#$%&、()#、()标&、()利#标、()料利工、()料#利、()$%等标准的有关规定。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划分宜
7、符合附录I的规定。#工o工程地质测绘的内容应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物理地质现象、岩溶、采空区等与工程有关的地质现象。#(o工程地质测绘方法应根据比例尺的大小确定,并符合下列规定:Co小比例尺地质测绘,宜以遥感地质解译为主,必要时进行野外地质测绘。遥感地质解译宜符合附录的规定。$o中比例尺地质测绘,宜采用遥感地质解译和野外地质测绘相结合的方法。o大比例尺地质测绘,宜以野外地质测绘为主。&o野外地质测绘应采用穿越法和界线追索法。#)o工程地质测绘的精度应与选用的比例尺相适应。对图上宽度不小于利88的地质现象应予测绘。对具有重要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意义的地质现象,在图上宽度小于利
8、88时,应扩大比%例尺表示,并注明其实际数据。#*o工程地质测绘应使用符合精度要求的同等或大于地质测绘比例尺的地形图。当采用大于地质测绘比例尺的地形图时,应在图上注明实际地质测绘精度。#+o工程地质测绘应以中比例尺、小比例尺地质测绘成果指导大比例尺的地质测绘。#C#o工程地质测绘宜充分利用数字化地质测绘技术,并构建地质信息数据库。数字化地质测绘技术宜符合附录J的规定。#CCo工程地质测绘应充分利用已有地质测绘成果,必要时进行野外校测。#C$o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应有相应的安全和环保措施。#&o准备工作Co准备工作宜包括下列内容:Co资料收集与整理。$o现场踏勘。o编制工程地质测绘作业计划。
9、$o资料收集宜包括下列内容:Co工程规划、设计资料。$o地形资料、卫片、航片,其他有关文字、图像等资料。o区域地质、区域水文地质、地方地质志、地震及地震地质、地质灾害等资料。&o水文、气象资料。工o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当地已有工程建设的相关资料。。o应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其可利用程度和存在问题,编制测区地质草图,初步建立地质信息数据库。&o应根据测区地质草图进行现场踏勘,了解测区基本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环境,布置观察线路,选择综合地层柱状图测制位置,拟定野外工作方法。踏勘路线应选在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有代表性的地段。工o宜根据工程地质勘察大纲或地质测绘任务书的要求
10、,结合已有资料和现场踏勘情况,编制工程地质测绘作业计划。工程地质测绘作业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Co测绘目的、任务要求。$o地质概况、可能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o工作条件、工作方法、测绘比例尺、工作量。&o计划进度安排。料工o需提交的成果。(o人员组织、工作装备以及质量保证、安全保障和环保控制措施。工o野外地质测绘工Co一般规定工CCo野外地质测绘工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Co测制综合地层柱状图。$o确定地层填图单位。o观察描述、标测地质点和地质测绘线路,勾绘地质图。&o测制地质剖面图。工C$o测制综合地层柱状图应符合下列要求:Co综合地层柱状图的比例尺应为地质测绘比例尺的#倍标$倍。对工程具有重要
11、意义的地质现象,应扩大比例尺或以符号表示。$o应选择露头良好、地层出露连续、构造简单的地段。必要时,可到测区以外选择能代表地质条件的地段实测。o当露头不连续或地层连续性受到构造破坏,需在不同地段测制地层剖面时,各剖面的衔接应有足够依据。&o在岩相变化较大地区,应测制多条地层剖面,编制地层对比表。工o测制综合地层柱状图应选择标志层和划分填图单位。对各类岩、土层除进行一般性描述外,还应着重描述其工程地质特性。宜采集代表性岩石、化石标本。工C。o不同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填图单位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Co工程地质测绘填图单位划分应符合表#表标表水的规定。$o工程地质岩组应根据岩性差异或组合特点及工程地质
12、、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等因素进行划分。o第四系的分层应按地层年代、成因类型、岩性及物质组成划分。大比例尺地质测绘还应根据工程需要,结合沉(堆)积物的物理力学性质、化学性质、水理性质等特征进行详细分层。&比例尺!填图单位应达到争取达到!,标H#$统(或群)阶(或组)标H#$!标H#$阶(或组)段(或层)标H#$,!标H利$段(或层)工程地质岩组!标H利$工程地质岩组表工C。o工程地质测绘填图单位划分工C&o野外地质测绘应充分利用天然地质露头,在露头条件差的地段应布置坑、槽、井等勘探点。工C工o地质点的布置和定位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Co地质点应布置在地质界线和地质现象上。$o地质点的间距应为相应比例
13、尺图上距离利68水68。在地质条件复杂、对工程影响较大地段或重要地质现象处,地质点可适当加密。在岩性单一、地质构造简单的地区,地质点间距可适当加大。o中比例尺、小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的地质点,可用目测、罗盘交会或便携式!G(定位,对控制主要地质界线及重要地质现象的地质点,应采用测量仪器定位。大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的地质点,应采用测量仪器定位。地质点定位测量精度应符合()标工的规定。工C(o野外记录应符合下列规定:Co地质点观察描述内容应包括:位置、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物理地质现象等。$o地质测绘线路观察描述内容应包括:起止点、转折点位置,线路方向,地层岩性及出露厚度和层序关系,地质
14、构造、水文地质和物理地质现象等。线路观察描述应反映地质点间的连续性、关联性,并附线路示意图。o野外记录应在现场进行,内容应全面、真实、准确。凡图上表示的地质现象,应有记录可查。工&o重要地质点或地质现象应进行素描或摄影、录像。工o地质点应统一编号、现场标识。记录宜使用专用表格。野外记录使用的表格可按附录录的规定执行。工C)o地质图应在野外实地勾绘。地层、结构面相邻地质点之间连线应符合M字形法则,M字形法则的应用应符合附录N的规定。工C*o地质剖面图的测制应符合下列规定:Co建筑物区或专门性地质问题的主要工程地质剖面图应实测,其他地质剖面图可在地质图上切制,重要地质现象应实地校测。$o剖面图的地
15、质界线应与地质图吻合,实测剖面图应充分反映与工程有关的重要地质现象。o剖面图垂直比例尺与水平比例尺宜相同,必要时可适当放大垂直比例尺,垂直比例尺与水平比例尺之比不宜大于#。工C+o野外地质测绘过程中取样试验和现场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Co应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岩、土样,必要时宜进行鉴定或试验,用鉴定或试验成果对岩、土定名、分类和分层。$o宜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取样进行水质分析。o宜采用点荷载仪、回弹仪等进行现场简易测试,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特性。工CC#o对已有地质测绘成果进行野外校测时,应按同等比例尺进行,校测点数目宜为地质点的标$地水$地,当重要地质现象有错误、遗漏时,应重新进行地质测绘。工$o地
16、oo貌工$Co地貌测绘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Co形态特征、分布规律、地貌类型。地貌类型划分可按附录P的规定执行。$o地貌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第四纪地质及新构造活动标$的关系。o地貌与侵蚀、搬运及堆积作用的关系。&o水系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地貌的关系。工o植被的种类、分布及其与地貌的关系。(o研究微地貌的特点,分析地貌环境对工程的影响。工$o河谷地貌测绘应包括下列内容:Co河谷类型、河谷结构、纵横剖面形态等发育特征。$o河床纵向坡度及形状变化情况,河床沙坡、浅滩、沙洲、险滩、瀑布、跌水、深潭、深槽、岩槛、壶穴等分布特征。o河谷横剖面的形态,峡谷与宽谷交替分布特征,谷坡的形态、坡度和高度,向分水岭过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L_T 299-2020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 299 2020 水利水电 工程地质 测绘 规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