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物理模拟考试试卷(三)(解析版).pdf
《2019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物理模拟考试试卷(三)(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物理模拟考试试卷(三)(解析版).pdf(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三)一、选 择 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32分)1 .下面哪一个数的单位是cm()A.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9B.教室宽约为60C.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8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2.向竖直放置的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内倒入一些水,橡皮膜就会向外凸出,使玻璃管从竖直位置逐渐倾斜,橡皮膜凸出的程度将(水未溢出)()A.逐渐变小 B.逐渐变大 C.保持不变 D.无法判断3.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1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4.如图所示,用拉力F 使物体竖直匀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A.对物体做的功是额外功B.拉力F 做的功是有用功C.拉力F 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2 倍D.增加物体重力可以增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5.将一篮球竖直向上抛出,在它上升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判定正确的是()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D.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减少6.下面不是利用电热的实例()A.用电饭锅煮饭 B.用电熨斗熨衣服C.电视机外壳有许多小孔 D.用电热壶烧水7.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冲程有()A.吸气、做功和排气冲程 B.吸气、压缩和做功冲程C.压缩、做功和排气
3、冲程 D.吸气、压缩和排气冲程8.在生活中热现象的例子常常可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小明同学戴眼镜到厨房帮妈妈炒菜,眼镜片立即模糊,这是液化现象B.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C.夏天喝饮料,常在杯中加入冰块,一会儿冰块变小,这是熔化现象D.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凝华形成的9.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铝合金作为制作飞机的材料是因为铝合金的密度小B.“北斗”卫星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C.超导材料可用来制作电饭锅的发热体,且发热效率比较高D.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4、1 0.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汤勺温度升高,这说明内能是可以转移的B.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机械能不变C.电水壶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D.“神州十号”飞船在加速升空过程中,它的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1 1.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上挂两个质量相等的钩码A、B,放手后将出现的现象是(忽略滑轮重,绳重及摩擦)()A.A 下降 B.B 下降 C.保持静止 D.无法确定12.有一只“6V3w”的灯泡和9 伏的电源,欲使灯泡正常发光,可采用的方法是()A.并联一个1。的电阻 B,并联一个6。的电阻C.串联一个1Q的电阻 D.串联一个6。的电阻13.在家庭电路中,以下情况会引起熔丝熔
5、断的是()A.用测电笔接触火线B.电路中零线断路C.将开关用导线接通D.连接电路时误将火线与零线接通(短路)14.铅笔芯、金属刀片、塑料三角尺、大头针、橡皮,其中属于导体的有()A.B.C.D.15.在下列过程中,由于做功而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番薯在炉膛内烤熟B.烧开水时蒸汽将壶盖顶起C.把铁丝反复弯曲,弯曲处变热D.用酒精灯对烧杯中的水加热1 6.由欧姆定律公式1=盟 形 得 R=苧,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
6、关二、填 空 题(本大题共8 小题;共 19分)17.郭沫若曾在 游武夷山泛舟九曲的诗篇中写到“幽兰生谷香生径,方竹满山绿满溪”,其中“香生径”是因为花的芳香分子在不停地做 运动;“绿满溪”是竹子在水中的倒影造成的,这是光的 现象。18.一个桥头立着如图所示的限重标志牌。这座桥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是 N.在水平地面上,用 50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着重为100N的小车前进2 m,重力做功为 J。19.普通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它是利用测温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a、b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a:C;b:o20.一架飞机在lOmin内飞行了 180km,它的速度是 m/s,它飞行30s通
7、过的路程是 m。21.阳春三月,漫步于永川兴隆湖畔,你会看到“蝶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景,如图所示的“鱼在云中游”中 的“鱼”是由光的 形成的,水中的“云”是由光的 形成的。22.如图所示,用手指快速地把小卡片向前弹出,小卡片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但夹子由于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而落入杯中。请你写出这一物理知识在生活或生产中的应用23.如图,R|=ion,R2=20fl,R3=3 0 n,电源电压恒定不变,若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是0.3 A.则 电 源 电 压 为;当 S1和 S2都断开时,电 流 表 的 读 数 为;当 S、S2都闭合时,电 流 表 的 读 数 是。-1
8、|0-2 4 .用煤气灶把2 k g,初温为3 0 的水烧到8 0 ,消耗了 2 0 g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义1()3(k g-C),煤气的热值为4.2 X l()7 j/k g,则水吸收的热量为 J,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J,煤 气 灶 烧 水 的 效 率 为%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分)2 5 .橡皮鸭子漂浮在水面上,请在图中画出小鸭子受到力的示意图。2 6 .如图所示,电路连接正确,通电后小磁针指向如图所示(涂黑端表示N极).请在图中标出螺四、实验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 2分)2 7 .物理操作实验考试中,小明抽到的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图3(1)如 图
9、1,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c m;(2)如图2,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作成的;(3)如 图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 6 c 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4)如图4,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眼 镜(“近视”或“远视”)。2 8.(7分)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小辰选用的小灯泡上标有“2.5 V 0.3 A”的字样。如图所示,是他连接的电路。实验次数U/VI/AR/C12.50.3 08.322.00.2 87.131.
10、50.2 65.8(1)小 辰 实 验 采 用 的 测 量 方 法 是,实验的原理是 o(2)小辰在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 端,以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在电路 中 还 有 一 个 作 用 是。(3)闭合开关,小辰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5 V,从该电压开始逐次降低,这样操作的好处是 o(4)小辰在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表格所示,分析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灯丝中的电流随 的变化而变化。在电流变化的过程中,灯 丝 的 电 阻 也 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o2 9.在 探 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1)从弹簧测力计直接读出的是对木块的拉力大小,
11、实验中需要让拉力与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应满足的主要条件是:木块放在水平面上,拉动木块时,木块应处于 运动状态:拉力方向水平。(2)拉动木块前,应将测力计沿 方向放置,然后进行调零。(3)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相关试验后,在木块上再叠加另一个木块来进行实验。分析叠放木块与不叠放木块两种情况对应的数据,是 为 了 验 证 下 列 猜 想 中 的。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4)交流评估时,某实验小组提出: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原因是。
12、A、木板的长度太长B.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匀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D.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积太大。木块3 0.甲、乙 两 位 同 学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以杠杆中心为支点,如 图 甲、乙。(1)若杠杆右端低左端高,为使其在水平位置上静止,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2)如图甲,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数据。根据这一次实验数据,甲同学立即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这种做法的不足是:o(3)如图乙,乙同学设计两种实验方案:第一种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其读数为巴;第二种弹簧测力计倾斜拉,其读数为F 2。分析:第(选 填“一”或“二”)种实验方案更方便;同等条件下,两次弹簧测力计读数F(选 填
13、“”)F2,(4)实验结束后,乙同学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乙同学利用如图丙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当杠杆水平平衡时,与甲同学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可能的原因是:。五、计 算 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 7分)3 1.(8分)弹簧秤下面挂一重1 5.6牛顿的物体。当把它全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为1 3.6 4牛顿;当弹簧秤示数为1 4.6 2牛顿时,物体露出的体积是多少?3 2.(9分)小芳家里的某品牌电烤箱铭牌及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 I和R 2均为电热丝。求:XX牌电烤箱额定电压 220V额定 高温档1100W功率 低 温 档 440
14、W电源频率 50Hz(1)若某种食物需要用该电烤箱高温档烘烤1000s,则该电烤箱消耗的电能是多少?(2)电路中R i的阻值是多少?(3)该电烤箱在低温档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和R|的功率分别是多少?2019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 择 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32分)1.下面哪一个数的单位是cm()A.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9B.教室宽约为60C.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8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
15、题意的答案。【解答】解:A、中学生的食指宽约1 cm,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 1cm左右。故A 不符合题意;B、教室的宽度在6m=60dm左右。故 B 不符合题意;C、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 168cm左右。故 C 符合题意;D、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一支铅笔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左右。故 D 符合题意。故选:CD。【点评】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如: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
16、右,一步的步幅在75cm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m 左右,等等。2.向竖直放置的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内倒入一些水,橡皮膜就会向外凸出,使玻璃管从竖直位置逐渐倾斜,橡皮膜凸出的程度将(水未溢出)()A.逐渐变小 B.逐渐变大 C.保持不变 D.无法判断【分析】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当液体的高度降低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解答】解:竖直放置的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内倒入一些水,橡皮膜就会向外凸出,是因为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当玻璃管从竖直位置逐渐倾斜,由于水未溢出,玻璃管中水的长度没变,但是水面到底部的竖直距离减小,故底部受到的压强减小。故 B、C、D 错误。故选:A,【点评】玻璃管倾
17、斜后,玻璃管内水的长度不变,但是高度降低,液体压强的大小和高度有关。【分析】根据力臂的画法进行分析,即过支点作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段。【解答】解:因为动力的力臂的做法是过支点作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段,而 A B 选项中线段与动力作用线不垂直,所以A、B 选项错误;又因为C 选项中,表示力臂的不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段,故 C 选项错误,D 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学生对力臂的画法掌握情况。4.如图所示,用拉力F 使物体竖直匀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物体做的功是额外功B.拉力F 做的功是有用功C.拉力F 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2 倍D.增加物体重力可以增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
18、用拉力F 使物体竖直匀速上升,目的就是为了把物体提升一定的高度,拉力还要克服动滑轮重力和摩擦力做功,动滑轮上绳子段数为3 段,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的物重有关,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解答】解:对物体做的功为有用功,拉力F 做的功是总功,动滑轮上绳子段数为3 段,所以拉力 F 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3 倍,故 A、B、C 错误。增加物体的重力,在动滑轮、摩擦不变的情况下,即额外功不变的情况下,有用功增加了,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增大了,所以机械效率就增大了,故 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用功、总功和额外功的意义以及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难点是机械效率变形公式的推导,要记住增加物
19、体重力可以增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这一知识点。5.将一篮球竖直向上抛出,在它上升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判定正确的是()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D.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减少【分析】影响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高度,其中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在分析各个能量的变化时,根据各自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解答】解:竖直向上抛出的篮球,离开手后会继续向上运动,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则在上升的过程中篮球的质量不变,篮球的速度在不断的减小,篮球距离地面的高度在不断
20、的变大,所以篮球在此过程中的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由于篮球在上升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所以机械能守恒,故机械能不变。故选:Bo【点评】此题从一个情境中展开,让学生从实际的情境中分析出篮球速度和高度的变化,进而得出篮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然后结合信息:不计空气阻力,表明了机械能守恒。6.下面不是利用电热的实例()A.用电饭锅煮饭 B.用电熨斗熨衣服C.电视机外壳有许多小孔 D.用电热壶烧水【分析】电热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解答本题关键是看电热为我们服务还是我们不需要电热而是把它及时散发掉。【解答】解:电热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利用电热的例子:A、电饭锅煮饭,B、用电熨斗
21、熨衣服,D、用电热壶烧水;防止电热的例子C:电视机上的散热孔;故选:C。【点评】电热虽然对我们有利,但电热有时是有害的,用电器工作时如果温度过高,会造成危害,要考虑如何散热。电视、收音机外壳上的散热孔,电脑里的散热风扇,电动机外壳上的散热片,等等都是有效防止电热危害、及时散热的措施。7 .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冲程有()A.吸气、做功和排气冲程 B.吸气、压缩和做功冲程C.压缩、做功和排气冲程 D.吸气、压缩和排气冲程【分析】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只有做功冲程对外输出功,其它三个冲程依靠飞轮惯性迅速完成。【解答】解: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
22、,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冲程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故选:D。【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特点进行分析解答。8 .在生活中热现象的例子常常可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小明同学戴眼镜到厨房帮妈妈炒菜,眼镜片立即模糊,这是液化现象B.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C.夏天喝饮料,常在杯中加入冰块,一会儿冰块变小,这是熔化现象D.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凝华形成的【分析】(1)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需要放热;(2)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需要吸热;(3)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需要吸热;(4)凝华是物质由气态变
23、为固态,需要放热;结合物态变化的特点逐一分析后,选择正确答案。【解答】解:A、小明同学戴眼镜到厨房帮妈妈炒菜,眼镜片立即模糊,是厨房内的水蒸气遇到镜片后放热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形成的,这是液化现象,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见门前冒“白气”,是房间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箱内的较低温度后,放热液化变成小水珠造成的,这是液化现象不是汽化现象,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夏天喝饮料,常在杯中加入冰块,一会儿冰块变小,是冰块由固态变成了液态,是熔化现象,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是冰箱内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o
2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物态变化,要熟记物态变化时的特点不能混淆,并能分析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9.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铝合金作为制作飞机的材料是因为铝合金的密度小B.“北斗”卫星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C.超导材料可用来制作电饭锅的发热体,且发热效率比较高D.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都属于可再生能源【分析】(1)相同体积时,物质的密度越小,质量越小;(2)卫星导航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3)超导体是零电阻,所有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电器设备都不能用超导材料制作;(4)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得到的是可再生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补
25、充的,是不可再生能源。【解答】解:A、用铝合金作为制作飞机的材料,是因为铝合金的密度比较小,在相同体积时,质量比较小,重力比较小,易于飞机起飞,故 A正确;B、“北斗”卫星导航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超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播,故 B错误;C、“超导材料”由于没有电阻,不能用于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电器,例如电饭锅、电水壶等,故C错误;D、太阳能可以源源不断地得到,是可再生能源,而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 D错误。故选:A o【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密度公式及其应用、电磁波、能源的分类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内容的考查,比较简单。1 0.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汤勺温度升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湖南省 常德市 中考 物理 模拟考试 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