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之高频考点解密15乙醇、乙酸及基本营养物质(解析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年高考化学之高频考点解密15乙醇、乙酸及基本营养物质(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化学之高频考点解密15乙醇、乙酸及基本营养物质(解析版).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解密15 乙醇、乙酸及基本营养物质凄解噂高考高考考点考查内容三年高考探源考查频率乙醇、乙酸的结构、性质及应用1.了解乙醇、乙酸的结构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2.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3.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重要应用4.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2 0 1 8 课标全国I 8、9;2 0 1 8 课标全国H I7;2 0 1 7 课标全国I 7;2 0 1 7 课标全国n 7、1 0;2 0 1 7 课标全国川8;2 0 1 6 课标全国I 7、9;2 0 1 6 课标全国II8;2 0 1 6 课标全国H I8。基本营养物质 急 对 点 解解考点1 乙醇、乙酸的结构、
2、性质及应用1.乙醇、水、碳酸、乙酸中羟基上氢原子的活动性比较o oCH 3 c H 2 O H、H OH、|(碳酸)、|中均含有羟基,由于与这些羟基相noc on CH3c OH连的基团不同,羟基上氢原子的活动性也不同,现比较如下:乙醇水碳酸乙酸羟基氢原子活动性逐渐增强,分子结构C2 H 5 0 HH O H0IIH O CO HCH 3 c o O H与羟基直接相连的原子或原子团C2 H 5 一H0II c O H0IICH3C电离程度极难电离微弱电离部分电离部分电离酸碱性中性弱酸性弱酸性紫色石蕊溶液不变色不变色变红色变红色与 N a 反应反应反应反应反应与 N a O H 反应不反应不反应
3、反应反应与 N a2 c Ch 反应不反应不反应反应反应与 N aH CCh 反应不反应不反应不反应反应结论:羟基氢的活动性关系:竣酸中段基氢(一0 H)水中羟基氢(一0 H)醇中羟基氢(一0 H)。2.酯化反应实验装置J乙醇、乙酸、/浓 硫 酸、夕碎瓷片浸厂实验步骤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乙酸,连接好实验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观察现象实验现象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无色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闻到香味实验结论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发生反应,生成无色、透明、不溶于水、有香
4、味的油状液体化学方程式?+H O C2 H 5 聋?CH3c 0 H CH 3 c o C2 H 5 +H 2 O注意事项:(1)浓硫酸溶于乙醇或乙酸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将乙醇、乙酸、浓硫酸混合时,一般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最后加入冰醋酸。(2)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3)为防止试管中液体在实验时暴沸,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在试管中加入几块碎瓷片或沸石。(4)玻璃导管的末端不要插入饱和N a 2 c C h 溶液中,以防液体倒吸。(5)开始时要用小火均匀加热,加快反应速率,减少乙醇和乙酸的挥发;待有大量产物生成时,可大火加热,以便将产物蒸出。(6)装置中的长导管
5、起导气兼冷凝作用。(7)欲提高乙酸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用浓H2sCU吸水,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加热将酯蒸出;可适当增加乙醉的量,并加装冷凝回流装置。3.根据有机物结构推测有机物性质的方法第一步:确定官能团的种类,要注意碳碳双键等也属于官能团第二步:根据典型物质的性质,通过官能团判断该物质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常见官能团及性质如下表所示。官能团典型物质主要性质碳碳双键乙烯(1)能和氢气、浪等发生加成反应(2)能使酸性高锌酸钾溶液褪色羟基乙醇(1)与钠反应生成氢气(2)与乙酸等发生酯化反应竣基乙酸(1)与钠反应生成氢气(2)与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反应(3)与乙醇等发生酯化反应酯基酯类、
6、油脂发生水解反应肽键蛋白质醛基乙醛、葡萄糖、麦芽糖(1)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2)与新制Cu(0H)2共热生成红色沉淀记准几个定量关系:1.1 mol 醛基消耗 2 moi Ag(NH3)2OH 生成 2 moi Ag 单质、1 mol HzO、3 mol NHs;1 mol 甲醛消耗 4mol Ag(NH3)2OH。2.1 mol 醛基消耗 2 mol Cu(OH)2 生成 1 mol Cu2O 沉淀、2 mol H2O3.和 NaHCCh反应生成气体:1 mol COOH生 成 1 mol CO?气体。4.和 Na 反应生成气体:1 mol COOH 生成 0.5 mol H2;1 mo
7、l OH 生成 0.5 mol H2O5.和 NaOH 反应:1 molCOOH(或酚一O H,或一X)消耗 1 mol NaOH;1 mol I I (R 为链CO-R煌基)消耗1 mol NaOH;消耗 2 moi NaOH典题调册调 研I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C H 3 8 0 H +J H 5 0 H誓C H s C O O C 2 H 5+出。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B.C.D.yx疹口.Dj混合反应物生成乙酸乙酯收集乙酸乙酯分离乙酸乙酯【答案】C【解析】应该将浓硫酸缓缓加入到乙醇中,A项错误;液体与液体加热,试管口应向上倾斜,B项错误;乙酸乙酯在上层,应从上口倒出,故D错
8、误。调 研2我国科研人员以传统中药为原料先制得化合物I ,再转化为具有抗癌抑菌活性的化合物H,有关转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化 合 物【HC1A.化 合 物I分子式为Cl9 H 2 4。5B.化 合 物I和n均能与酸性K M n O 4溶液和N a O H溶液反应C.化合物H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消去及加成反应D.检验化合物H中是否含化合物I可 用B r 2的C C L溶液【答案】D【解析】A项,由结构简式可知,化合物I分子式为Cl9 H 2 4。5,正确:B项,化合物1和I I均含碳碳双键,O均能与酸性K M n O 4溶液反应,且 均 含II,均 能 和N a O H溶液反应,正
9、确;C项,化合物I I中含C()-OH,则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消去反应,含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正确;D项,均含碳碳双键,则不能用B n的CC1 4溶液检验化合物I I中是否含化合物1 ,错误。调研3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6 H l2 O 3,一定条件下,A与碳酸氢钠、钠均能产生气体,且生成的气体体积比(同温同压)为1 :1,则A的结构最多有A.3 3 种B.3 1 种C.2 8 种D.1 9 种【答案】B【解析】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6 H 1 2 O 3,一定条件下,A与碳酸氢钠、钠均能产生气体,且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同温同压)为 1 :1,这说明分子中含有1 个竣基和1 个羟基。根据分子
10、式可知该有机物可以看作C6 H 1 2中 2 个 H原子,分别被一C O O H、0 H代替,若为CCC CC(用碳架结构表示),共 有 1 3 种;cccC若为CC,共 有 1 6 种;若为CfC,共有2种,C综上所述共3 1 种。考点2 基本营养物质1.糖类性质巧突破(1)葡萄糖分子含有羟基、醛基两种官能团,因此它具有醇、醛两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利用此规律就能轻松“吃掉”葡萄糖的化学性质。(2)单糖、双糖、多糖的核心知识可用如下网络表示出来。多.糖(CoH i Qs)”淀粉1,2蓝色(C6H i()O s)n.纤维素+n H2O 口 c+!hO C6H1 2Of i M 2 C2H,O H+
11、2 CO2下 航 作 M 铲 1 丁豆要葡萄糖 氧化+6。2淀粉金(有一C H O)芽施酶.值不同构不同+nH2O,稀硫酸光合作用6 C O2+6 H2OC 1 2 H 2 2 O 1 1 +H 2 C)蔗糖稀 H2S O4C6 H l 2 C)6+C6 H1 2。6葡萄糖 果糖2.油脂性质轻松学(1)归类学性质:油脂是酯,可看作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反应形成的酯,因此纯净的油脂无色且不溶于水(常见食用油脂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能发生水解反应(若燃基部分存在不饱和键,则还具有不饱和燃的性质)。(2)对比明三化”:油脂中的“三化”是指氢化、硬化、皂化,氢化是指不饱和油脂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饱
12、和油脂的反应;通过氢化反应,不饱和的液态油转化为常温下为固态的脂肪的过程称为硬化;皂化是指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的反应。(3)口 诀 助 巧 记:有 三 种 较 重 要 的 高 级 脂 肪 酸 需 要 熟 记,油 酸(CDH33co0H)、软脂酸(Ci5H31co0H)、硬脂酸(Ci7H35coOH),其中油酸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后两种则是饱和脂肪酸,可用顺口溜帮助记忆:软十五、硬十七,油酸不饱(和)十七烯,另外均有一竣基。3.盐析、变性辨异同盐析变性不同点方法在轻金属盐作用下,蛋白质从溶液中凝聚成固体析出在重金属盐、受热、紫外线、甲醛、酒精等作用下蛋白质凝聚成固体
13、析出特征过程可逆,即加水后仍可溶解不可逆实质溶解度降低,物理变化结构、性质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结果仍保持原有的生理活性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相同点均是一定条件下,蛋白质凝聚成固体的过程典题调研调 研1 物质的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操作,也是化工生产及物质制备中的主要环节。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可选用饱和N a 2 c溶液洗涤,然后将两层液体分开B.在提纯鸡蛋清中的蛋白质时,可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NH4)2SC4溶液,然后将所得沉淀滤出,即得较纯的蛋白质C.油脂的提纯中,可将油脂加入浓NaOH溶液中加热,然后过滤,滤出的溶液即为较纯的油脂D.甘蔗是制备蔗糖的主要原料,榨出
14、的甘蔗汁因含色素而呈棕黄色,在制取蔗糖前应先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搅拌、过滤、蒸发结晶,即得较纯的蔗糖【答案】C【解析】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Na2cCh溶液,乙酸与碳酸钠反应而溶于水,所以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NH6SO4溶液,蛋白质发生盐析,所以可得较纯的蛋白质;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将色素吸附,所以A、B、D正确。油脂加入浓NaOH溶液后水解为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得不到油脂,C错误。调研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和纤维素均可用6曰0。5)”表示,故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汽油属于烧类,而花生油和甘油属于油脂C.用乙醇可除去红热铜丝表面的黑色氧化膜D.将HCHO、CuS
15、O_t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中,均出现沉淀,分别发生了盐析和变性【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的性质及相关概念,意在考查考生对糖类、油脂、蛋白质等结构和性质的掌握情况。淀粉和纤维素均可用(C6H10O5)”表示,但值不同,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A错误;甘油不属于油脂,甘油为丙三醇,属于醇类,B错误;乙醇可与C uO发生反应,生成Cu,C正确;HCHO、CuSCU溶液均能使蛋白质变性,而不是盐析,D错误。调研3如图所示:淀粉水解可产生某有机化合物A,A在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下,可以生成B(C6Hl2。7)或C(C6HIO08),B和C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A、B、C都可以被强还原剂还原成为D(C
16、6Hl4。6)。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淀粉A.果糖与A属于同分异构体 B.A在酒化酶催化下能产生C2H50HC.B和C都属于糖类 D.D是1,2,3,4,5,6-己六醇【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糖类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淀粉水解可以得到葡萄糖A(C6Hl2。6),葡萄糖可以被氧化为葡萄糖酸(C6H12O7)和葡萄糖醛酸(C6H10O7)或葡萄糖二酸(C6H“Q8),B和C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B、C分别是葡萄糖酸和葡萄糖二酸,援基可以被强还原剂还原成羟基,D是1,2,3,4,5,6-己六醇,D正确;果糖和葡萄糖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A正确;葡萄糖在酒化酶催化下能产生C2H50H,B正
17、确;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它们脱水缩合的产物,B、C属于多羟基酸,不属于糖类,错误,故选C。念强化集训1.糖类、油脂、蛋白质是食物中常见的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生婴儿服用蔗糖比服用葡萄糖更利于吸收B.动植物油脂在人体中发生水解后再重新转化为人体脂肪而储存能量C.蛋白质主要由C、H、0、N 四种元素组成D.油是含较多不饱和高级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是混合物【答案】A【解析】A 项,葡萄糖不水解,能被新生婴儿肠胃直接吸收,而蔗糖需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吸收,新生婴儿肠胃功能不全,不易吸收蔗糖,错误。B 项,动植物油脂能转化为人体脂肪,正确。C 项,蛋白质主要 由 C、H、0、N 四种
18、元素组成,也 含 有 S、P 等元素,正确。D 项,油脂分为油和脂肪,均是混合物,正确。2.据 自然杂志报道,在 300400 的高温下,将砂糖(主要成分为蔗糖)等碳水化合物用加热的方法使其形成焦糖与碳之间的“半成品碳”状态,再放进硫酸中高温加热,生成了一种叫“焦糖烯”的物质,其分子式为C36H5002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发生一系列反应,浓硫酸主要体现吸水性和酸性B.“半成品碳”是碳元素的一种新单质,与 Ceo都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C.蔗糖的水解产物之一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可与银氨溶液反应D.焦糖烯是一种新型的烯烧,其能使溟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答案】C【解析】蔗糖中加入
19、浓硫酸,蔗糖脱水生成单质碳,碳部分被氧化生成C O 2,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和氧化性,A项错误;“半成品碳”为焦糖与碳之间的物质,不是碳元素的一种新单质,B项错误:蔗糖的水解产物之一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C 项正确;焦糖烯的分子式为C36H50。2 5,该物质属于炫的衍生物,不是烯烧,D 项错误。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乙烯通入漠水及嗅的四氯化碳溶液,现象完全相同B.要检验甲烷中有无乙烯,可以将气体通过盛有溪的四氯化碳溶液的洗气瓶进行观察C.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脱去了一O H,说明乙酸具有碱性D.要检验淀粉有没有发生水解,可直接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后若生成红色沉淀说明已水解【答案
20、】B【解析】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与浪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的有机物与四氯化碳共溶,所以除褪色外,并无其他明显现象,但乙烯与澳水反应,除观察到澳水褪色外,还会有分层现象,A项错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漠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项正确;酯化反应中没有氢氧根离子出现,乙酸没有碱性,C项错误;淀粉水解在酸性条件下进行,而葡萄糖的检验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所以应该先加入碱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D项错误。4 .某有机物M 7.4 g与足量氧气反应后,将所得气体依次通过盛有浓H 2 S O 4和碱石灰的装置,两装置分别增重9 g和1 7.6 g;同温同压下,M蒸气的密度是H 2的3 7倍
21、,则能够与钠反应放出H 2的M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不考虑立体异构)A.8种 B.6种 C.4种 D.2种【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M蒸气的密度是出的3 7倍,则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 4,7.4 g有机物M的物质的量为0.1 m o l,0.1 m o l有机物M完全燃烧生成0.5 m o l H2O和0.4 m o l C O2,则7.4 g有机物M中H、C的质量分别为1 g、4.8 g,所以有机物M中还含有O,O的质量为7.4 g-1 g-4.8g=1.6 g,物质的量为0.1 m o l,则M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4 :1 0 :1,M的分子式为C 4 H 1
22、0 O。由于M能与钠反应生成H 2,所以M是醇类化合物,即为C4HLOH,由于C4HL有4种结构,所以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本题选C。5 .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反应试剂及所需物质选择装置A制乙酸乙酯无水乙醵、冰醋酸、浓硫酸、碎瓷片IB进行银镜实验银氨溶液、乙醛IIC制葡萄糖酸葡萄糖、3%滨水IIID制乙烯无水乙醵、浓硫酸、碎瓷片IV 注:葡萄糖与3%溟水在5 5 左右反应【答案】C【解析】A 项,无水乙醇、冰醋酸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时可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用 1 装置可以达到实验目的。B 项,银氨溶液与乙醛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发生银镜反应,可用II装置达到实验目的。C
23、项,葡萄糖与3%滨水在55 C 左右反应,应该用水浴加热且需要温度计测量反应温度,山装置无法达到实验目的。D 项,无水乙醇、浓硫酸在170 时反应可生成乙烯,用IV装置可以达到实验目的。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B.分子式为C5Hl2。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8 种C.将 2-丙醇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可制备CH,-CH=HSCH,COOH CH,CH-XH,I INH)、COOHCHJ(CHh(34COOHNK 三种氨基酸脱水,最多可生成6 种二肽【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涉及有机反应及其条件、同分异构体等,意在
24、考查考生对有机物性质的掌握情况。选项A,葡萄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错误;选项B,C5H12O对应的有机物中,只有醇才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分子式为C5H口。的醇有8 种,正确;选项C,反应条件不正确,错误;选项 D,形成的二肽应该有9 种,错误。7.甲 基 丙 烯 酸 甲 酯 是 合 成 有 机 玻 璃 的 单 体,其 合 成 方 法 之 一 如 下:PdCH30c三 CH+CH3OH+A-CH2-C(CH3)COOCH3,下歹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则 A 为 CO2B.CH30H和甘油互为同系物C.CH3c三 CH与丙烯的性质相似,则该物质可以发生加成、氧化反应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化学 高频 考点 解密 15 乙醇 乙酸 基本 营养物质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