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必考点解析试题(含详解).pdf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必考点解析试题(含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必考点解析试题(含详解).pdf(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必考点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 分 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 择 题30分)一、单 选 题(10小题,每小题3 分,共计30分)1、战国所著 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蔡伦
2、改进的造纸术,第一步讴浸树皮脱胶的碱液可用“蜃”溶于水制得。“蜃”的主要成分是A.CaO B.NaHCO:iC.Si02 D.CaCOs2、有关海水晒盐及粗盐提纯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A.粗盐提纯时搅拌为了增大氯化钠的溶解性B.过滤时为加快过滤速度可以用玻璃棒搅拌C.蒸发时需要将滤液全部蒸干后停止加热D.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结晶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部分描述错误的是A.熟石灰与硝酸镀固体研磨:有氨味B.铁钉与足量稀硫酸反应:银白色固体逐渐减少但不消失C.硫酸铜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D.二氧化碳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4、下列物质能在pH=l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
3、是A.N aN 03、N aC K K N O3 (N H N 2s(hB.H 2SO 4、H C 1、N a2s 0”、A g N 03C.K O H、C u C l2 M g SO 、N aN 03D.K 2s 0八 N aC l、K 2cO 3、N aN 035、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 B.木炭燃烧 C.二氧化碳制成干冰 D.液态空气制氧气6、下列实验操作中熊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C O?中的C O通入过量02,点燃B分离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过滤、蒸发C鉴 别(N H J 2 s固体和N H d N O s 固体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D检验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否含
4、有少量的碳酸钠取样,加入适量稀盐酸A.A B.BC.C D.D7、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高温充分煨烧B除去C u O 中少量的C隔绝空气充分灼烧C鉴别氧气与氮气将带火星木条分别放入气体中,观察现象D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分别加少量二氧化锦粉末,观察现象A.A B.B C.C D.D8、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和结论都合理的是A.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钙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C.经点燃,产生蓝色火焰的气体不一定是一氧化碳D.尝一下,有咸味的白色固体一定是食盐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
5、应变化关系的是A.0氢氧化钙溶港质量g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沉淀质量gB.0 B a(O H):体积,m L向等质量的铝、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稀盐酸向H C 1和N a2s 0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 a(0H)z溶液固体的质量D.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不断加入铁粉0 铁的质量g10、下列相关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鉴别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取样于试管中,分别滴加酚醐溶液B鉴别C u SO i 溶液稀硫酸N aC l溶液N aO H 溶液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就能鉴别出来,且鉴别的顺序为或C除去C aO 中的C aC O3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除去N aC l 溶液中少
6、量的N a2c加入足量的石灰水,过滤A.A B.B C.C D.D第n 卷(非 选 择 题 70分)二、填 空 题(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计2 0 分)1、在 H、0、C、C l、N a、C 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1)可做建筑材料的盐_ _ _ _ _;(2)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是,;(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 度 也 最 小 的 气 体;(4)可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合物 o2、压作新能源的优点是,质量相同的C aC 0 3 N a2 c。3N aH C O s K 2c 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C 0 2的 质 量 由 大 到 小
7、 排 列 为。(填序号)3、有同学依据N a、C a、F e三种元素在某些物质中的化合价,与这些物质所属类别结合,构建了下图所示的关系图。化合价 4+3+2+1O-X-6 -,E-F:L单质氧化物酸A 物质碱 盐类别请回答下列问题:(1)A、B、C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A与水接触生成B,同时放出大量的热。A的名称为 ;B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o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D溶液,可生成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2)F、G均可与稀盐酸反应,分别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可以作为溶质的是 oA.只有固体 B
8、.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2)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若采用升温、恒温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都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则该物质是1 3 c时在5 0 g 水中加入4 0 g 乙固体充分搅拌后得到乙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所 得 溶 液 中 溶 质 质 量 分 数 为,保持温度不变,再加入7 5 g 水后,若想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需再加入溶质乙_ _ _ _ _ _ _ _ _ _ _ g o(3)将 t 3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2,析出晶体质量关系为 oA.甲 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确定(4)某
9、 K 2 c。3 样品,可能含有N a2 c。3、M g C O s、C u S O,、N aC l 中的几种杂质。取该样品1 3.8g,加 入 1 0 0 g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4.4 g 气体。下 列 判 断 不 正 确 的 是。A.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样品中一定没有C u S O B.N aC l 不与盐酸反应,溶于水得无色溶液,说明样品中可能有N aC lC.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为7.3%D.N a 2 c 0:,和 Mg C O,都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说明样品中一定有N a 2 c 0:,和 Mg C O:;5、请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
10、高 温 燃 烧 石 灰 石;(2)实 验 室 用 高 镒 酸 钾 制 取 氧 气;(3)用 锌 与 稀 硫 酸 反 应 制 取 氢 气:(4)甲醇(C H 2 H)燃 烧 生 成 水 和 二 氧 化 碳;(5)木 炭 与 灼 热 的 氧 化 铜 充 分 反 应;(6)酒精燃烧 o三、计 算 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向 1 0 0 g 硫酸铜与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2 0%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硫酸钠溶液呈中性),回答下列问题:(1)当加入N a O H 溶液的质量为50 g 时,溶液呈_性(填酸、碱或中)(2)当加
11、入N a O H 溶液的质量为2 0 g 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3)当加入N a O H 溶液的质量为40 g 时,生成沉淀C u (O i l)2 的质量是多少g?(写出详细计算过程)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碳酸钠和氨化钠的混合物中碳酸钠的含量,取该混合物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反应前反应后实验数据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混合物样品的质量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里1 50 g1 2 g1 57.6g(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o(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其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电子
12、秤示请据图分析并计算:滴加紫色石蕊试酒溶液为红色步骤I V(1)步骤I V 中的现象说明;(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3)求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4、将硝酸钠(N a N O3)和硝酸领 B a (N 03)2 的混合物2 9.1 g 放入烧杯,加 入 1 0 0.0 g 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9 4.2 g 硫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 滤(忽略溶液的损失),称得滤液的质量为2 0 0.0 g。请计算:(1)恰好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沉淀质量为 g;(2)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5、高温煨烧1 0 0 克含C a C 0 3 9 0%的石灰石一段时间后
13、停止加热。反应过程中有如图所示关系:|m(固体)gA B100 0 时间/t(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 g(2)求剩余固体中C a O 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K);(3)结合计算判断C点固体中含的物质有 o (填化学式)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 5分)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完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对反应后反应器内的剩余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继续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分析推断)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可以确定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但其中是否含有氯化氢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若剩余溶液显酸性(含有H ),说明含有氯化氢。(查阅资料)碳
14、酸钙不溶于水,氢氢化钙微溶于水,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实验过程)将剩余的溶液倒入烧杯中,微热后冷却到室温。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甲同学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 _ _ _ _现象:溶液变为红色溶液显酸性(含有H);溶质中有氯化氢乙同学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锌粒现象:_ _ _ _ _ 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丙同学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石灰石现象:2、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分别是氢氧化钢溶液和稀硫酸。为了鉴别它们设计如下鉴别方法:先把两瓶溶液分别贴上标签A、B,然后进行实验。加入的试剂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 法1锌粒A中无明显现象B中产生气
15、泡A是_ _ _ _ _ _ _ 溶液;B是_ _ _ _ _ _ _ _ 溶液。方法2碳酸钠溶液A中_ _ _ _ _ _ _ _B中_ _ _ _ _ _ _ _化学小组同学对方法2进一步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溶液C和溶液D混合,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1)若有气泡产生,写 出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2)若有沉淀产生,通过现象可推出溶液C中的溶质除了生成物N a O H 外,还有;写出溶液A-溶液C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3)若无明显现象,混合物E中所含溶质种类最多时,写 出 所 有 溶 质 的 化 学 式。3、某中学化学兴趣小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探究:实验活
16、动一:用酸碱指示剂探究酸与碱反应的过程。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编号方法与操作现象解释与结论A取 5 m L 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 a O H 溶液于试管中,滴 1、2滴酚酷溶液加入稀硫酸后,N a O H 溶液中(填离子符号)浓度减小,进而证明酸与碱能发生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 _ _ _ _ oB向上述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振荡溶液变无色实验活动二:甲、乙、丙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问题与猜想)不考虑指示剂的前提下,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一:只有N a 2 s o I;猜想二:;猜想三:可能是N a 2 s 0,和 N a O H以上猜想中,可以直
17、接排除的是猜想三,理由是 O(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另外两种猜想,甲、乙、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操作现象结论甲同学方案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B a C L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猜想二成立乙同学方案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有气泡产生猜想二成立丙同学方案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猜想二成立老师认为甲同学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 _ _ _ _。4、化学兴趣小组在一次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刚开始实验时右管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然后,小组同学充分振荡U形玻璃管,得到无色溶液,同学们对实验后所得的溶液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活动。稀盐酸-“氢氧
18、化钠溶满II二逵 乡 的 蒸 僧 水(提出问题)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酚酸除外)?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溶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钠,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于是,同学们做出如下猜想。(猜想与假设)小萧的猜想:N aC l小红的猜想:N aC K H C 1小美的猜想:N aC k N aO H(探究与交流)上述猜想中,不合理的是 的猜想;你判断的理由是。(活动与探究)小红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容液,观察到:溶液中出现气泡,证明了自己的猜想成立(归纳与总结)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总结出:在分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要考虑溶于水 的 生 成 物 还 要 考
19、虑。5、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现象a用体 适量水,溶 解 r 巨 函 适量A 溶满样品 溶满 滴入无色酚酰试 _ _ _L-75 T-一*现象 b(对固体猜想)猜 想 I:全部是N aO H;猜想H:全部是N a2 c O 3;猜想川:是 N aO H 和 N a2 c O 3 混合物。(实验和推断)(1)若现象a 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足量的_ _ _ _ _,说明氨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o(2)若 A是 C a(O H)?溶液,现象a 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酬试液变红色,则
20、白色沉淀为(填化学式),该实验(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 aO H。(反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o由此可知,氢氧化钠应_保存,以防变质。-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详解】“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牡蛎壳为贝壳,贝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灼烧生成氧化钙,所 以“蜃”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故 选:A o【点睛】2、D【分析】由于N a C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故在海水中提取N a C l 通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粗盐提纯涉及溶解、除杂、过滤、蒸发等操作。【详解】A、粗盐提纯时搅拌是为了加快粗盐的溶解,不能增大氯化钠的
21、溶解性,A错误;B、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避免弄破滤纸,B错误;C、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C错误;D、根据分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结晶,D正确。故选D。【点睛】进行过滤操作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进行蒸发操作时要注意不要将液体全部蒸干。3、D【详解】A、镂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会形成氨气和水,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所以熟石灰与硝酸镂固体研磨:有氨味。正确。B、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银白色固体逐渐减少。但铁钉使用的是铁合金,里有碳等不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所以最终不能消失,正确。C、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硫
22、酸钠,所以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正确。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错误。故选Do【点睛】4、A【详解】A、NaN(h、NaCK KNO3、(NIL,)2SO,四种相互之间不发生反应,且水溶液都呈无色,四种物质都不能与H.结合生成气体或水,即四种物质能在p H=l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选项正确;B、该组物质中的稀盐酸能够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和硝酸,即四种物质不能在pH=l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选项错误;C、K0H能够与pH=l的溶液中的H.结合生成水,且氯化铜溶液呈蓝色,即四种物质不能在p H=l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选项错误;D、K 。,能够与
23、p H=l 的溶液中的H*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即四种物质不能在p H=l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选项错误;故选A o5、B【详解】A、海水晒盐是指将海水中的水分蒸发,得到海盐,是将水与盐分开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木炭燃烧时,如果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二氧化碳制成干冰是将二氧化碳由气态变成固态,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D、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利用蒸发的方法得到液态氧的构成,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故选B o6、D【详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入过量氧气进行点燃,
24、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会引入新的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硝酸钾与氯化钠均能溶于水,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无法分离硝酸钾与氯化钠,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N H j S O 4 固体和N H N O s固体均能与熟石灰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无法鉴别(N H,)2 so i 固体和N H i N O:;固体,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因此检验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否含有少量的碳酸钠,取样,加入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说明含有碳酸钠,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 o【点睛】7、B【详解】A、碳
25、酸钙高温煨烧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碳,可以得到纯净的氧化钙,正确。B、CuO和碳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会引入新杂质铜,错误。C、将带火星木条分别放入气体中,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氮气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正确。D、二氧化镒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放入过氧化氢中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放入水中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正确。故选Bo【点睛】8、C【详解】A、碳酸盐和氢前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的物质中含有的不一定是碳酸钙,还可能是其他碳酸盐或氢前金属,故 A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氮气、稀有气体等都不支持木条的燃烧,所以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第十一 单元 盐化 必考 解析 试题 详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