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二历史说课稿(9篇).docx
《2023年高二历史说课稿(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二历史说课稿(9篇).docx(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23年高二历史说课稿(9篇)高二历史说课稿篇一 商鞅变法是高二历史选修1其次单元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重点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变革,历史的一大进步,也是历史进展的必定趋势,为日后秦朝统一中国奠定了根底,表达了学问的连续性,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1、学问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商鞅变法的必定性和积极意义,知道商鞅变法的措施。 2、力量目标:培育学生的历史想像力和学问迁移力量,学会全面思索问题,培育和提高分析力量,学习分析事物因果关系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体会商鞅变法的过程和意义,对学生进展从小立志、追求抱负、勇于
2、改革、进取创新等良好品行的教育。同时培育学生实事求是熟悉历史人物和历史问题的力量。 (2)熟悉改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正确对待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改革。从商鞅为改革而死的人生经受,感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4、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预备,培育学生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的力量。通 过情景再现和史料分析,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的力量。培育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加意识。 5、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兵强。 6、难点:商鞅变法特点;一分为二地对待商鞅变法的得失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选修历史的学生,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已经把握了较系统的历史学问,对历史大事、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有肯定的分析综合概括力量,因此
3、在选修课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针对本课的特点,依据“启发式”教学法,对学生进展导学,并实行讲授,争论,学生课堂表演等教学方法,充分运用教材插图以及多媒体设计课件,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一)导入新课(2分钟) 播放走进新时代这首歌。同时课件上显示这首歌的局部歌词,“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着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将来”(目的是营造课堂气氛,以便胜利导入“改革”的教学内容) (二)讲授新课(35分钟) 一、商鞅其人(生平简介)(5分钟) 1、展现“商鞅像”。请学生结合教材p22的内容及收集的相关资料介绍商鞅的生平,教师作适当的补充。 2、引导学生阅读p23【学思之窗】的内容,谈
4、谈秦孝公为什么对帝王之道不感兴趣,反而对称霸之道感兴趣?让学生结合问题,进展自主探究学习。最终教师归纳总结。 3、补充商鞅徙木立信,取信于民的历史小故事(提倡诚信的重要) 二、商鞅变法的内容(15分钟) 1、引导学生阅读p2324教材内容,查找落实学问点 2、教师逐一讲解; (1)关于“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利用多媒体展现相关史料,结合教材,设置问题:为什么说“为田开阡陌封疆”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重农抑商“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结合现实,谈谈你对这一思想的熟悉,让学生争论,教师适当启发引导,培育学生自主学习力量。最终利用教材插图嘉奖耕织商鞅铜方升加深对商鞅变法相关历史的理解和熟悉。
5、 (2)关于“嘉奖军功、加强集权”,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及收集的资料,组织学生分成奴隶主贵族守旧派和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派,绽开宫廷辩论,加深对变法内容和评价的熟悉。 3、学生发言商鞅变法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这是见仁见智,没标准答案的,目的是启发学生进展发散思维并且能加深学生对变法内容的印象)(2分钟) 三、对商鞅变法的评价(10分钟) 1、商鞅变法的作用 引导学生结合商鞅变法的详细内容,从政治、经济、军事几方面争论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最终请学生阅读教材p27【资料回放】、插图和p28历史纵横概括总结商鞅变法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进展进程的影响。 2、变法的历史局限 引导学生阅读p28教材内容和【学思
6、之窗】,思索:商鞅变法有何历史局限性?怎样对待这些历史局限性?这些历史局限性与改革的指导思想(法家思想)有什么关系,与阶级属性有没有关联,从而对商鞅变法形成完整的、科学的熟悉。 3、商鞅变法的特点 引导学生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作用分析商鞅变法的特点。 四、商鞅之死(对改革的感悟)(5分钟) 1、教师设计让学生分组争论问题:守旧势力为什么剧烈抵抗和抗拒商鞅变法?他们是如何抵抗和破坏变法的?导致商鞅之死的直接缘由是什么?为什么说“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2、组织学生争论商鞅之死是否意味着变法的失败(一场变法的胜利与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到达)(4分钟) 3、启
7、发学生,我们应当学习商鞅的什么精神?培育学生勇于变革、与时俱进的意识、剧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课堂小结(5分钟) 展现自制表格引导学生完成,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熟悉 领域措施作用局限 经济 政治 军事 思想文化 社会习俗 教师讲讲解明:商鞅变法是一次较为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习俗等领域进展了全面改革,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富强,壮大了国力,为秦国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中国奠定了根底。但也不行避开地带有肯定局限性。我们应一分为二地来评价商鞅变法。同时商鞅变法也是时代进展的要求,只有不断的变革,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从商鞅身上,我们看到了改革家的崇高精神境地和大无畏的献身
8、精神。任何一场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今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所以同学们应当好好学习,珍惜现在美妙的生活! (四)稳固练习(3分钟) 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特点,设计一套练习题,利用多媒体展现完成。 (五)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的本课测评题 将本课要点设计成学问框架,直观明白。 高二历史说课稿篇二 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xx第三课时 主要内容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为主题,以经济全球化趋势消失的主要缘由、详细表现和影响以及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更应如何应对。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消失既是当代世界生产力进展的要求和必定结果,又将成为新的世界格局的根底,她是任何人、任何国家都不能阻挡。因此,本课对战
9、后世界格局的演化这一主题起到了总结的作用。中国的进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富强也离不开中国。通过本课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辩证地对待经济全球化趋势,又可以使他们增加面对世界,积极参加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进展的信念与责任感。 1、学问目标:知道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含义、主要缘由及详细表现影响,经济全球化中国应对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借助于多媒体教学帮助手段,通过课前自主预习题、课中探究题、最终的课堂总结等问题的设置,使学生体念参加整课学习的欢乐,使课堂到达效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熟悉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消失是当代生产力进展的要求和必定结果。使学生增加为中华民族宏
10、大复兴而努力的意识,增加面对世界,积极参加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进展的信念与责任感。 重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详细表现和影响。 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导入新课肯得基、麦当劳、可口可乐、海马汽车、奔驰轿车、家乐福、耐克、海尔集团、波音飞机教师提问:说明当今世界经济进展呈现什么趋势?学生答复:经济全球化趋势教师设问,导入新课: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它是如何到来的?它对世界的进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2、新课学习:通过设置6多个详细问题,让学生带着详细问题学习课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学生既体验合作学习,有解决本课难点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通过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感受经
11、济全球化趋势,从而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教师总结: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就是指商品、效劳、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通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亲密,世界经济渐渐形成一个整体的趋势。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消失的缘由 (通过阅读教材、猎取有效信息,让学生熟悉经济全球化趋势消失的缘由。)教师提问:我们当前的生活中时时到处表达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它消失的缘由是什么?指导学生依据课本第一个子目“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正文和小字局部,提取有效信息,找出经济全球化消失的缘由: (1)冷战完毕后,和平与进展成为世界进展的趋势,为经济全球化供应了客观环境; (2)各国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发挥优势,弥补缺乏; (
12、3)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猛进展,为经济全球化供应了便利条件。通过ppt补充资料的得出。 (三)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通过收集和整理出的材料,引导学生熟悉经济全球化的详细表现,增加论从史出的力量,突出重点。)教师出示三则材料,理解内容。 (四)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出示材料: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阔进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越富,穷国越穷。卡斯特罗 课堂小结:当今全球化大潮汹涌澎湃,在国际利益的博弈中是自强还是退却,国人已经找到了一个振聋发聩的答案:那就是在风浪中与全球共同搏击,建立和谐世界,谋求共同进展! 高二历史说课稿篇三
13、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与其前后学问之间有直接的因果联系。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实施的。它使美国摆脱了危机,并且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对二战后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影响深远。学好它,有助于学生较好地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进展的缘由。因而本课内容特别重要,具有承上启下作用。 2、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熟悉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学问与力量目标: 把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教师供应有关统计数据,利用影视作品或图片生动再现当时情景,同时通过对史料的分
14、析,培育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式。 2、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绽开互动式争论,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准时赐予中肯的评价。 3、通过学生主动参加,角色扮演,体验从不同角度发觉问题,培育其合作探究力量,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罗斯福应对危机的学习,培育学生以人为本,关注现实,迎难而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内容和影响的叙述,引导学生辩证地对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帮忙学生懂得在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如何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阅历。 了解学生、讨论学生是施教的动身点。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和
15、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高一学生开头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推断力量和独立思索意识,有探究的渴望和信念,但学习方法和习惯还待养成。因此,我认为应当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把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特点。 (依据:究竟是什么样的新政不仅使美国度过危机而且对后来影响深远?这个问题是学生必需要分析并把握的重点学问。) 难点: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依据: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机制形成中起怎样的作用?这个问题是学生感到迷惑的,因而是难点问题。)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学过程实质是一个动态进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
16、由于本课理论性较强,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尤其对于世界史内容比拟生疏,把握起来有肯定难度,故实行“设置情景激发兴趣师生沟通落实重点启发诱导合作探究引导分析突破难点学以致用”过程,充分表达教师的引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师生互动贯穿其中。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教学中,鼓舞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推断,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主动地参加教学过程,转变其死记硬背和被动承受学问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理解和参加学问的发生、进展和形成过程,充分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预备关于经济危机破坏性和罗斯福新政的资料、新闻图片,电影片段等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阅读课本,依据兴趣自愿
17、结合成几个小组广泛查阅、收集有关经济危机资料,了解有关罗斯福应对危机的措施,模拟罗斯福的智囊团,为新政出谋划策。 教学 环节教学程序设计意图 1、播放2分钟的大国崛起片段(反映大危机对美国的破坏) 2、(幻灯打出)设疑:19291933年的大危机对美国造成什么严峻危害?(学生通过录像片段,归纳出危机是全面的:金融、工业、农业、社会冲突、失业问题等)影像设疑、温故知新: 本环节采纳直观录像、复习旧课的方法导入,不仅到达温故知新的目的,而且让学生明确新政的时代背景,从而为学习新政的内容作铺垫。 对于“罗斯福新政”的背景,课前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上教师课件出示: 1、设疑: 经济危机期
18、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20世纪30年月的美国公民,你会投谁的票?能说明一下你的理由吗? 2、引导学生从以下两方面分析: (1)学生说说所了解的罗斯福,从中发觉他具有哪些珍贵的品质? 身残志坚爱国救民乐观自信改革创新。 (2)罗斯福击败胡佛就任第32任总统的主要缘由是什么?创设情境,感受历史 再现历史场景,调动学生参加课堂教学,各抒己见,有利于进展学生的思维力量和语言表达力量,同时使学生熟悉到胡佛实行自由放任理论和政策已经过时。罗斯福中选总统,推行新政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设计问题,探究争论: 培育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力量和口头表达力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舞学生学习罗斯
19、福剧烈的自我意识和坚韧的毅力。 1、探究活动 假设在座的同学们是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请你们为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分组争论,共同探究:分成金融、工业、农业、社会福利四个方面说一说。(提示:出谋划策前首先要了解此领域的状况和问题,再提出有效性的方案和措施,并说明你提出这些方案的目的和缘由?) 2、学生争论后,教师课件展现表格,要求学生逐条分析其作用。在分析各条措施时,教师要补充一些典型事例,使措施详细化,而不是简洁的文字表达。 打出示范空白图表:(幻灯打出) 领域措施作用 金融 工业 农业 福利 以诱达思、讲授新课 学生结合金融、农业、工业、社会福利方面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推导出罗斯福新政的详细
20、内容,让学生在探究、争论的过程中更深刻地熟悉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其在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整中的作用。 本环节的设计可调动学生思维,培育学生理解、归纳的学习力量,学习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探究问题一: 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学生思索答复)思索探究,落实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贯彻诱导学生思索探究的理念,让学生得出结论。 探究问题二: 1、介绍当时的人们对待新政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你如何对待这些观点?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大事呢?指导学生学会评价历史大事的方法。 2、分组争论: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学生答复后,归纳总结。(指导阅读材料)深入分析,突破难点: 本内容是本节的难点。让学生通过
21、原始材料进展主动探究,自觉得出新政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避开了教师空洞的说教,又引用罗斯福的内心独白,较有说服力。 新政影响设疑: 新政的实施会产生什么影响? 新政的实质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深远影响引导分析把握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争论,畅所欲言,最终总结,培育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大事的力量。 探究问题三: 罗斯福新政对我们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哪些有益的启发? 课堂延长学以致用 这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用这节课学到的相关学问解决现实问题,目的是帮忙学生树立一种关怀社会,学以致用的意识。 小结 归纳利用板书串讲本节课的学问点,再次明确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和影响
22、作用。(打出板书)承上启下,埋下伏笔: 串讲式的小结能够把本课内容浓缩,再现学习思路和重难点。 反应 练习精选例题反应练习,把握方法。 课后 探究课后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更多有关罗斯福的资料,对罗斯福进一步了解和评价?你认为他有哪些品质对自己最有启发?课外延长,启发思索 高二历史说课稿篇四 各位评委,教师: 大家好!今日我说课的题目是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是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的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局部,对夏商周三朝的兴起、强盛和衰落有着重要影响。本节课分三个局部对夏商周政治制度的产生、内容特点和影响进展了阐述。此外,教材还通过“学思之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历史 说课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