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物理向心加速度教案.docx
《2023年高中物理向心加速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中物理向心加速度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23高中物理向心加速度教案2023高中物理向心加速度教案一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1.播放视频观赏:2023年2月22日进展的大冬会把戏滑冰双人滑竞赛毫无悬念,我国名将张丹、张昊以195.32分夺得冠军,在家门口收获了他们的大冬会三连冠。 2.提出问题:视频中张丹、张昊的运动做什么运动? 4.展现视频1链球的运动;视频2播放一段汽车拐弯的视频。 5.依据学生已有的背景学问,提出以下问题: 为什么链球离手后会沿直线(切线)飞出,运发动如何掌握它飞出的方向? 离手后球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吗? 汽车转弯处路面要做成倾斜的?路面倾斜直接影响到什么力?转弯则说明了什么样的运动状态? 6.教师在每个问题提
2、出后准时组织同学们做简要的分析和争论。 7.总结归纳:其实这些问题归根究竟都是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受力问题!我们知道圆周运动也是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的条件?力与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这样力才能转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但链球出手后在重力作用下,做的是抛物线运动,而离手前就能做圆周运动,可见圆周运动物体的受力与抛体受力还有不同的地方。本节课要讨论的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加速度,了解物体的受力状况有助于加速度问题的解决。 8.我们已经知道,作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肯定是变化的,肯定有加速度。圆周运动是曲线运动,那么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何来确定呢?下面我们共同来探讨这个问题。 1.认真观看后答
3、复:张丹、张昊的运动做圆周运动。 2.仔细听教师讲解,并联系实际积极思索。 3.仔细思索,争论、沟通后,积极发表见解。 由于惯性,球离手后失去手的拉力,将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所以飞出时沿切线。 球离手后靠重力做抛体运动。球离手后也受力,做的是斜抛运动,离手前则做圆周运动。可见手的拉力与圆周运动之间有关联。链球转得越快,人就越站立不稳。可见手的拉力大小与圆周运动的快慢有关。 转弯是曲线运动(其他学生补充:在这里就是圆周运动,不是平抛)使支持力的方向不再是竖直向上的,说明支持力的方向与圆周运动有关;而且转得越厉害,坡度就越大。 进展新课 感知加速度的方向 1.投影图5.6-1和图5.6-2以及对
4、应的问题。图2中地球受到什么力的作用?这个力可能沿什么方向?图2中小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的合力沿什么方向? 3.提出问题: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是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上面两个例题却在讨论物体所受的力,为什么呢? 4.指导学生用细线和小球做试验。分组用细线拉小钢球、小木球让其做匀速圆周运动,转变小球的转速、细线的长度多做几次。 5.提出问题:是不是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任何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都指向圆心”? 6.指出:临时不能,由于上面只讨论了有限的实例,还难以得出一般性的结论。然而这样的讨论非常有益,由于它剧烈地向我们提示了问题的答案,给我们指出了方向,但是我们详细讨论时仍要从加速度
5、的定义来进展()。下面我们将对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作一般性的争论。 1.仔细观看沟通后答复:图1中地球受到指向太阳的引力作用。图2中小球受到重力、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三个力的作用,其合力即为绳子的拉力,方向指向圆心。 2.依据牛顿其次定律可知,知道了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就可以知道物体的加速度,这样就可以通过力来讨论加速度吧。牛顿其次定律告知我们,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总是和它的受力方向全都,这个关系不仅对直线运动正确,对曲线运动也同样正确。所以先通过讨论力来感知加速度,特殊是加速度的方向。 3.在教师的指导下做试验。在试验中,充分感知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力或合外力指向圆心,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也指向圆
6、心。 速度的变化量 1.出例如题:向东做加速运动,初速度5m/s,末速度8m/s ,试画出速度的转变量。某物体向东做减速运动,初速度8m/s,末速度5m/s,试画出速度的转变量。 2.引导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物体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时速度变化量v的图示。 第一步:分别在a点和b点作出速度矢量va和vb,由于是匀速圆周运动,va和vb的长度是一样的。 其次步:将va的起点移到vb 的起点;末速度v2不在同始终线上的变化量v。 第三步:在图上画出速度转变量v。 3.问:速度的变化量是矢量还是标量?从以上两例我们知道速度转变量可以怎样画法?假如初速度v1和末速度v2不在同始终线上,如何表示速度的变化量v
7、? 4.引导学生分析并在黑板上板演画出初速度v1和末速度v2不在同始终线上的变化量v。 5.投影学生所画的图示,点评、总结。 6.倾听学生答复,启发和引导学生解决疑难,总结并点评。同时引出下一课题。 1.分组争论仔细思索后在练习本上画出物体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时速度变化量的图示并回答下列问题。 2.在教师的引导下画出初速度v1和末速度v2不在同始终线上的变化量v。 向心加速度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向心加速度”局部,投影图5.6-3,引导学生思索:在a、b两点画速度矢量va和vb时,要留意什么?va将的起点移到vb点时要留意什么?如何画出质点由a点运动到b点时速度的变化量v?v/t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8、v与圆的半径平行吗?在什么条件下,v与圆的半径平行? 倾听学生答复,必要时给学是以有益的启发和帮忙,引导学生解决疑难,答复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做一做”栏目,要求学生分小组争论后在练习本上推导向心加速度的公式。 2023高中物理向心加速度教案二 教学用具 透亮小桶一个,茶水一杯,细线三条,一辆电动小车,两个质量一样的橡皮塞,一个橡皮球,两个质量一样的金属螺母,两根一样的笔管,向心力演示仪七台,教学课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鲁科版物理必修2第四章其次节的内容,课时是二节课,本教案设计的是关于第一课时向心力的内容。教材在本节课之前已经安排学生学习了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对圆周运
9、动的描述,而且在必修1中也学习了牛顿运动定律。本节课作为上述学问的综合应用,通过分析理解向心力的概念,把握向心力的来源,通过试验得出向心力大小的计算公式。从物理教学的整个课程分析,本节课从动力学的角度讨论匀速圆周运动,这局部学问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学好圆周运动的关键,学好这局部学问,可以为天体运动和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等内容的学习打好根底。 学情分析 学生为高一的孩子,奇怪心强,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并且在之前的学习中有屡次的小组合作探究的阅历。学生已经把握的学问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以及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学生在寻常的生活中已经接触到过一些关于物体做圆周运动的例
10、子,对圆周运动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的熟悉。学生会从向心力三个字的字面先入为主地认为向心力是某个新的性质力。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知道向心力是依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一种力。 2、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不变,方向总是指向圆心。 3、知道向心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理解公式确实切含义,并能用来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计试验探究向心力表达式的过程中,体会物理试验在处理问题中的作用。 2、经受从自己提出问题到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思维力量。 3、经受从特别到一般的讨论过程,培育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合作沟通的习惯,能主动与他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物理 向心 加速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