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物理重心教案高一物理必修一重力与弹力教案(1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中物理重心教案高一物理必修一重力与弹力教案(16篇).docx(9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23年高中物理重心教案高一物理必修一重力与弹力教案(16篇)2023年高中物理重心教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力与弹力教案篇一 1.会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来描述力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理解生活中测量重力的方法 3.知道重心的概念及匀称物体重心的位置 4.会用简洁器材探究不规章物体的重心位置 5.知道重心与稳度的关系 6.运用重力,重心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用简洁器材探究不规章物体的重心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各种力现象的奇异保持对力现象的探究热忱,体会重力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并从感性熟悉向理性熟悉的转变,由于力的概念比拟抽象,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力
2、的示意图,进一步扩展重力与重心。本节的重点是力的图示,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重心与稳度;教学的难点是 重心与稳度。 说教法 物理教学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学生对力的示意图和重力已有自己的熟悉,可以作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力的图示的描述方法,并通过复习力的三要素来引导学生学习重力的三要素,并通过试验探究匀称、规章物体的重心位置,再进一步联系生活,理解重心与稳度;使学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难点;因此,本节课综合运用直观讲授法、试验探究法并结合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加强师生双向活动,合理提问、评价,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学问。 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
3、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学问。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在初中的根底上,复习力的示意图和力的三要素,来引导学生学习力的图示和重力的三要素,再扩展到重心与稳度,强调学生学会画力的图示,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不规章物体的重心。巧用提问、评价激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在轻松、自主、争论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 说教学过程 从以上分析,教学中把握学问为中心,培育力量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 教师通过(静态和动态)图片展现奇怪的力现象,唤起学生的奇怪心和探究欲,通过几幅有关重力的图片来告知学
4、生今日讨论的是最常见的力重力。把学生的思维带入课堂。 2.新课教学:(大约需要35分钟的时间) 通过提问,复习 初中时是怎样描述力的?(力的示意图);复习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让学生学习新的力的描述方法,引出什么是力的图示,怎样画力的图示?对于力的图示,学生经常简单出错,因此有必要让学生亲自动手画,而不是只记住它的画法。所以教师先举例(图4-6 力的图示)该怎样画。举例(某人用50 n水平向左的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并让学生动手画,叫两个学生到黑板上画,教师评价与分析 学生所画的力的图示,指出他们的错误,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习力的图示的画法。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思索来猎取新学问。
5、 教师举例(树叶飘落等)引出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概念),让学生感受重力无处不在。通过力的三要素分别讲解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重心):让学生争论怎样测量重力的大小?引出测量重力大小的原理:g=mg,并让学生知道g值会随地球上纬度和高度而变化。教师通过作图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分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那物体的重心如何确定?学生阅读课本、思索、争论,得出有规章几何外形且分布匀称的物体重心是几何中心;教师提问:没有规章的物体重心如何确定?指导学生利用悬挂法查找重心,学生进展试验,体验获得学问的过程。教师把学问扩展到;重心的凹凸影响物体的稳度,教师举例说
6、明;学生阅读课本,利用所学的学问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教师总结本节的内容,再进展例题的讲解与稳固,使学生学习的学问具有稳定性。最终布置作业。(在板书方面:教学中将黑板一半写概念,另一半用来作图分析。) 2023年高中物理重心教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力与弹力教案篇二 本节叙述的是有关力的根底学问,是讨论静力学和动力学所必需的预备学问。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初中阶段从推、拉、提的表现来熟悉力,符合学生的直观感受,在高中阶段则应当从更深一些的层次来熟悉力,即把自然界的四种根本相互作用于此相联系。 教科书是从学生已经熟识并可以理解的事实动身,分析转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并给出力的概念以及力的图示
7、方法。在对重力熟悉的根底上,本章尽量用学生可以承受的语言逐一介绍了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及其根本特征。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这一时期的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转化的阶段,因此在教学当中要由形象思维开头,在详细材料的支持下呈现力作用效果的现象,同时又要不失时机的适时的向抽象思维过度。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了重力和力的概念已有初步的了解,但对于力的本质没有充分的了解。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以及重心概念,由于其抽象性,学生理解比拟困难,这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 依据三维教学目标及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现有的学
8、问水平,通过课本的学习来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知道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转变和发觉形变的缘由。 2.初步熟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能分清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3.了解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来表示力。 4.明确重力产生的缘由,理解重力的大小及方向,把握重心的概念。 5.初步了解四种根本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和作用范围。 (2)过程与方法 1.经受熟悉力的过程,体会人类熟悉力的作用是从力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开头的。 2.通过查找重物中心的试验,学会悬挂法在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3.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代换的物理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做一做、说一说等栏
9、目,提高探究力量和质疑力量。 1、新课引入 多媒体视频展现运发动大脚开球,球从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着球,球由运动变为静止。从生活实例入手,让学生观看并描述球的运动状况,得出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教师演示试验,手捏气球,拉橡皮筋,让学生从实例中感知、谈论,得出是由于手对气球和橡皮作用的结果。并让学生思索争论,为什么会发生上述两种现象。 在力的作用效果的根底上,提出力的定义。让学生分析上述两种状况下物理的受力状况,为力的要素的争论做好铺垫。 2、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图示 演示关门时,在不同的地方施加不同方向和大小的力,产生的效果不一样,引导学生观看试验现象并思索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要素有关,并从实
10、例中让学生得出描述一个力需要涉及的要素,教师做出准时的总结。 教师提问,结合描述力的要素,我们如何来精确表示一个力呢?从而引出力的图示的概念。并讲解利用力的图示表示力的方法。通过习题,稳固这种描述力的方法。 3、重力 多媒体展现苹果落地,人抛出物体下落的视频,并演示将墨汁滴在在竖直的白纸上,墨汁竖直下降的情景,使学生明确地面四周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引入重力的概念,指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联系初中的学问,直接给出重力g与物体质量之间关系的表达式,再让学生画出放置于水平面、斜面时的重力方向,画出空中运动的篮球的重力方向,使学生明确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的含义。 演示利用线悬吊细棍保持水平,让学
11、生分析出棍受两个力,重力和线的拉力,得出悬点就是力的作用点,细棍各局部受的重力可以集中看出作用与这一点,引入重心的概念。由于重心的概念比拟抽象,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等效的思想,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4、四种根本相互作用 之后的学习对四种相互作用还会进一步绽开介绍,本节内容目的是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开阔学生的视野。因此知道学生阅读这局部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争论,四种相互作用力的名称、特点、作用范围。对于和万有引力之间的联系,是后面学习的内容,先让学生承受,告知学生关于这个问题以后会学习到。 5、稳固提高 布置课后开放性课题,让学生测量质量分布匀称的簿三角形的重心位置,体会数学书“重心”的定义,加深
12、学生对重心的理解。 板书设计 一、力 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作用效果:1.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转变 2.是物体发生形变 三要素:1.大小 2方向 3作用点 二、力的表示方法:力的图示 三、重力 大小:g=mg 方向:竖直向下 重心: 四、四种根本相互作用 1、万有引力 2、电磁相互作用 3、强相互作用 4、弱相互作用 2023年高中物理重心教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力与弹力教案篇三 本节课的教学以“学导螺旋进展大课堂”模式的背景下设计和进展的,我们以学道为主线,突出“我的课堂我做主”的主题,进展自主学习学道点评学簇展现学室展现评价反应小结检测学道导学七个环节的教学。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
13、合作、探究分析、归纳总结等信息加工和学问的意义建构以及创新力量进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适时介入,引导,启发,组织,帮忙,促进;学生则养成科学的理性思维习惯,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探究的团队精神。 本节课教学的导入独特:以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跳高的第一次技术革命:滚式;其次次技术革命:背越式入手,协作图片,刺激了学生的视觉思维和学习激情。 在整个教学中,教师始终以合、参加者的角色与学生共同学习,特殊是在课堂展现中,事事时时留意引导学簇之间的合作和竞争。 课堂展现的精彩源于自主学习的充分。在自主自习中,我注意做好: (1)力的概念引导学生试验的意识,联系生活实际,并且适当的为学生预备试验器材和生
14、活例子例如:皮球,孤掌难鸣等 (2)在力的表示中,在巡阅学生的完成状况之后要点评和示范,引导学生有意识的通过表格比照“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的优劣。 (3)在重力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己设计试验查找重心。 在课堂上学生自己利用拉杆设计三角形和薄纸板查找重心,特别精彩,他们分别从钝角、锐角几个层次设计、查找,学簇之间留意相互协作和补充,使人意外和惊喜。 学生利用自身轻轻一跃引入室展,使课堂的引入别具一格。 在教学中也存在困惑,课时的安排,我以1课时进展,时间特别紧急,甚至有个别班级超时,但与其他学校的教师沟通时,他们也存在这样的困惑,甚至有时分为2课时(力1课时,重力和四种根本相互作用1课时)
15、,我想能否把力和四种根本相互作用为1课时,重力1课时,这样可以显得整章的布局变为整体特例运算。 在教学中我建议注意了力的概念的分析,由于据了解学生对初中力的概念已经遗忘。 在教学中学生的精彩,使人留恋,更使我反思“我的课堂,我做主”。 2023年高中物理重心教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力与弹力教案篇四 高一物理重力、弹力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第3节第1课时:“重力、弹力”。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能在详细问题中区分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知道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的方向及大小计算;了解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 过程与方法:通过联系生产
16、生活中的力现象,通过各种力现象的区分比拟,培育观看概括力量及分析综合力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微小形变现象的试验观看,培育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重力、弹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 弹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确定。 【教具预备】 弹簧、弹簧秤、小车、砝码、橡皮泥、ppt课件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一、力 1回忆初中所学内容: (1)什么是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里的作用指的是一个物体提、压、推、拉另一个物体,所以一提到力,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物体施加出力,称为施力物体,另一个物体受到力,称为受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2)力作用在物体上,能产生什么效果? 力
17、作用在物体上,可以转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产生加速度;也可以转变物体的外形。 (3)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力有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意思是说,力作用于物体,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系。要明确说明一个力,就要说明白力的大小是多少牛顿,方向朝什么方向,作用在受力物体上的什么位置(点)。 力是矢量。 (4)力的单位是什么?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表示。 (5)力的大小能测量吗? 力的大小可用测力计来测量。 (6)如何用图示表示一个力? 用图示表示一个力,就是运用图形表示出力的三要素。详细做法是: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按肯定的标度(比
18、例)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这样,线段的起点就代表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需要分析一个物体的受力状况,用受力示意图表示分析结果,相当于画出每个力的图示,不过对线段的长度没有严格要求,不需要确定标度。 2教师叙述 在物理学的力学局部,根据力的产生过程,即力的性质,把力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 合作探究新课学习 二、重力 1回忆初中所学内容 (1)什么是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是重力。需要留意的是,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不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2)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3)怎样测
19、量重力的大小? 演示并讲解:将物体挂在弹簧秤弹簧自由端的挂钩上,提起弹簧称外壳上的挂钩,使弹簧秤和物体静止在空中,此时弹簧秤指钟所指出的值,就是被测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4)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与它的质量有什么关系? 在地球上的同一地点,物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用公式表示就是:,式中的,表示质量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 若已知物体的质量,利用此式可以求出物体的重力大小。 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但不同地理位置处的g值不一样,所以同一物体在地球上的不同位置(纬度)所受重力大小不同。 (5)怎样确定重力的作用点? 物体有肯定的大小和外形,它的各个局部都受到
20、重力作用,我们可以把各局部的重力等效成物体上的一个点所受到的重力,这个点称为物体的重心。 2沟通评价关于重心的争论 (1)重心确实定:对于外形规章且质量分布匀称(各处密度一样)的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如匀称球体的重心在球心,匀称细杆的中心在它的中点,匀称圆柱体的重心在其轴线的中点。 质量分布不匀称的物体的重心位置,随物体中质量分布的变化而变化;有些物体的重心不肯定在物体上,可能在物体之外。 (2)重心与稳度 把物体竖直放置在支持面上,物体的重心位置越低,物体受到让它晃动的力以后,越不简单翻到,重心位置越高,越简单翻到。 在建筑中,建筑物的重心应尽量低;装载货物的车辆、船只的重心要尽量
21、低。 三、弹力 1举例并演示 (1)物体的形变:物体受力作用后,外形发生变化。 (2)两种形变:用橡皮筋、弹簧、橡皮泥等演示并说明:有些物体,当引起形变的外力撤去后不能恢复原状;有些物体,当引起形变的外力撤去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弹性形变,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 (3)弹力的演示:用弹簧与小车演示被压缩或拉长的弹簧能够对别的物体(使它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想把使它形变的物体弹开,这种力是由于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而产生的,称为弹力。 2探究弹力的产生条件 (1)两物体直接接触。 (2)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这两条必需同时具备,才会消失弹力。接触处是否发生弹性形变,可依据
22、其中一个物体所受已知力的方向确定,如对另一物体在接触处造成挤压或拉伸效果,则接触处肯定发生弹性形变。如将书本放在水平桌面上,书本受到向下的重力,书本向下挤压桌面,使桌面对下弯曲,桌面产生向上的弹力f2,作用给了书本,支持着书本,按这个效果,可称它为支持力;同时桌面对上挤压书本的下外表,使其向上弯曲,书本产生向下的弹力f1作用给了桌面,向下压桌面,可称为压力。 3弹力方向探究 (1)压力、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或被支持的物体。 (2)拉力的方向:线、绳子等只能产生伸长形变,所以只能产生拉力,拉力沿着线、绳子指向它们缩短的方向 4弹力大小的探究 (1)与物体的弹性形变大小有关,弹性
23、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2)弹性限度: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5弹簧弹力大小探究胡克定律 (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用公式表示就是:。式中的x是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单位是m,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n/m,f是弹力,单位是n。 (2)弹簧的劲度系数: 胡克定律公式中的k称为劲度系数,它的大小只由弹簧自身因素打算,如弹簧的长度、材料、粗细等,与弹力大小及形变大小无关。 (3)应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缓冲装置等。 案例讨论归纳小结 1案例讨论 例1 书本静止在斜面上,画出斜面所产生的弹力方向。 解析:(1)确定接触面:斜面 (2)推断斜
24、面有无弹性形变:书本受重力作用,挤压斜面,斜面产生弹性形变。 (3)垂直斜面,指向被支持的书本垂直斜面对上。 例2 画出图中的两根细绳产生的弹力。 简析:沿细绳斜向上。 2学生练习:课本第25页“复习与稳固”1、2、4、5。 【布置作业】 1复习课文,书面完成课本第25页“复习与稳固”3、7。 2预习本节“摩擦力”局部内容。 【板书设计】 重力 弹力 定义 产生条件 方向 大小计算 2023年高中物理重心教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力与弹力教案篇五 运动的图象运动的相遇和追及问题 受力分析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力的合成和分解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重力、弹力、摩擦力 牛顿运动三定律 牛顿
25、运动定律的应用 怎么学高一物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学问点:运动学的根本概念 1、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 运动是肯定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选择时要使运动的描述尽量的简洁。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种抱负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讨论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外形对讨论结果的影响可以忽视。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详细问题详细分析。 物体可
26、被看做质点的几种状况: (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视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讨论问题的影响不能忽视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注(1)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外形为标准来推断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关键要看所讨论问题的性质.当物体的大小和外形对所讨论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视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2)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分于几何学中的“点”. 3、时间和时刻: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
27、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 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 ,方向与位移的方向一样。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准确变速运动。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一样(留意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关系),大小由
28、两个因素打算。 易错现象 1、忽视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只考虑大小,不留意方向。 2、混淆速度、速度的增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返回名目 高一物理必修一学问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的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根本规律 (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 (2)某段时间内时间中点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2)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几个重要结论 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 v1v2v3vn=123n 1t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为: x1x2x3xn=
29、135(2n-1) 第一个t内,其次个t内,第三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 xxxxn=149n2 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易错现象: 1、在一系列的公式中,不留意的v、a正、负。 2、纸带的处理,是这局部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易错问题。 3、滥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别公式。 2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头的下落运动,由于忽视了空气的阻力,所以是一种抱负的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3、竖直上抛运动: 可以看作是初速度为v0,加速度方向与v0方向相反,大小等于的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以把它
30、分为向上和向下两个过程来处理。 (2)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 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a、b为途中的任意两点,c为最高点,则: (1)时间对称性 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c所用时间tac和下降过程中从ca所用时间tca相等,同理tab=tba. (2)速度对称性 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关键一点 在竖直上抛运动中,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一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因此这类问题可能造成时间多解或者速度多解. 易错现象 1、忽视自由落体运动必需同时具备仅受重力和初速度为零 2、忽视竖直上抛运动中的多解 3、小球或杆过某一位置或圆筒的问题 返回名目
31、 高一物理必修一学问点:运动的图象运动的相遇和追及问题 1、图象: 图像在中学物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优点是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在描述运动规律时,常用xt图象和vt图象. (1)xt图象 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图线斜率的意义 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 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方向. 两种特别的x-t图象 (1)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2)若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处 于静止状态 (2)vt图象 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
32、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 的规律. 图线斜率的意义 a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b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a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数值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 b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方向. 常见的两种图象形式 (1)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2、相遇和追及问题: 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两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关系和位移关系,要留意查找问题中隐含的
33、临界条件。 1、混淆xt图象和v-t图象,不能区分它们的物理意义 2、不能正确计算图线的斜率、面积 3、在处理汽车刹车、飞机降落等实际问题时留意,汽车、飞机停顿后不会后退 返回名目 高一物理必修一学问点:重力弹力摩擦力 1、力: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根据力命名的依据不同,可以把力分为 按性质命名的力(例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按效果命名的力(例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力的作用效果: 形变;转变运动状态. 2、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
34、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外形有关。质量匀称分布,外形规章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薄板类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留意: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供应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在两极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由于重力远大于向心力,一般状况下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3、弹力: (1)内容: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且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条件:接触;形变。但物体的形变不能超过弹性限度。 (3)弹力的方向和产生弹力的那个形变方向相反。(平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
35、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曲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过讨论点的曲面的切面;点面接触处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面、绳子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沿绳子所在的直线。) (4)大小: 弹簧的弹力大小由f=kx计算, 一般状况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同时所受的其他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应结合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确定. 4、摩擦力: (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有弹力作用、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者缺一不行. (2)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留意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可能一样,也可能相反,还可能成任意角度. (3)摩擦力的大小: 说明:a、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
36、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 静摩擦: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其次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0/f静 (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静摩擦力的详细数值可用以下方法来计算:一是依据平衡条件,二是依据牛顿其次定律求出合力,然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 (4)留意事项: 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一样,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肯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
37、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易错现象: 1.不会确定系统的重心位置 2.没有把握弹力、摩擦力有无的判定方法 3.静摩擦力方向确实定错误 返回名目 高一物理必修一学问点:力的合成和分解 1、标量和矢量: (1)将物理量区分为矢量和标量表达了用分类方法讨论物理问题. (2)矢量和标量的根本区分在于它们遵从不同的运算法则:标量用代数法;矢量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3)同始终线上矢量的合成可转为代数法,即规定某一方向为正方向,与正方向一样的物理量用正号代人,相反的用负号代人,然后求代数和,最终结果的正、负表达了方向,但有些物理量虽也有正负之分,运算法则也一
38、样,但不能认为是矢量,最终结果的正负也不表示方向,如:功、重力势能、电势能、电势等. 2、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合力与分力:假如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一样,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2)共点力的合成: 1、共点力 几个力假如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 2、力的合成方法 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若 和 在同一条直线上 a.同向:合力 方向与、的方向全都 b.反向:合力,方向与、这两个力中较大的那个力向。 互成角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平行四边形定则: 两个互成
39、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 留意:(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3)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分力成直角时,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 留意事项: (1)力的合成与分解,表达了用等效的方法讨论物理问题. (2)合成与分解是为了讨论问题的便利而引入的一种方法,用合力来代替几个力时必需把合力与各分力脱钩,即考虑合力则不能考虑分力,同理在力的分解时只考虑分力,而不能同时考虑合力. (3)共点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范围是 |f1-f2|f
40、合fl+f2. (4)共点的三个力合力的最大值为三个力的大小之和,最小值可能为零. (5)力的分解时要认准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实际效果,按实际效果来分解. (6)力的正交分解法是把作用在物体上的全部力分解到两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上,分解最终往往是为了求合力(某一方向的合力或总的合力). 易错现象: 1.对含静摩擦力的合成问题没有把握其可变特性 2.不能按力的作用效果正确分解力 3.没有把握正交分解的根本方法 返回名目 高一物理必修一学问点:受力分析 1、受力分析: 要依据力的概念,从物体所处的环境(与多少物体接触,处于什么场中)和运动状态着手,其常规如下: (1)确定讨论对象,并隔离出来; (2
41、)先画重力,然后弹力、摩擦力,再画电、磁场力; (3)检查受力图,找出所画力的施力物体,分析结果能否使物体处于题设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加速),否则必定是多力或漏力; (4)合力或分力不能重复列为物体所受的力. 2、整体法和隔离体法 (1)整体法:就是把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受力分析时,只分析这一整体之外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不考虑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隔离法:就是把要分析的物体从相关的物体系中假想地隔离出来,只分析该物体以外的物体对该物体的作用力,不考虑物体对其它物体的作用力。 (3)方法选择 所涉及的物理问题是整体与外界作用时,应用整体分析法,可使问题简洁明白,而不必考虑内力的作用;当涉及的物理问题是物体间的作用时,要应用隔离分析法,这时原整体中相互作用的内力就会变为各个独立物体的外力。 3、留意事项: 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状况,是解决力学问题的根底和关键,在详细操作时应留意: (1)弹力和摩擦力都是产生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因此要从接触点处推断弹力和摩擦力是否存在,假如存在,则依据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画好这两个力. (2)画受力图时要逐一检查各个力,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肯定是无中生有的.同时应只画物体的受力,不能把对象对其它物体的施力也画进去. 易错现象: 1.不能正确判定弹力和摩擦力的有无; 2.不能敏捷选取讨论对象; 3.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