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教学设计(汇编15篇).docx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汇编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园地》教学设计(汇编15篇).docx(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汇编15篇)语文园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与同学沟通遇到不懂的问题,应当怎样解决。 2、学习填写汇款单,熟悉数字的大写。 3、与同学沟通近年新消失的和一些有新的含义的词语,并学会运用。 4、积存与景点有关的对联。 教学重难点 学习填写汇款单,熟悉数字的大写;学会运用近年新消失的和一些有新的含义的词语。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与同学沟通遇到不懂的问题,应当怎样解决。 2、学习填写汇款单,熟悉数字的大写。 教学过程 一、沟通平台 1、导入新课。 师:其次单元的课文学完了,多么奇妙又特殊的科学之旅啊,我们跟随着科学家的想象了解了琥珀的
2、形成过程;知道了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感受了纳米技术的奇妙;见证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巨大成就。科学之旅,真令人神往。今日,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连续观看、发觉、思索。(课件出示:语文园地) 2、课文回忆。 (1)师引导: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课文? (2)课件出示学过的课文题目。 (3)生分成四人小组争论、沟通本单元的阅读状况。 (4)课件出示要求。 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不懂的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5)生汇报沟通。 3、学习“沟通平台”。 (1)师导入:遇到不懂的问题,同学们的解决方法真多啊!我们一起到“沟通平台”栏目看看,那几位同学有什么高招吧! (2)出示课件。 r我
3、通常会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阅历来解决问题。 r查资料可以帮忙我们理解不懂的问题。 r我是请教别人后知道的。 (3)师引导:读了三位同学的发言,你有什么收获?(生沟通) (相机出示:联系上下文查资料请教别人) (4)师连续引导:你在阅读时,遇到不懂的问题,还有什么妙招吗? (5)例如:多思索,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与同学争论 (6)生联系本单元课文,沟通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的解决方法。 师引导:谁能联系本单元学过的课文,说说你是怎样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的。 例如:学习琥珀这篇文章时,我不明白为什么“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想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具体情形”,通过查资料我知道了琥珀的形成需要几千万年。
4、 4、延长拓展。 (1)课件出示一段话。 (2)师引导:自由读读这段话,看看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运用学到的方法解决。 (3)生争论沟通。 二、识字加油站 1、师引导:阅读时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能尝试着解决了,方法真管用!现在让我们来到“识字加油站”,大家可以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呢? 2、学习填写汇款单。(课件出示汇款单图片) 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填写金额时,我们要留意什么呢?(师指名答复) 3、学习生字。(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字) 4、借助拼音,生自主认读生字,同桌互读。 5、检查识字。 (1)师指名领读;生开火车读。 (2)检查自主识字状况。 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字。 师指名
5、认读。 6、稳固识字。 (1)“连一连”嬉戏识字。(出示课件) 贰捌壹柒叁玖 三一八九二七 (2)师指名连一连。 7、识记生字。 (1)师引导: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2)生沟通。 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丘+山岳;氵+相湘;扌+别捌;王+久玖。 部件识字:“柒”上面有个“七”;“叁”下面是“三”。 在生活中识字。师出示发票、人民币等图片,指名认读上面的大写数字。 8、拓展练习。 (1)课件出示汇款单,生练习读汇款单上的金额。 (2)师指名读。 (3)稳固认读。(课件出示优待单) (4)师引导:这是一张商场优待单,谁能说说分别优待了多少钱? (5)生沟通。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与同学沟通近年
6、新消失的和一些有新的含义的词语,并学会运用。 2、积存与景点有关的对联。 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运用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熟悉了数字的大写,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词句段运用”栏目,熟悉一些科技进展带来的新词语和句子吧! 2、学习词语。(出示课件) (1)读一读。师指名读;男女生竞赛读;生齐读。 (2)小组沟通: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例如:第一组词语是近年新消失的;其次组词语是在原有含义的根底上增加了新的含义。 (3)理解词意。 师引导:你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与同桌沟通沟通吧! 师指名沟通。(相机出示词语意思) (4)学会运用。 师引导:现在大家已经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了,能不能选
7、择一两个词语,和同学沟通沟通,说一两句话呢? 生在四人小组内沟通说话;全班沟通。 例如1:教师上课时,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我们觉得特别好玩。 例如2:我将旅行时拍的照片,设置成我的手机桌面背景。 拓展延长。 师:你还知道哪些近年消失的新词? 例如:互联网+、快闪、黑客 3、学写句子。(课件出示句子) (1)读一读。生自由读;小组竞赛读;全班齐读。 (2)说一说。小组沟通:这些句子加点的局部有什么作用? (3)师小结:加点的局部运用了作比拟的说明方法,将不熟识的事物与熟识的事物相比拟,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突出了事物的特征,增加了说明的效果。 (4)仿写句子。 师引导:你也能运用这样的方法,照样子
8、介绍一个事物吗? 生练写句子。 师指名沟通。 沟通展现。 课件出示: r已开掘的3个俑坑,总面积近20230平方米,差不多有50个篮球场那么大。 r有5000个席位的宴会厅又是另一番景象。它的面积有7000平方米,比1个足球场还大。 二、日积月累 1、师谈话引入: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日积月累”,观赏一组旅游景点中的经典对联。 2、认读对联。(出示课件) (1)生自读对联后指名读。 (2)师相机指导读音。“塞上”的“塞”读“si”,不要读成“si”。 3、引导想象对联描绘的画面。 (1)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预设:秋风萧瑟的塞上风光,烟雨模糊的江南风光。 (2)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
9、天。 师指导:这是一副回文联,描写的是厦门鼓浪屿的风光,呈现了水天相连、山雾相连且连绵不尽的壮丽景象。 (3)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师引导:这是江苏苏州沧浪亭上的对联,意思是清风明月这样悠闲的自然风光是可遇不行求的,眼前的流水与远处的山峦相映成趣,别有风情。 (4)四周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预设:这是一副数字联,描写的是山东济南大明湖的漂亮风光。 4、练习背诵。 5、延长拓展。师:你还知道哪些景点的对联?(出示课件)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展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喜爱。 、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绽开丰富的想象。 、能自己
10、发觉一些词语的特点,积存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积存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学习在阅读中积存语言,随时记录。 【课前预备】 、搜集家乡风光的照片。 、搜集一篇描写大自然漂亮风光的文章。 、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五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我门祖国历来以风景美丽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很多的中外游客。我们的家乡在祖国幅员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很多迷人的地方。让我们相互沟通,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 二、明确说与听的要求 、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
11、乡的喜爱。如有小朋友提问,应急躁解答他们的提问。 、仔细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 三、小组同学相互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晰最动人的同学 四、全班沟通,其他人点评或提问 五、布置在生活中的交际 请父母或其他长辈介绍一处家乡景物。 其次、三课时 习作 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师:小朋友,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觉,你们的家乡是个特别得意的地方!你们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由于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闻名的风景区呢!这次习作就请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介绍的时候,要留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晰,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奇妙的
12、传奇,就更吸引人了! 二、自主习作 师巡察,帮忙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全班习作的状况。 第四课时 修改习作 一、指名读习作,师生评议。 可选篇各具特点的习作,扣写得比铰清晰的,想象较丰富的,并加上传奇的,或者存在带有共性的缺点。 评价标谁:语言是否通顺明白、是否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是否有自己的想象。 二、修改习作 三、教师范读优秀习作 四、宽带网 、自读教材中的导语。 、读自己搜集的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勾画出精彩片断。 、抄写在采蜜本上。 、鼓舞学生常常做摘录,养成好习惯。 第五课时 一、我的发觉 、出示课本里的词语。 、学生自己读词语,想想你发觉了什么? 、沟通: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悬是相反的。 、说
13、一说,还发觉哪些词有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发觉更多类似的词语。 如:“大小、多少、东西、来往”等。 二、日积月累 、我会填。 自己尝试填一填。 指名说说是怎样填的,并说几句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如:一(身)羽毛。 句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读读背背。 自由读成语。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辨别字音,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鼻音和边音。 、比拟形近字,字的偏旁归类。 、读词读句,稳固识字和积存词句。 、读背古诗,激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辨别字音,比拟形近字,学古诗画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会连 、观看此题,讲要求,自己先做,然后全班沟通。 、小结:要区分平舌音
14、、翘舌音,鼻音和边音。 、做“小蝌蚪找妈妈”的嬉戏来稳固此题。 八名学生手拿声母卡扮成青蛙,名学生手拿生字卡片扮成小蝌蚪去找妈妈。 二、读读比比 、看题目,引导学生自己发觉上下两组形近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上面三组字都是一笔一差,下面三组字都是独体字加偏旁。) 、选一组进展音形义的比拟,突出字形的比拟,然后口头组词。 、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其余几组形近字的比拟,并组词。 、小组派代表,自选一组来沟通。 三、我会找 、创设情景:瞧,苹果园到了!谁在干什么,你们还发觉了什么? 、同桌分工,帮图上的小朋友“捡苹果”。 、同桌展现“找”的苹果,并读一读。 、再贴上几个没写字的苹果,让学生在苹果里填上在生
15、活中熟悉的带有“”的字,想想该放进哪个篮子。 其次课时 一、我会读 、谈话:我们做个“过独木桥,夺红旗”的嬉戏。展现独木桥,桥上有很多“拦路虎(词语)。只有读准它们,才能“过桥夺旗”。 、把词语分成几局部,做过桥夺红旗的嬉戏。 指名个人“过桥”。(一个读一排词语) 四人接力“过桥”(两排词语) 男女接力竞赛“过桥”(全部的词语) 二、读读说说 、过了“独木桥”,我们又到了“我会读读说说”的巡游区,我们读什么,说什么呢?(让学生自己发觉) 、读句子,学生练读,指名读 、引导学生熟悉“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句型。 、指导学生把其次句的“什么地方”用“”画出来,用“”把“有什么”画出来。 、变句子说话:
16、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家门口有”,“江上有 ”。 、把第三句话补充完整:屋子里有(指导用准数量词)。 、扩展练习:河上有_。海边有_。 树上有_。公园里有_。 教室里有_。还有_。 天上有有_,还有什么_。 三、读读背背 、看图,说说这只公鸡美吗?你喜爱它吗,为什么? 、读古诗画鸡 借助拼音读古诗 四人小组相互读一读 指名读,学生评价 小组赛读 、背诵古诗 四、作业,挑战题: 、_有_。 、_有_,有_,还有_。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 能表达清晰、思路清楚、内容详实地介绍乡村生活或景物 2. 能将自己的收获写成文,内容表达清晰,能运用积存的美丽词句 3. 学会写拟人句,体会拟人
17、句的特点 4. 能背诵6句和乡村景物、生活有关的诗句 5. 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育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的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 能将自己的收获写成文,内容表达清晰,能运用积存的美丽词句 学会写拟人句,体会拟人句的特点 课前预备 1.搜集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文字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 2.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我的发觉日积月累 课时目标 1、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力量。 2、学会写拟人句,体会拟人句的特点 3、能背诵6句和乡村景物、生活有关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 1.认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看意思写词语,看词语说意思,词语改错,抄写最易错字。 2.作业
18、本上看拼音写词语。 3.同学们,在学习完这组课文后,你们肯定有许多新的发觉,试着说一说。 二、我的发觉 今日,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觉。(屏幕显示三个句子) 1.读一读,留意加点的局部。 2.看一看,你发觉了什么?(把物当作人来写) 3.如何推断这就是一个拟人句而不是比方句? 4.换一换,将加点局部换成意思一样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又会发觉什么?(如:第一句中“舞蹈”换成“摇摆”) 5.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完成作业本上题目。 三、日积月累 (屏幕上消失诗句)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体会诗意。 3.背诵诗句。回忆全诗,尝试背诵。 4.拓展延长,搜集整
19、理。 (将你了解的描写景物的其他诗句背给大家听)过故人庄山居秋暝 西江月【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结合单元课文内容,分清文章哪些写得具体、哪些写得简单,领悟表达的主要意思。 2、揣摩美丽的语句,体会不同词语表达一样意思有什么好处。 3、了解民间习俗的寓意,说一说寓意吉利的习俗,和同学沟通。 4、试着写一写行楷,提高书写速度。 5、有感情地朗读长歌行,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结合课文的内容,分清文章哪些写得具体、哪些写得简单,领悟表达的主要意思。 教学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园地 语文 园地 教学 设计 汇编 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