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复式统计表》教案.docx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式统计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下册《复式统计表》教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式统计表教案_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70-74页 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熟悉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表像。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重迭、数格子的方法比拟面积的大小,通过画一画、剪一剪、围一围、用一用、想一想,从实际生活中形成面积单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生活到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亲密相关养成严谨治学的态度。教学重点:熟悉常用的面积单位教学难点:理解面积的意义教学流程:一、激趣引入1、嬉戏引入:同学们,教师这里有两张纸,假如咱们要在这两张纸的面中进展涂色竞赛,看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
2、。那你想选哪张纸?为什么?2、师小结:纸的面有大有小。二、探究新知(一)提醒面积的概念1、 出示实物,引导观看(1)出示一本数学书和一个练习本,先用手摸一摸它们的封面,再比拟一个它们的封面哪个大,哪个小。(2)组织学生汇报比拟的结果。(3)你再摸一摸课桌的面和铅笔盒的面,它们的大小有什么不同吗?2、师小结:刚刚通过我们的摸和看,我们知道了物体的外表有大有小,我们就把物体外表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师板书3、熟悉平面图形的大小:现在我们知道了物体的外表有大有小,那我们以前还熟悉过一些封闭图形,比方说:“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出示课件)那这些图形有大小吗?(生汇报)4、师小结:对,封闭图形
3、也有大小,封闭图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5、提醒面积的概念。物休外表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二)熟悉面积单位1、引导比拟两个长方形的大小:刚刚,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现在,你们每人小组都有两张不同颜色的彩纸,这两张彩纸的面积谁大谁小呢?(生汇报)2、师:对于这两个长方形的大小,刚刚大家有三种猜想,那么究竟哪种猜想是正确的?你有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吗?3、组织沟通师:为什么要用同样大小的图形呢?不一样大的图形行吗?(生汇报)看来在比拟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时,肯定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进展测量。4、引导动手操作,实际测量下面请同学们用小正方形来摆一摆,这两张纸的面积究竟谁大谁小?(生汇报
4、)5、 提醒面积单位:(1)确实,为了便利,人们就统一用正方形做为面积单位,(板书:正方形)可是,正方形有大有小,那毕竟用边长是多长的正方形来做为面积单位呢?(2)生汇报,师板书: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 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米。(3)小结:同学们,这里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就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面积单位。6、 熟悉面积单位(1)下面,我们就先熟悉平方厘米,好吗?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找到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把你找到的1平方厘米都举起来看一看。(2)同学们,看一看,再想一想,在我们身边哪些物体外表的面
5、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3)熟悉平方分米:你们能不能从学具袋中找出面积是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呢?找找吧,把你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和同桌相互交换交换,看看,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平方分米有多在呢?好,睁开眼睛,你们能用手来比划比划吗?(4)例举生活中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的实例。(5)熟悉平方米 现在我们熟悉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那1 平方米,也就是边长 1米的正方形会有多大呢?同学们,你们想看看吗?(教师出示1平方米的纸)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米。 找四名同学上台1平方米。 例举我们的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是1平方米。7、 提醒课题,并板书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
6、面积,还熟悉了面积单位,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三、 稳固练习1、 数学书76页第1题2、 数学书76页3-4题四、 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汇报)通过今日的学习,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只要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认真观看,勤于思索,你会发觉更多的数学微妙! 板书设计物体外表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边长 面积面积单位:正方形 1厘米 1平方厘米1分米 1平方分米1米 1平方米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是第一学段的最终一册教材,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学问更加稳固,计算力量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进展
7、,能用所学的数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胜利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全面到达本册教材和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 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共分为八局部: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年、月、日,面积,小数的初步熟悉,解决问题。复习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面积以及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其他内容也比拟重要,也要让学生切实理解和把握。本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主要是培育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学生只要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复习。可让学生通过练习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
8、法。 总复习的编排留意突出以下几点。 1留意学问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展整理和比拟,以加强学生对所学学问的理解和把握。如第112页的第1题,既复习了依据给定的一个方向(北、南、东或西)识别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向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同时也会看简洁的路线图。另外,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依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描述简洁的路线图等学问打下了根底。 2留意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估算意识和力量的培育。如第112113页的第2、4题,第2题设计了估算和笔算3个家庭平均每月用电数的题目,让学生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3加强统计观念的培育。如第113页的第5题,既复习了对数据进展简洁的分
9、析,并依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洁的推断与猜测;也复习了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洁数据的平均数。同时渗透了环保教育。 4加强空间观念的培育。如第114页的第7、8题,既复习有关面积的根本学问,也复习了估量给定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能够选择适宜的面积单位估量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5加强解决问题力量的培育。在总复习中,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内容的应用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另外,也单独安排了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解决问题的内容,如第115页的第11、12题,让学生了解用连乘、连除可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洁的问题。 教学建议 1这局部内容可用5课时进展复习。复习时,对于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要重点复习,教师应了解每一名学生
10、在学习中还有什么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在独立思索和合作沟通的根底上解决问题;其他内容的复习,教师可依据实际状况敏捷把握,对学生把握得不坚固的内容要重点复习,使学生都能够到达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假如有机动时间,教师可适当安排时间对第一学段(前六册教材)的内容根据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领域适当进展系统整理和复习,全面完成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 2复习位置与方向时,结合教科书第112页的第1题,可以先让学生用八个方向词语说一说小清家的四周有什么;然后再进展小组和全班沟通,结合学生表达过程中消失的错误说一说怎样识别方向和用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看懂简洁的路线图。教师可以在图上加几条公共汽车路
11、线,丰富情境的内容;也可以依据本地的实际状况,重新绘制简洁的地图,让学生描述。 3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通过让学生做第112页的第2题,了解学生计算时还存在什么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发觉自己的错误所在,并通过反思自己订正;还应留意通过肯定的练习使学生到达计算娴熟。 4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结合第113页第3题复习口算,结合第4题复习估算和笔算。教师针对计算中消失的问题进展订正,再通过练习二十五中的有关练习或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全体学生到达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5复习统计时,让学生分析第113页第5题中的数据,对近年来该地区沙尘天气的进展变化趋势有一个推断;让学生谈谈感想,有什么方法削减
12、沙尘天气,使学生受到环境爱护的思想教育。 6复习年、月、日时,要留意全面复习学过的时间单位和有关学问,可借助表格进展系统整理时间单位,结合实例让学生体会这些单位的大小,培育学生的估量力量。 7复习面积时,结合第114页第7题,让学生结合实例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知道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第114页的第8题,先让学生独立估量,再合作进展测量,然后进展全班沟通;让估量得比拟精确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估量的,让估量得不够精确的学生说一说误差消失在什么地方,从而提高学生的估量力量和测量的力量。 8复习小数的初步熟悉时,除了结合第115页的第9、10题外,还可用一些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根本含义,体会到
13、小数与分母是10和100的分数的联系。 9复习解决问题时,可结合第115页的第11、12题,了解学生是否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能否正确列式计算。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学生到达根本要求。留意让学生依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问题,选择正确的自己喜爱的方法进展解答,不要求一个学生把握多种方法。 10关于练习二十五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3题,先让学生估算,再用笔算。有的学生可能估算的结果与笔算的答案不同,如把58看成60,11看成10,估算结果是600,答案是不能一次送走这批人;实际状况是5811638,一次能送走这批人。上面的估算方法根据一般思路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却得出了相反的答案。此时教师要引导
14、学生思索面对实际问题时怎样选择比拟适宜的估算策略,才能解决问题。上面的估算方法问题出在:1辆车能坐58人,假如把11看成10,等于少运了58人,58相对于620人来说误差较大。因此,估算时计算6011660比拟适宜。由于把58看成60,1辆车多运2人,10辆车才多运20人,误差相对较小。这样就能得出“一次能送走这些人”的正确答案。 第5题,让学生通过分析数据,对人均消费粮食的变化趋势有一个推断。在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随着社会生产的进展,供人们吃的东西越来越丰富,所以人均消费粮食越来越少。 第9、13题,教师留意结合题目进展环保教育。 练习二十五最终的思索题,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到第三学段
15、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要用到这种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如下。 由题中的条件可知: 3杯水空瓶440, 2杯水3杯水空瓶600, 所以2杯水440600,2杯水600440,得出1杯水80克。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电影院教案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根底教育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8-29页。 二、教材内容分析 这局部学问的教学是建立在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以及对乘法的进位也有肯定阅历的根底上进展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把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法。本节课主要通过“电影院”这一学生熟识的生活情境,在引导学生观看的根底上,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力量;让学生在经受详细的活动中,拓展学生的思
16、维,体验算法策略的多样化,进一步把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算法。 三、学生状况分析 我班学生思维活泼,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奇怪心与求知欲;并具有肯定的独立思索、合作沟通的力量,以及较强的实践力量;能结合详细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已把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对处理乘法的进位,也有肯定的阅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更进一步的把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法。 四、学习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结合“电影院”的详细情境。进一步把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2)对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能进展估算和计算。(3)能解决一些简洁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 (1)在合作沟
17、通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育学生观看思索、比拟分析、归纳总结、与人沟通、合作学习的力量。 (2)进一步培育学生联系实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3)在学习及与他人沟通各自算法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丰富的情感体验,感知数学的价值,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育学生良好的思索问题的习惯。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能帮忙我们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增加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最喜爱看的电影是什么?在哪里看的? 师揭题:今日我们就去电影院发觉新的学问。板书:电影院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观看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 1)课件播放情景图,
18、让学生认真观看,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有500人,共有21排座位,每排可坐26人。 2)让学生依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估量学生会提出:A、电影院的座位够吗?B、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估算“电影院的座位够吗?” 让学生独立思索后在班内反应,鼓舞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索过程,只要学生讲的合理就给以确定。2)计算 引导学生进展就算求解“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列式:2126= A、学生独立思索,并把自己的思索过程记录在练习本上。师进展巡察指导,特殊针对一些用竖式计算的学生进展帮忙和引导,让他们留意乘法时的进位。B、小组内沟通、争论算法。 C、班内反应估量学
19、生消失的答案有:1、2620=520261=26520+26=546 2、2621=2637=787=5463、竖式计算 重点对竖式计算进展汇报。让学生进展质疑,并在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中,让学生把握有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和算理。 引导学生完整答题2126=546(个)答:这个电影院一共有546个座位。3)揭题 让学生认真观看今日的乘法竖式,思索今日和昨天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总结出今日学习的是用竖式计算有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师进展板书:电影院-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 三、稳固练习、拓展运用1、让学生计算2428 1)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在班内反应,重点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计
20、算过程,班内其他学生进展推断。 2)学生汇报后,让班内全部学生同位间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2、计算15363543 1)让学生同位间进展竞赛做题,同位的两位学生每人选择不同的题目进展计算。 2)学生同位交换,相互检查,并让对方讲出计算过程,自己进展推断。3)班内反应对做正确的学生给以鼓舞和表扬。 3、解决课本29页第3题1)让学生认真审题,找出题目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2)学生独立完成题目。 3)班内反应3223=736(名)答:共有736名运发动参与。重点让学生说出算式的意义和计算的过程。 对做对的学生给以鼓舞。四、班内汇报总结1、谈谈自己今日的收获,可以是学习的内容,也可以是自己学习方法。
21、2、评价自己所在小组和自己今日的表现如何?五、作业布置:做课本29页第2、4、题六、板书设计: 电影院 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 2126=546(个) 1、2620=520261=26520+26=5462、2621=2637=787=546 3、竖式计算 答:这个电影院一共有546个座位。 三年级数学小熊购物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小熊购物教学内容:p2 -4教学目标: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进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先乘后加减的运算挨次,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亲密联系。3、引导学生把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展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4
22、、培育学生书写标准,计算仔细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挨次。教具准点:口算题卡、ppt等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开火车)35= 48= 76= 36-17= 80-43=93= 85= 37-15= 8+15= 36+7=2、观看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6+5-18 45-18+20指名口答,引导学生熟悉: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挨次计算。二、探究新知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看。 1、提示学生认真观看主题图,提问:你能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假设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式统计表 三年级 数学 下册 复式 统计表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