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压强》教案[001].docx
《《液体压强》教案[0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体压强》教案[001].docx(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液体压强教案液体压强教案1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知道液体内部和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演示试验的观看,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2体验和感悟游泳时身体受到水产生的压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看和探究,鼓舞学生参加探究并积极沟通与合作,培育学生关注四周现象的意识以及亲密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液体内部有压强以及液体压强的特点,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猜测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及试验。 【教学用具】装满水的薄塑料袋,液体压强的演示装置、水槽、U形
2、管压强计、水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播放视频:潜水艇,提出问题: 问题:“的里雅斯特”号深潜器在探测马里亚纳海沟后消失了什么状况?(整个外壳直径缩小了) 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液体的压强 二、新课教学 (一)引入探究课题 1出示一个装满水的薄塑料袋。(问题:发生了什么现象?) 2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桶内。(问题:发生了什么现象?) 3将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浸入水中。(问题:发生了什么现象?) 学生经过小组争论后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并且向各方向都有压强。 提问:同学已经知道了液体内部存在着压强,那么液体的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二)猜测: 学生思索:液体的压强与什么
3、因素有关并依据试验现象提出 液体压强教案2 一、设计意图 压强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由于其概念较为抽象,大局部学生在初二下学习时会感到困难,对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处理的不够好,不会敏捷应用固体压强、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盼望通过本节课的,帮忙学生建立起压强的学问体系、框架,认清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不同之处,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采纳比照法和归纳法,师生争论的方法等。 二、复习目标 1. 正确理解压强,区分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不同之处,知道固体压强等于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2. 正确理解公式p=F/S,知道其适用范围,会用p=F/S及其变形公式
4、解决一些问题。 3. 培育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4. 把握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试验、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试验,这两个试验的试验方法、试验过程和试验结论。 三、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压强的概念 对固体压强中受力面积的理解,液体压强中深度的理解。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把握两个试验的方法、过程和结论。 难点:压强概念的建立 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学问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 气球与钉板、削好的铅笔、压强计等 五、课前预备 要求学生预备好八下的物理书和笔记本,在课前已经自己对压强概念有大致的了解,知道探究试验所用的物理方法等。 六、教学
5、过程 教学阶段与时间安排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 引入课题 3 5在初二下我们学习了压强的概念,学过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等概念,由于压强的概念比拟抽象,固、液、气压强的特点又不同,我们同学在学习时普遍感到困难。这块学问本身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属于较难的局部。盼望通过本节复习课能给与大家一些帮忙。本节课我们主要复习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 (板书)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 那些同学知道我们在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这局部学习了那些学问? 一、压力 什么是压力?压力产生的缘由?压力的范畴? 压力的方向? (课件)推断以下图中MN面所受压力 的大小 1.概念 压力、压强的概念、单位、计算公式;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
6、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2.试验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 3.力量 会利用p=F/S及其变形公式进展计算 学会分清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并依据各自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垂直作用在物体外表的力由于物体间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属于弹力垂直于受力面 甲:F压=F=100N 乙:F压=F+G =100N+50N=150N 丙:F压=F-G =100N-50N=50N 让学生归纳学问比教师自己讲出来要好,让学生开动脑筋、组织语言、相互补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留意压力与重力的区分 10二、压强 压强表示什么? 怎样表示压强的大小? 压强的单位及其符号? 压强的计算公式? 1
7、帕斯卡的含义? 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 现供应试验器材有: 海棉、木板、矿泉水瓶、水 选用器材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写出相应的试验步骤。 选出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写出相应的试验步骤。 想一想: 试验中通过观看什么现象来感知压强大小?采纳的物理方法是什么? (课件)例题1 一块砖长24cm、宽12cm、厚5cm,重24N,怎样放置在水平面上,地面受到的压强最大?最大压强是多大? (课件)例题2 在海滩上的作案现场留下了罪犯清楚的脚印,公安人员马上用蜡浇铸了一只鞋模,测出鞋模的平均厚度为5cm,质量为1125g,又经测试知道产生与脚印同深度的压强为3104Pa,罪犯的
8、体重为多少?若案发觉场留下的是罪犯站立的脚印,又该如何计算罪犯的体重? 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压强等于单位面积上物体受到的压力 帕斯卡(Pa) p=F/S 1帕表示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转变压力或受力面积的大小 第一次将装满水的瓶子正放在海绵上,其次次将瓶中水倒掉一半,再正放在海绵上,比拟先后两次海面的凹陷程度。 第一次将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正放在海绵上,其次次将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倒放在海绵上,比拟前后两次海面的凹陷程度。 压强大小由压力和受力面积打算,压力一样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所以当砖块竖放时压强最大。 S最小=12cm5cm =60cm2=610-3m2 F=G=24N p=
9、F/S=24N/(610-3m2) =4103Pa 体重G=F=pS,走路时一脚着地,S为一只脚的面积,可利用鞋模算出: V=m/=Sh S=m/h =1125g/(0.9g/cm35cm) =2.510-2m2 罪犯体重: G=F=pS =3104Pa2.510-2m2 =750N 若是站立脚印,受力面积应当是两只脚着地的面积。比拟压力的作用效果可以采纳的方法 一样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手力面积上 一样的受力面积上作用不同的压力 不同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受力面积上 压力的作用效果可以通过被压物体的凹陷程度来反映,为了使凹陷程度更加明显,应中选用海绵,正确选择试验器材是做好试验的根本要求。 计算时要
10、留意单位换算 留意行走时是一只脚着地,站立时是两只脚着地。 液体压强 15 2液体压强有什么特点? 液体压强与固体压强的区分? 液体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仪器? 通过观看什么而感知液体压强的大小? 想一想: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深度(密度)的关系时,要掌握什么量一样?如何操作?试验方法? 在探究液体不同方向上的压强是否相等时,又要如何掌握变量? (课件)例题3 一段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扎有一橡皮膜,当注入某种液体时,橡皮膜向下凸出,将其放入一盛水容器中,当管内外液面相平常,橡皮膜凹进管内,则管内所装液体可能是: A、盐水 B、煤油 C、水 D、都有可能 (课件)例题4
11、 如图瓶内装半瓶水,用塞子塞紧,然后将瓶子倒过来,使瓶口向下,这时水对塞子的压强与未倒置前水对瓶底的压强相比拟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推断 例题5 将半瓶矿泉水倒放在海绵上比正放时对海绵的压强大,这是由于 ;倒放时瓶塞上受到的压强比正放时瓶底受到的压强大是由于 。 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见中考指导书由于液体具有流淌性,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而固体则不是任何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要掌握液体的密度一样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
12、在同种液体的不同深度处 要掌握深度一样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不同液体的一样深度处 掌握变量法 要掌握液体密度相等、深度相等 分析:在乙图中,橡皮膜受到水对它向上的压强和管内液体对它向下的压强的作用,由于橡皮膜向内凹,所以水的压强大于液体的压强,又由于液面相平即深度一样,所以依据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可得到管内液体的密度小于管外水的密度,即管内液体可能是煤油。 答案B 分析: 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深度,当瓶倒置时,液体密度不变,液体的体积不变,但由于细瓶颈在下,故液体深度增加,则瓶塞受到的压强比原来瓶底受到的压强大。 答案A 倒放时海绵受到的压强大是由于压力一样时,减小受力面积
13、可增大压强。 倒放时瓶塞受到的压强大是由于液体密度一样时,倒放时瓶内液体深度增加,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由于重力作用对底部有压强,又由于具有流淌性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我们通过观看U型管左右两管内液面的高度差来感知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留意在探究过程中应选取密度相差较大的两种液体 在探究同一液体同一深度处不同方向的液体压强时,要留意压强计的金属盒的重心在同一深度 橡皮膜向内凹的状况反映了橡皮膜所受的两个压强的大小关系,利用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来进展比拟是关键所在。 推断深度变化要留意容器的外形,不同外形的容器倒置后的深度变化是不同的。 留意分清液体压强和固体压强
14、,比拟它们的不同之处。 七、教学资源:重点参考了南京市中考教学指导书,20xx全国各地中考试卷 八、教学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教学,表达了新课改的要求。 液体压强教案3 教学要求: 1复习、总结前节试验课的内容,使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 2使学生把握计算液体压强的方法和公式。 教具:模拟帕斯卡桶试验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总结前节试验,得出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 问:上节课,我做过什么试验?我做的试验说明白什么问题? 依据学生的答复,板书: 1液体的压强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问:为什么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对容器壁也有压强?
15、 依据学生答复,着重指出是由于受到重力和有流淌性。 问:上节课,同学们从自己做的试验看到了什么?能得出什么结论?哪位同学讲讲?依据学生的答复和补充,板书: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二、叙述液体压强的计算,得出液体压强的公式 1找一名学生朗读本节课文大问号后面的一段楷体字。讲:这一节,我们学习液体压强的计算。 板书: 2液体压强的计算 2让大家先计算一道固体压强的题“一根长方体铁柱,底面的长和宽都是1厘米,高20厘米,立在桌子上,对桌面的压强多大?”(板画一根长方体铁柱如课本图1014乙) 找三、
16、四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其余学生在本子上算。 3争论怎样计算水面下20厘米深处的压强。由于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只要求出20厘米深处竖直向下的压强就行了。 可以设想在20厘米深处有个正方形水平面,边长是1厘米,这个面上方的水柱压着它,正方形水平面受到的压强就等于上方液柱对它的压强。(边讲边画出课本图1014甲) 怎样计算这个水柱对这个面的压强呢?应当先求什么 让学生争论计算步骤,教师边总结、边板书: (1)求水柱体积V=Sh, (2)求水柱质量=V=Sh, (3)求水柱对底面的压力F=G=g=gSh, 液体压强的公式p=gh 4引导学生争论公式的物理含义: (1)对同种液体,p与深度
17、h成正比,h增大,p增大。 (2)对不同液体,深度肯定时,p与液体密度成正比,大的p大。 (3)公式中不包含面积S,所以压强p的大小跟所取的受力面积大小没有关系。 争论课本中本节后面的练习题2。稳固对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 5做模拟帕斯卡桶试验,加深印象。(用塑料小瓶代替桶,用1米长的乳胶管代替长玻璃管。用刀片在塑料小瓶壁上竖划几条缝,把乳胶管密接在瓶口上。把少量水倒入乳胶管,把胶管提起到肯定高度,瓶壁上的缝即被水压开,水沿缝流出。) 6让学生做课本上本节的例题。 (1)做题前提示学生留意统一单位。用千克米3,h用米。 (2)依据计算结果进一步强调p与S无关,而压力与S有关系。 7争论节后的“想
18、想议议”。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1)完本钱节后面的练习题1,3,4。 (2)提倡课下阅读章后的阅读材料:“开发海洋”。 注: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液体压强的计算教案例如之二 液体压强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3、了解生活中跟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 教学重点 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难点 对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探究活动 教学预备 课件,导学案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合作达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一、情景引入 教师表达几个生活场景。 1. 一阵秋风吹过,地上的落叶像长
19、了翅膀一样飘舞起来。 2. 冬天,风越刮越大,带烟囱的炉子里的火越着越旺,火苗越蹿越高。 3. 居室前后两面的窗子都翻开着,过堂风吹过,居室侧面摆放的衣柜的门被吹开了。 这些都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同学们思索过其中的微妙吗?科学往往就藏在我们身边,今日这节课我们就要通过试验提醒这个小隐秘。 二、学生试验、确立讨论课题 (一)学生试验 教师布置给学生以下七个试验,要求学生在15分钟内,选择其中一局部,依据要求进展试验(选择的试验越多越好),提示学生留意仔细观看试验现象。 1. 纸条一端贴近下嘴唇,用力向纸条上方吹气,观看现象(1)。 2. 将一张纸折成形(2)平放在桌子上,用力向形纸的下方
20、与桌面之间的空间吹气,观看现象。 3. 用手握着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3),观看两张纸怎样运动。 资源库资源库4. 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4),并将手指移开,观看现象。 资源库 (二)现象汇总 试验完毕后,组织学生分组汇报试验现象。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试验: 1. 试验中的讨论对象为什么会运动?(讨论对象的两面存在压强差) 2. 什么缘由造成了压强差的存在? 3. 这些试验共同说明白一个什么问题? (三)确立课题、得出结论 学生小组争论总结出:这些试验都是讨论了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试验现象归纳出试验结论:在气体中,流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液体压强 001 液体 压强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