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电子版(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电子版(5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一年级语文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电子版(5篇)一年级语文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电子版篇一 1.熟悉“远、看、近、听、春、还”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大致意思,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学生喜爱自然和宠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设计理念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在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的指引下,我们要擅长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尝古诗,探究其趣味,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实起来,“灵秀起来”。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仆人,语文教学的人本思想,意味着对每个学生学习共性的敬重。教学中,应让每个孩子自由地读、自由地
2、学、自由地感受、自由地表达、学生有了自由、才会有灵性。课堂上,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喜爱的诗句,自由选择喜爱的方式读书,引导学生在合作与沟通中学会倾听、学会吸取、学会观赏,从而产生思维的撞击、情感的沟通、学问的共享和心灵的震撼。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美唤起他们去探究学习中华古文化的主动性,催化了学生情感,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仆人。 应把握“古诗诵读”这一课型教学的尺度,即重点是识字和熟读成诵,肯定要让学生自己多读,要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要把每行诗读通顺,要读好整首古诗直至能熟读成诵。学生主要通过多读和结合看图,以及教师适当的诗意描述,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悟诗的意境美。教师还应恰当创设出诗境,让学生通过多
3、读体会美、观赏美、评价美,以至于自己表达美、创设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刚人学的一年级小朋友,自我约束力量差,教师如若引导不当,会使他们产生厌倦心情。因此,课堂上把嬉戏寓于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欢乐的事情。 如本节课开课的猜谜语嬉戏,识字过程中的开火车、猜字的嬉戏等等,让学生学习心情高涨,为他们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感受学语文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都猜过谜语吗?谁来出个谜语给大家猜? (学生兴趣盎然地玩猜谜语的嬉戏)同学们真聪慧,教师也请你们猜个谜语(出示古诗),它是
4、一首谜语诗(板书:古诗诵读),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学完古诗,你们肯定能猜出谜底。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请大家翻开书92页,自由读诗,留意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出示小黑板)这六个字你们会认吗?先自己在下面读一读吧! 3.谁想读给大家听一听?(学生自主选择读宇,重点指导读好前鼻音“近”、后鼻音“听”) 4.读得很好,去掉拼音朋友也能读这么好吗?咱们开火车竞赛来读一读吧1 5.猜字嬉戏:教师藏一张字卡在身后,让学生猜是哪个字宝宝这么淘气,在和大家玩捉迷藏的嬉戏。(学生在嬉戏中稳固生字的读音) 三、再读古诗,读通诗句 1.生字读得这么好,信任大家再读古诗时肯定能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
5、自己在下面读一读。 2.同座互读、评,指名全班读、评。 3.全班齐读。 四、品读词句,领悟诗境 1.学生自由读诗,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座听。 2.依据学生学习的状况调整教法,学生喜爱读哪一句,就指导学生读好哪一句。导读方法如下: “远看山有色”,演示“山”的分解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 “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 “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
6、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 “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得意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 3.四行诗都读好了吗?现在我们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 练读,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 4.让学生猜出谜底:画。(板书课题,齐读)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五、积存诗句,熟读成诵 1.学生再来观赏一下这幅漂亮的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 2.学生在学习小组里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好这首诗吧!
7、(小组合作多种形式练读) 3.小组学习成果展现。 4.熟读成诵。(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 六、课外延长,再现情境 1.师:(布满激情地)这首诗可真好玩呀,短短几十个字就描绘了这么美的一幅景象。你们还知道哪些好玩的诗吗?(学生扩展背诗,激发宠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2.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日学的谜语诗,假如猜对了,就画一幅漂亮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嘉奖,并搜集更多古诗参与下周班级开展的“古诗诵读会”。 一年级语文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电子版篇二 教学目标 1熟悉文中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3熟悉文中3对意思相反的词。 4正确、流
8、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看图。 1出示图:学生自己仔细观看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请同学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引导学生按肯定挨次观看,可以从远到近,也可以从近到远的挨次。(图上画了山、水、花、鸟) 3同学们,在你们的记忆中,当春天来到时,山、水、花、鸟分别是什么样的呢?这首诗是怎么写山、水、花、鸟的呢? 二、初读课文,熟悉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诞生字。 2借助拼音练习多读几遍生字。 3指名读生字,订正读音,口头组词。 三、学生再读课文,框选出田
9、字格中的生字。 1指导学生读准生字的读音。 2依据以前学过的字来学会分析字形。 3指导学生按笔顺写字。 4引导学生口头组词。 5学生在书上描写生字。 四、学习诗句,理解意思。 1这首诗一共有几句话? (1)描写山和水的句子找出来。 (2)指名读前两行。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板书:远 山 有色 近 水 无声 (3)让学生找找二行诗句中的相对应的词。 “远看”和“近听”、“山和水”、“有和无”、“色和声”是相对应的词。 (4)仔细看图,远处的山、近处的水怎么样? 远眺远处的山峰,你会看到什么样的风光?(朦模糊胧)看图水流从高处往下流,会发出什么声音?那么诗中却说走近了还是听不到水的声音,这是怎么
10、回事呀!你们猜到这则谜语的谜底了吗?(画) (5)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同桌读,指名读。 2学习后两行诗句。 (1)总体学法: 读诗句,对比图,说说这两行的大致意思。 想想诗句中是怎样写画中的山和水的。 联系实际想,应当是什么样的风光,而书中为什么这样写?找到诗句与画的联系。 (2)学生结合学习方法自学后两行的内容。 (3)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4)指名说说对后两行诗句的理解。 (春天已经过去了,花还是那么艳丽、漂亮。当人们走近的时候,枝头上的鸟不可怕,仍旧停在枝头上)板书:去 花 还在 来 鸟 不惊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又是什么样的状况? (春天过去了,花就谢了,当人们走近鸟
11、时,鸟肯定会飞走的。) (6)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突出“去、还在、来、不惊”这几个词。 学生练习朗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3朗读全首诗。 (1)在诗句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 远 近 来 去 有 无 (2)找出相对应的词读一读。 花 鸟 山 水 声 色 4结合板书练习背诵。 (1)自己练习背诵。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诵。 板书设计: 画 远 山 有色 近 水 无声 去 花 还在 来 鸟 不惊 一年级语文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电子版篇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对比图画用自己地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懂得为什么说谜底是一幅画。 2、学会“画、远、近、无、声、惊”七个生字,熟悉土字旁,把握有无,
12、远近等反义词。 3、熟悉两个偏旁“辶”“忄”。了解文中消失的反义词(远-近,有-无,来-去) 一、观看图画导入新课(课件) 1、教师范读诗歌猜谜,出示挂图,并揭课题。 a、上课之前,教师先让小朋友们猜个谜语,听认真了(范读课文) b、学生动脑筋猜 c、出示挂图(课件):好极了,就是画,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画(板书课题)。 2、认真看这幅画,画上画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提出自学要求,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带拼音的字多读几遍,边读边想一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课文写的是一幅画呢? 2、学生自读课文。 3、指名试读,正音:色、近、惊 三、对比图画,再读课文 1、看看图画再读读
13、课文,想一想,每一行主要说什么? 2、指名沟通(教师板书:山、水、花、鸟) 3、请小朋友在这几个字下画上小圆圈,说明这首古诗主要写这些风光,课文主要写的风光,我们要读重音。 四、讲读课文,理解诗意 (一)讲读第一、二行 1、看图说话:小朋友们,画多美啊,有山有水,用自己的话说说山怎么样,水又怎么样? 2、想一想:我们平常出去玩,从远处看山,山上的风光能看得清吗?水从山上直往下流,假如我们在近处听,会听见什么声音啊?你能学一学吗?(出示课件,让学生观赏流水声) 3、小结:这幅画画得太像了,把山和水都画得像真的一样,那么毕竟是一幅图画,还是真正的山水风光呢?为什么? 4、扮演诗人,远看山,近听水。
14、 a、指名扮演诗人,到教室后面看画中的山,问:现在你看这画中的山,有没有看到它的颜色? b、这就叫“远看山有色” c、教学生字“色”: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字型;说说色是什么意思?(颜色,课文指风光) d、指名扮演诗人,到画前听听流水:问,你听到流水的声音了吗?为什么? e、小结:由于是画,所以说听听(水无声) f、教学远近:远近是一组反义词,说说怎样能记住这两个字;无声是什么意思;无的反义词是什么? g、教学声:强调字形,声的上面是“士”不是“土”。 h、指导朗读第一、二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二)讲读第三、四行 1、想一想,春天,很多花都怎么样了?可是课
15、文里是怎么说的,为什么? 2、要是鸟停在树枝上,人来到鸟的面前,鸟会怎么样呢? 3、指名扮演诗人,走近画,做赶鸟的动作。问:有没有看到鸟儿飞走?课文是怎样说的? 4、教学惊:说说你是怎样记住惊的?惊是什么意思?(惊讶、可怕) 5、指导朗读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五、朗读全文 六、资料城。 1、课件预备“资料城”模块,学生朗读。 2、学生阅读。 3、学生汇报。 七、说话训练,评价沟通。 1、资源预备:课件中的说话训练材料。 2、学生思索沟通。 3、学生表达,教师评价。(鼓舞为主) 八、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一幅画,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鸟的画呢! 九、作业
16、: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7个生字;画:先中间,后两边;声:强调上面是士;色:留意刀字头;远近:留意走字底。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稳固字词,把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2、指导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认读生字卡片(开火车) 2、课堂作业本第一题 3、形近字比拟,组词 远()近()京()声() 运()听()惊()色() 二、指导朗读和背诵课文,加深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课文写的是一幅画。 2、指导朗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范读-指读-引读-齐读 3、依据画面背诵课文 a、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风光? b、课件(声画统一),试背
17、-齐背-指背 三、资料城。 1、课件预备“资料城”模块,学生阅读。 2、学生阅读、沟通。 3、学生汇报,师生评价。 四、写话训练,评价沟通。 1、资源预备:课件中的写话训练材料。 2、学生思索沟通。 3、学生汇报,教师评阅。 4、展现优秀作品。 五、作业指导 1、写出这首诗的几对反义词:远近、有无、去来 2、默写课文 一年级语文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电子版篇四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力量: 1.熟悉十一个生字,会写四个字。熟悉“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分
18、小组读等不同的朗读形式,能够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记本课生字。 3.找、读、了解反义词的意思,能够记住古诗中的反义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看插图和学习课文,感受诗中所描绘的生气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熟悉十一个生字,会写四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纳朗读法、想象法、自主识字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想象画面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由地学文识字。 1.通过朗读、看图完成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 2.自主识字
19、,沟通识记方法,重点字教师赐予适时的点拨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鼓舞学生绽开想象,充分联系生活实际,以此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丽。 四、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教师请学生猜字谜:空山之中一亩田。(谜底是“画”字) 2.教师再请学生猜谜语: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谜底还是“画”) 3.导语:刚刚我们猜的谜语,就是一位古代诗人以画作为谜底写的一首诗。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这首诗。 【设计意图】以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自学字词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的会认字。 (2)请学生对比课文中的拼
20、音,给会认字表中的会认字标好拼音。 (3)课件出示会认字,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4)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导认字,沟通方法。 (1)课件出示:“远、近、还”,请学生说一说这三个字的共同点,熟悉“辶”。 (2)课件出示:“惊”,熟悉“忄”。 (3)请学生任意选择会认字,试着组词语。 3.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1)课件出示:“人、火、文、六”的笔顺,请学生根据笔顺记忆字形。 (2)全班学生跟教师书空“人、火、文、六”四个字。 (3)学生分别用“人、火、文、六”组词语。 【设计意图】鼓舞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字、学词,引导学生主动识字。 (三)看图读文 1.看课文插图读古诗,想一想,
21、每一行诗句主要说画了什么? 2.全班沟通,师总结:山、水、花、鸟。 3.请学生在古诗中找到这四个字并圈起来。 4.指导学生读古诗,留意把“山、水、花、鸟”这四个字读清晰。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读文,指导学生抓住每行诗句中的重点词,了解古诗大意。 (四)了解诗意 1.想象画面,了解第一、二行诗句的意思。 (1)一边看图想象画面,一边读第一、二行诗句。读后说一说山怎么样,水又怎么样? (2)学生沟通“山”和“水”的样子。 (3)导语:远远望去,一座座青山连绵起伏,一股清泉从山间流过。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两行诗句。 (4)请同学们把耳朵贴近书上的插图听一听,是否能听到流水的声音,感受画中的水像真
22、的一样。 2.联系生活,了解第三、四行诗句的意思。 (1)自由读第三行诗句,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春天的花是什么样的,课文里是怎么说的。感受画上的花不管春秋冬夏,始终盛开。 (2)指名读第四行诗句,说一说生活中的小鸟在树枝上休息,要是有人来到它的面前,小鸟会怎样。感受画中的小鸟不怕人。 3.朗读并且背诵古诗。 (1)依据提示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2)根据“山、水、花、鸟”的挨次背诵古诗。 4.找出诗中的反义词。 (1)学生在古诗中找出三组反义词。(远、近;有、无;去、来) (2)课件出示“我会说”,学生练习说反义词。 (3)男女生分成两组,
23、开展“反义词擂台赛”,比比哪组说得多。 【设计意图】1.通过想象画面和联系生活实际,把枯燥地讲解古诗意思形象化、生动化。2.借助划线法和重点词提示法,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五)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人、火、文、六”,学生观看这四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学生观看沟通。 (1)四个字中都有“撇”:“人”字中的“撇”是“斜撇”;“火”和“文”字中的“撇”是“竖撇”;“六”字中的“撇”是“短撇”。 (2)三个字中都有“点”:“火”、“文”和“六”的第一笔“点”都是“短点”;“六”的第四笔“点”是“长点”。 (3)三个字中都有“捺”:“人”、“火”和“文”字中都有“捺”。 3.教师范
24、写“人、火、文、六”。 4.学生描红、练习写“人、火、文、六”。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汉字,比拟一样笔画的不同之处,找准重点笔画,正确、标准地在田字格中书写英雄字。 (六)课外延长 朗读、背诵谜语诗。 风 降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整理去,却叫明月送将来。 蜂 不管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设计意图】增加课外阅读篇目,实现课内外结合,拓宽学生积存渠道。 一年级语文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电子版篇五 教学目的: 1、能对比图画用自己地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懂得为什么说谜底是一幅画。 2、学会
25、画、远、近、无、声、惊七个生字,熟悉土字旁,把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3、会正确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预备教具: 生字卡片、挂图、录音 教学过程: 共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同上 2、学会七个生字 3、能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观看图画导入新课 (课件) 1、教师范读诗歌猜谜,出示挂图,并揭课题。 a、上课之前,教师先让小朋友们猜个谜语,听认真了(范读课文) b、学生动脑筋猜 c、出示挂图(课件):好极了,就是画,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画(板书课题)。 2、认真看这幅画,画上画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三、对比图画,再读课文 四、讲读课文,理解诗意 (一)
26、讲读第一、二行 (二)讲读第三、四行 1、想一想,春天,很多花都怎么样了?可是课文里是怎么说的,为什么? 2、要是鸟停在树枝上,人来到鸟的面前,鸟会怎么样呢? 3、指名扮演诗人,走近画,做赶鸟的动作。问:有没有看到鸟儿飞走?课文是怎样说的? 4、教学惊:说说你是怎样记住惊的?惊是什么意思?(惊讶、可怕) 5、指导朗读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五、朗读全文 六、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一幅画,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鸟的画呢! 七、作业: 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7个生字;画:先中间,后两边;声:强调上面是士;色:留意刀字头;远近:留意走字底。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27、 1、稳固字词,把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2、指导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认读生字卡片(开火车) 2、课堂作业本第一题 3、形近字比拟,组词 远()近()京()声() 运()听()惊()色() 二、指导朗读和背诵课文,加深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课文写的是一幅画。 2、指导朗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范读-指读-引读-齐读 3、依据画面背诵课文 a、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风光? b、课件(声画统一),试背-齐背-指背 三、作业指导 1、写出这首诗的几对反义词:远近、有无、去来 2、默写课文/有色,近听/水/无声。 画教学反思 我讲的
28、是第一册课文画的第一课时教学。画这首诗是一个谜语,所以一开头的时候,我利用谜语进展导入,引起学生兴趣,并且告知学生,今日我们就来猜猜谜语。当我说完课文,孩子一下子都说出了“画”,好像很有一种胜利的喜悦,带着这种愉悦的心情,我们进入了课文。其一,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位在指导孩子看图初步了解课文,知道题目与诗句的关系。其二,识字是课文学习的重点,其中“远”、“近”、“还”都是走之儿的,所以我进展了归类教学,“远”、“近”还是一组反义词,在识字时进展了教学,并让孩子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反义词。识字方法不断地渗透,并进展归类,培育孩子的识字力量。反义词教学也是这一课的重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
29、一个嬉戏:找朋友。学生学得快乐,课堂气氛。 虽然,在课前我对于教材和教案都烂熟于胸,自认为胸有成竹,但是,不管是在课堂上自身的教学,还是学生的课堂常规都消失了一些想不到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方面,对学生的学情估量缺乏。在前面的学习中,孩子们就已经对看图理解课文不生疏了,但这节课上,我认为:学生看到图就能想象的到远远看去山是有颜色的,而水是听不见声音的。当我提出:“从高高的山上流下来的水有声音吗?”孩子们说:“有,有声音。”而且也很确定,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一时让我措手不及。 对于课文中的生字的处理,我仅限于边读诗句边读生字,让孩子在文中去识记生字,忽视了生字的应用,学生在识记了生字后,没有准时地进展口头组词的训练。课后,领导和教师们在评课时准时地给我提出来了。我仔细地反思自己,由于担忧让学生自己组词铺张时间,而不能完成后面安排的写字教学,故而直接让学生读卡片上的词语,没能听听孩子们的的发言,就不能很好的发觉问题。这让我想起语文新课标中强调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敬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要为学生的学习效劳。”我在自己的备课过程中,由于过于注意教学环节的设计,而忽视了学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