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对少》教学设计[001].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多对少》教学设计[0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对少》教学设计[001].doc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多对少教学设计多对少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618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会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等词语形象地描述两个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培育学生的数感和语言表达力量。 2.在观看、比拟的过程中,逐步进展估量意识和简洁的推理力量。 3.通过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进展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具、学具预备:多媒体课件,两叠书,一筐苹果,一筐草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呈现问题情境。新年快到了,小动物们正忙着做星星来装扮它们的家呢!(多媒体出示画面:三个小动物围坐桌前,每个动物面前一
2、堆星星)有哪些小动物呢?(小猴、小猪、小猫)在黑板上贴出三个小动物的头像。 2.尝试猜数。 谈话:这是小猪做的星星,它做了10个。(在黑板上贴出星星并标上“10个“) 提问:小猴做了儿个呢?提示可以先和小猪做的比一比,再猜猜它做了几个。(板书学生猜的个数如11、12、13等)小猫做了几个呢?用刚刚的方法猜猜看。(板书学生猜的个数如30、35、40等) 3.初步体会“多一些、多得多“。 启发:看来,小猴、小猫都比小猪做的多。同样都比小猪做的多,为什么大家猜小猴只做了十几个,而小猫却做了三十几个、四十几个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汇报沟通。 归纳:小猴只比小猪做的多了一点点儿,小猫比小猪做的多
3、了许多。我们可以说“小猴比小猪做的多一些“,“小猫比小猪做的多得多“。 板书:小猴比小猪做的多一些。小猫比小猪做的多得多。 评析:教师创设了三个小动物做星星的好玩情景,让学生把小猴、小猫做的星星都和小猪做的10个进展比拟,并尝试猜一猜它们做的个数。通过比拟、猜想、验证沟通等活动,初步体会了“多一些“和“多得多”的含义。 4.练习反应。 让我们再来比比小动物做的纸花吧!(多媒体呈现) 提出要求:先比一比,再说一说“谁比谁做的纸花多一些“、“谁比谁做的纸花多得多“。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共同评点。 5.体会“少一些、少得多“。 (1)谈话:我们知道小猴做的星星比小猪多一些,那么这句话反过来怎么说?小猪
4、做的星星比小猫怎么样? 板书:小猪比小猴做的少一些。小猪比小猫做的少得多。 (3)用这样的说法再来比一比小动物做的纸花的朵数。 评析:在学生初步把握“多一些“、“多得多”这两个概念的根底上,启发学生反过来想,运用类比的方法去探究“少一些“和“少得多“的含义,自然顺畅。 6.比拟选择。 (1)下面,我们和小动物们一起到果园里去看一看!(多媒体呈现) 苹果树上的苹果真多呀!小熊数了一数,说:苹果有50个。小兔神奇地说: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小朋友,梨可能有多少个?在你认为适宜的答案下面画“v“。学生在书上选择后,指名说一说理由。 (2)小朋友们真棒!幼儿园的明明和红红也有一道题想请教大家。 明明说
5、:“小班共有38人。“红红说:“大班人数比小班少一些。“小朋友,大班可能有多少个人呢?先让学生独立选择答案,然后再相互说说是怎样想的。 二、拓展内化,稳固提高 1.延长拓展。 (1)刚刚,小朋友们学会了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来比拟两个数的多少。除了比多少,我们还学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等。你能用刚刚的说法来比一比教师与壬军军(班内一男生)、李援援(班内一女生)的高矮吗? (2)小朋友说得真好!教师一次到商店买文具,售货员阿姨说:“钢笔的价钱比练习本贵多啦!“你知道“贵多啦“是什么意思吗?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评析:描述两数大小关系除了多(少)一些、多(少)得多外,还有很
6、多类似的术语,如“大多啦“,“贵多啦“等,教师抓住时机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对学问进展适当拓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2.比一比,说一说。(“想想做做“第3题)下面,我们来玩个比拟数的大小的嬉戏。怎么玩呢?两人一组,分别说一个数,再分别说一句话,比拟两个数的大小。小组内其他同学做裁判,看看他们谁说得好。学生分小组进展嬉戏。 3.估一估,猜一猜。 (1)教师拿出两堆本子。说明矮的一堆有20本。要求猜一猜高的一堆有多少本。(高堆的本数大约是矮堆的2倍)先分小组争论,再沟通汇报。重点让学生说说估量的理由。教师再拿出一堆本子(比40本略少),估量一下这一堆大约有多少本。 (
7、2)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刚刚估量时,小朋友们视力不错,这道题也是考验大家的视力。这回有没有信念?学生独立选择后,再作出评价。 (3)猜对了草毒的个数,兰兰想请小朋友猜一猜她爷爷的岁数。(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画面)兰兰说:“爷爷的岁数比65大,比70小。爷爷可能是多少岁?“有哪些可能,你怎样想的?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在全班沟通。 评析:练习设计,内容充实,形式活泼多样,比一比、说一说、估一估、猜一猜、选一选等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推理,可以有效地培育学生的估量意识、简洁的推理力量,丰富学生的数感。 三、猜数嬉戏,完毕全课 谈话:小朋友今日学会了用不同说法比拟两个数的大小。最终,我们一起
8、来做一个猜数嬉戏。好不好? 介绍嬉戏方法:甲想好一个两位数,让乙猜。乙每猜一次,甲都要作出评价,如“太大了“、“再小一些“等,直至猜对。想一想,怎样用较少的次数猜对。多媒体示范嬉戏。“学生自由分组嬉戏。 多对少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沟通、获得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同时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培育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育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严密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9、教学难点: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 三、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题目: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 1请学生独立思索并解答。 (1)把谁看作单位“1”? (2)今年的图书册数是去年的几分之几? 2沟通反应。 方法一: 方法二: 3小结。 方法一是先求出今年比去年增加的图书册数,再加上原有的册数就是今年的图书册数。 方法二是先求出今年图书册数是原有图书册数的几分之几,再依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今年的图书册数。 【设计意图】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是学生已经把握
10、的学问,因此复习此类题目可以给本节课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利用学问间的迁移,学生能够很好地过渡到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自主探究学习教材第90页例4。 课件出例如4题目: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 思索: (1)这道题和前面那道题有什么不同? 前面那道题是“增加了”,这道题是“增加了”。 (2)你能试着独立完成吗? 学生试着独立思索,教师巡察。 (3)完成的同学同桌之间沟通一下,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全班沟通反应。 方法一: 方法二: (5)“原有图书册数”是单位“1”,“增加了”是增加了原有图书
11、册数的。 方法一是先求出今年比去年增加的图书册数,再加上原有的册数就是今年的图书册数。 方法二是先求出今年图书册数是原有图书册数的百分之几,再依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今年的图书册数。 2小结。 (1)该如何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呢? (2)通过再次比照得出: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与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与解题方法是完全一样的,只是题目中的分数换成了百分数。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思索、同桌合作、全班沟通反应的形式,经受观看比拟、独立思索、得出结论的数学活动过程,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学问的兴趣,渗透学问之间相互迁移的数学思
12、想。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欢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学问应用 1龙泉镇去年有小学生人,今年比去年削减了。今年有小学生多少人? 2袁隆平是我国闻名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xx年,袁隆平指导的杂交水稻试验田平均每公顷产量到达近吨,比全国水稻平均每公顷产量多了约。20xx年全国平均每公顷水稻产量大约是多少吨? (1)请学生独立思索并解答。 (2)沟通反应,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参赛作品共有125幅,一等奖6幅,二等奖占参赛作品的16%,三等奖的数量比二等奖的数量多4%。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并进展解答。(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并解答。) 【设计意图】通过上述练习题,把学生所学的学问和已把
13、握的解题力量奇妙地融合在一起,既使学生稳固本节课所学学问,弄清了数量关系,又使学生的学问得到了整合,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力量。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把握了哪些学问? 你是怎样获得这些学问的? 你还有哪些疑问? (五)随堂作业 独立完成教材第92、93页练习十九的第5、7、8题。 多对少教学设计3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这是一篇以儿歌形式呈现的对子课。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 学问方面: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结合生活实际和儿歌的内容了解生字的意思。 力量方面:会认8个字,会读指定词语,能在教师的帮忙下把儿歌读正确,大体了解意思。 情感方面:激发学生识
14、字兴趣,培育良好的写字习惯。 2、教学重难点: 这课的教学重点放在识字与写字上,教学难点是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写好“长、少”两个字。 二、课前预备: 课前教师需要查阅的资料是常用汉字书写笔顺。教学具预备主要是生字卡片和课件。 三、设计理念: 本课以儿童生活积存为根底,把要学的字结合成对子,编写成押韵的儿歌,使学生在趣味嬉戏中识字,在读儿歌的过程中了解字义。 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结合生活实际和儿歌的内容了解生字的意思。 (二)、教学教程设计: 1、激发兴趣,复习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上对下导出多对少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手让学生充
15、分地自读,能借助音节读准字音。(这一设计是向学生渗透读书的方法。) (2)、读后的检测:通过任意的指名读,了解学生对字音的把握状况。(出示课件:借助课件,打出课文内容,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 (3)、在读准字音的根底上,让学生带着任务再自由读:找一找书中的对子,并圈一圈,画一画。(这一设计旨在培育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3、自学生字,培育自学力量。 自学步骤: (1)读准字音; (2)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识记字形; (3)组词语或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字意学生自学和自学后同桌沟通。(这个环节设计是为了培育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4、汇报沟通,归纳好的识字方法。 5、拓展延
16、长: 从课文中,我们熟悉了两对对子:多少;重轻;你还能给哪些汉字对对子?(学生自由发言,从生活中发觉对子。) 6、指导学生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少”(出示课件:借助课件的演示,使学生看清字的书写笔顺及占格位置。(1)、教师范写,学生观看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先书空,再描红,感知字的书写。 (3)、教师带学生写: 竖钩从哪里起笔,怎样行笔? 两点怎样写? 撇有什么特点? (4)学生练习,教师巡察指导。 (5)评价,练习。(指导和评价要详细。) 7、小结学习内容,通读课文。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不妥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教!感谢! 多对少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在详细情
17、境中,直观感受“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和“差不多”的意义,体会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能详细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并运用它们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在描述数量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培育学生数感及估数的意识,初步感受比拟中的相对性。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 能用数学语言初步描述数量之间相对的大小关系。 三、教学难点 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对性,进展学生的数感。 四、教学过程 (一)猜数嬉戏、激趣导入 1.教师组织全体同学进展猜数嬉戏。 (全体学生与教师一起进展猜数嬉戏。) 2.引导学生思索:嬉戏中,我们用到了什么数学学问?(比大小。)
18、 3.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连续来学习有关比拟的学问。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初步感知猜数嬉戏用的区间套逐步靠近的数学思想。】 (二)探究新知、进展数感 1.通过两个量比拟,复习旧知 (1)表达情境:班级进展了苹果树的评比,小芳、小明、小刚获得前三名,依据他们说的话,推断谁是第一名。 (2)播放录音:小刚:我得了一些苹果。小芳:我得的比小明多。 学生听录音,通过对两个数量的描述推断谁多谁少。 引导学生思索:他俩比,谁有可能得第一?为什么? (3)小结:看来两个量通过比拟,就能知道谁多谁少。 【设计意图:结合现实情境制造性地使用教材,唤起学生原有的学问阅历,进展两个数量的比拟。】 2.
19、通过三个量比拟,引出新知 (1)播放录音:小明:我得的也比小刚多。 引导学生思索:能知道谁是第一吗?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全班沟通、互动感知。 (2)播放录音:小芳:我得的比小刚多一些。小明:我得的比小刚多得多。让学生再次进展推断。 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多得多” “多一些”这两个词的理解。 【设计意图:唤醒学生日常生活中积存的阅历,通过比拟、猜想、沟通等活动,初步体会了“多一些”和“多得多”的含义。】 (3)教师质疑:还是没有告知详细的数,现在怎么就知道谁第一了? (4)在学生互动沟通的根底上,进展小结:看样子光知道多还不行,还得知道多的程度! (5)让学生描述:小刚、小芳他俩跟小明比的结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多对少 001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