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分与合的教学及反思一年级数学教案分与合(4篇).docx
《一年级数学分与合的教学及反思一年级数学教案分与合(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分与合的教学及反思一年级数学教案分与合(4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一年级数学分与合的教学及反思一年级数学教案分与合(4篇)一年级数学分与合的教学及反思(推举)一 (一)学习状况分析 班级学生69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根本学问、技能方面根本上已经到达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肯定的兴趣,乐于参与学习活动中去。特殊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拟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索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心情。 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及格率100%、均分93分、后进生转化50%。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全部状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表达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当关注的的是使已经根本形成的兴趣长久的保持,并逐步引导
2、思维的乐趣、体验胜利所获得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乘法的初步熟悉,16的乘法口诀,熟悉人民币,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及圆的直观熟悉,简洁的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阅历学问和生活阅历为根底,供应学生熟识的详细情景,以帮忙学生理解数学学问。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3、留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沟通与自
3、主探究的气氛中学习。 (一)学问和技能方面 1、经受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义识100以内的数;初步熟悉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熟悉数位和数位挨次,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把握数序,会比拟两个数的大小。 2、经受探究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拟娴熟地进展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熟悉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惜人民币。 4、经受观看常见平面图形的过程,直观熟悉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5、初步感受形与体的联系,初步感受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 6、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7
4、、经受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进展简洁的分类,学会用简洁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洁的统计表。 8、能看懂简洁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展简洁的分析、推断和推理。 (二)数学思索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初步进展思维力量。如熟悉计数单位和数位挨次时,学习从详细现象中概括出数学规律;在学习数的组成与比拟大小时,进展分析、综合、推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在整理数的挨次时发觉百数表的一些规律等。 2、在探究并把握100以内加、减口算方法时,培育思维的精确性;在口算练习中初步培育思维的灵敏性;在算法多样化中初步培育思维敏捷性。 3、在熟悉乘法的过程中,初
5、步体会一般与特别的关系;在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育学习策略,进展推理力量。 4、在熟悉常见平面图形和对图形进展折、剪、拼等变换中初步培育空间观念。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展有条理的思索,并对运用方法和获得结果的合理性进展初步推断。如利用估量监控计算得数、检查解决问题的答案,运用统计数据进展合情推理等。 (三)解决问题方面 1、在教师组织下,能运用熟悉的数描述、沟通现实生活中的大事。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觉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已经把握的数学学问和方法解决问题。 3、在详细的问题情境中,能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大致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在教师的安排下回忆
6、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动身,多实行嬉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加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留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去问书本上的问题。应当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看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拟好玩的作业,比方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分与合的教学及反思(推举)二 我今日说课的题目是“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它位于新课标试验教材人教版其次册第六单元,先讲单元分析,再就第一小结第一课时进展教学设计。 在说课之前,我觉得很有必要剖析学生现
7、有的认知根底: 学生已经把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连加、连减、加减混和计算挨次的把握。 这也正是本单元教材编排的学生思维最近进展区。 本单元是本学期的重点单元之一,约占教学总时数的25%,高质量、高效率完本钱单元的教学工作将有利于顺当达成学期育人目标,同时教材的编排凸显以下四个特点: 是以学生已经把握的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数的组成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作为本单元新学问的生长点。 计算按难易程度分三段编排: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各小节教学内容的编排,分三个层次:以实际情景供应计算题,并呈现算法
8、的多样化;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把握算法;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索算法。 “用数学”是结合计算消失的,让学生体会怎样发觉、提出数学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并且内容直接取材于学生熟识的生活事例。 总之,教材的编排是由直观操作等依靠实物思索到脱离实物思索,遵循由详细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育,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育计算力量,解决实际问题打根底。 介于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根底,我认为本单元教学重点是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依据国家新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数学学科育人要求,我拟定的单元目标是: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会口算100
9、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学生能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将采纳的教学策略有二:打破传统教学计算时的“枯燥”、“机械重复”的缺陷,创设情景,把计算置入生动好玩的情景中,给枯燥的计算教学注入生命与活力;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节贯穿练习中,培育计算力量。 以本单元第一小节“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第一课时为例谈教学设计: 教材第57页例1,完成练习十的第14题。 通过直观手段,让学生理解、把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创设情景,为学生供应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空间,培育学生的观看、分析、解决问题的力量。 探究整十数加减整
10、十数的计算方法。 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 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操作法。 多媒体课件、题卡、学生备小棒。 1、创设情景,激情引趣。(3分钟) 2、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7分钟) 3、实践运用,进展力量。(15分钟) 4、独立思索、稳固新知。(5分钟)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 多媒体课件出示“公园花卉展”的主题图,问:你看到了什么?(有三种花,说出每种花的盆数)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拟分四个环节进展: 第一环节:在“公园花卉展”的情景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全班学生沟通后教师板书出问题) 其次环节:小组争论先解决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争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计算时是怎样想的?教师
11、参加学生的争论) 第三环节:小组汇报争论的计算方法:一个一个地数、按数的组成计算、想减算加、用十做单位计算、摆小棒看出来的小组互评。多媒体直观演示,验证计算结果,并且让学生比拟出那种方法最简便。表达算法的多样性和敏捷性。学生再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计算其余的问题。 第四环节:增加如“工人叔叔搬走10盆紫花,还剩多少盆紫花”,“红花和紫花的总数比黄花多多少盆”等整十数减整十数和加减混和计算的问题,学生思索计算并且说明理由。学生进展自评。 (三)实践运用,进展力量: (以一年级综合实践课“小猪爬山”的故事为题材设计闯关活动),小猪和伙伴们结伴去爬山,假如遇到困难该怎么办呢?进展德育渗透。 第一关:计算并
12、说说 40+20 3+2 64 5+47 4020 30+20 6040 50+4070。 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促进学问迁移和加强学问间的联系) 其次关:看图写算式(旨在比拟、比照整十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加整十数等的区分和联系,培育学生的口头表达力量)如:40+3和40+30。 第三关:集体闯关,每个小组一张题卡,用时少、正确率高为优胜奖。号召学生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对闯关活动进展小结,师评为主。 4、独立思索、稳固新知: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第14题。 创设情景,激情引趣:结合教材创设“公园花卉展”的真实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兴趣才是最好的教师,又对学生渗透爱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思想品德教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 级数 学分 教学 反思 一年级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