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一单元复习《单元测试》试卷试题共4套及答案.pdf
《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一单元复习《单元测试》试卷试题共4套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一单元复习《单元测试》试卷试题共4套及答案.pdf(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六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测试班级姓名_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翡翠(fi)榛子(zhn)蜜饯(jin)掺和(cn)B骡马(lu)娴熟(xin)唾沫(tu)僧人(sng)C敦厚(dn)机杼(zh)正月(zhng)獠牙(lio)D演绎(y)吞噬(sh)脱缰(jing)杏仁(rn)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字的一项是()A随心所欲B哄堂大笑C截然不同D悬灯接彩3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花重/锦官/城B札札/弄/机杼C江船/火/独明D迢迢/牵牛星4 北京的春节的语言俗白清浅,朴素自然,不能体现“京味儿”的句子是()A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B孩子们准备
2、过年,第一件事就是买杂拌儿。C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D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二、填空题二、填空题5根据你所掌握的习俗寓意完成下面的练习。(1)看年画,猜寓意,写成语。_(2)元宵节时吃汤圆:_6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日夜不(_)张灯结(_)行(_)积德能歌(_)舞(_)堂大笑随心所(_)两(_)三刀赞叹不(_)(1)唐东杰布表演藏戏,就是劝人(_),出钱出力,共同修桥。(2)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_)的七兄妹。(3)今年的元宵节晚上,街上(_),到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4)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让人们(_)。7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在横线上。(1)住方家大
3、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_(2)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_(3)花生仁儿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_8写出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近义词。(1)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_(2)他惊异得喊起来了。_(3)花生仁儿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_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除夕真热闹:要做_、穿_、贴_、吃_,放_,还要_。(2)寒食是唐代诗人_创作的一首_。此诗前两句写的是_风光,描写了整个_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_景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_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3)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
4、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国王的面具是_的,_代表威严;_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_;巫女的面具是_的,象征其_的性格。(4)_,何时复西归?(5)少壮不努力,_。三、现代文阅读三、现代文阅读阅读。腊八粥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就给我们煮腊八粥。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院煮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
5、为借这机会,清理橱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是一九三 O 年一月七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
6、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子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们妈妈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记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
7、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表,就是腊八!”我没有说什么,只泫(xun)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10填入第五自然段中括号内最适当一项是()A姥姥,以后我们不煮腊八粥吃不行!B姥姥,以后我们每年不煮腊八粥吃。C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D姥姥,难道以后我们不煮腊八粥吃了吗?11用横线画出叙述腊八粥做法的句子。12这篇文章的内容共涉及“我”家几代人。写到的煮腊八粥的有哪些人?_13找出与结尾处相照应的语
8、句。请用波浪线画出来。14联系上文,分析作者“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时的心理。_15从内容的特点来看,文章中写“我”为纪念母亲而煮腊八粥的作用是什么?_四、书面表达四、书面表达16习作小屋。生活中,不经意间,有很多珍贵的东西被我们丢失了,或许是一段记忆,或许是一个节日,或许是一种精神,或许是一种思想请以“重拾”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不少于 600 字;(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4)不限文体(诗歌除外);(5)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B2D3B4C5喜上眉梢年年有余一家人团团圆圆6停彩善善哄欲面已
9、行善积德能歌善舞张灯结彩赞叹不已7夸张反问拟人8准备惊讶不用9年菜新衣对联团圆饭鞭炮守岁韩翃七绝白昼京城夜晚走马传烛红色红色王妃柔顺半黑半白两面三刀百川东到海少壮不努力10C11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土八种干果掺在二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案子、花生、葡萄干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12五代人。分别是“我的外婆”,“我的母亲”,“我”,“孩子们”,“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13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子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14对孩子们的纪念活动表示认同、被孩子们的诚挚感情感动,并由此触发了对周总理的怀
10、念。15为后面孩子们为了纪念周总理面而煮腊八粥的记叙作铺垫。16略部编版六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测试班级姓名_一、基础巩固。(29 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商贩(fan)嘟囔(rng)唾沫(tu)黄焖鸡(mn)B.摆摊(tn)五侯(hu)燃放(rn)饺子(jio)C.栖息(q)细腻(n)皎洁(jio)吞噬(sh)D.吞咽(y)肿胀(zhng)文章(zhng)演绎(y)2.我能写得正确又漂亮。(10 分)ci xingzh yntng xiolu tuoqi ho()()()()()fn sujio huzhng zhngk qji sh()()()()()3.下
11、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 分)A.今夜月明人尽望。(尽:都。)B.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寒食节,一般在清明节之后。)C.纤纤擢素手。(擢:仲出,抽出。)4.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词不能替代加点词的一项是()(3 分)A.今天表演节目的清一色是女生。(通通)B.一眨眼的时间,浪潮就涨了好几米高。(瞬间)C.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破烂)D.宁宁在这次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拔得头筹)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 分)A.十天为一旬,“初旬”就是指一个月的上旬。B.十五夜望月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建,寒食是唐代诗人韩愈写的。C.北京的春节和腊八粥这两篇课文都写到了“腊八粥”
12、,吃腊八粥有喜庆丰收之意。6.下列诗句表达的情感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 分)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D.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7.下列诗句分别描写的是哪个节日?请选一选。(填序号)(6 分)A.重阳节 B.清明节 C.元日(正月初一)D.寒食节 E.中秋节 F.元夜(元宵节)(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4)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6)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
13、去。()二、句子游乐园。(9 分)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 分)(1)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照样子,用一组表达相同意思的词语仿写句子)_(2)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用句中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_(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给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_2.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请仿照例子写一写。(3 分)(例)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1)过年的时候吃鱼:_(2)建筑上雕刻蝙蝠:_(3)中秋的时候吃月饼:_三、小
14、练笔。(4 分)沈从文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请仿照着写一种我国传统节日时吃的食物。如:粽子、月饼、汤圆_四、积累运用。(8 分)1.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写出与诗句相对应的节日和习俗。(3 分)节日习俗(1)春城无处不飞花,_。()()(2)_,不知秋思落谁家?()()2.填一填。(5 分)(1)“迢迢牵牛星,_。”描写的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_节。(2)长歌行 是一首_诗,诗中劝人珍惜时间的诗句是:_,_。五、课内阅读。(8 分)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
15、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1.文段第 1 句话与后面几句话是_关系。(2 分)2.文段从多个角度描写了除夕的热闹,读句子选一选。(3 分)A.视觉 B.听觉 C.嗅觉(1)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2)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3)鞭炮声日夜不绝。()3.读画横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 分)_六、快乐阅读。(17 分)母亲那碗腊八粥儿时的记忆中,每当迈进了腊月的门槛,母亲便开始扳着手指数起日子来,念叨着:“快到腊八了,又该给你们熬腊八粥喝了.我小的时候,乡村还是比较贫困
16、的,粥可谓是庄户人家的主食了。那年头,稠粥是不敢奢望的,生活不宽裕的家庭,因为舍不得多放米,有时稀得能照出人影儿。只有富裕点的人家,那粥才浓些,是真正的大米粥,人们就夸张地说成“竖勺子不倒”了。这粥,最好喝的当然还得数腊八粥,但除了过腊八节,寻常的日子里更是难得吃上一顿的。据老辈人说,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度日,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牵牛走过一座独木桥,牛脚下一滑跌下了桥,将腿摔断了。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朱元璋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个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香甜可口。
17、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过上了好日子,为了铭记当年被财主关进房子忍饥挨饿的痛苦经历,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传说故事在小孩子心中总是神奇的,因此,在清晰地记下了这个美好故事的同时,也记住了那年那月腊八粥的诱人甜香。每到腊月初八,母亲就会早早起床熬腊八粥。腊八粥的食材是很丰富的,除了可以选用豌豆、黄豆、红豆、绿豆、高粱等粮食作物,还可以加入青菜、慈姑、荸荠、红枣、白果等蔬菜和干果。听母亲说,“腊八”一词中的“八”字,一般在配料时都是以凑齐八样为宜,搭配可随各人喜好而定。熬腊八粥是很费时的,但母亲却总是很有耐心。她先将豆油在锅里烧热,再放进葱
18、花和盐爆锅,然后逐步加入水和配料,待锅烧开后才会放点菜叶进去搅匀。其中,花生米是母亲用菜刀在面板上挨个切成碎块的,喝着母亲做的腊八粥,每当嚼到里面的花生米时,感觉那味道真是格外的香。当浓浓的香味在屋子里弥漫开来时,母亲便开始喊我们起床。腊月正是呵气成雾、滴水成冰的季节,每当从被窝里钻出来,浑身早已冻得发抖。母亲把那香味扑鼻、色泽鲜艳的腊八粥盛到碗里时,我们激动的心情便再也按捺不住,会敞开腮帮子大嚼大吃,因为粥烫得厉害,“吸吸溜溜”的声音响成一片。每当嚼到里面细碎的生米时,感觉那味道真是格外的香。一家人你一碗我一碗,一边品尝着香稠的美味,一边称赞着母亲的厨艺。母亲端着碗坐在一边也不管我们,只用那
19、充满了爱的目光凝视着我们。待到额头上、鼻尖上沁出细密的汗珠时,那心窝里就别提有多温暖了!冬去春来,物换星移,近三十年的时光一晃而过。如今,腊八粥也不再是孩子们垂涎的美食了。虽然现在城市粥店里腊八粥的用料已与以前大相径庭,什么桂圆、莲子、枸杞、蜜饯等既营养又保健,十分讲究,但我吃来却总感到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1.短文第 2 自然段中,“竖勺子不倒是说_。(2 分)2.下列对短文第 3 自然段讲述有关腊八粥的传说故事,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从全文来说,这一叙述方式属于插叙。B.交代了腊八粥的来历,丰富了短文内容。C.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讲述了朱元璋从放牛娃成为皇帝的过程,使故事情节波
20、澜起伏。D.表现了朱元璋忆苦思甜的情怀,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不忘过去,珍惜现在情感。3.作者详细描写的是哪部分内容?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4 分)_4.与小时候的腊八粥相比.现在城市粥店里腊八粥的用料又多又好,可作者“总感到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这是什么原因?_(4分)5.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阅读链接”材料都写到了吃腊八粥的情景.试比较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 分)【阅读链接】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_七、习作。(25 分)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有着
21、许多传统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相信在这些节日中一定曾留下你和亲人、朋友、同学之间的许多美好回忆,请选择其中的一件,把你们过节的情景有条理地写下来。参考答案一、1.C2.猜想 眨眼 通宵 骆驼 恰好粉碎 搅和 肿胀 哭泣 解释3.B:4.C.B.6.D7.(1)E(2)A(3)C(4)F(5)B(6)D二、1.例:(1)凉山消防队员牺牲的驱耗传来,凉山森林消防支队的队长撕心裂肺,大凉山的村民痛哭流涕,队员的亲属们呼天抢地,每一个人都泪流满面。(2)这片森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是天然的氧吧。(3)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2.(1)寓意年年有余(2)寓意福从天降(3)寓意刚闭圆圆三
22、、略。四、1.(1)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节禁火、吃冷食(2)今夜月明人尽望中秋节赏月、吃月饼2.(1)皎皎河汉女七夕(2)汉乐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五、1.总分2.(1)C(2)A(3)B3.人们对吃团圆饭的重视。六、1.粥很浓稠 2.C3.作者详细描写的是母亲数腊八粥和“我们”喝腊八粥两部分内容。这样写详略安排得当,突出中心,深化了母亲慈爱的形象。4.儿时乡村生活贫困,物质匮乏,儿时的膳八粥是母亲亲自做的,粥里融入了母亲的爱,有家的味道,所以,即使现在城市粥店里腊八粥的用料又多又好、作者也“总感到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5.示例:相同点是都写出了腊八粥的色、香味(好看、好闻、好吃);都表现了作者
23、对腊八粥的分外喜爱之情。不同点是吃腊八粥时的心理略有不同。短文表现了吃粥时的激动和兴奋之情,以及对母亲厨艺的赞美,而木命年的回想则表现了吃腊八粥时的矛盾心理;一方面“舍不得吃”,另一方面“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七、略部编版六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测试班级姓名_一、积累与运用。(共 18 分)1.读拼音、写词语。(10 分)wi tobin potin nrn fnglu tuo()()()()()rn gngnng chufn suji rn b tng()()()()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店铺(p)间断(jin)B.分外(fn)迫不得已(y)C.搅和(he
24、)娴熟(sh)D.亲戚(qi)响彻(ch)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3 分)(1)日暮汉宫传蜡烛()傍晚;(时间)将尽,晚;沉下去。(2)纤纤擢素手()提拔;伸出;洗。(3)今夜月明人尽望()完;达到极端;全,都.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2 分)A.日夜不绝绝无仅有B.随心所欲摇摇欲坠C.万象更新更名改姓D.归根结底张口结舌5.补全四字词语,并完成练习。(9 分)()七八()哄()()笑万()得()能()善舞两()三()独出()()一()所()师传身()(1)类似画“_”的含有数字的四字词语,我还能再写一个:_。(2)画“”的词语含有一对_,我还能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单元测试 六年级 下册 语文 部编版 第一 单元 复习 试卷 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