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教案16(共7课)(2022新版).doc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教案16(共7课)(2022新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教案16(共7课)(2022新版).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单元 环境与我们1.地球宇宙的奇迹【教材简析】在宇宙数以亿万计的星球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另一个像地球一样适合生物生存繁衍的星球。人类和其他生物生活的地球是绝无仅有的,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地球的四大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恰到好处地为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了解地球的神奇和独特,才能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如此珍视、爱护我们的环境。本课是五下环境与我们单元的起始课,主要通过三个活动开展探究活动。首先利用视频资料来激趣,引发宇宙空间中那些星球更适合居住,利用班级记录表收集学生关于地球环境的原有认识和想法。接着通过资料学习、观看视频等方法收集有关地球环境的数据,并通过画图等形式
2、建构地球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概念。最后,利用探讨“设计一个宇宙空间站”这一核心活动,内化学生在前面学习中建构的概念,指向核心素养。【学情分析】在学习二年级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和三年级的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后,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或了解了有关于地球基本情况的内容。对于地球环境并不陌生,但是这些知识和生活经验相对比较零散,不成系统。特别是探讨设计宇宙空间站这一活动,对于学生的思维严密性是一大挑战。【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2.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3.海洋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多种资源。科学探究目标1.交流、讨论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必要的条件。2.探讨宇宙空间站
3、要为宇航员提供哪些生存条件。科学态度目标感受地球的神奇以及生存环境的珍贵。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人类对环境的依存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查找资料,观看视频了解地球环境的独特性,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和丰富的资源。难点探讨设计一个宇宙空间站。【教学准备】学生学生活动手册。教师班级记录表、地球圈层图、海洋资源示意图、神奇的地球家园视频【教学过程】一、激趣与聚焦1.视频激趣(播放神州十三号出舱视频)(预设:通过视频的播放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以及对宇宙的向往之情。)2.了解前概念:宇航员在太空中可以清晰的观察到我们居住的地球以及其它星球,你知道宇宙中有那些星球呢?(预设:站在宇宙背
4、景上来看地球,引导学生能说出其他一些星球,如月球、水星、金星、木星。) 在这些星球上是否有外星生物居住呢?它们生存的条件如何?适合我们地球人生活吗?如果遇到外星生物,你会怎么向他们介绍我们居住的星球呢?(预设:这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有很多相关的小说和科幻影视作品。学生举例介绍后,教师指出,目前,所有的“外星文明”故事都是虚构的,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除地球之外的星球存在生命。地球是已知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二、探索探索活动1:“梳理我们认为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聚焦:到目前为止,除地球之外,人类还未发现其他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我们居住的地球有什么独特之处?它为人类及其他生命提供了哪些生存
5、所必需的条件呢? (1)小组交流互动(2)及时记录,不断补充。(预设:学生可能会注意到水、空气、土壤、动植物等,但可能会忽视如温度、能源、大气层对有害的宇宙辐射的阻隔等。利用班级记录表,梳理并记录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3)交流互动探索活动2:“画一画我们的地球,标出与生命活动有关系的部分”。 刚刚我们通过讨论基本了解了地球的一些情况,那接下来就请结合老师提供的视频及文字资料,填写地球圈层轮廓图。(1)出示视频:地球的四大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2)出示资料卡:关于地球的一些知识。(3)提供无文字的地球圈层轮廓图,通过知识的梳理让学生用简图、示意图等形式,把地球的环境条件和生命活动关
6、联起来。探索活动3:“收集资料或观看图片,了解地球是一颗非常独特的行星”。 现在我们知道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是很适合人类居住的,那太阳系中其它行星是不是也适合我们居住呢?(1) 出示太阳系图和地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情况对比资料(2)出示与地球相邻的星球的视频并了解其现状。三、研讨:1.设计宇宙空间站现在看来地球是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那我们的宇航员在空间站里是怎样生活的呢?应该有那些配套设施才能保证宇航员保证的生存条件呢?那让我们一起来设计一个宇宙空间站吧!2.进一步理解地球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宇宙空间站,是一颗独特的星球四、拓展阅读“丰富的海洋资源”图文资料 其实在我们的地球上还有很多的资源没有被开发
7、以及充分利用,那就是我们丰富的海洋资源,它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物、矿产、能源等,海洋中的生物还是地球上最主要的二氧化碳吸收者。就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一起来走近地球我们美丽的家园吧!【活动手册使用说明】制作地球说明书环节,一边活动,一边记录在学生手册中,先学生独立制作,再进行小组讨论,汇总。【教学后记】2.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教材简析】本课时是单元第二课时,在上一课,学生了解到地球家园给我们提供珍贵的生存环境。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交流、分析的形式,了解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知道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发的,这些环境问题会给地球上的生物带来灾难
8、,了解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给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环境污染”已有一定认识,并且具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有部分学生还可能参与过一些环保活动。不少学生已经了解地球这颗独特的星球为人类提供了珍贵的生存条件,但是对于地球面临的复杂、严重的环境问题,那些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不是很清楚。通过对环境问题的整理和分析,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巨大影响。【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有些环境问题是由人类的活动引发的,地球面临着多种环境问题。2.人类的一些不合理的活动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科学探究目标能够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查阅资料、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有关环境问题的信息。科学
9、态度目标关注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树立改善环境问题的信心。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教学重难点】重点人类的一些不合理的活动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难点能够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查阅资料、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有关环境问题的信息【教学准备】教师“面临的环境问题”班级记录表、有关环境问题的录像及其他资料。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有关环境问题的录像以谈话方式导入:“地球提供给我们宝贵的生存环境, 现在全球的环境状况令人乐观吗?”1.提问1:“除了自然灾害之外,我们的地球家
10、园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可以是学生自己观察、感受到的,也可以是听说、了解的。预设学生答案(垃圾污染、大气污染等)2.提问2:有些环境问题是由人类活动引发的,这些环境问题又对人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进行简单分析。二、探索: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学生记录单探索活动 1.列举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并说出哪些与人类的活动有直接关系。学生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基础和经历过的环保宣传、实践活动,充分发表自己知道的相关信息。小结: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三种环境问题是比较常见的,也与我们息息相关。探索活动2.分小组整理并分析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影
11、响,并在全班展示和讲解。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分小组整理并分析这几种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影响,各小组选择一个环境问题,利用气泡图进行讨论、梳理、填写。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以加深学生印象。探索活动3.收集资料,了解全球变暖的情况。教师出示北极熊被困在浮冰上的照片,讲解冰雪环境对北极熊生存的重要性,展示几十年前与近几年的北极的环境图。让学生观察、比较并确认现在的北极地区浮冰面积急剧缩小,这几乎给北极熊带来灭顶之灾。教师提供有关全球变暖的资料,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全球变暖的情况。三、研讨:选择性的分析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学生记录单1.地球都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你能列举出哪
12、些事实?让学生就某一环境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如全球变暖问题。如果全球变暖不断加剧,导致海平面大幅上升,地球上的沿海地区将发生什么情况?也可以播放相关的气候灾难科幻电影片段,引起学生的关注。 2.这些问题会给地球上的生物带来哪些危害?针对某一环境问题,从身边的现象着手进行分析。3.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环境有什么影响?教师可让学生着重关注人类的不合理活动,要求表达有理有据。认识到人类活动与环境息息相关,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四、拓展:了解我们所在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记录单1.当地存在典型的环境问题,让学生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13、。2.布置学生了解当地的水资源问题、垃圾问题,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教学后记】3.珍惜水资源【教材简析】地球表面的71%被水覆盖,然而,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总水量的约0.26%。有人比喻说,在地球这个大水缸里,我们可以用的水只有一汤匙。我国虽然水系发达,但由于人口多,所以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并不丰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很多城市、农村都缺水。应当让学生了解世界淡水资源短缺以及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的问题,进而引起他们关注“珍惜水资源”这个主题。本课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聚焦,联系前一课学生提到的水资源紧缺问题,提出“地球的表面有那么多的水,为什么许多地
14、方还是缺水?”,引发学生思考,进而聚焦“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和利用水资源”的问题。第二部分探索,共安排了四个活动。活动1,阅读资料并讨论,资料包括地球上水资源的构成和占比图,地球上淡水资源的构成和占比图,世界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量对比图,我国部分省份人均水资源量对比图等。这些图例直观地展现了可用淡水资源的稀缺,让学生通过阅读、计算、比较、分析,明确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多,而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更少,而且分布很不均匀。活动2,家庭用水情况调查,通过向父母了解,统计全班所有家庭月用水量,估算每人每天的用水量,学生会认识到我们的用水量比较大以及水资源的重要性。活动3,了解正在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防
15、治污染,生活节水,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等。活动4,交流我们能为节约用水做些什么。第三部分研讨,“地球上的水资源有限,但种植业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何解决?”,引导学生关注现代节水技术,也为拓展部分的任务提出需求。第四部分拓展,本环节要求学生设计制作一个盆栽植物的简易滴灌装置。简易滴灌装置适合小学生设计和制作,有的作品可以有效地使用,这是工程与设计理念在教科书中的显现,也是学生参与节约用水的具体行动。【学情分析】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过严重缺水的体验,一般都不会关心家庭的用水情况;对于现代节水技术、灌溉技术了解更少。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水资源的珍贵,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制作简易滴灌装置,控制水
16、的流量,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地球上的水很多,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紧缺。2.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多。3.新技术能帮我们节约用水。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获取有关水资源的信息,通过比较、分析明确我国水资源的状况。2.调查家庭一个月的生活用水,并利用图表进行比较、分析。科学态度目标感受水资源的珍贵,关注水资源紧缺、水污染问题。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滴灌装置技术能节约水资源。【教学重难点】重点阅读、计算、比较我们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调查家庭一个月的生活用水。难点阅读、计算、比较我们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简易滴灌。小组制作简易滴
17、灌系统的材料。【教学过程】教学前一周,布置学生向父母了解家庭月用水量。老师可以先介绍水表的读数方法,如果学生不会读家里的水表数,可请家长协助,最好能拿到前几个月家庭水费收据,把记录的数据或水费收据带到课堂,作为教学素材。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出示幻灯片,地球图片与缺水图片,引发学生思考。提问:地球的表面有约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可为什么许多地方还是水资源紧缺?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给予引导。揭示课题:珍惜水资源(板书)设计意图资料呈现地球上一些地区缺水严重的情况,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聚焦节水话题。学习资料:世界性水资源的紧张状况。图片内容包括非洲严重缺水的情景,如土地干裂,河流干涸
18、;我国西北部干旱地区人们排队取水;某些地方庄稼因缺水而干枯,等等。 二、探索:探究活动一:阅读资料,计算水资源状况。(预设5分钟)(1)出示地球上水资源的构成和占比饼图。请学生计算,淡水资源总量约为多少?(2)出示地球上淡水资源的构成和占比图。请学生计算,可用淡水资源(淡水湖和河流的水资源)总量约为多少?(3)出示世界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量对比图。请学生阅读,说一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在这些国家中的排位。(4)出示我国部分省份人均水资源量对比图。找一找,学生自己所在省份的人均水资源量。组织学生讨论“我们为什么担忧水资源的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计算、比较、分析,明确虽然地球是“水的星球”,但
19、由于地球上大多数水无法利用或难以利用,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多。而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更少,而且分布很不均匀,导致水资源更显紧张,再加上水污染严重,水资源的问题堪忧。探究活动二:家庭用水调查。(预设10分钟)提问:你知道你每天的用水量是多少吗?(1)请学生出示带来的家庭水费收据,算一算家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2)教师提供当地人均用水量的数据,请学生把自己家的用水情况与当地人均用水情况作比较。引导学生思考,实际用水量与你猜测的用水量一样吗?设计意图通过此活动,学生会发现水资源的重要性,并可能发现每个人每月的用水量比原先预计的量要大。探究活动三:了解全社会正在采取的措施。(预设10分钟)教师提问:
20、你知道哪些珍惜水资源的措施?学生例举珍惜水资源的措施。教师介绍水污染防治法。防治水污染,就是非常重要的珍惜水资源的措施。2017年6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指出,要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全社会大力推进节水措施。采用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阅读资料了解资料了解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来源于一名工程师的意外发现。他在一块干旱的土地上看到了唯一存活的一棵树。出于好奇,他寻找了那棵树活下来的原因。原来那棵树下埋着一根正在渗漏的水管。于是他想到,可以把水管埋到地下,扎上孔,这样又省水,又能满足
21、植物的需要。滴灌技术就这样产生了。播放滴灌技术视频。探究活动四:我们在生活中怎样注意节约用水。(预设5分钟)(1)在学校里,我们如何节水?(2)怎样节约家里的生活用水?(3)怎样减少水的污染?三.研讨(预设5分钟)1.教师提问:地球上的水资源有限,但种植业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何解决?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谈种植业节水的方法。2.介绍现代种植业的一些节水灌溉技术。设计意图研讨一个具体的问题“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丰富学生的知识,从而引出拓展活动“制作简易的滴灌装置”。四.拓展(预设2分钟)设计、制作一个盆栽植物的简易滴灌装置。1.出示真实滴灌装置的图片或视频,观察滴灌装置的结构,
22、讨论它的工作原理和节水原理。2.提供制作的材料。3.确定评价的标准。(1)要求缓慢滴水,在一定时间内滴水不超过多少毫升。(2)能半自动化灌溉。4.要求学生把制作的简易滴灌装置用于实际的盆栽植物滴灌,以检验效果。设计意图融入STEM理念,把认知和动手操作结合起来。【教学后记】4.解决垃圾问题【教材简析】本单元的前几课介绍了我们面临的几种环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了这些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学生针对水资源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初步学习了分析环境问题的方法。本课的主要任务是以解决垃圾问题为核心,通过问题调查、数据统计、对策设计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垃圾问题的严峻,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3、。本课教材与新课标“人类生存需要防御各种灾害,人类活动会影响自然环境”这一学习目标相对应,共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 聚焦:部分通过图片、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垃圾对环境对地球生命的极大影响,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聚焦课题关键问题。第二部分 探索:探索由四个层次组成。探索1,以调查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关于垃圾源头、种类、质量、去向等方面的信息。探索2通过数据统计、图表资料展示感受生活垃圾数量之大,强调问题的严重性,并介绍垃圾进行分类。探索3,提出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垃圾问题坚决方法。探索4,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的角度提出解决垃圾问题的实用方法。第三部分 研讨:通过引导学生研讨垃圾分类的意义与减少垃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与我们 小学 科学 教科版五 年级 下册 第三 单元 环境 我们 教案 16 2022 新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