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分子生物学》精品讲义1.pdf
《2023年《分子生物学》精品讲义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分子生物学》精品讲义1.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分子生物学教案 E DNA 复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理解 DNA 复制的半保留机制和半不连续复制 2 掌握细菌 DNA 复制过程及有重要作用的酶和蛋白质 3 了解细胞周期 4 了解真核生物 DNA 复制的特点 E1 DNA 复制概述 半保留机制 DNA 两条亲代链分别作为模板催化新生子链的合成,新生 DNA 的一条链是原来的旧链,另一条是新合成的,为半保留复制。Meselson 和 Stahl(1958 年)用实验证明了该机制(见教材 P71)。亲代链分开及新生 DNA 开始复制处称为复制叉。DNA 合成的底物是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dATP dGTP 、dCTP
2、、dTTP 。合成的能量来自 dNTP的水解。复制子、复制起始与终点 以单一单位复制的任一段 DNA 都称为复制子。每个复制子都有固定的起始点,原核生物许多病毒的 DNA 呈环形,为单一复制子,通常两个复制叉从一个起始点向两个方向复制,复制的起始和细胞生长周期调节都在起始点处调节。真核生物的线性染色体由多复制子构成,每个复制子都有自己的起始点,起始点在最初解链处富含 AT 序列,它比富含 GC 的起始点更易解链。半不连续复制 由于 DNA 新链合成只允许以 5/3/方向 进行,而两条亲本链反向平行,因而一条新链从起始点按 5/3/方向连续合成(前导链),另一条新链(后随链)从复制叉开始按 5/
3、3/方向先合成一些短的 DNA 片段(冈崎片段),再由连接酶连成一条连续的 DNA。即前导链连续合成为长链,后随链则是间断合成的,这种合成方式为半不连续复制。RNA 引导 在每一片段的 5/端先合成一小段 RNA(引物),引导 DNA 合成。E2 细菌的 DNA 复制 起始 E.coli 的起始点位于遗传基因座 oriC,大肠杆菌编码的蛋白 DnaA 首先识别和结合于 oriC 的 9bp 重复序列形成复合物,约 45bp 成为单链,DnaB 进入,它是 DNA 解旋酶,利用 ATP 水解产生的能量解开双链 DNA,形成的单链泡被单链结合蛋白 Ssb 所覆盖。DNA引发酶结合到 DNA 上并合
4、成引物 RNA。解旋 DNA 解旋酶沿模板链前进,打开双螺旋使复制顺利进行,在闭环 DNA 中复制叉处解旋所形成的正超螺旋可通过型拓扑异构酶即 DNA 旋转酶的作用而释放。延伸 DNA 聚合酶的全酶二聚体引发体和 DNA 解旋酶结合成复合体(复制体),以每秒 900bp 的速率合成 DNA。引发体含有 DnaB 解旋酶和 DNA 引物酶,在后续链上间断合成 RNA 引物。DNA 聚合酶催化合成 DNA,该酶含有聚合酶亚基和一个 3/5/外切核酸酶亚基。DNA 聚合酶负责切除引物并填补缺口,该酶具有 5/3/聚合酶、5/3/外切核酸酶及 3/5/校正外切核酸酶活性。DNA 连接酶填补片段间的缺口
5、。终止与分离 两个复制叉在 oriC 约 1800 的对面相遇。该区域有终止子位点,它们与 DnaB抑制剂(tus 基因的产物)结合,阻止复制叉移动。复制结束后两个相扣的子链 DNA 由拓扑异构酶(一种型拓扑异构酶)解联,分配到两个子细胞。E3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 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的全部过程为细胞周期,它包括 DNA 的复制和细胞分裂。细胞周期分 4 个时期:G1 期细胞为复制作准备;S 期DNA 复制;G2 期S 期后有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丝分裂前的短暂期;有丝分裂期染色体对等分配到两个子细胞,它又有前、中、后期之分。G1、S、G2 共同组成间期。有丝分裂后,增殖的细胞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6、的 G1 期,也可脱离细胞周期进入非增殖的休眠状态 G0 期(沉默期)。检验点及其调控 在 G1 期有决定细胞进入下一个分裂周期的限制点(R 点),细胞分裂周期起始还需促细胞分裂原,若细胞在到达 R 点之前缺乏促细胞分裂原,细胞将重进 G0 期。细胞周期中终止细胞分裂的那些点叫检验点,它在间歇期发生以保证细胞分裂之前完成DNA 复制。细胞周期蛋白和 CDK 蛋白磷酸化是调控细胞周期进程的一个主要机制,由一个调节亚基(细胞周期蛋白)和依赖细胞周期蛋白的激酶(CDK)来完成,细胞周期蛋白CDK 复合物决定将被磷酸化的目标蛋白。E2F 和 RB 的调控 由 G1 期进入 S 期主要依靠对 E2F 这
7、一转录因子的激活,E2F 的活性又受与其结合的蛋白 RB 的抑制,在 G1 中后期,细胞周期蛋白CDK 复合物使 RB 磷酸化从而释放 E2F 进而激活转录。细胞周期的激活、抑制和癌症 小的抑制蛋白如 CIP 蛋白和 INK4 蛋白可通过抑制细胞周期蛋白CDK 复合物的活性来延迟细胞周期的进程。细胞周期与癌症间有着根本的联系,G1 到 S 期的过渡受到原癌基因和抑癌蛋白的调控。B细胞的癌变与细胞周期蛋白 D1 基因的过表达相关。人类癌症中两个重要的抑癌基因产物抑癌蛋白 RB 和 P53 均与细胞周期调控密切相关,RB 调控 E2F 的活性,当 DNA 损伤时,P53 诱导 P21 WAF1/C
8、IP1 的合成。E4 真核生物的 DNA 复制 实验系统 仅有 400 个复制子的酵母,更为简单的猿猴病毒(SV40)病毒都是很好的模型。非洲爪蟾卵提取物广泛用于外加 DNA 或整个细胞核的复制。起始点和起始 约 2050 个复制子串联成簇在 S 期同时开始复制,常染色质先复制,其次为异染色质,最后是着丝粒和端粒。酵母的起始点都有一个 11bp 长的保守序列(自动复制序列 ARS),它可结合起始点识别复合体(ORC),被 CDK 激活后引导 DNA 复制。每个复制子仅起始一次,特许因子在作用后失活能防止复制的再次起始。复制叉 真核生物复制叉移动速度为每秒 50bp,该过程需要解旋酶、单链结合蛋
9、白(复制蛋白 A)和 3 种 DNA 聚合酶。聚合酶引发复制的起始,聚合酶延伸前导链,聚合酶完成后续链的复制。DNA 及复制所需的蛋白质均固定在核基质上。端粒的复制 真核染色体末端(端粒)由多个简单重复序列构成,不带遗传信息,且 3/端突出于 5/端 以防止半不连续复制不能复制线性染色体末端而造成遗传信息的丢失。端粒酶负责端粒 DNA 的复制,它带有与端粒重复序列互补的 RNA 分子。该酶在体细胞中处于抑制状态,但在许多癌细胞中处于激活状态。F DNA 损伤 、修复与重组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突变的种类和产生的因素 2 理解 DNA 复制忠实性的机制 3 掌握 DNA 修复的机制 4 掌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子生物学 2023 精品 讲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