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pdf
《2023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七单元的教材分析 本组以思想方法为专题,安排了 4 篇课文,有的讲述了将古代兵器矛和盾的长处集合在一起而发明了坦克的经过;有的记叙了外国的一位小朋友,小时候从家门口数了十步埋下的木匣,五年后只数了五步就挖出了木匣的故事,悟出了周围的一切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的道理;有的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人们不要自以为是,人各有所长,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奚落别人的短处,看问题要全面,物有长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这 4 篇课文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要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教学目标(1)会认 27 个生字,会写 41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后边词语表里的词语
2、。(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读懂课文内容,从而明白一个道理。(4)抄写好词佳句,积累语言。单元教材的重点 (1)重视学生生字能力的培养。(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3)抓住关键词理解文章内容。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5 矛和盾的集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矛、盾”等 6 个生字。会写“矛、盾”等 14 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 16 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吗?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开口,如果把它们集合
3、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齐读:矛和盾的集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指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自己把课文再默读一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三、质疑提问,初步释疑 学生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同座交流交流。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问题。对于一些非重点问题,相机解决。提炼重点问题,明确学习目标。以下两个问题可作参考:步就挖出了木匣的故事悟出了周围的一切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的道理有的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要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重视学生生字能力的培养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理解文章学习必备
4、 欢迎下载 a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b“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这两个问题作为下节课学生讨论的话题。指导写字 出示要求会写的 14 个字。重点指导 7 年左右结构的字。持 般 攻 炮 坦 战 神 a引导学生观察这 7 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b多媒体演示这 7 个字的布局。学生写字,教师巡视,及时评议。实践活动 搜集能说明课文最后一句话含义的事例,准备交流。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矛、盾”等 6 个生字。会写“矛、盾”等 14 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 16 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教学重难点: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教学过程:复习问题,揭示目标 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两个问题?教师出示问题: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步就挖出了木匣的故事悟出了周围的一切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的道理有的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要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重视学生生字能力的培养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理解文章学习
6、必备 欢迎下载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两个问题。学生讨论,交流感悟 学生自己先带着以上两个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可以适当作点批注。小组内交流。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发言,并且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请这个同学做好记录,整理其他同学的意见。全班交流。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补充。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相机请学生朗读有关内容。感情朗读全文,读后让学生继续质疑、释疑。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师出示课文的结尾。齐读这段话。你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吗?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事例或课前搜集到的事例,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写字抄词 练习其他 7 个生字。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实践活动 摘抄你认为课文中用得好的词语
7、。搜集一些发明家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板书:25、矛和盾的集合 矛 进攻 集合 步就挖出了木匣的故事悟出了周围的一切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的道理有的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要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重视学生生字能力的培养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理解文章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盾 防守 坦克 练习设计:一、辨一 辩。持()炮()般()挂()泡()船()功()腿()伸()攻()退()神()二、说反话 自卫 ()紧张()安全()后退()三、这样的词语你还能写几个吗?模仿秀: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 哇哇 哗哗 _ _ _ 26 科利亚的木匣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认识“匣、锯、阶”3 个生字。
8、会写“挖、鞋”等 13 个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等 15 个词语。步就挖出了木匣的故事悟出了周围的一切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的道理有的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要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重视学生生字能力的培养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理解文章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教学重难点: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 教学过程: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出示 5 岁时的“科利亚”人物像。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苏联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科利亚。课文讲了科利亚的什么事情呢?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呢?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
9、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朗读展示: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带,学生边听边思考揭题时的两个问题。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简单谈谈自己觉得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引导学生质疑。精读感悟,明白道理 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思考问题: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他是怎样埋木匣的?为什么要埋木匣呢?学生默读课文第四至十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科利亚后来是怎么找到木匣的?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这件事中,科利亚懂得了什么道理?a指名读这一段;分男生、女生读这一段。b引导
10、学生回顾课文: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c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上的事、社会上的事,也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或课外读到的文章来说说“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作业 步就挖出了木匣的故事悟出了周围的一切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的道理有的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要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重视学生生字能力的培养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理解文章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抄写课文最后一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认识“匣、锯、阶”3 个生字。会写“挖、鞋”等 13 个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等 15 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
11、道理。教学重难点: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教学过程:熟读课文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自由朗读全文,挑选自己喜爱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巩固生字 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分类记忆要求会写的字。a找出左右结构的 9 个生字:挖、鞋、锯、抢、难、初、敌、阶、懂。有的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忆字形。b学生利用笔画、偏旁或熟字记忆其他 4 个生字:斧、免、屋、管。给生字组词。指导写字 出示 9 个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这 9 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学生写字。a教师播放节奏舒缓的音乐,学生闭目静坐,正确执笔,摆好坐姿。步就挖出了木匣的故事悟出了周围的一切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的道理有的们应该
12、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要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重视学生生字能力的培养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理解文章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b学生对照范字临写。每个字写两遍。c教师巡视,及时评议。遇到共性问题可以范写指导。将学生写得好的作业即时展示。抄写词语 自己读、记词语。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复述课文 个人练习。指名复述,全班评议。实践活动 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板书:26 科利亚的木匣 埋 挖 受启发 人长大 步子变大 一切在变 练习设计:读课文,圈画有关内容,填表。时间 主要人物(科利亚)事情 年龄 数数 步子 差不多四年以后 五岁 步子小 战争开始的时候 能数到一百多 量五步挖
13、匣子 27、陶罐和铁罐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认识“陶、懦”等 10 个生字。会写“陶、谦”等 14 个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 13 个词语。步就挖出了木匣的故事悟出了周围的一切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的道理有的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要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重视学生生字能力的培养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理解文章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寓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重难点:感悟课文寓意 教学过程:形象揭题,点明学法 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看一看,还可摸一摸。板书课题,指名学生读,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揭示学法:学生充分自读
14、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习。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学生听课文的录音磁带。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同座互相朗读课文,形式自定:可以交替一人读一段,可以分角色读,可以一人读 1至 9 自然段,一人读 10 至 17 自然段。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同座配合,向全班展示朗读。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小组讨论,合理安排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分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a你觉得铁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b
15、你觉得陶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c教师扣住学生的朗读,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弱、轻蔑、争辩、恼怒”;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小组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步就挖出了木匣的故事悟出了周围的一切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的道理有的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要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重视学生生字能力的培养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理解文章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全班交流,展示朗读。评出最佳合作小组。交流感受,明白道理 教师启发: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
16、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如:学生认为“要谦虚,不要骄傲”可以;认为“要多看别人长处、多看自己短处”可以;认为“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悲”也可以。拓展延伸,加深理解。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故事,想到了哪些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的事情。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认识“陶、懦”等 10 个生字。会写“陶、谦”等 14 个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 13 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感悟课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教学重难点: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教学过程: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七 单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