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全面汇总归纳1.pdf
《2023年上海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全面汇总归纳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上海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全面汇总归纳1.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精品知识点 八年级第一册 目录 让我们起航 1 去物理之海冲浪 2 有用的物理学 3 测量的历史 第一章 声 1-1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 1-2 声音的特质 第二章 光 2-1 光的反射 2-2 光的折射 2-3 透镜成像 2-4 光的色散 第三章 运动和力 3-1 机械运动 3-2 匀速直线运动 *3-3 变速直线运动 3-4 力 力的图示 3-5 重力 力的平衡 3-6 惯性 惯性定律 1 去物理之海冲浪-致同学们 学习必备 精品知识点 一、物理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科学,它研究声、光、热、电、力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它不仅有趣,而且十分有用。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有三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他们
2、是意大利的伽利略、英国的牛顿、和美国的爱因斯坦。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建立了相对论。二、怎样学习物理(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物理规律,重大发明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思索而总结出来的。(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观察、实验、看书、听课、都要多动脑子勤于思考,对于科学知识不满足于背诵条文,要力求理解,应该养成看、问、“为什么”的习惯,用疑问的眼光看待各种现象,探究我们不知道的自然规律。(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物理知识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又要用到实际中去,为改善人们的生活,造福人类。在物理学的学习过程中
3、不能忘记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没有物理学和其它科学技术的成就,能有我们今天的生活吗?不恰当地使用科技成果,是不是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麻烦?三、阅读伽利略对摆动的探究 讨论:a.伽利略怎样观察吊灯的摆动,并发现了值得注意的现象。b.伽利略在在观察中推出了什么疑问?对于这些疑问作出了什么猜想?c.伽利略怎样设法证实自己的猜想。d.科学家对于摆动规律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说明了什么?重要的物理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在探究某一物理现象可能与某几个因素有关时,只让一个因素发生变化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从而考虑该因素产生的影响,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测量的历史 一、测量的目的:为了进行可靠地定量比较。动力
4、力的图示重力力的平衡惯性惯性定律去物理之海冲浪致同学们学习们是意大利的伽利略英国的牛顿和美国的爱因斯坦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发明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思索而总结出来的勤于思考重在理解学习必备 精品知识点 单位:公认的比较标准 二、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先规定它的单位,而长度测量是基本的测量。要熟记下列长度的单位及换算。长度的单位有:千米(km),(国际单位)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等,生活中单位:公里、里。换算关系是:1Km=1000m=1公里=2 里 1m=10dm 1dm=10cm 1cm=10
5、mm 1mm=1000um 1um=1000 nm 2.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常见的还有:卷尺、直尺、三角尺、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等。使用刻度尺时应做到“三会”。(1)会观察: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又叫最小刻度)。(2)会使用: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零刻线若磨损可以从其它刻度线量起)。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3)会读数、记录: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3.测量长度几种方法:普通方法:利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如用刻度尺测课本的长或宽。特殊方法:利用刻度尺间接测量物体的
6、长度。如用积累法测细金属线直径。还有积薄成厚法。辅助工具法:利用三角板配合刻度尺测硬币的直径。4、误差与错误:误差:我们把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产生的原因:由于估读的数值不同,仪器本身不准确,一些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等因素对测量工具的影响,造成了误差。测量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减小误差的措施比较多如选择精密的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 错误是由于操作者不当引起的,可以在测量中改正。误差不等于错误。三、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S),其他单位如日、小时、分等 1 日=24 小时 1小时=60 分 1分=60 秒 2、打点计时器测时间:打点
7、计时器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计时装置,在交流电 69 伏条件下正常工作,振针每002 秒打一个点,即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相邻 2 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0.2 秒。生活中用秒表、钟表测时间。四、质量的测量 1、定义;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任何物体都有质量。2、质量是物体的属性。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而变化。3、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其他单位:吨、克、毫克,公斤、斤。1 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 克 1克=1000 毫克 1 千克=1 公斤=2 斤 4、质量的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的是托盘天平,生活中常用的电子称
8、、台秤、磅秤等。5、托盘天平的构造如下图:动力力的图示重力力的平衡惯性惯性定律去物理之海冲浪致同学们学习们是意大利的伽利略英国的牛顿和美国的爱因斯坦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发明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思索而总结出来的勤于思考重在理解学习必备 精品知识点 6、天平的使用方法 (1)要放置在水平的台面上。游码要归零。(2)调节平衡螺母(天平两端的螺母)调节零点直至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3)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根据称量物的性状应放在玻璃器皿或洁净的纸上,事先应在同一天平上称得玻璃器皿或纸片的质量,然后称量待称物质。(4)添加砝码从估计称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减小。托盘天平只能称准到 0.1 克
9、。加减砝码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直至指针再次对准中央刻度线。(5)过冷过热的物体不可放在天平上称量。应先在干燥器内放置至室温后再称。(6)物体的质量=砝码+游码 (7)取用砝码必须用镊子,取下的砝码应放在砝码盒中,称量完毕,应把游码移回零点。使用注意:1.事先把游码移至 0 刻度线,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左右平衡。2.左放物体,右放砝码。3.砝码不能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在使用天平时游码也不能用手移动。4.过冷过热的物体不可放在天平上称量。应先在干燥器内放置至室温后再称。5.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时,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6.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上(如
10、: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7.加砝码应该从大到小,可以节省时间。8.在称量过程中,不可再碰平衡螺母。9.砝码若生锈,测量结果偏小;砝码若磨损,测量结果偏大 10.若砝码与要称重物体放反了,则所称物体的质量比实际的大。7、测量液体的质量:A、调节天平平衡在水平面上 B、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m C、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 D、液体的质量为 Mm E、整理仪器 第一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
11、);托平 衡 螺游底镊横 梁 标砝分 度指动力力的图示重力力的平衡惯性惯性定律去物理之海冲浪致同学们学习们是意大利的伽利略英国的牛顿和美国的爱因斯坦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发明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思索而总结出来的勤于思考重在理解学习必备 精品知识点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注: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2、真空不能
12、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 m/s;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 v=s/t;声音在 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m/s;*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 0.1s 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叠加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
13、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也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我们听见立体声就属于双耳效应的应用);二、声音的特征 声音的特性包括:音
14、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3、音色:声音的品质特征;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 20000Hz,高于 20000Hz 叫超声波;低于 20Hz叫次
15、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动力力的图示重力力的平衡惯性惯性定律去物理之海冲浪致同学们学习们是意大利的伽利略英国的牛顿和美国的爱因斯坦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发明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思索而总结出来的勤于思考重在理解学习
16、必备 精品知识点 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90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70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50 分贝;0dB 指刚刚引起听觉;5、控制噪声:(1)在声源处减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八、声音的利用 1 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 B 超,敲铁轨听声音,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制作声纳等等)2 声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旁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
17、表等精密仪器)第二章 光 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4、应用及现象:激光
18、准直。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如图:在月球后 1 的位置可看 到日全食,在 2 的 位置看到日偏食,在 3 的位置看 到日环食。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 墨经 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 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 3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 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 2/3。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反射定律
19、: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3、分类: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 平滑。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1 2 3 动力力的图示重力力的平衡惯性惯性定律去物理之海冲浪致同学们学习们是意大利的伽利略英国的牛顿和美国的爱因斯坦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发明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思索而总结出来的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20、学习必备 精品知识点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练习: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4、面镜: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像、物大小相等 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作 用:成像、改变光路 实像和
21、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球面镜:定义:用球面的 内 表面作反射面。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 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 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定义:用球面的 外 表面做反射面。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 应用:汽车后视镜 练习: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除了可以减小前进时受到的阻力外,从光学角度考虑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车内的物体的像成在
22、司机视线上方,不影响司机看路面。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可以使车前障碍物在路面形成较长的影子,便于司机及早发现。1、重点难点精析 1、光传播到两种不同物质的分界面时,有一部分会被反射,仍在原来的物质中传播。这种现象就是光的反射现象。入射点(O):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法线(ON);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2、光在反射时遵循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凹面镜 凸面镜 动力力的图示重力力的平衡惯性惯性定律去物理之海冲浪致同学们学习们是意大利的伽利略英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上海 年级 物理 知识点 总结 归纳 全面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