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七年级科上学总复习.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七年级科上学总复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七年级科上学总复习.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第一章 科学入门 第一节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相应的答案的学问。2、科学家的工作往往从关注自然界事物的存在、发展、变化开始,不断提出问题,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发现规律。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并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适;但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4、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实验和思考。5、出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路,有针对性。也就是要明确研究的对象,针对现象的某一点或某一方面去提问。一般有:现象为什么会发生?现象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现象的发生跟什么因素有关?现象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变化?现象发生后会引起什么后果?第二节
2、 实验和观察 常用仪器的名称及用途 实验 科学研究 仪器的基本操作 方法态度 作出准确判断 观察 人体感觉局限性 工具的使用 扩大观察范围 进行测量 1、人们直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叫做直接观察。借助仪器和工具进行的观察,叫做间接观察。观察还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观察(依靠仪器)3、认识实验室里的集中仪器 仪器名称 主要用途 试管 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加热 试管夹 试管加热时夹持试管用 试管架 放置试管或晾干试管用 停表 测量时间间隔用 天平和砝码 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 测量电路中电流大小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电压表 测量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大小 显微镜 观察微小的物体 酒精灯 用于加热物
3、体 第三节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测量是一个比较的过程,是将待测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刻度尺 3、长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长度主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 千米(km)=1000m=103m 1 厘米(cm)=0.01m=10-2m 1 毫米(mm)=0.001m=10-3m 1 微米(m)=0.000001m=10-6m 1 纳米(nm)=0.000000001m=10-9m 4、正确使用刻度尺 使用方法:放正确:刻度尺紧靠被测物体。看正确:视线与刻度尺垂直。读正确: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记正确:数值后一定要写明单位。测量所能达到
4、的准确程度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决定。5、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6、体积的主单位是米3。较小还有分米3、厘米3等。液体体积常用单位是升和毫升。7、换算:1 米3=1000 分米3 1 分米3=1000 厘米3 1 分米3=1 升 1 厘米3=1 毫升 8、体积的测量 形状规则(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的固体,可用刻度尺测量。液体体积测量工具:用量筒或量杯。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在量筒内放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 V水,把固体浸入水中读出固体和水的总体积 V总,则固体的体积 V=V总V水。9、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1)放平稳:放在水平桌面上。(2)读准确视线与液面相平,若是凹面以凹面最低处为准;观察量
5、筒上的最小刻度、量程。第四节 温度的测量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常用温度计(包括水银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单位和刻度方法:常用温度单位是摄氏度“0C”。摄氏温度是怎样规定的:在标准大气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并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一般有现象为什会发生现象在什条件下发生的现象的发生跟什因素有关觉局限性工具的使用扩大观察范围进行测量人们直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压下,把冰水混合无的温度定为 0 度,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 100 度,将 0 和 100 之间等分为 100 份,每一份就是 10C。温度计的使用:a、不能测量超过温度
6、计量程的温度;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取出读数;d、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相平。3、体温计与常用温度计的区别 温度计 体温计 用途 测物体温度 测人的体温 测量范围 零下几度1000C 左右,范围大 350C420C 准确程度 10C 0.10C 构造 内径细而均匀的玻璃管,下端是玻璃泡 下端玻璃泡比细管容积大得多;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的玻璃管 使用方法 不能离开物体读数,温度降低时,管内液体自动退回玻璃泡。能离开人体读数,温度降低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要用力甩几下。4、温度低于390C 的环境,要用酒精温度计测量,因为水银的凝固点是
7、390C。第五节 质量的测量 1、质量(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即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的变化而改变。(3)质量标准物国际千克原器,保存在法国巴黎国家计量局内。(4)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1kg=1000g=1.0106mg 2、实验室常用天平来测量质量。3、天平的构造、使用和维护:(1)天平的构造:(2)使用方法: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处;调节横梁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这时横梁平衡;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横梁标尺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这时,盘里砝码的总
8、质量加上游码所指示的质量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即左=右+游码)(3)天平的维护:不能超过量程;取放砝码、移动游码要用镊子,用完砝码后即使放回盒内;不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防止锈蚀。第六节 时间的测量 1、时间:我们所说的时间,有的是指时刻;有的是指时间间隔。2、时间的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还有分、时、天、年等。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并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一般有现象为什会发生现象在什条件下发生的现象的发生跟什因素有关觉局限性工具的使用扩大观察范围进行测量人们直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1 小时=60 分钟 1 分钟=60 秒 1 天=
9、24 小时 3、常用的计时器:有机械钟表、电子钟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等。(1)精确测量时刻的方法天文的方法;(2)“钟表”的读数是指时刻;(3)“停表”的读数是指时间间隔;(4)原子钟,是更精密的计时器。第七节 科学探究 1、科学的核心是探究,科学探究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式。2、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 建立猜测和假设 制订计划 获取事实与证明 检验与评价 合作与交流。第二章 观察生物 第一节 生物与非生物 1、放大镜的构造和使用功能(1)构造: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2)使用功能:调节物镜眼之间距离,可获得放大的、正立的物体虚像 2、观察蜗牛:(1)蜗牛的外形特征:体外有螺旋状的外壳,内
10、有柔软的身体,外壳具有保护作用;触角:两对,前短后长,是感觉器官,具触觉、嗅觉、味觉、视觉 头部 眼:着生于触觉的顶部 口:主食主物的根、叶和叶芽 腹部具腹足。扁平、肌肉发达,有腺体能分泌黏液,所以蜗牛经过的地方会留下痕迹(2)蜗牛的生理特征:应激性:对外界的刺激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蜗牛具有触觉、嗅觉、味觉和视觉,但没有听觉(3)蜗牛的生活习性:陆生,有夏眠和冬眠的生活习性,耐饥饿能力强,栖息于阴暗潮湿环境中,夜间活动。对农作物有危害作用是农业害虫。3、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区别:生 物 非 生 物 对刺激有反应(具有应激性)对刺激无反应(无应激性)能生长 不能生长 需要营养 不需要营养 能生殖繁殖
11、后代 不能繁殖后代 能进行呼吸 不能进行呼吸 需要排泄 不需要排泄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并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一般有现象为什会发生现象在什条件下发生的现象的发生跟什因素有关觉局限性工具的使用扩大观察范围进行测量人们直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具遗传变异特征 无遗传变异特性 4、动物和植物(1)动物和植物的营养方式不同 动物:自身不能制造养料,要通过摄取食物获得养料 植物:能利用阳光、水、二氧化碳制造养料(2)区分植物和动物 区分理由 植物 动物 是否需吃东西 不需要 需要 能否快速运动 不能 能 能否制造养料 能 不能 是否对刺激有反射 不明显 明显 生长是
12、否持续终生 是 不是 第二节 常见的动物 1、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大约有 125 万种,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识别它们,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分类。2、在对动物进行分类时,要先进行仔细地观察和研究,然后根据它们的特征进行分类。3、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我们可以将所有的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4、脊椎动物 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有鳞片、有侧线可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鳍是鱼的运动器官,鳃是鱼的呼吸器官。两栖类:青蛙、大鲵、蝾螈、蟾蜍等动物都属于两栖类。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是变温动物,环境温度低于 70C 时就进入冬眠。爬行类:龟、鳄鱼和蛇、扬子鳄等动
13、物。用肺呼吸、表皮干燥、皮肤上有鳞片或甲,陆地上产卵。卵外包着卵壳,需冬眠,属于变温动物。鸟类:所有的鸟类都有羽毛,前肢化翼。骨骼中空,减轻体重有利于飞行,鸟没有牙齿,鸟是恒温动物,体温大约在 400C 左右。哺乳类: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动物,体外长有毛皮,胎生、哺乳。5、无脊椎动物 原生动物:单细胞生物,一个生物个体就是一个细胞。如草履虫、变形虫。扁形动物:摄食和排泄同一个开口,身体背腹扁平。如猪的涤虫、涡虫、血吸虫等。腔肠动物:摄食和排泄同一个开口,身体辐射对称。如水螅、海蛰、珊瑚等。棘皮动物:身体无贝壳,有内骨骼,提表有棘皮突起,用体表的皮鳃呼吸,全部生活在海洋中。如海星、海参、海胆等。节
14、肢动物:身体分节,触角和足也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如虾、蝗虫、蜘蛛、蜈蚣等。注意 节肢动物的外骨骼有能随虫体的生长而生长,要蜕去外骨骼才能继续生长,所以节肢动物在生长过程中有“脱皮”现象。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一般两侧对称,不分节,有外套膜,体外有贝壳。如蜗牛。河蚌、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并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一般有现象为什会发生现象在什条件下发生的现象的发生跟什因素有关觉局限性工具的使用扩大观察范围进行测量人们直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钉螺、章鱼、鲍鱼、牡蛎。环节动物:身体圆长或扁形,有许多环节。如蚯蚓、水蛭等。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线形,不分节。如蛔虫、蛲虫。
15、6、昆虫的主要特征:昆虫属节肢动物,是动物中生物种类最多的类群,大约有 100 万种之多。昆虫的主要特征: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口器和眼,胸部长有两对翅,三对足。身体、触角和足都分节。体表长有坚硬的外骨骼。第三节 常见的植物 一、种子植物:能产生种子的植物,一般用种子繁殖。1、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2、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1)图表比较:(2)区别:根本区别(区分依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胚珠有无子房壁包被。组成差异:花、果实的有无。3、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最高等的 植物。二、没有种子的植物:没有种子的植物有蕨类植物、苔藓植物、澡类植物三类。
16、无种子但能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又叫孢子植物。1、蕨类植物:特征:没有花、果实、种子,但有根、茎、叶。陆生阴湿环境;代表植物:蕨、胎生狗脊等。繁殖:孢子。器官:有根、茎、叶、孢子。2、苔藓植物:特征:结构比蕨类更简单,没有根、有茎和叶,不开花,没有种子。陆生潮湿环境。代表植物:地钱、葫芦藓。繁殖:孢子。器官:有茎、叶、孢子。3、澡类植物:是低等植物。特征:结构简单,没有器官分化。有单细胞的,椰油多细胞的。水生。代表植物:紫菜、海带、水绵、衣澡等。繁殖:一般采用无性生殖后代,但也有用孢子繁殖。器官:无根、茎、叶、果实、花、种子等器官。六、植物分类 1、植物分类特征:繁殖的方法有无种子。器官的组成
17、。2、植物的逐级分类框架检索图:(略)3、分类等级:比较项目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代表植物 白菜、苹果 松柏、铁树 结 构 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有根、茎、叶、种子;种子外无果皮包被;根系发达 生活环境 大多在陆地 生活在陆地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并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一般有现象为什会发生现象在什条件下发生的现象的发生跟什因素有关觉局限性工具的使用扩大观察范围进行测量人们直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等级:七个,由高到低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分类的最高等级,生物可分为动物界和植物界。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小单位。生物间分类
18、单位越接近,共同的特征越多,反之越少。第四节 细胞 一、细胞的发现 1、秦汉时期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语的著作尔雅就记载了 590 多种动植物。2、1665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显微镜发现了细胞。细胞很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之间。二、细胞学说: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施莱登和施旺)三、认识显微镜:1、认识显微镜:出示幻灯片和显微镜让学生认识显微镜各种部件的名称及作用。2、物镜与目镜的 10代表放大 10 倍,40代表放大 40 倍。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3、使用显微镜:安放:接近光源,靠体前略偏左,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 对光: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19、,转动集光器(最大),左眼看 调节反光镜合适亮度 调焦和物镜升降:放片、调焦距:1、“上”字载玻片,夹住,通光孔;2、眼盯目镜,向前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靠近载玻片;3、左眼看,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上升,再用细准焦螺旋。观察:四、细胞的结构:(掌握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与生物的传宗接代有关;细胞质:是生命活动的场所,内有许多重要的结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植物细胞结构还有 液泡:能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内有液体叫细胞液;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细胞
20、中,还有叶绿体。叶绿体内含有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结构图:五、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1、受精卵生物个体 2、细胞的分裂 细胞分裂的意义:单细胞生物的个体数目增多;多细胞生物个体内细胞数目增多;产生生殖细胞。最引人注目的是细胞核内存在着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这物质为染色体。在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母细胞核内会出现染色体,最后这些染色体回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3、细胞的生长、分化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并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一般有现象为什会发生现象在什条件下发生的现象的发生跟什因素有关觉局限性工具的使用扩大观察范围进行测量人们直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优秀
21、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分裂的子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物质,不断长大到母细胞大小细胞生长,一部分继续分裂;一部分则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细胞分化。多细胞生物体能不断生长的原因:为了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注意:1 刚分裂的子细胞只有母细胞的一半大小;2 细胞的分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生长和分化是相伴而行;3 细胞的分裂,生长、分化是不断进行的;第五节 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 一、单细胞生物:1、衣藻与洋葱表皮细胞的相同和不同处:相同 不同 有细胞膜、质、核、壁、液泡和叶绿体 是相对独立的生物 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结构,鞭毛、眼点、叶绿体 红色的眼点:能敏感地感知光线的强弱。两根鞭毛:
22、能自由摆动,使衣藻能再水中游动。依靠眼点的感光,鞭毛的游动,可以到有光照及其他适应的环境进行光合作用 2、草履虫 形状:像倒转的草鞋;区别前后端:钝圆的一端是前端。草履虫的结构及作用:(先学生猜测)纤毛:进行运动 口沟:进食通道,在身体前端 1/3 处一侧,有纤毛 食物泡:食物进入口沟后形成,进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伸缩泡:排除水和含氮的废物,两伸缩泡是交替收缩舒张的 大核:与营养代谢有关 小核:与生殖、遗传有关 草履虫的生活习性:捕食:纤毛把食物送入口沟 消化:食物 口沟 口沟末端 食物泡内消化 运动:利用纤毛、身体旋转运动 呼吸:表膜 排泄:表膜和胞肛 应激性 总结:单细胞生物一般个体微小,
23、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进行,生活水中。二、细菌和真菌 1、细菌:但细胞生物0.32.0 微米(1)菌落大量细菌繁殖在一起所形成的细菌团(2)细菌的好处:乳酸乳酸杆菌 酒发酵,酵母菌 细菌的坏处:.(3)细菌的结构:无形成细胞核,只有含遗传物质的核区原核生物;无叶绿体,所以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要以来有机物生存;(4)细菌的分类(根据形态不同):螺旋菌、球菌和杆菌;(5)细菌的繁殖:是分裂繁殖,靠细胞分裂的形式进行。新个体诞生,老个体消失。2、真菌:有细胞核真核生物(1)有细胞核的都是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真菌等;(2)真菌主要包括:酵母菌、霉菌、食用菌三类;(3)食用菌大型的真菌:香菇、
24、蘑菇、金针菇、木耳等。(4)酵母菌的生殖:是出芽生殖。新个体产生,老的个体并没有死亡。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并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一般有现象为什会发生现象在什条件下发生的现象的发生跟什因素有关觉局限性工具的使用扩大观察范围进行测量人们直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3、细菌和真菌也称为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将动、植物的遗体及遗物分解,促进地球上物质循环。三、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 1、微生物生存的环境空气、水分和温度 2、食物保存法:干藏法、冷藏法、真空保存法、加热法(巴斯德消毒法)等 四、植物的组织 1、组织:细胞分化成各种不同形态和不同功能的细胞群而
25、相同功能与结构的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结构叫组织。(注:已分化的细胞不能继续分裂。)2、植物组织的分类(以叶片为例)保护组织:如叶表皮,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起保护作用。输导组织:如叶脉、茎,输送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营养组织:如叶肉细胞,内有叶绿体可光合作用制造营养。机械组织:支撑和保护作用。分生组织:分裂产生新细胞。五、动物的组织 1、人体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2、各类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分布、功能:上皮组织:分布在皮肤、内脏器官的表面、体内各种管腔内表面。结构特点:由上皮细胞构成、细胞之间紧密。功能:保护功能、分泌和吸收功能。结缔组织:分布在血液、软骨、肌腱。结构特点: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级 上学 复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