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重点中学2023年高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安徽省亳州市重点中学2023年高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亳州市重点中学2023年高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衰变中产生的射线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形成的B亚里士多德猜想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C对于某种金属,只要入射光强度足够大,
2、照射时间足够长,就会发生光电效应D用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的入射光照射金属时,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2、同一平面内固定有一长直导线PQ和一带缺口的刚性金属圆环,在圆环的缺口两端引出两根导线,分别与两块垂直于圆环所在平面固定放置的平行金属板MN连接,如图甲所示导线PQ中通有正弦交流电流i,i的变化如图乙所示,规定从Q到P为电流的正方向,则在12s内AM板带正电,且电荷量增加BM板带正电,且电荷量减小CM板带负电,且电荷量增加DM板带负电,且电荷量减小3、一列简谐横波,在t=0.6s时刻的图像如图甲所示,此时P、Q两质点的位移均为-1cm,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
3、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这列波的波速是50m/sC从t=0.6s开始,紧接着的t=0.9s时间内,A质点通过的路程是4cmD从t=0.6s开始,质点P比质点Q早0.4s回到平衡位置4、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用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金属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6.41eVB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2.75eVC氢原子从n=2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不能使金属铂发生光电效应D氢原子从n=6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也能使金属铂发生光电效应5、自然界的电、磁现象和热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
4、联系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安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B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揭示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C法拉第发现了电流与其产生磁场的方向关系,并提出了电流产生磁场的“分子电流假说”D库仑设计了电荷扭秤实验,并总结出了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库仑定律”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射线与射线一样是电磁波,但穿透本领远比射线弱B氡的半衰期为3.8天,4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就一定只剩下1个氡原子核C已知质子、中子、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那么,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1+2m2-m3)c2D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
5、原子核外的电子发生电离产生的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宽度L=3m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2T,一单匝正方形金属框边长ab=l=1m,每边电阻r=0.50,金属框以v=10m/s的速度匀速穿过磁场区,其平面始终保持与磁感线方向垂直,规定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金属框穿过磁场区的过程中,金属框中感应电流I和ab边两端的电压U的图线正确的是()ABCD8、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时刻,该波的波形图如图(a)所示,P、Q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
6、)表示介质中某质点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Q的振动图像与图(b)相同B在t=0时刻,质点P的速率比质点Q的大C在t=0时刻,质点P的加速度的大小比质点Q的大D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b)所示9、如图所示的光滑导轨,由倾斜和水平两部分在MM处平滑连接组成。导轨间距为L,水平部分处于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倾斜导轨连接阻值为R的电阻。现让质量为m、阻值为2R的金属棒a从距离水平面高度为h处静止释放。金属棒a到达磁场中OO时,动能是该金属棒运动到MM时动能的,最终静止在水平导轨上。金属棒a与导轨接触良好且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g10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7、( )A金属棒a运动到MM时回路中的电流大小为B金属棒a运动到OO时的加速度大小为C金属棒a从h处静止下滑到在水平导轨上静止过程中,电阻上产生的焦耳热为mghD金属棒a若从h处静止释放,在它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安培力的冲量大小是,方向向左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A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面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B在毛细现象中,毛细管中的液面有的升高,有的降低,这与液体的种类和毛细管的材质有关C水面上的单分子油膜,在测量分子直径d的大小时可把分子当作球体处理D食盐晶体中的钠、氯离子按一定规律分布,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E.分子间距离在小于范围内
8、,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引力减小,斥力增大,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一段总阻值约为10的均匀电阻丝的电阻率。在刻度尺两端的接线柱a和b之间接入该电阻丝,金属夹P夹在电阻丝上,沿电阻丝移动金属夹,从而可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实验提供的器材有:电池组E(电动势为3.0V,内阻约1);电流表A1(量程00.6A);电流表A2(量程0100mA);电阻箱R(099.99);开关、导线若干。实验操作步骤如下:用螺旋测微器测出电阻丝的直径D;根据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
9、;调节电阻箱使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将金属夹夹在电阻丝某位置上;闭合开关,调整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使电流表满偏,记录电阻箱的电阻值R和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L;改变P的位置,调整_,使电流表再次满偏;重复多次,记录每一次的R和L数据;(1)电流表应选择_(选填“A1”或“A2”);(2)步骤中应完善的内容是_;(3)用记录的多组R和L的数据,绘出了如图乙所示图线,截距分别为r和l,则电阻丝的电阻率表达式=_(用给定的字母表示);(4)电流表的内阻对本实验结果_(填“有”或“无”)影响。12(12分)某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实验的操作过程为:闭合开关,
10、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阻箱的阻值R;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记录多组R、I的值,并求出的值,填写在如下表格中。(1)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出坐标点,如图乙所示,请在坐标系中作出图象_;(2)由图象求得电池的电动势_V,内阻_;(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3)上述方案中,若考虑电流表内阻对测量的影响,则电动势E的测量值_真实值,内阻r的测量值_真实值。(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分)如图所示,在xOy平面的y轴左侧存在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y轴右侧区域I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
11、为B1=的匀强磁场,区域、区域的宽度均为L,高度均为3L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从坐标为(,)的A点以速度v0沿x轴正方向射出,恰好经过坐标为(0,)的C点射入区域粒子重力忽略不计求:(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E;(2)粒子离开区域时的位置坐标;(3)要使粒子从区域的上边界离开磁场,可在区域内加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试确定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范围,并说明粒子离开区域时的速度方向14(16分)一半径为R的半圆柱玻璃体,上方有平行截面直径AB的固定直轨道,轨道上有一小车,车上固定一与轨道成45的激光笔,发出的细激光束始终在与横截面平行的某一平面上,打开激光笔,并使小车从左侧足够远的地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亳州市 重点中学 2023 年高 物理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