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震勘探的地质基础.pptx





《工程地震勘探的地质基础.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震勘探的地质基础.pptx(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节内容简介本节内容简介1.1.3工程地震勘探的地质根底一、地震波的速度一、地震波的速度二、影响地震波速的因素二、影响地震波速的因素1)岩石介质的密度2)岩石介质的孔隙度3)地层埋藏和地质年代4)岩性与弹性常数三、地震勘探的地震地质条件:三、地震勘探的地震地质条件:一)浅层地震地质条件一)浅层地震地质条件 1)表层地震地质条件 2)疏松层(覆盖层)3)潜水面和含水层:4)浅层地质剖面的均匀性:5)地震界面与地质界面的差异:二)深层地震地质条件二)深层地震地质条件 1)“地震标志层”确实定:2)地震层位和地质层位一致:3)具有良好的地震波阻关系:4)具有明显的地震相特征:5)速度剖面的均匀性:1
2、.1.3工程地震勘探的地质根底工程地震勘探的地质根底 一般来说地震勘探的地质效果会受到两方面条件的限制:一、是仪器震源等技术条件。二是岩土介质的岩性、物性、成分和结构以及所处环境构造、地表复杂条件的不同,这两个方面都会使地震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发生变化。在自然界中,不同类型的岩石往往具有不同的物质成分,不同的结构差异,而且即使同一类型的岩石由于存在环境即使同一类型的岩石由于存在环境的不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弹性特征,这些都会引起地震波传播条件的变化。在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环境的地层、岩性、地表构造及地表条件的不同,也会对地震勘探的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当地表为沙漠或丘陵山地,并且地下岩层构造
3、又比较复杂时,则不仅测线长,施工困难,而且资料的处理和解释也会遇到很大的难度。定义:定义:工程勘察中,地层的岩性、地质构造及地表条件等因素对地震工程勘察中,地层的岩性、地质构造及地表条件等因素对地震勘探的影响问题,就是地震勘察的地震地质根底问题。勘探的影响问题,就是地震勘察的地震地质根底问题。一、地震波的速度一、地震波的速度 我们前面已经学过,纵、横波的传播速度,与岩石土层介质的弹性模量和密度密切相关。速度V与弹性模量和介质密度有以下关系式:当=0.25时 地震波在岩石中传播,其波速值的变化能够反响岩性的弹性和弹性模量的变化,波速是表征岩层弹性性质的重要参数,不同岩性、不同时代的不同岩性、不同
4、时代的地层可以有不同的速度值和变化范围地层可以有不同的速度值和变化范围。因此,速度参数是把地震地质模因此,速度参数是把地震地质模型和物理模型联系在一起的一种重要工具型和物理模型联系在一起的一种重要工具。从上面的关系式中可以看出纵波速度VpVs横波速度,当=0.25时,比值等于1.7321。假设已知介质的弹性模量及密度,就可以求取纵横波速度Vp、Vs值,反之假设已知纵、横波的速度,也可以求出介质的弹性模量。因为岩石土层的物理性质又和介质的弹性模量相关,因此可以通过研究Vp、Vs变化的信息,提取岩性变化的各种物理参数提取岩性变化的各种物理参数。实际上,组成地层的介质岩、土层并非由完全各向同性和均匀
5、的介质组成。岩石和土壤组成的在沉积岩地区的地层,往往会出现薄层或夹层,另外由于岩石沉积环境和沉积年代的变化,即使是同样的岩性,也会使介质岩石的密度和孔隙及孔隙中的充填物等等的变化,在很多方面都会有很多的变化,这就导致某一类岩石的波速度值,可以在某一较大范围内变化。也可能产生不同类型的岩石的波速度值,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重叠。如图表 给出了一些根本常见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岩石的Vp、Vs值的变化范围。另一表也给出了同一种岩石(片岩,灰岩和砂岩)在不同年代波速度的变化情况。现在给出四种最典型岩类的Vp变化范围:沉积岩沉积岩 1.66.0 Km/S 花岗岩花岗岩 4.56.5 Km/S 玄武岩玄武岩 4.5
6、8.0 Km/s 变质岩变质岩 3.56.5 Km/s二、影响地震波速的因素二、影响地震波速的因素1)岩石介质的密度)岩石介质的密度 一般情况下,岩石越致密,波速值越高,沉积岩的岩石密度与速度V的关系满足下式:显然公式对于浅层的工程地震勘察中遇到的岩土介质来说是不太适应的。图1.1.41和表1.1.1 给出了不同性质、不同时代的松散岩土介质对应的参数相差较大,故地表浅层介质的密度变化较大,从而使地震波的速度变化率也较大。值得注意的是在波速公式中:纵、横的速度在外表上又与岩石介质的密度成反比,这似乎有些矛盾,其实不然。在岩石岩石介质的密度的关系式中,速度与密度成正比,但是岩石的密度的增加的数量级
7、是很有限的。以砂岩为例。各种砂岩有的密度变化范围从表1.45中可以看出仅从2.152.70 g/cm,波速的变化范围可以从21004500 m/s。显然是不协调的。波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岩石介质密度的变化会引起介质弹性模量的变化,仍然以砂岩为例,密度的变化范围仅有0.55是很小,但是、单位是千帕,拉梅系数和剪切模量是1.81010千帕,而这种变化远比密度直接变化的数量级大很多。地球物理根底的定义:地球物理根底的定义:介质弹性性质的变化是波速变化的主要因素介质弹性性质的变化是波速变化的主要因素,这也是地这也是地震勘探最重要的地球物理根底震勘探最重要的地球物理根底。2)岩石介质的孔隙度)岩石介质的
8、孔隙度 岩石从结构的角度来说可以认为是由两局部组成的,一局部是矿物颗粒,称为岩石的骨架,另一局部就是由各种气体或液体充填的孔隙,因此可以人为岩石是双相介质,地震波的传播,就在这种双相介质中传播。1956年澳大利亚人威利(Wylie)等人一个简便计算速度与孔隙度之间的关系式,简称时间平均方程:式中:为孔隙度;V为岩石的速度;Vm为岩石骨架的速度;Vl为孔隙中充填介质的速度。根据该公式,作出了某些岩石的速度密度变化的理论曲线,图1.1.42就是示意图。研究说明,当孔隙度由3%提高到30%时,速度变化可达90%,这说明孔隙度的变化也是影响速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很显然,孔隙度的变化意味着密度的变化,孔隙
9、度变大,密度相对减小。可见,速度的变化,实际上是随岩石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松散的沙丘,纵波速度p只有 1000m/s,假设进行夯实 处理后,p可达3500m/s4500m/s 。沙粒间的空气的p仅为300m/s 左右,如果孔隙中充填水,因为水的p1500m/s,随着孔隙水的增加,速度将有所增加。空隙假设真空则p可以高达5200m/s。当砂岩中充填空气的孔隙度到达10%时,速度可以降低到2500m/s,孔隙度到达20%时,速度变为1600m/s。在调查地下水的工程地震勘查中,如果未固结沙层中pV1)。浅层折射波法就是利用分界 面的这个特征,来寻找工程场地下基岩的埋藏深度h和界面的 起伏。这个界面,
10、对浅层折射法是很有利的。在深层反射波勘查寻找油气田的工作中,由深层反射回地外表的反射波由于地表低速带的存在,致使出射角产生很大的“偏移”和走时滞后的现象,往往要进行低速带的校正工作。地表疏松层对地震波能量的高频成份汲取强烈按照胶结摩擦理论,认为在疏松带中,汲取系数与频率的平方成正比,即=B(B 为与介质有关的系数),显然地震波的频率越高,越大,振动能量被汲取的就越多。由于强烈的汲取作用致使反射波高频成分损失较大,主频降低。另外,由于强烈的汲取作用,在疏散层内很难激发出较强烈的有效波,使激发效率受到一定影响。试验还说明,在疏松层中由于介质各向一异性的特点比较明显,纵波的汲取系数p比横波的汲取系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地震 勘探 地质 基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