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702.pptx
《机械制造工艺学702.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工艺学702.ppt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节第三节 影响加工外表物理影响加工外表物理力学性能的因素力学性能的因素本节内容本节内容一、加工外表层的冷作硬化一、加工外表层的冷作硬化二、外表层的金相组织变化二、外表层的金相组织变化三、外表层的剩余应力三、外表层的剩余应力四、减小剩余拉应力、防止四、减小剩余拉应力、防止外表烧伤和裂纹的工艺措施外表烧伤和裂纹的工艺措施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一、加工外表层冷作硬化一、加工外表层冷作硬化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 在切削或磨削在切削或磨削加工加工中,中,表表面面层金属层金属的强度和的强度和硬硬度度提提高高的现象。的现象。产生原因:产生原因:切削或磨削加工时,外表层金属由于切削或磨削加工时
2、,外表层金属由于塑性变形塑性变形使晶体间产生剪切滑移,晶格扭曲,晶粒被拉长、使晶体间产生剪切滑移,晶格扭曲,晶粒被拉长、破碎和纤维化而得到强化。破碎和纤维化而得到强化。特点:特点:变形抵抗力变形抵抗力(屈服点屈服点)提高,塑性提高,塑性(相对延伸率相对延伸率)降低。降低。衡量指标:衡量指标:外表层金属显微硬度外表层金属显微硬度 H、冷硬层的深度冷硬层的深度 h(m)、硬化程度硬化程度 N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式中式中:H 外表外表层显微硬度(层显微硬度(HVHV););H0 基体基体金属原来金属原来显微硬度(显微硬度(HVHV)。)。N=(H/H0)100冷作硬化测量方法冷作硬化测量方法
3、表层显微硬度表层显微硬度H显微硬度计显微硬度计采用顶角为采用顶角为采用顶角为采用顶角为136 136 136 136 石压头,载荷石压头,载荷石压头,载荷石压头,载荷2N2N2N2N斜截面测量斜截面测量可同时测出硬化层深度可同时测出硬化层深度可同时测出硬化层深度可同时测出硬化层深度 h h h h硬化层深度测量硬化层深度测量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一一)影响外表层冷作硬化的因素影响外表层冷作硬化的因素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 外表层冷作硬化的程度决定于产生塑性变形外表层冷作硬化的程度决定于产生塑性变形的力、变形速度及变形时的温度。的力、变形速度及变形时的温度。变形变形的的力越大,塑性
4、变形越大,则硬化程度力越大,塑性变形越大,则硬化程度 越大;越大;变形变形的的速度越速度越快快,塑性变形越不充分,则硬,塑性变形越不充分,则硬 化程度越小;化程度越小;变形时的温度不仅影响塑性变形程度,还会变形时的温度不仅影响塑性变形程度,还会 影响变形后金相组织的恢复程度。影响变形后金相组织的恢复程度。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加工时外表层的硬化机械加工时外表层的硬化并并不稳定,一有条件,就会不稳定,一有条件,就会弱化:弱化:当到达当到达熔化绝对温度熔化绝对温度0.250.30时时,则除了强化现象外,则除了强化现象外,同时还有回复现象,此时歪扭的晶格局部得到恢复,减低同时还有回复现象
5、,此时歪扭的晶格局部得到恢复,减低了冷作硬了冷作硬化化作用;作用;假设假设超过熔化绝对温度超过熔化绝对温度0.300.30时,时,会发生金属再结晶,会发生金属再结晶,此时此时因因强化而改变了的外表层物理机械性几乎能完全恢复。强化而改变了的外表层物理机械性几乎能完全恢复。机械加工时外表层的冷作硬化就是强化作用和回复作机械加工时外表层的冷作硬化就是强化作用和回复作用的综合。切削温度越高、高温持续时间越长、强化程度用的综合。切削温度越高、高温持续时间越长、强化程度越大,则回复作用也就越强。越大,则回复作用也就越强。高温下工作的零件,高温下工作的零件,为为保证疲劳强度保证疲劳强度,应使,应使外表没有外
6、表没有冷硬层或只有极小冷硬层或只有极小的的(1020m)冷硬层。)冷硬层。(一一)影响外表层冷作硬化的因素影响外表层冷作硬化的因素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1、影响切削加工外表冷作硬化的因素(1)切削用量)切削用量f 和和 v 对冷硬的影响对冷硬的影响硬度(HV)0f(mm/r)0.20.40.60.8v=170(m/min)135(m/min)100(m/min)50(m/min)100200300400工件材料:45切削速度切削速度v塑变塑变冷硬冷硬(弱化作用加强)(弱化作用加强)进给量进给量 f切削力切削力塑变塑变冷硬冷硬 f 刀尖圆角在工件刀尖圆角在工件外表挤压次数外表挤压次数冷硬冷
7、硬切削深度切削深度p影响不大影响不大(2)刀具几何形状)刀具几何形状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刃口圆弧半径刃口圆弧半径 r径向切削分力径向切削分力塑变塑变 冷硬冷硬后刀面磨损影响后刀面磨损影响后刀面磨损影响后刀面磨损影响较大较大较大较大(综合作用综合作用综合作用综合作用)其他几何参数影响不明显其他几何参数影响不明显其他几何参数影响不明显其他几何参数影响不明显00.20.40.60.81.0磨损宽度VB(mm)100 180 260 340硬度(HV)50钢,v=40(m/min)f =0.120.2(mm/z)后刀面磨损对冷硬影响后刀面磨损对冷硬影响(3)工件材料)工件材料材料硬度材料硬度塑
8、塑性性冷硬冷硬如:低碳钢;如:低碳钢;有色金属的熔点低,容易弱化,有色金属的熔点低,容易弱化,冷作硬化现象比钢材轻得多。冷作硬化现象比钢材轻得多。2 2、影响磨削加工外表冷作硬化因素影响磨削加工外表冷作硬化因素(1 1 1 1)磨削用量磨削用量磨削速度磨削速度磨削速度磨削速度 温度温度 塑变塑变 冷硬程度冷硬程度冷硬程度冷硬程度(弱化作用加强)(弱化作用加强)(弱化作用加强)(弱化作用加强)工件转速工件转速工件转速工件转速冷硬程度冷硬程度冷硬程度冷硬程度 纵向进给量影响纵向进给量影响纵向进给量影响纵向进给量影响较较较较复杂复杂复杂复杂(综合作用)(综合作用)(综合作用)(综合作用)磨削深度磨削
9、深度磨削深度磨削深度 磨削力磨削力 塑变塑变冷硬程度冷硬程度冷硬程度冷硬程度 磨削深度对冷硬的影响磨削深度对冷硬的影响ap(mm)硬度(HV)00.25300350 4505004000.500.75普通磨削高速磨削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2 2)砂轮砂轮(3 3)工件材料工件材料砂轮粒度砂轮粒度砂轮粒度砂轮粒度(细细细细)冷硬程度冷硬程度冷硬程度冷硬程度 砂轮硬度砂轮硬度砂轮硬度砂轮硬度冷硬程度冷硬程度冷硬程度冷硬程度 砂轮组织影响不显著砂轮组织影响不显著砂轮组织影响不显著砂轮组织影响不显著材料塑性材料塑性材料塑性材料塑性 塑变塑变 冷硬倾向冷硬倾向冷硬倾向冷硬倾向 材料导热性材料导热
10、性材料导热性材料导热性 温度温度 冷硬倾向冷硬倾向冷硬倾向冷硬倾向 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二、外表层金相组织变化二、外表层金相组织变化 机械加工时,能量大局部转化为热能,使加机械加工时,能量大局部转化为热能,使加工外表温度升高,当温度到达相变临界点时,表工外表温度升高,当温度到达相变临界点时,表面面层金属就发生金相组织变化。层金属就发生金相组织变化。磨削加工时,外表层的温度很高,易于出现磨削加工时,外表层的温度很高,易于出现金属组织变化,使强度和硬度降低,产生剩余应金属组织变化,使强度和硬度降低,产生剩余应力,严峻时甚至出现微观裂纹。这种现象称为磨力,严峻时甚至出现微观裂纹。这种现象称为
11、磨削烧伤。削烧伤。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淬火烧伤淬火烧伤三三种种烧烧伤伤形形式式回火烧伤回火烧伤退火烧伤退火烧伤 磨削区温度超过马氏体转变温度磨削区温度超过马氏体转变温度(350)(350)而未超过相变温度而未超过相变温度(Ac3)(Ac3),工,工件外表原来的马氏体组织将产生回火件外表原来的马氏体组织将产生回火现象,转化成硬度降低的回火组现象,转化成硬度降低的回火组织织索氏体或索氏体或贝贝氏体;氏体;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 不用冷却液不用冷却液进行干磨削时进行干磨削时,磨削,磨削区温度超过相变温度,缓慢冷却,区温度超过相变温度,缓慢冷却,工工件表层被退火件表层被退火,硬度急剧下降
12、硬度急剧下降。磨削区温度超过相变温度,由于磨削区温度超过相变温度,由于冷却液冷却液急冷作用急冷作用,表层出现二次淬火,表层出现二次淬火马氏体,里层马氏体,里层因为冷却缓慢因为冷却缓慢仍仍为硬度为硬度降低的回火组织降低的回火组织。磨削淬火钢时外表层产生的烧伤有以下三种磨削淬火钢时外表层产生的烧伤有以下三种形式形式:工件显微镜下的金相组织工件显微镜下的金相组织工件显微镜下的金相组织工件显微镜下的金相组织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黑黑青青淡青淡青米黄米黄淡黄淡黄外表颜色与烧伤之间的关系:外表颜色与烧伤之间的关系: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 磨削淬火钢时,由于磨削烧伤,磨削淬火钢时,由于磨削烧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制造 工艺学 70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