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行政诉讼法修改.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行政诉讼法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行政诉讼法修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行政诉讼法修改 行政诉讼法是为了规范和保障人民法院能够公正、刚好的审理行政案件,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国家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扰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行政诉讼法是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和行政诉讼参与人(原告、被告、代理人等)进行诉讼活动必需遵守的准则。今日学习啦我为大家打算的是:2022年行政诉讼法的修改最新解读。详细内容如下,仅供参考阅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行政诉讼法的修改:新修改行政诉讼法将于2022年5月1日起实施 十二届全国人大会第十一次会议1日表决通过关于修改行政诉讼法的确定。其中规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 现行行政诉讼法于1990年10月1日起实施,此次
2、为该法实施24年来的首次大修。去年12月23日,该法修正案草案首次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六次会议审议,历经三次审议通过。修改后的行诉法将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行诉法被称为“民告官”的法律,规定了行政诉讼程序的基本规则,为受到国家行政机关非法侵扰合法权益的公民和法人,供应了法律救济途径。 此次修改主要针对实践中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等“三难”问题,从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完善管辖制度、诉讼参与人制度、证据制度、完善民事争议和行政争议交叉的处理机制、完善判决形式等十个方面进行完善。 修改后的行诉法从明确法院和行政机关应当保障当事人的起诉权利、扩大受案范围、强化受理程序约束等五方面保证行政诉讼
3、的入口畅通,完善了对当事人的诉权爱护。如修改后的行诉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托付行政机关的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该法修改后明确,政府不得干预、阻碍法院立案;若书写起诉状有困难,可口头起诉;异地管辖,削减干预审判;不执行法院判决,可拘留行政官员等。如修改后的行诉法规范行政机关的出庭应诉,解除“告官不见官”的难题,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值理由拒不出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人民法院可以向其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提出依法赐予其主要
4、负责人或者干脆责任人员处分的司法建议。 对于实践中有的行政机关向行政诉讼原告施加压力,迫使其撤诉的行为,修改后的行诉法规定以欺瞒、胁迫等非法手段迫使原告撤诉的,将予追责。 此外,修改后的行诉法还进一步完善管辖制度,明确了对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的适用等。 背景 实施24年 行政诉讼法首次大修 现行行政诉讼法于1990年10月1日起实施,此次为该法实施24年来的首次大修。去年12月23日,该法修正案草案首次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六次会议审议,历经三次审议于11月1日通过,并将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解读 何海波: 这次行政诉讼法修改有一个重要背景,即四中全会的确定。事实上,行政诉讼法的修改与四中
5、全会确定的起草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它的内容基本体现了四中全会的精神。从内容上看,行政诉讼法不但涉及老百姓与行政机关的关系,还涉及法院与行政机关的关系,它几乎包含了依法治国的各个环节。所以,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实施,应当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一个抓手,也将是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一块“试金石”。 童卫东: 这部法律的一审是在三中全会结束时起先的,可以说这部法律的立法过程是贯彻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这部法律当中都有体现。 立法目的增加了“解决行政争议” 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 第一条 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刚好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爱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
6、关依法行使职权,依据宪法,制定本法。 解读 姜明安:行政诉讼法第一条规定的立法目的,这个改得很好。一是,行政诉讼的目的不单纯是监督和救济,还有一个目的是解决纠纷,这是二审稿、三审稿才加进去的。我们也提出了许多看法,行政诉讼通过各种方式解决了,老百姓不告了,握手言和了,这样不好吗?二是把原来的维护去掉了,原来的规定是“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现在的规定是“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诉讼就是为了监督,行政机关有强制的手段,须要你维护吗?行政机关可以惩罚、强制、拆房子、罚款,还须要你帮忙维护吗?现在告到法院,就是要监督行政机关。 王振宇:在第1条总则中明确提出,增加了解决争议,我们理解这个解
7、决争议是实质解决,过去没有这么写,干脆把一个高级的功能提出来,就是“爱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这个功能的发挥必需建立在行政争议实质解决的基础上,这是很重要的,而且有许多实质内容。 一是向着无漏洞的权利爱护方向努力。行政诉讼法所爱护的权利范围,在过去人身权、财产权的基础上做了扩展。条文中加上了“等”字,这个“等”字还存在说明空间,这也是实事求是的。我们可以随着实践的发展,通过司法和社会的努力,把大家认为须要爱护的权利、形成共识的都纳入进来,这是留有空间的。 摆脱地方干预 跨区域管辖入新法 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 第十八条其次款 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
8、可以依据审判工作的实际状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 解读 姜明安:第十八条其次款规定可以经过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由高级人民法院指定一个法院受理其他行政案件。第18条第2款是特别专业的规定,北京高级法院可以指定海淀法院受理西城区、朝阳区的行政案件。原来的规定只能是审第一审案件,现在把第一审去掉了,指定法院可以受理行政案件,事实上也可以受理其次审案件。基层法院、中级法院都解决了管辖问题。最高法院设立了巡回审判庭,解决高级法院的异地管辖问题。经过一审、二审再不行的,可以到巡回庭审,就可以摆脱了地方干预、地方爱护主义。这一点,我认为是这次法律修改中最亮的亮点,所以我把它放在第一。 何海
9、波:这次行政诉讼法修改调整了法院的管辖,对告县政府的案件统一由中级法院来受理,法院还可以成立跨区域的法院来受理行政案件,最高法院还可以对行政案件进行巡回审理。另外,法院在司法审查的武器上也增加了,比如行政诉讼法规定了对“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法院可以判决撤销。 我关切的是以后法院判决原告胜诉的比例会有明显提升吗?从前几年统计数据来看,法院一审判决原告胜诉的比例不到10%,即使考虑到有少量原告在二审中胜诉,整个行政诉讼通过法院判决胜诉的仍不超过10%。今后这个胜诉率会不会有明显的提升? 再有,法院判决结案的比例会不会有明显提升?我们现在起诉到法院的案件中,判决结案的只有三成左右,七成案件是以原告
10、撤诉或其他方式解决的。2022年全国法院处理的一审行政案件中,原告撤诉占了一半。这些撤诉,相当一部分是法院做了协调后原告撤诉的。假如法院更有权威,能够对案件是非作出公正判决的状况下,判决结案的比例会不会因此提升?这是要关注的其次方面。 借助铁路法院体系 跨区审理行政案件 问题来了 一审行政案件集中管辖到一个法院之后,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地方的行政干预就到更高的层面,胜诉率还是很低。另一方面案件集中审理后,行政庭案多人少,行政案件往往就是流于形式的一种审判,面对这样一个状况,新的行政诉讼法修改之后,在法律上有没有对胜诉率保障的规定? 解答 在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通过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最高法副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行政诉讼法 修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