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陈与义《登岳阳楼》教案例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陈与义《登岳阳楼》教案例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陈与义《登岳阳楼》教案例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陈与义登岳阳楼教案陈与义登岳阳楼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2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赏析作品的意境美。4激发学生灵性,陶冶情操,增加文化积累。5背诵并默写。教学重点: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2背诵并默写。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象,再现诗歌画面。教学方法:诵读法,联想法,点拔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 导语设计二、 指导学生自读诗文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多媒体显示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有简斋集无住词。岳阳楼(其一)定于高宗建炎二年,“靖康之变”发生,宋代诗遭遇到了天崩地裂的大变动。国破家亡,流离
2、失所,天涯沦落。诗人在他逃难三年之际,登上了名胜岳阳楼。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指导学生注意把握节奏、韵律及感情基调。3.学生自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4.指名1-2名学生朗读诗文。其他学生评介。三、小组合作讨论,再读诗文,回答问题。多媒体显示1. 首联与颔联是景物描写,对下面诗句的情感表达有什么作用?2.颈联明显是学杜甫登高句“万里悲秋常用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但陈与义并不生吞活剥,诗中以“万里”对“三年”,表达出哪些信息?四、 拓展延伸,比较阅读。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译:早就听说洞庭湖
3、的盛名,今天终于等上了岳阳楼。 雄阔壮观的大湖,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浮于其上。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登 高杜 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译:秋风紧,苍天更空远,两岸猿啼凄厉而悲凉; 水中小洲清凌,白沙闪闪,鸥鸟低飞,往复盘桓。无边无际的层层落叶纷扬而下,奔腾不息的滚滚长江浩浩荡荡。 漂泊万里的异乡客悲秋怀愁绪,人到暮年疾病缠身独自登上高台。时世艰难愁苦遗恨令白发日增,潦倒困顿因病停酒更难排忧解难。问:古今
4、评家认为陈与义“喜仿杜甫宏阔之体”,诗风如老杜“宏伟苍楚”除了颈联外,请再结合诗中意境作简析。五、 课堂小结陈与义与杜甫相同的人生现遭际,同时都有机会登临名胜-岳阳楼,都为人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这是历史的巧合。六、 布置作业陈与义登岳阳楼教案2教学目标:1、在多次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内容。2、在品析诗歌的过程中读出诗人蕴涵的深切感情。3、当堂背诵诗歌。4、培养学生喜欢读诗的习惯,提高生活情趣。教学重点与难点:品析诗歌的过程中读出诗人蕴涵的家国之恨和身世之怀。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江南有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而其中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盛誉的岳阳楼,以其雄伟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登岳阳楼 2022 岳阳楼 教案 例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