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脉证(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中医护理方案.pdf
《促脉证(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中医护理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脉证(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中医护理方案.pdf(20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促脉证(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中医护理方案(试行)一、常见证候要点(-)气阴两虚证:心中悸动,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短 气,咽 干,口干烦躁。舌红少苔。(二)心虚胆怯证:心悸怔仲,善惊易恐,坐卧不安,恶闻声响,多梦易醒。舌质淡红,苔薄白。(三)痰热内扰证:心 悸,睡眠不安,心烦懊而,胸闷院痞,口苦痰多,头晕目眩,胸闷或胸痛。舌红苔黄腻。(四)气虚血瘀证:心悸怔仲,气短乏力,胸闷心痛阵发,面色淡白,或面唇紫暗。舌质黯淡或有瘀斑。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心悸1.严密观察心率、心律、呼吸、面色、血压等变化。重症患者遵医嘱持续心电监护。患者出现呼吸不畅、面色苍白、大汗或自觉濒死感时,报告医师并留置静脉通路
2、,遵医嘱予吸氧、药物治疗,配合做好急救工作。2.心悸发作时,卧床休息,取舒适体位,尽量减少搬动患者;病室保持安静,避免噪音干扰,减少探视。3.遵医嘱中药泡洗。4.遵医嘱穴位贴敷,取关元、气海、膻中、足三里、太溪、复溜、内关、三阴交等穴。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心、肺、肾、神门、皮质下等穴;伴失眠者可配交感、内分泌等穴。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神门、心俞、肾俞、三阴交、内关等穴;伴汗出者可加合谷穴。(二)胸闷胸痛1.密切观察胸闷胸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遵医嘱监测心率、心律、息,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出现异常或胸痛加剧、汗出肢冷时,报 告医 师,配合处理。遵医嘱用药脉搏、血压等变
3、化。绝对卧床休并观察服药后症状缓解程度。2.遵医嘱穴位贴敷,取心俞、膈俞、脾俞、肾俞、内关、膻中等穴。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心、神门、交感、内分泌、肾等穴。4.病情稳定时可遵医嘱中药泡洗。5.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内关、神门、心俞、膻中等穴。6.遵医嘱艾灸治疗,取心俞、膈俞、膻中、足三里、内关、气 海等 穴;气虚血瘀者,给予隔姜灸,取心俞、膻中、关元、气海等穴;也可给予艾条灸,取足三里、内关等穴。气阴两虚、痰热内扰病证者慎用此方法。(三)气短乏力L卧床休息,限制活动,减少探视。2.加强巡视和生活护理,做好患者安全防护。3.遵医嘱中药泡洗。4.遵医嘱穴位贴敷,取内关、神门、关元、气海等穴。(四)夜寐
4、不安L环境安静舒适,光线宜暗,床被褥松软适宜,避免噪音。2.遵医嘱穴位按摩,睡前按摩神门、三阴交、中皖等穴。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心、脾、神门、三焦、皮质下、肝等穴。4.遵医嘱中药泡洗,每晚睡前半小时遵医嘱予中药泡足。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气阴两虚型、心虚胆怯型及气虚血瘀型中汤药剂宜热服;痰热内扰型中汤药剂宜温服;利水药需浓煎空腹或饭前服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宜饭后服用(其他详见附录1)。2.注射给药(1)严格按医嘱调节输注速度,可选用输液泵控制速度。(2)严密观察药物反应,尤其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反应,如出现纳差、恶心、呕吐、头痛、乏力、黄绿视心律失常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
5、,予以处理。(3)其他详见附录L(二)特色技术1.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2.中药泡洗(详见附录2 X3.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X4.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15.艾灸:应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患者,避免应用(其他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生活起居1.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协助患者制定合理作息时间,不宜晚睡,睡前不宜过度兴奋。最好在上午、下午各有一次卧床休息或短暂睡眠的时间,以 30分钟为宜。2.季节交替温差变化大时,注意预防感冒。3.发作期静卧休息,缓解期适当锻炼,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活动计划,活动量应按循序渐进的原则,以不引起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为度,活动中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呼吸、血压变化,如有头
6、晕、气促、汗出、胸闷痛等症状要停止活动,休息缓解,严重不适及时报告医生处理。4.指导患者养成每天定时排便习惯,排便时勿过于用力屏气,保持排便通畅。(二)饮食指导1.气阴两虚证:宜食补气、性平、味甘或甘温,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品,如大枣、花生、山药等。忌食破气耗气、生冷性凉、油腻厚味、辛辣的食品,避免煎炸食物。2.心虚胆怯证:宜食滋阴清热养阴安神的食品,如柏子玉竹茶。忌食辛辣香燥食品。3.痰热内扰证:宜食清化痰热,补中益气,滋养心阴的食品,如季荽、甘蔗等;也可选用建牧仁、大枣、山药、莲子等熬粥食用。4.气虚血瘀证:宜食补气、化瘀通络,行气活血的食品,如山药、菱角、荔枝、葡萄、鲤鱼、鳍鱼等。也可
7、食用桃仁、油菜等活血祛瘀的食品。忌食破气耗气、生冷酸涩、油腻厚味、辛辣等食品。(三)情志护理1.对心悸发作时自觉心慌恐惧的患者专人守护,稳定情绪。2.指导患者平淡静志,避免七情过激和外界不良刺激。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以利于疾病的好转或康复。3.告知患者诱发促脉证的各种因素,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积极主动加强自我保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五、护理难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差,疾病复发率高。解决思路:1.教会患者自测脉搏,甄别房颤节律,一旦疾病发作时能够早就医,以免延误病情。2.建立促脉证患者自我疾病认知调查档案,对患者及家属的疾病认知进行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协同患者及家属共
8、同制定护理计划,逐步实施。3.针对出院后的患者进行定期电话随访监控,出院后15天、30天、60天。随访内容为:用药依从性、生活起居规律性、自我疾病管理的自律性。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六、护理效果评价附:促脉证(阵发性心房纤颤)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促脉证(阵发性心房纤颤)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医 院:科 室: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 院天 数:患者 姓名:性 别:年 龄:ID:文 化 程 度: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否口证 候 诊 断:气阴两虚证心虚胆怯证痰热内扰证口气虚血瘀证其他:一、护理效果评价主要症状主要辨证施护方法中医护理技术护理效果心悸口1.病情观察口2.体位口3.氧疗口4.用药护理口5.其他护理
9、措施1.中药泡洗口应用次数:一次,应 用 时 间:_ _ _ _ _ _ _ 天2.穴位贴敷口应用次数:次,应 用 时 间:_ _ _ _ _ _ _ 天3.耳穴贴压应用次数:_次,应 用 时 间:_ _ _ _ _ _ _ 天4.穴位按摩应用次数:次,应 用 时 间:_ _ _ _ _ _ _ 天5.其他:_ _ _ _ _应 用 次 数:次,应 用 时 间:_ _ _ _ _ _ _ 天(请 注 明,下 同)好口较好口一般口差口胸闷胸痛口1.病情观察口2.氧疗口3.生命体征监测口1.耳穴贴压应用次数:次,应 用 时 间:_ _ _ _ _ _ _ 天2.穴位贴敷口应用次数:次,应 用 时
10、间:_ _ _ _ _ _ _ 天3.穴位按摩应用次数:_次,应 用 时 间:_ _ _ _ _ _ _ 天好较好口一般口差口4.用药护理口5.其他护理措施:4.中药泡洗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_ _ _ _ _ _ _ 天5.艾灸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_ _ _ _ _天6.其他:_ _ _ _ 应用次数:一次,应用时间:_ _ _ _ _ _ _天气短乏力口1.体位口2.安全防护口3.其他护理措施:1.中药泡洗应用次数:一次,应用时间:_ _ _ _ _ _ _ 天2.穴位贴敷应用次数:一 次,应用时间:_ _ _ _ _ _ _ 天3.其他:_ _ _ _ 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
11、_ _ _ _ _ _ _ 天好较好口一般口差口夜寐不安口1.生活护理口2其他护理措施:1.中药泡洗口应用次数:一次,应用时间:_ _ _ _ _ _ 天2.穴位按摩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_ _ _ _ _ _ 天3.耳穴贴压口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_ _ _ _ _ _ 天4.其他:_ _ _ _ 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_ _ _ _ _ _ _天好较好口一般口差口其他(请注明)1.2.3.好较好一般口 差 口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评价项目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满意一般不满意中 艾 灸医 穴 位 贴 敷护 耳 穴 贴 压理 穴 位 按 摩技 中
12、药 泡 洗术健康指导/签名责任护士签名: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实用性强实用性较强实用性一般口不实用口改进意见:四、评 价 人(责任护士)姓名技术职称完成日期护士长签字: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中医护理方案(试行)一、常见证候要点(-)邪盛正虚证:面色苍白,头晕,疲乏无力,活动后心慌气短,或发热,出血,骨痛。舌质淡,苔薄白。(二)邪热炽盛证:壮热口渴,皮现紫痛,齿鼻渗血,血色鲜红。舌质红,苔黄。(三)痰瘀互结证:瘪疡痰核,胁下包块,按之坚硬,时有胀痛,或伴有低热、盗汗,面色不华。舌质暗,苔腻。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疲乏无力1.注意休息,适当活动,重度贫血者,
13、卧床休息,限制探视。2.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皮肤和黏膜以及自觉症状,监测血红蛋白值及白细胞、粒细胞、血小板计数等。3.心慌气短伴头晕明显者,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穴心、神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等穴。粒细胞缺乏(0.5X1 0 9/L)的患者禁用。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穴脾俞、肾俞、足三里等穴。(二)发热1.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准确监测、记录体温。2.高热者可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置冰袋,或使用冰毯机物理降温,遵医嘱给予退热药物,热退汗出时,及时更换衣裤、被 褥,防止受凉。3.保证休息,限制陪住和探视,避免交叉感染。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合谷、曲池、耳尖等穴。有出血倾向的患
14、者禁用。5.遵医嘱中药熏洗或中药湿敷。(三)骨痛1.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改变体位时动作轻缓。2.保持肢体功能位,避免受压,可给予局部冷敷,以减轻疼痛。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太阳、印堂、头维、上星、百会、风池、风府、列缺、合谷、阿是穴等穴。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禁用。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脑、额、枕、神门、肝等穴。粒细胞缺乏(0.5X1 0 9/L)的患者禁用。(四)出血1.观察出血的部位、色、质、量的变化及病情症状,出现面色苍白、气息短促、出冷汗、四肢厥冷或突然间的剧烈头痛等症状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2.局部出血护理:(1)鼻腔出血: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报告医师,遵医嘱用云南白药棉球填塞鼻腔
15、,如出血量大且位置较深时请耳鼻喉科会诊填塞;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内鼻、肺、肾上腺、额等穴,粒细胞缺乏(0.5X1 0 9/L)的患者禁用。(2)牙龈出血:报告医师,遵医嘱用棉棒蘸止血药物局部按压,或用云南白药/三七粉棉球外敷牙龈或遵医嘱予凉血止血类中药汤剂含漱止血,做好口腔护理。(3)皮肤黏膜出血:注意出血部位观察和皮肤保护,治疗或注射后穿刺局部应按压15分钟以上,避免出血。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12.中药含漱:遵医嘱实施中药含漱,每日5次(晨起、睡前、三餐后及出血时),每次2 3遍,每遍10 20ml。先用清水漱口,然后口含中药30秒,再行冲击性漱口 1分钟
16、,使漱口液充分接触牙龈齿缝及口腔黏膜。中药漱口后10分钟内禁止刷牙、饮水及进食。3.注射给药(1)亚神酸注射液:稀释后3 4小时内输注,可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注意观察胃肠道反应。(2)三尖杉注射液:易损害心肌及心脏传导,输液速度小于40滴/分,注意观察心律及血压的变化。(3)其他详见附录L(二)特色技术1.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12.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13.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X4.中药熏洗(详见附录2 15.中药湿敷(详见附录2 1四、健康指导(-)生活起居L 病室安静整洁,定时开窗通风。2.保证充分的休息,限制陪住和探视,重症患者卧床休息,粒细胞缺乏的患者(0.5X1 0 9/L)
17、实行保护性隔离。3.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口腔清洁,经常漱口,用软毛牙刷刷牙,避免挖鼻孔、用力填鼻涕等。4.指导患者保持大便通畅,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女性患者注意经期卫生。5.指导患者适度活动,避免磕碰、外伤,洗浴用水不宜过热,不可用力搔抓皮肤,保持皮肤清洁。(二)饮食指导1.邪盛正虚证:宜食益气养阴的食品,如银耳、山药、莲子等;忌食寒凉冰冷的食品,如海鲜、绿豆等。2.邪热炽盛证:宜食清热解毒的食品,如冬瓜、绿豆、竹笋等;忌食温热辛辣的食品,如羊肉、辣椒等。3.痰瘀互结证:宜食祛瘀化痰的食品,可选用杏仁、白萝卜、陈皮等;忌食肥甘厚腻的食品,如肥肉、奶油等。4.发热患者多饮水或果汁,如
18、西瓜汁、梨汁、桔汁或用鲜芦根煎汤代茶饮,汗出较多者,可适量饮用淡盐水,脾胃虚寒者慎用。5.贫血患者宜食富含铁的食品,如豌豆、黑豆、芝麻酱、蛋黄、血豆腐、猪肝等。6.有出血倾向患者避免食用坚硬或带骨刺的食品,如坚果、排骨、鱼虾等。(三)情志调理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如发病诱因、治疗方法及化疗时注意事项等,使患者正确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2.注意调节情志,宜平淡静志,避免七情过激和外界不良刺激,可采用移情疗法、日际疗法等,及时发泄抑郁情绪,化郁为畅。3.定期组织病友会,患者通过沟通交流,增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五、护理难点PICC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高。解决思路:1.
19、患者骨髓抑制期要监测血象及体温,每日评估导管情况,如发现穿刺局部红肿、疼痛及出现分泌物等,及时处理。2.患者化疗期间可沿置入PICC导管的血管走向外敷金黄膏或血管保护膜。3.教会患者PICC置管的自我护理方法,如日常活动、洗澡的注意事项以及自我观察知识等。六、护理效果评价附: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医院:科 室: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患者姓名:性 别:年 龄:ID:文化程度: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否口证候诊断:邪盛正虚证邪热炽盛证痰瘀互结证其他:一、护理效果评价主要症状主要辨证施护方法中医护理技术护理效果1.活动与休息口1.
20、耳穴贴压口应用次数:一 次,应用时间:一 天2.评估皮肤、黏膜及血象口2.穴位贴敷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好较好口疲乏无力口3.氧 疗 口3.其他: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一般口差口4.其他护理措施:(请注明,下同)1.体温监测口1.穴位按摩应用次数:一次,应用时间:一天2.高热护理口2.中药熏洗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好较好发热口3.生活起居口3.中药湿敷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_天一般口差口4.其他护理措施:4.其他:_ _ _ _ _ 应用次数:一次,应用时间:一天骨寤口1.活动与休息口2.保持肢体功能位口3.局部冷敷口4.其他护蜀昔施:1.穴位按摩应用次数:一次,应用时间:一天
21、2.耳穴贴压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天3.其他:_ _ _ _ _ _ 应用次数:一次,应用时间:一天好较好一般口差口出血口1.评估出血情况口2.鼻腔护理口3.口腔护理口4.皮肤护理口5.其他护理措施:1.耳穴贴压口应用次数:一次,应用时间:一天2.其他:_ _ _ _ _ 应用次数:一 次,应用时间:一 天好口较好口一般口差口其他(请注明)1.2.3.好较好一般口差口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评价项目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满意一般不满意中医护理技术耳穴贴压穴位贴敷穴位按摩中药熏洗中药湿敷健康指导/签名责任护士签名: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
22、的评价:实用性强实用性较强实用性一般口不实用口改进意见: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技术职称完成日期护士长签字: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护理方案(试行)一、常见证候要点(-)肝胃郁热证: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胃院灼痛,皖腹胀满,暧气反食,心烦易怒,嘈杂易饥,舌红苔黄。(二)胆热犯胃证:口苦咽干,烧心,皖胁胀痛,胸痛背痛,反酸,暧气反流,心烦失眠,嘈杂易饥,舌红苔黄腻。(三)中虚气逆证:反酸或泛吐清水,暧气反流,胃皖隐痛,胃痞胀满,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大便油薄,舌淡苔薄。(四)气郁痰阻证:咽喉不适如有痰梗,胸膺不适,暧气或反流,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半夜呛咳,舌苔白腻。(五)瘀血阻络证:胸骨后灼
23、痛或刺痛,后背痛,呕血或黑便,烧心,反酸,暧气,胃皖隐痛,舌质紫暗或瘀斑。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烧心、反酸、嘈杂1.观察烧心、反酸的频率、程度、伴随症状及与饮食的关系。2.指导患者饭后30分钟内不宜平卧,就寝时宜抬高床头30。反酸明显者,用温淡盐水漱口。口苦、口臭、牙龈肿痛做好口腔护理,可遵医嘱应用中药含漱。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天枢、中院、膈俞、天突等穴。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神门等穴。5.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内关、胃俞、合谷、膈俞等穴。6.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合谷等穴。7.遵医嘱艾灸,取神阙、中皖、天枢等穴。(二)胸骨后灼痛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
24、素。2.注意休息,少量饮温开水,可自上而下按摩胃腕部,使气顺而痛缓。3.遵医嘱艾灸,取中皖、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膻中、中皖、胃俞等穴。(三)暧气、胃院胀满1.观察暧气的时间、次数及伴随症状。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皖、天枢、气海、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中皖、天枢、胃俞等穴。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神门、肝胆等穴。5.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合谷等穴。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中药以餐后少量频服为宜(其他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二)特色技术1.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X2.穴位注射(详见附录2 13.艾
25、灸(详见附录2 14.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5.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1四、健康指导(-)生活起居1.季节变化时注意胃区保暖,避免受凉。2.由于反流易发生在夜间,睡眠时应抬高床头30%3.餐后:宜取直立位或0.5 1.5小时后进行散步,运动时间30 40分钟,以身体发热、微汗、不感到疲劳为宜。4.睡前:不进食,晚餐与入睡的间隔不少于3小时;腹部按摩:仰卧位双腿屈曲,用右手的掌心在腹部按顺时针方向做绕圈按摩,也可从上腹往下腹缓缓按摩,每天进行3 4次,每次5 10分钟左右。(二)饮食指导1.肝胃郁热证:宜食疏肝解郁,和胃清热的食品,如金橘根、猪肚;肝气犯胃者宜食理气降气的食品,如萝卜、佛手、生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促脉证 阵发性 心房 颤动 中医 护理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