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docx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doc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朗读,熟悉“猴、结”等12个生字,利用范读及例句比拟等方式读准多音字“结、只、空”的字音。通过范写、临摹写“块、常”等7个生字。 2、朗读课文,图文对比,读懂前四个自然段中一样相异的局部,利用表格,提取整合导致小猴子“空着手回家”的主要信息,进展简洁推断,并通过此过程理解“掰、扛”等动词的意思。 3、仿照课文形式,说说小猴子假如其次次下山会怎样,并适当运用所学动词。 二、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语境中识字写字。 三、教学难点: 从反复的构造中,能推断出小猴子空着手回家的缘由。 四、
2、教学过程: (一)出示谜语,导入新课。 1、爬杆上树是高手,爱吃香蕉和桃子,家里没有山上有。 (1)板书课题,读准课题。 (2)舌前舌后音要读标准,熟悉猴子的猴,侯爵的候,时候的候。反犬旁还有哪些字?猪狗猫等,和动物有关。 (二)朗读课文,识字。 (1)范读课文,请仔细听准每个音。 (2)圈诞生字,借助拼音读生字。学生朗读课文,留意不多字,不少字,不错字。 (3)出示字卡,粘贴到白板上。 带拼音读三遍。 去掉拼音读三遍。 第一句中的“空”是要下雨了一课中的,读kn,猜一猜,其次句中的“空”是什么读音? 玉米结(ji)得又大又多。 小猴子下山来,最终的结(ji)果是空手而归。 这两句话中的“结”
3、读音不同,想想课文中的“结”是什么意思,你还能说这样的句子吗? (4)认真看课后第3题的插图,先读准字音,再做一做动作。 (5)认读其他生字,组词稳固。男女生读词,开火车读词。 (三)朗读课文,了解内容。 1、同桌带动作朗读课文,了解动词意思,体会小猴子的情感变化。 2、图文结合,朗读汇报,再结合课后第3题的插图,说说这些动作都与身体的哪个部位有关,哪个动作是这几次中都有的。 3、结合课文最终一幅插图,比拟句子,想一想句子中的为什么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4、你想对小猴子说什么? (四)情境创设,信息整合,简洁推断。 小猴子知错就改,以后会怎么样呢? (五)生字书写。 重点指导“空”字和“常
4、”字的中心对称。 (六)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情境延长:其次天,小猴子又下山了,他会做什么,想些什么?画一画,写一写,假如能用上几个刚刚学过的表示动作的词语就更好了。 五、教后反思。 1、通过朗读,识字释词示意。 学习朗读是通过朗读可以识字学词,可以理解内容,也可以学习语用。所以,本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朗读的学习来完成。学生初读,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教师范读,不但要求学生听准字音,初步感知内容及反复的构造。通过朗读理解内容,体会构造特点。到达正确流利朗读的程度。加上表情和动作,使学生自主完成对人物心情的体会、对动词意思的理解。正是通过屡次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屡次感受相像的做法
5、和相像的心情。也正是在屡次朗读的过程中,生字屡次“复现”,建立了音、形、义三者的联系。多音字的学习,在语境中据意辨音,使得朗读的学习和字词学习、阅读理解有机结合。 2、调整视角,使推断有迹可循。 照应单元语文要素,本课要整合信息,作简洁推断。在小猴子下山空手而归的结果已然明确的前提下,推断就要由果溯因。所以,将课后第2题调整为: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回想自己所做的一切,他会想到些什么? 3、借助插图,情境延长,思维和语言相互促进。 语言的学习、思维的进展都要在语言实践中进展,而且要留意学用结合。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具备了肯定的读图和说图的力量,课文的每幅插图又情趣盎然,因此课始就让学生看图按“小
6、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最终怎么样”的句式,大体说一说图的内容;结合单元课文,试着再运用“要是就”的句式,建立结果和行为之间的联系;表格中重点词语、动作词语的选择填空;情境延长出小猴子其次天又下山了,他会怎样做,怎样想。这些环节的设计都是依据学生的实际、教材的特点,使学练结合,语言和思维相互促进和提升。 由于本课要担当“信息整合,简洁推断”训练,所以,在朗读课文、内容理解上,教师引导得相对较多。实际教学时,面对不同的学情,可采纳不同的策略,削减教的成分,增加学的重量,使教学更有效。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小猴子下山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四课。课文讲的是一
7、只小猴子下山来,先掰了一个玉米,观察桃子就扔掉玉米去摘桃子,观察西瓜就扔掉桃子去摘西瓜,观察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最终,兔子跑进树林里不见了,小猴子一无所获的故事。除了故事本身具有教育意义以外,教材还留意到了本文的构段,并把“提手旁”的字集中在一起当作这篇课文的生字来进展学习,让识字规律可循。 二、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熟悉“猴、结、掰、扛、满、扔、摘7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非、常”2个汉字。 3、 了解故事内容。 4、 理解并运用本课中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精确性。 三、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描写小猴子动
8、作的词语,加强学生对动词的精确使用。 五、教学预备 教具预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贴画。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熟悉本课7个生字,正确书写“非、常”。 3、 大致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过程 一、 出示谜语,激趣导入 1、 师出示一则谜语:“一物像人又像狗,爬竿上树是能手,擅长仿照人动作,家里没有山中有”。生自主阅读并猜出谜底是猴子。(师出示猴子的图片和“猴子”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2、 和小猴子打招呼!(学生打招呼) 3、 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猴子?(得意的、机智的、淘气的)把“小猴子”三个字读的得意一点,谁来试试? (指名读“小猴子
9、”,读的机智得意)“子”要读成轻声,谁能读好轻声? 4、 学习“猴”字,(出示卡片“猴”)谁有好方法能记住这个字呢? 预设1:“反犬旁”+“侯”(小结:“反犬旁”的字一般都和动物有关)。识字方法:加一加。 预设2:形声字。 5、 师激趣:这只小猴子呀,它每天待在山上,都待得不耐烦了。这一天,它预备下山去玩,会有什么好玩的故事发生呢?这个故事就藏在书本里,赶快翻开书本找到它。(师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课题。) 二、 初读故事,借助故事图了解故事内容。 1、 (1)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小猴子下山都来到了哪些地方,请用“_”划出。 2、 读后沟通: (1) 玉
10、米地 (2) 桃树下 (3) 瓜地里 (4) 往回走回家的路上 3、 摆放路线图。 故事还藏在这些图画中,谁能把小猴子来到哪些地方根据挨次排一排。(听录音读) 4、 师生看路线图一起梳理故事内容: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一块玉米地,然后再走到一棵桃树下,接着来到一片瓜地里,最终往回走时,观察了一只兔子。 三、 精读,学习1、2自然段。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要求:(1)同桌共读第一自然段。 (2)用“波浪线”画出,小猴子观察了什么?是怎么样的? 2、指名学生沟通,明确小猴子来到了玉米地里,看到了又大又多的玉米。 3、师出示玉米地和玉米棒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又大又多”的意思。沟通( )又( )
11、又( )。师小结:前后是可以共同存在的特点。(翻开作业本P63,第三题) 4、正音“结”,懂意义,记生字。 5、(1)用“ 小三角 ”把小猴子的心情标出来。 (2)用“O”把小猴子的动作圈出来。 6、引导学生抓住“特别快乐”来体会小猴子的心情,拓展想象当小猴子看到这一片玉米地时会想些什么,在此过程中,师对于学生共性化阅读体验要赐予充分的敬重和鼓舞。 7、沟通“掰”和“扛”,出示图片,并结合动作示范来理解“掰”和“扛”的意思。师小结识字方法,掰=手+分+手(加一加);扛,红,江(换一换) 8、我会说。用“小猴子走到观察做了”的句式对第一自然段再次认知。 9、朗读。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
12、1)在第2自然段中, 用“小猴子走到.观察. 做了.”的句式找一找。 (2)同桌相互说一说。 2、指名学生沟通,师适当小结:小猴子来到了一颗桃树下,看到了又大又红的桃子,便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3、师出示“满树又大又红桃子”的图片,帮忙学生理解“又大又红”的意思,引导学生想象当小猴子看到桃子时会想些什么。 4、师出示“满”,满桌,满树,满星,理解“满”。(组词) 5、出示图片、结合动作演示理解“扔”和“摘”的动作。师小结识字方法,“扔”和“奶”偏旁不同(换一换);“摘”,摘苹果,摘桃子,摘花(组词) 6、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 7、比拟“掰”,“扛”,“摘”,“扔”,都是和手有关的。动作
13、。(翻开作业本P63,第四题) 四、指导书写“非”“常” 1、学生观看,指导书写。 “非”:独体字,两根旗杆六面旗,中间拉开小距离。其次竖比第一竖长,留意同样的笔画在同一个字里也有变化,在写横时,留意间距均等。 “常”:加上两根魔术棒,一看就很清晰,“小字头”和“巾字底”宽度一样。“秃宝盖”要伸展,口字形体小又扁。 2、书空,范写,练写。 五、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那今日我们学习了小猴子来到玉米地和桃树下的场景,下节课我们连续学习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七、板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8个生字的音。熟悉“掰、扛、扔、摘、捧、抱、蹦”7个字。 2看懂图
14、意,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读准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2读通课文,对比插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一、以图导言激趣: 教师板画一座小山,在小山上贴上一只小猴子图片。教师提问:请大家看图上的这只小猴子要做什么呢?学生答复后教师板书课题:13小猴子下山。教师接着说:“一天小猴子下山找东西吃,在路上它都经过了什么地方,它观察很多好吃的东西,它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熟悉生字。 1借助汉语拼音,留意把句子读通顺。 2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和标画诞生字和会认的字。 3自己把标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多读几遍。 4同桌同学互读生字和会认字。 5抽读生
15、字单片,实行领读、指名读、开火车等多种形式稳固字音。 6做识字嬉戏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三、图文对比,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读音是否正确? 2再请同学读课文,通过学生的读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四幅插图,请同学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4依据插图内容找出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自然段。 5让学生结合题目小猴子下山“把四幅图按挨次看一看想一想:小猴子下山都做了些什么事?结果是什么?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图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中体会到像小猴子那样观察一样好东西就丢掉原有的东西,最终会一无所获。 2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看懂图意,理解课文,知道小猴子为
16、什么空着手回家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到像小猴子那样观察一样好东西就丢掉原有的东西,最终会一无所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电脑出示小猴子下山图:自己画出)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小猴子下山都来到哪些地方呢? 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演示文稿图。 点击鼠标:(1)玉米地图 点击鼠标:(2)桃树底下 点击鼠标:(3)瓜地里 点击鼠标:(4)树林图(有小兔子) 点击鼠标:(5)电脑出示上述四幅图。 提问: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小猴子下山都来到了哪些地方?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这段有几句话,想想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指名分
17、句读读课文,请同学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3依据学生理解的状况,教师引导学生推导出: 电脑出示:小猴子来到了什么地方? 它观察了什么? 它是怎样做的? 4电脑出示: 小猴子走到_。他观察_特别快乐,就_。 教师引读,以问促读。 5结合插图,理解“又大又多”这一词语。 “又大又多”从图上看不仅仅玉米的个头大,而且这样大的玉米处处都是。 6师:假如你就是小猴子看到地里又大又多的玉米是什么样的心情?(快乐)“特别快乐”就是(生:特殊快乐)你们能不能带着这种特殊快乐的心情读一读。 7结合插图理解“掰”、“扛”表示动作的词语。可让学生带头饰用动作表演一下。其他同学当评比说说他们哪表演得好哪表演得还不够。让学
18、生说说小猴子为什么有“掰”、“扛”这样的动作,进一步理解玉米大的意思。 8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二、学习课文其次自然段: 1学生自学:(电脑出示思索题) (1)自己轻声读其次自然段,标出有几句话,想想每句话的意思什么? (2)完成填空: 小猴子走到_,他观察_,特别快乐,就_。 (3)结合插图理解:“又大又红、扔、摘”这几个词,可结合动作表演理解“扔、摘”两个词的意思。 (4)正确、流利、有语气朗读这一段。 2结合上述思索题小组进展争论。 3以小组为单位进展学习汇报。 4提问:小猴子为什么扔了玉米,去摘桃子?组织学生进展争论。(使学生体会到小猴子观察了桃子,就喜爱桃子,于是就扔
19、了玉米,去摘玉米。结合观看图画,如猴子的神态、心情,让学生体会猴子特别快乐的心理,带着这种情感再读课文内容。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结合上面的四个思索题独立学习这段内容。 2教师检查独立学习的效果。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说出每句话的意思。 (2)出示填空请同学说一说。 小猴子_几个桃子,走到_,观察_,特别快乐,就_。 提问: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为什么课文中用“捧着”这个词。 (3)结合图理解“又大又圆”、“扔、摘”这几个词语。小猴子为什么又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呢? (4)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这段。 (5)请学生带上小猴子的头饰表演这段内容,表演出小猴子的动作神态、心情及心里活动。
20、 四、学习四、五自然段。 1自己轻轻读四、五两个自然段,边读边思索:小猴子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电脑出示:课文中P54页2幅图 2教师抓住“只好“一词,让学生说说小猴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力量。 3请学生带头饰进展表演小猴子的动作、神态。 4组织学生争论: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小猴子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猴妈妈会对他说些什么吗? 五、进入情境、读说结合。 1配乐朗读课文,也可以教师提示课文,如:“小猴子观察就”怎么读呢?“只好”怎么读呢? 2采纳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说话: (1)看图讲故事。 (2)戴头饰表演。 (3)实行想像说话:假设你是小猴子会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猴子下山 人教版 一年级 语文 下册 猴子 下山 教学 设计 模板 通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