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pdf
《高考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pdf(1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绝对精品 高考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高考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 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 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4 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化合物分 类元素组成主要生理功能水组成细胞维持细胞形态运输物质提供反应场所参与化学反应维持生物大分子功能调节渗透压无机盐构成化合物(F e、M g)组成细胞(如骨细胞)参与化学反应维持细胞和内环境的渗透压)糖类单糖二糖多糖C、H、0供能(淀粉、糖元、葡萄糖等)组成核酸(核糖、脱氧核糖)
2、细胞识别(糖蛋白)组成细胞壁(纤维素)脂质脂肪磷 脂(类脂)固醇C、H、0C、H、0、N、PC、H、0供能(贮备能源)组成生物膜调节生殖和代谢(性激素、V it.D)保护和保温蛋白质单纯蛋白(如胰岛素)结合蛋白(如糖蛋白)C、H、0、N、S(F e、Cu、P、M o.)组成细胞和生物体调节代谢(激素)催化化学反应(酶)运输、免疫、识别等核酸D N AR N AC、H、0、N、P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催化化学反应(R N A类酶)1.5 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蛋白质的相对分子
3、质量为y,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则 肽 键 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者.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名称基本组成单位核酸核 甘 酸(8种)一分 子 磷 酸(H 3 P o 4)一分子五碳糖(核糖或脱氧核糖)核昔一分子含氮碱基(5 种:A、G、C、T、U)D N A脱氧核甘酸(4 种)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脱氧核甘一分子含氮碱基(A、G、C、T)R N A核糖核苜酸(4 种)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核糖核甘一分子含氮碱基(A、G、C、U)1.8 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名称基本单位化学通式聚合方式多样性的原因多糖葡萄糖C6 H 1
4、2 0 6脱水缩合葡萄糖数目不同糖链的分支不同化学键的不同蛋白质氨基酸氨基酸数目不同氨基酸种类不同氨基酸排列次序不同肽链的空间结构核酸(D N A 和 R N A)核甘酸核甘酸数目不同核甘酸排列次序不同核甘酸种类不同1.9 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 N A的鉴定物质试剂J操作要点颜色反应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临时混合加热砖红色脂肪苏丹n i (苏丹W)切片高倍镜观察桔黄色(红色)蛋白质双缩版试剂(A 液和B 液)先加试剂A再滴加试剂B紫色DNA二苯胺加 0.0 1 5 m o l/LNa Cl 溶液 5 M 1沸水加热5 m i n蓝色1.1 0 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
5、1 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1.1 2 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决定细胞质遗传6、内含核糖体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8、能自我分裂增殖1.1 3 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名 称化学组成存在位置膜结构主要功能线粒体蛋白质、呼吸酶、R NA、脂质、DNA动植物细胞双层膜能 L里代谢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蛋白质、光合酶、RNA、脂质、DNA、色素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内质网蛋白质、酶、脂质动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单层膜与蛋白质、脂质、糖类的加工、运输有关高尔基体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运输、加工、细胞分泌、细胞壁形成溶酶体蛋白质、脂质、酶
6、细胞内消化核糖体蛋白质、RNA、酶无膜合成蛋白质中心体蛋白质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与有丝分裂有关1.1 4 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NA 含量2 a-4 a4 a4 a4 a2 a染色体数目(个)2 N2 N2 N4 N2 N染色体单数(个)04 N4 N00染色体组数(个)22242同源染色数(对 一)NNN2 NN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 N个,未复制时DNA含量为2 a。1.1 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理化因素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机理应用过量脱氧胸昔+抑制DNA复制治疗癌症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获得多倍体低 温(2 4)+影响酶活和供能低
7、温贮藏注:+表示有影响1.1 6 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类型分裂方式结果事例细胞质不分裂有丝分裂双(多)核细胞多核胚囊个别染色体不分离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单体、多体2 1 三体、唐氏综合征全部染色体不分离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多倍体四倍体植物染色体多次复制,但不分离有丝分裂多线巨大染色体果蝇唾腺染色体两个以上中心体有丝分裂多极核1.1 7 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1.1 8 已分化细胞的特点点1.1 9 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L 21细胞的生活史1.22癌细胞的特点1.23 衰老细胞的特点1.24 细胞的死亡1.25生物膜与生物膜系统1.26细胞工
8、程1.27植物组织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比较项目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生物学原理细胞全能性细胞分裂培养基性质固体液体培养基成分蔗糖、氨基酸、维生素、水、矿物质、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琼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水、动物血清取材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动物胚胎、幼龄动物器官或组织培养对象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分散的单个细胞过程脱分化、再分化原代培养、传代培养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特点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分化:形成根、芽只分裂不分化贴壁生长接触抑制培养结果新的植株或组织细胞株或细胞系应用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株提取植物提取物(药物、香料、色素等)人工种子培养转基因植物生产蛋白质生物制品皮肤细胞培养后移植
9、检测有毒物质生理、病理、药理研究培养条件无菌、适宜的温度和pH1.28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比较项目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融合生物学原理膜的流动性、膜融合特性前期处理原生质体制备: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分散:胰蛋白酶处理方法和手段物理:离心、振动、电刺激化学:聚乙二醇(P E G)(同前)生物:灭活的病毒应用进行远缘杂交,创造植物新品种制备单克隆抗体基因定位下游技术(后续技术)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第二单元生物的新陈代谢I 植物代谢部分:酶与A T P、光合作用、水分代谢、矿质营养、生物固氮2.1 酶的分类2.2酶促反应序列及其意义酶促反应序列 生物体内的酶促反应可以顺序连接起
10、来,即第一个反应的产物是第二个反应的底物,第二个反应的产物是第三个反应的底物,以此类推,所形成的反应链叫酶促反应序列。如意义 各种反应序列形成细胞的代谢网络,使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沿着特定路线有序进行,确定了代谢的方向。2.3生物体内A TP的来源A TP来源反应式光合作用的光反应A D P+P i +能量*A TP化能合成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其它高能化合物转化(如磷酸肌酸转化)CP(磷酸肌酸)+ADP-C(肌酸)+ATP2.4生物体内ATP的去向2.5光合作用的色素2.6 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比较项目光反应暗反应反应场所叶绿体基粒叶绿体基质能量变化光能 电能电能 活跃化学能活跃化学能
11、 稳定化学能物质变化H 2 0-H +0 2N A D P+H+2 e-N A D P HA TP+P i-A TPC 0 2+N A D P H+A TP-(C H 2 0)+A D P+P 1+N A D P+H 2 0反应物H 2 0、A D P、P i、N A D P+C 0 2 A TP、N A D P H反应产物0 2、A TP、N A D P H(C H 2 0)、A D P、P i、N A D P+、H 2 0反应条件需光不需光反应性质光化学反应(快)酶促反应(慢)反应时间有光时(自然状态下,无光反应产物暗反应也不能进行)2.7 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的比较C3植物C4植物
12、光反应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粒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粒暗反应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基质C02固定仅有C3途径C4途径一-C3途径2.8 C4植物与C3植物的鉴别方法方法原 理条件和过程现象和指标结 论生理学方法在强光照、干旱、高温、低C02时,C4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C3植物不能。密闭、强光照、干旱、高温生长状况:正常生长或枯萎死亡正常生长:C4植物枯萎死亡:C3植物形态学方法维管束鞘的结构差异过叶脉横切,装片是否有两圈花细胞围成环状结构鞘细胞是否含叶绿体是:C4植物否:C3植物化学方法合成淀粉的场所不同酒精溶解叶绿素淀粉遇面碘变蓝叶片脱绿一加碘一过叶脉横切一制片一观察出现蓝色:蓝色
13、出现在维管束鞘细胞蓝色出现在叶肉细胞出现现象时:C4植物出现现象时:C3植物2.9 C4植物中C4途径与C3途径的关系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英文缩写为PEP。2.10 C4植物比C3植物光合作用强的原因C3植物C4植物结构原因:维管束鞘细胞的结构以育不良,无花环型结构,无叶绿体。光合作用在叶肉细胞进行,淀粉积累,影响光合效率。发育良好,花环型,叶绿体大。暗反应在此进行。有利于产物运输,光合效率高。生理原因:PEP竣化酶磷酸核酮糖竣化酶只有磷酸核酮糖竣化酶。磷酸核酮糖竣化酶与C02亲和力弱,不能利用低C02o两种酶均有。PEP竣化酶与C02亲和力大,利用低C02能力强。2.11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
14、效率的关系2.12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关系2.13光合作用实验的常用方法2.14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2.14.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2.14.2扩散作用与渗透作用的联系与区别2.1 4.3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的区别与联系半透膜选择透过性膜概念小分子、离子能透过,大分子不能透过水自由通过,被选择的离子和其它小分子可以通过,大分子和颗粒不能通过性质半 透 性(存在微孔,取决于孔的大小)选择透过性(生物分子组成,取决于脂质、蛋白质和A T P)状态活或死活材料合成材料或生物材料生 物 膜(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的膜)物质运动方向不由膜决定,取决于物质密度水和亲脂小分子:不由膜决定,取决于
15、物质密度离子和其它小分子:膜 上 载 体(蛋白质)决定功能渗透作用渗透作用和其它更多的生命活动功能共同点水自由通过,大分子和颗粒都不能通过2.1 4.4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2.14.5植物体内水分的利用和散失2.15植物体内的化学元素1.16植物体内的化学元素2.17生物固氮2.1 8 氮循环2.1 9 三类微生物在自然界氮循环中的作用I I动物与微生物代谢部分:三大类营养代谢、细胞呼吸、代谢基本类型、微生物类群、微生物的营养代谢与生长、发酵工程简介2.20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2.2 1人体的必需氨基酸2.22细胞的有氧呼吸2.23细胞内的无氧呼吸2.2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比较项
16、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反应场所真核细胞:细胞质基质,主要在线粒体原核细胞:细胞基质(含有氧呼吸酶系)细胞质基质反应条件需氧不需氧反应产物终 产 物(C0 2、H 2 0)、能量中间 产物(酒精、乳酸、甲烷等)、能量产能多少多,生成大量A T P少,生成少量A T P共同点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2.2 5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的利用情况呼吸类型被分解的有机物储存的能量释放的能量可利用的能量能量利用率有氧呼吸I mol葡萄糖2 8 7 0 k J2 8 7 0 k J1 1 6 5 k J4 0.5 9%无氧呼吸2 8 7 0 k J1 9 6.6 5 k J6 1.0 8 k J2.1 3%注:无氧呼
17、吸释放的能量值为分解为乳酸时的值。不同的无氧呼吸类型释放的能量可能稍有不同。2.26新陈代谢的类型2.27微生物的类群2.28微生物的营养2.29微生物的代谢2.30微生物的生长2.31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与生长速率的关系2.32发酵工程简介第三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植物调节、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内环境与稳态、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免疫)3.1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激素调节3.2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3.3神经调节3.4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3.5 内环境与物质交换3.6 水、钠、钾的来源与去向3.7水盐平衡的调节3.8血糖平衡的调节3.9体温的调节3.10免疫概述3.10免疫系统的组成与淋
18、巴细胞的起源3.11抗原与抗体3.1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3.13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3.13免疫学的应用(选学)第四单元生物的生殖与发育(包括生殖的种类、动物生殖细胞的生成、植物的个体发育、动物的个体发育)4.1 生殖的类型4.2动物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没有交换)4.3减数分裂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4.4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及数目与配子类型的关系4.5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以动物细胞为例)比较项目减数分数有丝分裂复制次数1次1次分裂次数2次1次同源染色体行为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姐妹染色体交叉互换无子细胞染色体数是母细胞的一半与母细胞相同子细胞数目4个2个子细胞类型生殖细胞(精
19、细胞、卵细胞)、极体体细胞细胞周期无有相关的生理过程生殖生长、发育染色体(D N A)的变化曲线4.6 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4.7 动物的个体发育第 五 单 元 生 物 的 遗 传、变异与进化(包括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规律、伴性遗传、细胞质遗传、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现代进化理论)5.1证明D N 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5.2 证明D N 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2)T 2 噬菌体感染细菌实验5.3 证明R N 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实验5.4 D N A 是遗传物质的理论证据(遗传物质的必备条件)5.5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5.6 D N A的组成单位、分子结
20、构和结构特点5.7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引起的碱基间关系5.8 D N A分子的复制5.9 D N A 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明5.1 0 基因的结构及控制蛋白质的合成5.1 1 染色体组与基因组比较概念示例染色体组正常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数称为一个染色体组,用 N 表示果蝇:N=4基因组概 念某生物D N A 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叫基因组。包括核基因组和质基因组(线料体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人:2 3+1+线粒体D N A单倍体基因组有性别生物:N+l (N 个 D N A+1 个性染色体D N A 组成)无性别生物:N (N 个 D N A 分子组成)人:2 3+1玉米:1 0原核生物基因组一个
21、D N A 分子组成(或加上质粒D N A)细菌D N A线粒体基因组线粒体中一个D N A 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见后述)线粒体D N A叶绿体基因组叶绿体中一个D N A 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叶绿体D N A区别与联系染色体组由正常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构成,只包含一条性染色体基因组由一半常染色体、两条性染色体和细胞质中的D N A 分子组成5.1 2 人类基因组研究5.1 2.1 人类基因组计划(H G P)大事记人类基因组计划大事记1 9 8 5 年美国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杜伯克首先提出了人类基因组计划(H G P)1990 年 10 月 1 日经美国国会批准美国H G P正式启动,预计投
22、资3 0 亿美元,历时15 年,在 2 0 0 5 年完成。先后共有美、英、日、法、德、中六国参加,分别负担了其中5 4%、3 3%、7%、2.8%、2.2%和 1%的研究工作。1998 年 5 月全球最大的D NA 自动测序仪厂家在美国马里兰州罗克威尔设立了C e l e r a (塞莱拉)基因组学公司,声称在3 年内完成人类基因组的序列测定,另外有一些私营机构也涉足这一领域,目的都是为了申请专利,垄断人类基因信息资源。至此形成公私两大阵营。1998 年 1 0 月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公立阵营宣布提前于2 0 0 1年完成人类基因组的工作草图,整个终图的完成期将从2 0 0 5 提前到2 0 0
23、 3 年。1999年 9 月我国搭上基因组研究的末班车,加入该计划并负责3号染色体上3000万个碱基对的测序工作,成为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唯一的发展中国家。这1%的测序任务,带给中国的利益是长远的,我们不仅因此可以分享整个计划的成果,拥有相关事务的发言权,而且建立了自己的研究队伍,技术水平走在了世界的前列。2000年3月14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英国首相贝理雅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将人类基因组研究成果公开,以便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能自由地使用这些成果。2000年4月底中国科学家按照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部署,完成了百分之一人类基因 组 的“工作框架图”。2000年6月2 6日美国白宫召开会议,宣布人类基因组
24、”工作框架图”完成。2001年2月15日人类基因组计划公立阵营在当日出版的 自然杂志公布人类基因组测序草图。2001年2月16日塞莱拉公司在当日出版的 科学杂志上公布人类基因组测序草图。2006年5月18日美国和英国科学家在英国 自然杂志网络版上发表了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一1号染色体的基因测序。科学家不止一次宣布人类基因组计划完工,但推出的均不是全本,这一次杀青的“生命之书”更为精确,覆盖了人类基因组的99.99%。历 时16年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书写完了最后一个章节。5.1 2.2人类基因组计划(H G P)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遗传图又称连锁图,它是以具有遗传多态性(在一个遗传位点上具有一个以上的等
25、位基因,在群体中的出现频率皆高于1%)的遗传标记为“路标”,以遗传学距离(在减数分裂事件中两个位点之间进行交换、重组的百分率,1%的重组率称为lc M(厘摩)为图距的基因组图。遗传图的建立为基因识别和完成基因定位创造了条件。意义:6 0 0 0多个遗传标记已经能够把人的基因组分成6 0 0 0多个区域,使得连锁分析法可以找到某一致病的或表现型的基因与某一标记邻近(紧密连锁)的证据,这样可把这一基因定位于这一已知区域,再对基因进行分离和研究。对于疾病而言,找基因和分析基因是个关键。物理图物理图是指有关构成基因组的全部基因的排列和间距的信息,它是通过对构成基因组的D N A分子进行测定而绘制的。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复习 生物 知识结构 网络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