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pdf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pdf(1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 比一比第一课时 比高矮、长短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 4-5 页。教学要求:知识及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过程及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及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铅笔、粉笔、线绳。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 导入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 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 流。们比一比高矮,谁想来?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全 2、教师指一名同学及老师 然汇
2、报交流,比较结果。比高矮。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学生自由发言。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比谁高谁矮?二 比一比指名学生排队。学生独立回答问题。1、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生自由发言。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及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三 做一做 1、实践活动。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2、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四 练一练第 1 题:出示第 1 题图,提问:哪座房高?哪座房矮?还可以拿什
3、么进行比较?第 2 题: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第 3 题:(1)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2)教师拿出 3 根线绳照图的样子演示一下,验证学生的答案第 4 题:出示图,提问:谁个子高?谁个子矮?为什么?第 5 题:出示图,提问:图上的事物你可以怎样进行比较?五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再说一说。板书设计:比一比比高矮、长短老师高,学生矮铅笔长,粉笔短教学后记:第二课时比轻重、大小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 6-7 页。教学要求:知识及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过
4、程及方法:引导学生参及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和简单的推理。教学重点: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天平、苹果、羽毛球、饮料和面包实物。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 导入 1、呈现情景图。2、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比较。二 比一比学生活动学生回答谁轻谁重。学生讨论交流。学生轮流用手掂苹果和羽毛球。学生猜测。1、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学生仔细观察,知道饮料说出谁比谁大、谁比谁轻等。重面包轻。2、呈现大象和松鼠的情景学生观察图,交流自己的看图,先进行谁大谁小的比较,法
5、。再启发学生说一说哪个轻、哪学生思考并比较。个重。学生自由发言。3、教师拿出 1 个苹果和 1个羽毛球,提问:谁轻?谁重?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亲自体验一下轻和重的感觉。4、教师拿出一听较小的饮料和一个较大的面包。(1)猜一猜,谁轻?谁重?(2)把饮料和面包放在天平上。(3)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三 做一做 练一练第一题、先说那个大,那个小;再进行轻重的比较。第二题、三种水果进行比较方法同上。第三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判断,运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第四题、两组图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并进行比较。四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再说一说。板书设计:第二课时
6、比轻重、大小公共汽车大,小汽车小松鼠轻,大象重教学后记:第二单元 10 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认识 15 的数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 8-9 页教学要求:知识及技能:使学生能认、读、写1-5 各数,会用1-5 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过程及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1-5 各数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及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能认读写各数。教学难点:初步感知数学及生活的联系。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7、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导入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师: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学生:喜欢师:你喜欢去动物园吗?今天学生自学课本第 8 页,并和我们大家就一起去参观动物园好同桌说一说。吗?学生发言:天空中飘着白二、随着教师的引导,出示课 云,小鸟在飞翔,地上有几棵大件或挂图(动物园图)。请大家仔 树,熊猫在大树下吹口琴,猴子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图中都 在爬树,小兔在玩跷跷板,花丛有谁,它们在做什么,互相说一说。有各种颜色的花,河边有乌龟和教师:刚才大家把你从图中看 小鸭,河里有金鱼、蝌蚪、荷到的和想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现 叶在谁能大声告诉全班同学。学生发言:天空中飘着 2朵白云
8、,1 群小鸟在飞翔,地上教师:同学们看得很仔细,能 有 1 棵大树,1 只熊猫在大树下把自己看到的事情告诉大家。今后 吹口琴,3 只猴子在爬树,3 只我们要更认真观察,更勇敢的讲出 小兔在玩跷跷板,河边有 1 只乌你要说的事情来。老师再增加点要 龟和 4 只小鸭,河里有 3 条红金求:你看到的各种东西的数量是多 鱼、4 只小蝌蚪、5 片荷叶,荷少,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叶上面有 5 只青蛙全班汇报交流,引导经历抽象过学生:图中有一只熊猫在吹程。三、研究讨论口琴,天空中飘着 2 朵白云,池塘里有 5 条鱼,3 只猴子爬树,、教师和学生合作学习讨论 5 只小鸟在天空中飞翔,4 只鸭各数。、通过自学
9、提问:图中有什么?指名回答。子、3 只蝌蚪、2 只蝴蝶、3 只小兔、3 棵大树。1 只小熊猫、1 棵大树、1教师提问:你看到的每种东西 只乌龟、1 群小鸟、一片草丛、的数量都分别是多少?能不能具一幅画 体的说出来。2 只蝴蝶、2 朵白云、2 朵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 1-5 分 红花、2 只青蛙别可以表示什么。3 只小兔,3 只猴子、3 朵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 花,3 条红金鱼上贴出相应的物体的图片,并按数 4 只蝌蚪,4 只鸭子,4 棵目的大小排列:大树,教师:同学们用到了 1 只、2 5 只小鸟,5 片荷叶,5 条只、3 只、4 只、5 只表示 1 金鱼,只、1 棵、1 个数量是 1 的
10、都指名学生回答。有什么?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表述学生练习描红。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并在相应学生自由发言。的图片下面出示 15 各数字。师:大家都知道了,在图中这些数字都可以表示什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些数字又可以表示什么?四、试做、在图中 1 可以表什么?指名说:(1 可以表示一只乌龟,还可以有 1 棵树。)、2 可以表示什么?2 可以表示 2 只青蛙地。、3、4、5 可以分别表示什么呢?五、练习、认读数字。、在田字格中描红,练习书写。、让学生数一数可图中各有几个物体,在和相应的数字连接起来。、3 题,学生看图写数,独立完成。4 题画小花,独立完成。六、总结:我们今天学会了 1、2、3
11、、4、5 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字,把学到的说给大家听板书设计:认识 1-5 1 2 3 4 5教学后记:第二课时:6-9 各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数学第 10-11 页。教学要求:知识及技能:使学生能认、读、写6-9 各数,会用6-9 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过程及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6-9 各数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及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能认读写 6-9 各数。教学难点:感知数学及生活的
12、联系。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导入1、看图写数。()()()()()学生活动指名生上黑板写数全班齐读。同桌交流。师生合作讨论。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出表示 6 的物体。2、看卡片认读 1、2、3、4、5。学生举手发言。二、自学67 页学生练习描红。1、自己看图,有几个葫芦,几只学生自由发言。哨子,几把勺子,几把小刀。2、它们分别可以用哪个数字表示?读一读下面的数,把数和图用线连起来。3、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三、研究讨论 1、教师和学生合作学习讨论 6-9各数。2、通过自学提问:图中有几个葫芦,几只哨子,几把勺子,几把小刀。各用什么表示?认识
13、6、7、8、9。3、指导书写 6、7、8、9。师:在生活中 6 可以表示什么?用同样的方法学习 7、8、9 各数。四 试做 1、事物和实物的个数用相应的数字连接起来。2、说出生活中,6、7、8、9 表示了什么。五 练习 1、在田字格中描红,练习书写6-9。2、看数涂色。3、让学生自己练习 3、4 题。指名说说是怎样做的?六 总结:我们今天学会了 6、7、8、9 各数,它们分 别可以表示什么说给大家听板书设计:认识 6-9 6 7 8 9教学后记:第三课时 比较、做游戏教教 学学 内内 容容 数 学 一 年 级 上 册 第12-13页。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知识及技能:知识及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
14、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过程及方法过程及方法: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及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体验“多、少、同样多”的含义。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师活动一导入 1 出示课题:比较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讨论,知道有 6 个小朋友,5 把椅子,小朋友多,椅子少。学生全班交流,说出小朋友比椅子多,椅子比小朋友 2 做游戏教师谈话引入: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
15、?这节课,少。我想请几位同学来玩做椅子游戏,谁学生汇报。想来?(教师在教室前面准备好 5 把学生自由发言:得出这椅子)6 个小朋友玩做椅子游戏,其 回都有座位了。他同学观察结果。二.教学新知。(一)认识多少 1、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2、提问:椅子为什么不够啦?你知道了什么?3、出示小朋友和椅子一一对应的图,提问: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二)认识同样多学生汇报。学生动手摆,动口说。学生观察水果图,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的。学生动手画,请学生板演。学生汇报。1、师:同学们真聪明,能够从游戏中学到知识,真棒!现在老师又拿来一把椅子,我们再来做一次游戏,怎么样?6 个小朋
16、友接着做游戏,其他学生观察讨论。2、这一次的结果怎么样?3、出示小朋友和椅子一一对应图,提问:小朋友和椅子怎么样?(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全班交流,小朋友和椅子同样多。三、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 1 题。教师提出要求:摆黄色的花片要及红色的花片同样多。2、完成练一练第 2 题。出示水果图,提问: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你是怎么知道的?四、拓展1.画 比 多 3 个。2.画 比 同样多。五、总结今天你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板书设计:比较多少同样多教学后记:第四课时认识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 14-15 页。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知识及技能:知识及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同样多”
17、、“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或其他的方法比较多少。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过程及方法:让学生在“动”的情境中,通过演一演,数一数,比一比等形式经历把“同样多”、“多”、“少”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及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动参及学习的精神。教学重点:认识 =等数学符号的含义。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巩固多些少些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师活动一 准备 1、比较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全班同学互相
18、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2 指名说以上三题表示的意义。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同学二 自学 1415 页之间互相交流。师:观察图画,说出熊猫家来了熊猫给小动物分食物,小哪些客人,各是几个?它准备了哪些 兔爱吃萝卜,一只一个萝卜。食物?三 研究讨论猴子比桃子多;桃子比猴子少。3 41 师生共同交流,指名回答:图学生自由发言。中说了一件什么事?2 那我们说:萝卜和小兔同样多,用 4=4 表示。“=”表示同样多。3 师:熊猫给猴子分桃子,3 只猴子 4 个桃子。师:你发现了什么?怎么表示?3 3 读作 4 大于 3.四 试做指导书写 =。描红 =。五 练习 二 题,学 生 体 会 再 填 写=。三 题,学 生
19、 体 会 再 填 写=。六 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认识 =4=4 33教学后记:第五课时第五课时 0 0 的认识的认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 16-17 页。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知识及技能:知识及技能:使学生会认、读、写 0,知道 0 表示的含义过程及方法:过程及方法: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0 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及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教
20、学重点:能理解 0 的含义,了解 0 在实际生活中了简单应用。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初步感知 0 及生活的联系。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师活动一、准备一、准备 1 看图写数。()()()()()2 看卡片认读 1、2、3、4、5。二、二、自学自学6 67 7 页页自己看图,用数的表示鸟窝里的只数,看最后一个鸟窝一只也没有怎么办?想一想,小组互相交流,议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汇报。小组交流后学生汇报。指名回答。学生例举生活中见过的 0.学生在田字格里写 0.一议,应该怎样表示鸟窝一只也没有?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三、三、
21、研究讨论研究讨论教师和学生合作学习讨论0。通过自学提问:图中有什么?你又发现了什么?A 鸟窝一只也没有用什么表示?B 在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看见过 0?四、四、试做试做 1.尺子上的 0 表示什么?师总结:尺子上的 0 表示尺从0 开始的一个标记。在田字格里写 0。五、五、练习练习电视机有 0 频道。温度记上的 0 表示什么?车牌上的 0.门牌上的 0.六、总结:我今天学会 0。在生活中要留心,那些地方用到了 0 说给大家听板书设计:认识 0 0教学后记:第第 6 6 课时课时 10 10 的认识的认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 18-19 页。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知识及技能知识及技能
22、:使学生会认、读、写 10,会用 10 表示物体的个数。过程及方法:过程及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10 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及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及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能认读写 10,会用 10 表示物体个数。教学难点:教学难点:通过练习加强 1-10 各数的认识。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师活动一一 准备准备 1 从 0 数到 10.2 从
23、 10 数到 0.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按要求数数。学生回答。学生汇报。3 指名说出生活中 19 各数表同桌交流。示什么?。二二 自学自学8 89 9 页页师生共同交流后指名回答。观察图画看图说出图中的事学生描红 10.物。学生充分交流各自的方全班同学互相交流发表自己的 法。见解。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三三 研究讨论研究讨论通过自学你发现了图中的事物是什么?。师生共同交流,指名回答。3 板书:图中有 4 个男同学,6个女同学,一共有 10 个同学,10 个同学拿 10 个气球 A 认读数字 10.B 书写 10。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四四 试做试做师板书 10 后,巡视指导描红10。
24、读直尺上的数字。五五 练习练习三题,学生体会一捆有几根。四题,数一数,各有多少个?五题,认识 10 以内的数综合练习。六六 总结: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认识 10 10教学后记:第第 7 7 课时课时顺序顺序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 20-21 页。教学要求:教学要求:1 1、知识及技能:知识及技能:会用 10 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2 2、过程及方法:、过程及方法: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理解几个和第几的关系。3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加深对序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参及操作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及同学交流自己个
25、性化做法的乐趣。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几个和第几个的含义。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用 10 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师活动一 准备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1、同学们,我们要和蓝灵鼠不明白的问题,同学之间互一起玩,玩的时候要遇到问题,看 相交流。大家讨论,共同解决。谁先明白。2.看 图 填 数 和 看 数 画图学生汇报。学生提问题。学生汇报。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二 自学 2224 页观察图画,从左边数起,绿萝卜是第几?小兔子排第几?三 研究讨论师生共同合作学习数序数。师生共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冀教版 一年级 数学 上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