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教育课2.pdf
《大学生健康教育课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健康教育课2.pdf(8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大学生健康教育课一 健 康 的 概 念:什么是健康,从古至今都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实际上健康的概念是发展的,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深化。过去人们把健康理解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这与过去的生存环境恶劣,人类抗御环境中的有害物质侵袭的能力非常有限,医疗条件又不发达,一个人如果失去健康几乎无法生存,因此,那时健康的意义与生命等同。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化。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 会 上 的 完 满 状 态 1978年底月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卫生保健大会所发表的 阿拉木图宣言对
2、健康的定义作了重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及体质强壮而且是心理健康,社会幸福的完满状态”,提出了健康的三维概念。1989年 WHO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应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在这三方面达到和谐完美状态。最近,有人主张把“道德健康”列入健康概念。(-)身体健康:躯体、器官、组织及细胞的形态、机能的完整。即生长发育正常,身体匀称,体重适当,动作协调,体魄健壮,体内代谢稳定,能获得适当的物质、能量、信息并加工处理,对疾病有高度的抵抗能力。世界卫生组织概括为五快:吃得快:进餐时,有良好的食欲,不挑剔食物,能很快吃完一顿饭。便得快:大小便通畅,一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且感觉良好。睡得快:不失眠,
3、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睡得好,醒后精神饱满,头脑清醒。说得快:口齿伶俐清晰,表达正确,思维敏捷。走得快:行动迅速,活动灵敏。(二)心理健康主要包括健康的情绪和情感,健康而坚定的意志,良好的统一协调的行为和正常的智力。人作为一个整体,其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不可分割的,在一定意义上还可以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超过了生理因素。身体上的许多疾病很多是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中医认为:七情过于波动,可使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堵塞、肝脏功能紊乱而发生疾病。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
4、、膀胱、三焦西医认为:心理的异常变化,如过分激动会使大脑皮层产生过度兴奋,从而使神经系统紊乱,导致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等机能失去平衡,引起一系列病变。古人云: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对此,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提倡生理卫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呢?具体来讲,希望大家做到一下几点:1,对自然事物保持兴趣。2,广交朋友,善于处事。3,乐观明朗的人生态度。4,对问题当机立断,不要犹豫不决。5,珍惜眼前的时光,不要热衷于空想未来,应以最有效的方法从事现实的工作或生活。6,参加适当的文娱、体育活动。(三)社会健康:人体的健康既具有自然
5、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人体的疾病和一切生命活动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它要求人体不仅具有良好的躯体和心理健康,还要求具有良好的,能有个人意志支配的,具有内在动机和目的的行为模式和良好的生活方式,较好的人际关系及处世经验。就我国而论,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人事制度的改革,家庭结构和人口结构的改变,多样的人际关系,紧张的工作和竞争,现代化的都市生活等等,都要求人们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概括三个良好:良好的人格:情绪稳定、情感丰富、性格温和、意志坚定、胸怀坦荡、豁达乐观。良好的处事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良好的人际关
6、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四)道德健康:从道德的观点出发,每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同时也要对他人和社会健康承担义务。例如:在公共场所不吸烟、不大声说话,不吐痰,自觉排队等。二 健 康 的 标 准:WHO提出有关健康的十条标志,即1:精力充沛、能承受生活与工作的压力。2:乐观、积极、乐于承担责任。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及环境适应能力强。5:能抵抗一般性疾病。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动作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8:牙齿清洁、无牙病。9:头发光泽、无头屑。10:肌肉丰满、皮肤富有弹性。这十条标准,具体地阐述了健康的定义,体现了健康所包括的体格方面,心理方
7、面和社会方面三个内容。首先阐明健康的目的,在于运用充沛的精力承担起社会任务。而对繁重的工作不感到过分的紧张和疲劳;第二,则强调心理健康,处事表现出乐观主义精神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及积极的态度。第三,应该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对外界环境各种变化的适应能力,以保持同各种变化不断趋于平衡完美的状态;第四,能够明显表现体格健康的几个主要方面提出标准,诸如体重,身材,眼睛,牙齿,肌肤等。三 健 康 的 价 值:1,健康是个人享有生活、奉献社会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资源。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指出,一个健康的乞丐比有病的国王更幸福。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马勒博士指出: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丧失了健康就丧失了一切。这充分说明健康
8、对于人的价值。当你拥有健康时,你并不刻意地珍惜它。如果一旦丧失健康,你有再多的道德修养、再高的知识创新能力也无法展示来服务社会,你有再优越的生活环境也无法享有生活。所以,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应时时珍惜它。2,健康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和动力。卡尔马克思认为:健康是人生的第一权利,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任何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都直接取决于人民的强健和创造性。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实践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国民健康与社会发展相互影响。国民健康水平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高,社会医疗消费负担小,社会财富积累,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国民健康水平低,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低,社会
9、医疗消费负担大,社会财富消耗,经济萎缩,社会停滞。反过来,社会发展程度对国民健康水平亦有影响。社会发展程度高,人民健康水平亦高;社会发展程度低,人民健康水平亦低。因而,世界公认健康既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又是社会发展的潜在动力。3,人民健康是社会发展目标中的基本目标。人民健康是社会发展和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促进人民健康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卫生事业就是促进人民健康的事业。四 影 响 健 康 的 因 素:(-)生物遗传因素:1 致病性生物体:主要指各种致病性微生物: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和寄生虫(原虫、蠕虫等)。2 先天遗传因素:先天性疾病:是指父母亲的生殖
10、细胞是正常的,但受孕后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受到了某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和损害而引起胎儿的疾病。如孕妇在妊娠早期患了风疹,风疹病毒可能损害胎儿,引起先天性心脏病。遗传性疾病:指父母的生殖细胞染色体的缺陷或生殖细胞本身的其它原因而引起的胎儿疾病。如染色体畸变可引起先天愚型,某些基因突变可引起血友病,白化病。现已初步证实,有 3000多种疾病与遗传有关。现在我把有关细胞的知识讲一下:细胞细胞膜:保护细胞,吸收、分泌,内、外物质交换。细胞质:有线粒体。是细胞的供能中心动力工厂。.细胞核:储藏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的代谢、分化和繁殖。由核膜、核仁、染色体、机质构成。人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是男女同有.
11、-常染色体。第 23对是性染色体,男的是46X Y,女的是46XX。从这些可以看出生男生女男性起主要作用。3 免疫反应:免疫功能是人体的重要防御功能,但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有利机体防御功能可转化,反而引起机体的损害,引起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等一类的自身免疫反应所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一种是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免疫功能的分类及其表现:功能 正常表现 异常表现免疫防御 抗病原体等侵袭,变态反应,如尊麻疹。免疫缺陷AIDS免疫稳定 清除损伤或衰老细胞,免疫调节 自身免疫疾病免疫监视 防止细胞癌变或持续性感染 肿瘤或持续性感染,如白血病器官移植如肾、肝、骨髓移植等要想成功最大的困难就是
12、免疫排斥。(二)环境因素: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客观环境,并且不断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1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的健康与环境质量密切相关,良好的环境可增进人体健康,有害的环境可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水质的污染,土壤的污染,大气污染,各种化学污染、物理污染、和生物污染等。2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界生存的基础,对人体的致病影响可以通过直接途径:战争、政治运动或病态的社会过程。如 60年代美国的性解放,性自由,同性恋等引起性病和ARDS的流行。3社会经济:社会经济是人们健康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分别为4
13、5岁、60岁和72岁,婴儿死亡率分别为160%。、94%。和 19%。有此可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和身体素质将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会带来现代“文明病”一疲劳综合症(长期用脑,脑血管紧张大脑供血不足导致神经功能紊乱)等。4 社群交际:社群交际与人类的健康也甚为密切。不爱社群交际的人易患精神疾病,自杀,意外事故。5 社会道德:社会道德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也必然对人们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随地吐痰一结核病的发生与流行;随地大小便一肠道疾病的流行。(三)不良的生活习惯:1 吸烟:一害自己,二害子孙,三害妻子,四是公害。一包/天寿命减少4 年 6 个月;1.5包减少5 年 5
14、 个月;2 包/天减少6 年 3 个月;2 包/天减少8 年 4 个月。2 过度饮酒:引起器质性病变:肝炎,肝硬化,A 硬化。少量饮酒有保健 作 用(白酒25m L 葡萄酒100m L啤酒350ml)3 不当的膳食:吃零食,三餐不能定时定量,择食,不洁饮食。4 缺乏体育活动。5 其它:随地吐痰,养狗,请客夹菜,用手擦凳子,点钞票沾口,用口开酒瓶,留长指甲,共用刮胡刀等。(四)医疗卫生条件: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群的健康水平,特别是农村。五,如何获得健康:知:获得知识,掌握医疗保健常识,是获得健康的基础。信:对获得的知识要相信,形成一种实行的信念。行:采取新的行动。六,健康教育:概念:健
15、康教育是通过健康知识的学习促进自愿采纳健康的行为。1目的: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进人们掌握卫生保健知识,自愿地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2内容: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大学生常见病的防治。传染病的防治。意外事故的处理。恶性肿瘤,心血管病的防治。七,亚健康:是指人体无明确的疾病,却表现活力降低、生理功能减退,使人处于一种健康与非健康之间的状态。亚健康表现为三少一多,即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适应能力减退,疲劳感增多,虽没有疾病,但自我感觉有种种不适的症状,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身心功能不佳的状态,也 称 为“机体第三种状态”或“灰
16、色状态”。导致亚健康状态的原因分自身和外界两种。自身原因主要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酗酒、吸烟、偏食、不吃早点及生活不规律、性格偏激、体质虚弱、缺乏锻炼等;外界原因主要是工作和生活节奏的紧张、气候恶劣、环境污染等。另外,身体处于生理变化某阶段时,如青春期、更年期等也是原因之一。疾病症状表现多种多样,亚健康状态也有多种多样。陷入亚健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它的忽视和误解。因此,在出现亚健康状态时,要能够及时认识到,提高警惕,正确对待,学会自制,自我调适,尽快从亚健康状态中走出来。八,复习题:1,什么是健康?简述影响健康的因素。2,健康教育的目的?第二章人体解剖与生理解 剖anatomy与 生 理
17、学physiology是研究人的形态、结构及其生理功能的一门学科。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及层次: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单位是cell,如 上 皮cell,肌cell,卵cell,神经cell等。一个成年人约有1800万亿各种细胞。细胞与细胞间质共同构成组织,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的不同配合,构成了人体内的不同器官,如心脏,肝 脏,肾脏等。许多器官结合起来完成了某一方面的全套功能,就构成了系统。人体共有八大系统。即: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全身所有的器官和系统在神经系统的指挥下分工协作,维持正常生活。
18、9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该系统约占成人体重60%。骨 bone:成人全身由206块骨构成,占体重2 0%,根据所在的位置不同分为:颅骨,躯干骨,四肢骨。根据形态不同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骨的构造由骨质,骨膜,骨髓和骨的神经、血管、淋巴构成。骨质:由骨组织构成,分为骨松质和骨密质。具有抗压,抗扭曲力强。骨膜:除关节面的部分外,新鲜骨的表面都覆有骨膜。由纤维结 组织组成,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对骨的生长,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胎儿和幼儿的骨髓具有造血功能,呈红色,称为红骨髓。五岁以后长骨骨干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呈黄色,称为黄骨髓
19、。失去造血功能。但在慢性失血过多或重度贫血时,黄骨髓能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在椎骨、肋骨、胸骨、骼骨及长骨的构内终身都是红骨髓,因此,临床上常选髓前上崎或髓后上崎等处进行穿刺,检查骨髓象。如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所以骨的功能:1,支持功能2,保护功能3,造血功能4,运动功能。骨连结:骨与骨之间藉纤维结 组织内、软骨或骨相连。按骨连结的不同方式可分为直接连结、间接连结两大类。直接连结:1,纤维连结(韧带连接;缝:如颅的矢状缝。)2,软骨连结3,骨性结合间接连接:关节(articulation)是骨连结的最高分化形式。关节的基本构造为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肌肉(muscel):肌肉是由肌细
20、胞构成的,根据构造不同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为不随意肌,骨骼肌为随意肌。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在人体分布广泛,有 600多块,约占体重的40%。它的功能是通过收缩和舒张牵拉骨骼产生运动。经常运动的肌肉会变得粗大有力,缺乏运动的肌肉会出现萎缩。二,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淋巴循环系统。Anteriorvena cavaPulmonaryarteryCapillaries ofhead andforelimbsPulmonaryarteryPulmonaryveinRight atriumPosteriorvena cavaCapillariesof rightlung/
21、Capillariesof left lungPulmonaryveinLeft atriumAortaCapillariesof abdominalorgans andventricle Leftventricle hind limbs血液循环系统即心血管系统由心heart、动脉artery、毛细血管capilla”和静脉vein组成,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淋巴循环系统包括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淋巴液沿淋巴管道向心流动,最后汇入静脉。循环系统作用:为身体的各组织运来氧和营养物质,运走废物,以保证身体新陈代谢的不断进行。血液循环系统途径:A 血(含氧气和营养物质)左心室 一主A一各 级
22、A一毛细血管(物质交换)一(V 血)各 级V一上下腔V一右心 房(体循环)。右心房一右心室一肺A一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气体交换)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一肺V一左心房一左心室(肺循环)生命之泵,从两周的胚胎开始形成心脏,到出生,长大,衰老、直到死亡,心脏一直工作着。心脏是如何跳动的?心脏起博:窦 房 结(兴奋)一结间束一房室结(房室交界区)一希氏束一左右束支一浦肯野纤维一心室。正常情况下窦性心率的冲动起源于窦房结,频率是60 100次/分。窦性心率的频率因年龄、性别、体力活动等不同有显著的差异。可以受病理情况或药物影响,如肾上腺素一心跳增加。心 电 图(electrocardiogram,EC
23、G):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个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心脏的位置:在胸廓内两肺之间,偏左,约2/3位于正中线的左侧,约1/3位于正中线的右侧。心脏的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大小差不多。国人男性成人正常心重约(284+50)g,女 性(258+49)g。心脏被心间隔分为左、右两半,左、右半心各分成左右房,左右室四个腔。同侧心房和心室借房室口相通。健康人在安静状态下跳动60-1 0 0次/分,大于为心动过速,小于60次/分为心动过缓,儿童平均约为90次/分,婴幼儿可达130次/分,老年人较慢,平均约为55-60次/分。当劳动、运动或激动时
24、心跳增加。2,血管:遍布全身的运输管道,完成运输氧,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Artery:A:从心脏运送血液到全身各器官的血管都称动脉。Vein:V:始于毛细血管,终于心房,在血液的循环中起导血回心的作用。静脉的数量比动脉多,管径较粗,管腔较大,有静脉瓣。血压:血管内的血液对于血管壁的侧压。通常的血压指的是动脉血压。正常成人血压V130/85 mmHg动脉血压:当体循环的血液经过毛细血管到达微静脉时,血压下降至 约1520mmHg。右心房作为体循环的终点血压最低,接近零;右心房和胸腔内大V的血压叫中心V压,中心V压范围为412cmH2Oo在输液时,若要滴快就升高液体;输完液也不会进空气。3,血液:
25、由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组成,通过循环系统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密切联系,参与机体各项生理功能活动,维持机体正常新陈代谢和内外环境平衡。红细胞:450550万个/立方毫米(4.05.5)X1012/L,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主要功能作为呼吸载体将氧气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并将组织中的二氧化碳运送到肺,呼出体外。红细胞平均寿命约为 120天。白细胞:正常400010000个/立方毫米(410)X109/L,主要功能是防御功能。白血病时,白细胞失去了防御功能。中性粒细胞 34 天死亡。有细菌入侵,粒细胞在吞噬活动中可释放溶酶体,过多而发生“自我溶解”,与破坏的细菌和坏死组织形成脓。血小板:正常值1030万/立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 健康 教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