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教案15篇.pdf
《大禹治水教案15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禹治水教案15篇.pdf(8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禹治水教案大禹治水教案 1515 篇篇大禹治水教案大禹治水教案 1 1大禹治水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十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讲的是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十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_简短易懂,语言精炼,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禹的赞美。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本课10 个生字,会写7 个,培养孩子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2、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弄懂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技能目标:1、提高小组分工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探索、
2、自主学习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2、利用络(Internet)自主查寻、整理资料的能力。情感目标:了解大禹不辞辛劳、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二、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难点通过文中重点词句感受大禹不辞辛劳、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2、对策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最感人的句子相互交流,抓重点词句进行品读、理解。给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和相关资源,学生自己上获取信息,分析交流,谈出感受。三、学习对象分析1、学生特点本课面向的是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各种识字方法来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同时,学生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已经有了一些体验,初步具备
3、这方面的能力。该阶段的学生已具有初步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对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热情很高。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信息的查询及理解能力还很欠缺。2、相应对策及学法指导利用络教室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发挥其能动性,自己动手操作,自己找到答案。在教师引导下各小组学生互相帮助、分工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见解,使学生在相互讨论、相互交流中得到提升。四、教法设计及教学策略1、教法设计本节课以“建构主义”理论和“主体主导”理论为指导,结合多媒体技术和络技术,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发现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本节课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去实现,讲故
4、事导入新课,初读故事整体感知,细读故事体验感悟,搜索故事拓展延伸。整节课由故事开始,至故事结束,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调动听、说、读、悟多种感官参与,放手让学生自己上查资料进行个别化学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拓宽了学习的广度。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交流,使认识得到升华。2、教学策略提供资源,方便学生查阅。师生互动,个别辅导,并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价,总结归纳提升。五、教学媒体和资源应用设计1、教学媒体全部联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利用 Realplayer 播放洪水泛滥及大地恢复平静的景象。利用络(Internet)查找资料(学生操作)教师制作:A.大禹治水的动画及配音课文朗读B.生字游戏
5、C.“三过家门而不入”图片、配乐D.歌曲为了谁学生准备:课前搜集神话故事。2、教学资源应用设计媒体何时应用达到目的投影演示课题及问题设计情景导入及初读课文前吸引学生注意,明确读课文目的大禹治水的动画及配音课文朗读初步感知课文时图文并茂,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对本课留下深刻印象投影演示生字游戏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后以有趣的形式反馈学习成果播放洪水泛滥及大地恢复平静的录像在了解治水原因及治水结果时激发学生想象力及为感情朗读做好铺垫互联上“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情节介绍及学生心目中的英雄资料深入体会大禹的奉献精神时及拓展延伸时激发学生对大禹及具有奉献精神的英雄们的崇敬与爱戴之情歌曲 为了谁结束本课时为英
6、雄唱赞歌,使情感得到升华。六、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内容资源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讲故事导入新课课前,同学们搜集了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并认真读了,把你读的故事简单介绍给大家。是的,大家读的这些神话故事都歌颂了真、善、美,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其中的一个动人传话大禹治水(多媒体出示课题),顺利导入新课。学生拿出课前搜集的故事,在老师指引下交流。课件的搜集神话故事课件1、这一设计旨在展示学生课外阅读成果,同时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2、通过读故事、讲故事的体验,学生对神话传说这一文学体裁有了初步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初读故事整体感知1、读课题,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教
7、师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在大屏幕上。2、播放教师已制作好的课件(动画),再配上课文朗读。3、把学生分成小组选组长,合作学习生字。4、课件出示生字,做生字游戏。反馈学习成果。1、学生针对课题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2、看动画、听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解决问题。4、汇报学习结果,师生互动,评点正音。课件 1、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激发学生思考、表达、交流的愿望,使学生能主动地探究学习,成为知识的构建者。2、学生已具备自主识字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学,在检查学习效果时,可发挥学生自我评价作用。细读故事体验感悟1、播放洪水泛滥的录像,在录像的渲染下提问,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仿佛看到了什么?
8、听到了什么?此刻你的心情怎样?2、同学们,画面上正是课文一自然段的内容,让我们读出自己的心情,读出感情。3、看到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灾难如此严重,想到父亲临终前叮嘱,大禹坚定了治洪信念,大禹是怎样治水的?你觉得大禹是一个怎样的人?选择喜欢的方式读三、四自然段,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互相交流。4、为学生提供相关,也可让学生在互联上自行搜索大禹治水十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同时大屏幕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画面,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感受。5、课件将四自然段的词语:“才、仅仅、就、却”打成红色,再读、再体会大禹是个怎样的人?6、播放录像:大地恢复平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此画面下提问:你仿佛看到
9、了什么?此刻你的心情怎样?7、大屏幕出示大禹画像,教师鼓励学生回答,此刻你想对大禹说什么?1、就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多方位的思考与想象,并作出回答(如:看到洪水淹没农田、冲倒房屋,百姓无家可归,听到有人喊救命。心情难过伤心。)2、在情境的渲染下,学生有感情朗读一自然段。3、自由读三、四自然段,学生画出了表现大禹在治水时经历的困难与挫折的词句,并在教师的指引下想象大禹还会吃哪些苦头,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4、根据老师的提示,明确络环境下的学习方法。进入“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中,体会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5、注意屏幕上的红色字读,谈感受、谈大禹是一个怎样的人。6、在情境的渲染下,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
10、读五自然段,感受洪水治服后的幸福、安定的美好生活。7、学生对比读第一和最后一自然段。再次体会大禹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同时表达对大禹感激、敬仰之情。录像互联课件1、播放录像,再现故事发生时的生活场景,更好的激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让学生说看完后的心情如何,这主要为朗读作好情感铺垫,用读来表现自己内心感受,自然而然的明白大禹治水的原因。2、对三个重点句段的处理,是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教师在重点、难点处给予引导,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使本课的重、难点得以突破。同时在鼓励学生发言、交流时,训练了其语言表达能力。3、在录像的渲染下,提出你想对大禹说什么
11、?学生在表达对大禹的崇敬之情时言语发源来自于具体而深刻的情境,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里,进一步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性。七、板书设计大禹治水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舍小家为大家,为民造福,无私奉献八、练习设计1、测试内容教师堂上提问:看到洪水泛滥及大地恢复平静你分别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心情怎样?大禹治理洪水时吃了哪些苦?大禹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大禹说什么?以及你今后将以怎样的方式表达对大禹的崇敬与爱戴之情?学生讨论交流作出回答,教师概括总结。对学生合作完成任务情况,上信息的搜集、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随堂进行反馈。大禹治水教案大禹治水教案 2 2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1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10 个字只识不写,读准 2 个多音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讲解第二段大禹治水的。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投影片。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读讲第 1 段。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谈话: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翁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2、板书课题:16 大禹治水。指名读“禹”(yu)3、简介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民
13、造福的英雄。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学生自由轻读课文。要求:碰到生字用笔圈出来,多读几遍。碰到难读的句子用笔画出来,努力读通。2、检查自读情况。指名逐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下列生字的读音要强调:治、制(zhi 翘舌音)姓、洪、通、形、姓(后鼻音)理(li 边音)雄(三拼音)仔(平舌音)淹没(mo 多音字)冲倒(dao 多音字)mo(淹没)dao(倒下)没 mei(没有)倒 dao(倒立)3、范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大禹的什么事?4、口头填空。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三、细读课文第 1 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2、讨论:(1)这一
14、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2)从哪儿看出洪水很凶猛?(滔滔淹没,冲倒)。看图说说洪水的疯狂。理解:滔滔,淹没。(3)“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自己的房子被冲倒了,没有地方居住。)(4)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3、指导朗读: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其中“滔滔,淹没,冲倒,无家可归”要重读。4、指名试读,学生自由练读,集体齐读。过渡: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四、教学部分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
15、字卡片:治,洪,姓。2、指名认读3、对照田字格,自己看看,想想,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4、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5、教师范写并指出注意点6、学生在书上练习描红7、在练习本上练写。五、作业练习读课文大禹治水教案大禹治水教案 3 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指导书写部分生词,指导背诵课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一、复习检查。1、读多音字,口头组词。没 mo()倒 dao()mei()dao()2、认读生字卡片,口头扩词。治()()()制()()()形()()()通()()()二、指导感情朗读课文。二、指导感情朗读课文。1、分段指名朗读。2、指名朗读全文。3、齐读全文。三、指导背诵
16、课文。三、指导背诵课文。1、学生自由背诵。2、分段背诵课文。3、指名背诵课文。四、教学部分字形,指导书写。四、教学部分字形,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卡片:洪、害、理、通、被、制、伟2、指名认读3、对照田字格,自己看看,想想,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4、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5、教师范写并指出注意点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制:左右结构,左宽右窄。左边的笔顺是:撇、横、横、短竖、横折钩,最后一笔长竖贯通上下。被:认识“衣”字旁,右边是皮。理: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第四笔是提。害:中间的“丰”,上下要出头。6、学生在书上练习描红7、在练习本上练写。五、作业五、作业1、先填空,再读一读。大禹在外
17、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多岁了,还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个什么样子。2、读读,抄抄,再听写。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大禹治水走遍吃尽挖通劈开制服洪水三次过家门一次也没进代代相传教后记:大禹治水教案大禹治水教案 4 4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大意。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翁是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板书课题,指名读大禹。简介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这句话反复出现,课堂语言啰嗦,建议换成资料
18、中别的介绍性语言)。二、字词来挡路禹凿垒妻野荒塞雄淹没倒塌冲走叮嘱开凿敬仰爱戴顾不得欣欣向荣三、自探提示。1、学生自由轻声练读课文。2、检查自读情况。指名逐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有些句子比较长,提醒学生注意句中的停顿。3、读课文,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一件什么事?4。口头填空。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治水),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回家)。四、细读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洪水给老百姓带来了严重的灾难。)2、思考: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洪水很凶猛?(淹没、倒塌、冲走、冲毁、逃荒)3、指导朗读。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其中淹没、倒塌
19、、冲走、冲毁、逃荒要重读。4、学生自由练读。5 集体齐读。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五、解疑合探自读课文,找找文中写了谁治水?(鲧、大禹)2。他们俩治水的结果是?(鲧失败大禹成功)3。为什么大禹成功了,而父亲鲧却失败了?第 2 自然段,鲧治水的方法堵4。那大禹用了什么方法治洪成功的?读第 3 自然段。(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带领人们开凿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垒起堤坝,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5。那禹为什么能成功?你能用一个字概括他治水的方法吗?(这五个问题前后衔接紧密,这样问太琐
20、碎,建议表格出示,自学讨论解决)人物治水方法结果6。从这里可以看出大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善于总结、思考、有智慧的人)六、质疑再探1。文中还有哪里在写大禹的坚持不懈的精神?(第 4 自然段)2。自读第 4 自然段,思考:为了治水,禹三十岁才结婚,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思考:(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思考:大禹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是?(禹因此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3。大禹为什么会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请孩子默读课文寻找答案,然后同桌交流(师总结:治水成功;奉献精神。)七、联系实际找一找还有哪些有着奉献精神的人?(加
21、一个环节,深化主题)八、拓展延伸1、心里装着百姓的人,百姓会世世代代敬仰爱戴他。禹的名字也因此名垂千古,史记中就曾这样记载大禹治水: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师范读。解释:普天之下要数禹的功劳最大,他带领人们劈开了一座座大山,改良了一片片沼泽,疏通了一条条河流,让天下安定,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其实我们在坐的每个人都是大禹治水的受益者,是他首创了变堵为疏的治水方法,驯服了肆虐的洪水,造福了天下百姓,让我们带着对禹崇高的敬意来再来读读这句话。八、板书设计:大禹治水堵引无私奉献世代敬仰大禹治水教案大禹治水教案 5 5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22、读课文。2、能力目标:能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读书习惯。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一位为民造福的伟大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治理洪水的艰苦和和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奉献精神。二教学重点二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2、理解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大禹治水的经过。三教学难点三教学难点通过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的理解,数量词的运用和媒体课件的直观形象画面,让学生充分动口、动脑,展开丰富想象,在朗读中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四教学准备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题:大禹治水(齐读课题)2、(1)“
23、治”是本课中一个新学的生字,伸出你的小手认真地写写这个字。组词游戏:治,(板书:治理)(2)课文里还有一个字,也读“制”,从文中找个词:制服(板书:制服)3、大禹治理、制服的是什么?(板书:洪水)指导读出水的气势。4、齐读黑板上的词,说说课文里的主要内容。过渡:大禹历尽千辛万苦治理洪水,最终制服了洪水。洪水怎么样呢?造成哪些灾害?他是怎样治水的呢?结果怎样?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再一次去感受那一场特大的水灾!(二)、学习第一节,感受洪水之猛,百姓之苦。1、自由地读一读第一小节,读着读着,你知道了什么呢?(学生自由读书,教师巡视。)2、老师相信小朋友们都会读了。哪位小朋友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呢?你肯
24、定读懂了什么,能告诉我们吗?(交流读懂的内容,引导学生说话)(1)出示句子:很久很久以前,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2)洪水很大、老百姓没东西吃,没地方住。你从哪几个词读出来的呢?(无家可归)(3)同学们,你们见过这么厉害的洪水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放视频)(4)师:是呀,洪水像猛兽一样,向老百姓冲来,它冲倒了人们的房屋,夺走了人们的生命,害得多少孩子失去了父母,害得人们家破人亡。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老百姓,你会什么心情?(指名说后再读。)3、多凶猛的洪水,多痛苦的生活呀!谁来带着这样的感觉把第一段读好?(三)、学习第二节,感受治水之艰辛1、你看,你听,就这样日复一
25、日、年复一年地过着无家可归、四处流浪的日子。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个别读、指导读,齐表决心。2、治理两个字说起来容易,那做起来又谈何容易!那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在治理洪水中,他做了哪几件事呢?小朋友们,去课文第二小节里读一读,找一找。3、咱们先来看看禹做的第一件事?看看他再干什么?齐读,出示:他吃尽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1)水流是从地势高的地方流到地势低的地方,地势的高或者低就叫地形。如果我们要查看一个地方的水流和地形,就得爬很多高山,过很多大河,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2)千山万水(课件出示千山万水图)(3)大禹在走遍千山万水的过程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禹治水 教案 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