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知识笔记大全.pdf





《高考生物知识笔记大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知识笔记大全.pdf(8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 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C必 需 元 素 C大 量 元 素 V化 学 元 素 1.2 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C、H、0、N 四种元素含量最多不同种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HIRNA)核甘酸O核甘酸数目不同核甘酸排列次序不同核甘酸种类不同1.9 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物质试剂操作要点颜色反应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临时混合加热砖红色脂肪苏 丹 山(苏丹IV)切片高倍镜观察桔 黄 色(红色)蛋白质双缩版试剂(A 液和B
2、液)先加试剂A再滴加试剂B紫色DNA二苯胺加 0.015mol/LNaCl 溶液 5M1沸水加热5min蓝色1.10 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自由通过 水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 三个通过V可以通过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不能通过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物质交换大分子、颗粒离子、小分子-亲脂小分子)V 高浓度-低浓度-不消耗细胞能量(ATP)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J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TP),膜的流动性、膜融合特性膜的流动性1.12 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一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决定细胞质遗传6、内
3、含核糖体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8、能自我分裂增殖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名 称化学组成存在位置膜结构主要功能线粒体蛋白质、呼吸酶、RNA、脂质、DNA动植物细胞双层膜能里代谢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蛋白质、光合醐、RNA、脂质、DNA、色素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内质网蛋白质、酶、脂质动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单层膜与蛋白质、脂质、糖类的加工、运输有关高尔基体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运输、加工、细胞分泌、细胞壁形成溶能体蛋白质、脂质、B细胞内消化核糖体蛋白质、RNA、酶无膜合成蛋白质中心体蛋白质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与有丝分裂有关L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注:设间期染色
4、体数目为2N 个,未复制时DNA含量为2a。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NA含量2a-4a4a4a4a2a染色体数目(个)2N2N2N4N2N染色体单数(个)04N4N00染色体组数(个)22242同源染色数(对)NNN2NN1.15 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注:+表示有影响理化因素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机理应用过量脱氧胸背+抑制DNA复制治疗癌症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获得多倍体低 温(24)+影响酶活和供能低温贮藏1.16 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类型分裂方式结果事例细胞质不分裂有丝分裂双(多)核细胞多核胚囊个别染色体不分离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单体、多体21三体、唐氏综合征全部染色
5、体不分离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多倍体四倍体植物染色体多次复制,但不分离有丝分裂多线巨大染色体果蝇唾腺染色体两个以上中心体有丝分裂多极核1.17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S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己分化细胞不同种类细胞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c体 细 胞|二 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 生殖细胞(如卵细胞、花粉)匚 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受 精 卵|匚 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11.22癌细胞的特点r1无限分裂增殖形态结构变化细胞物质改变永生细胞占 成 纤 维 细 胞 癌 变 4巾扁平梭形-球形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
6、低,易转移扩散。癌细胞膜表面含肿瘤抗原,肝癌细胞含甲胎蛋白等如线粒体功能障碍,无氧供能主要是细胞免疫可移植在异种生物体内生长,形成癌瘤癌细胞的特点植物r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细胞分裂矿质元素吸收新物质合成L 植株的生长r神经传导和生物电肌肉收缩吸收和分泌合成代谢I生物发光1 1 动 物=2.5 光合作用的色素叶绿体基粒的I类囊体薄膜上j(橙黄色)胡 萝 卜 素 快、(黄色)叶黄素(蓝绿色)叶绿素a(黄绿色)叶绿素ba2.6 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比较项目光反应暗反应反应场所叶绿体基粒叶绿体基质能量变化光能-电能电能-活跃化学能活跃化学能 稳定化学能物质变化H20-H+O2NADP+H+2 e
7、-NADPHATP+Pi-ATPCO2+NADPH+ATP-(CH2O)+ADP+Pi+NADP+H2O反应物比0、ADP、Pi、NADP+8 2、ATP、NADPH反应产物。2、ATP、NADPH(CH2O).ADP、Pi,NADP+、H20反应条件需光不需光反应性质光化学反应(快)酶促反应(慢)反应时间有 光 时(自然状态下,无光反应产物暗反应也不能进行)2.7 C 3植物和C 4植物光合作用的比较C 3植物C 4植物光反应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粒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粒暗反应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基质CO2固定仅 有C3途径C4途径-C3途径2.8 C 4植物与C 3植物的鉴别
8、方法方法原 理条件和过程现象和指标结 论生理学方法在强光照、干旱、高温、低C02时,C4植 物 能 进 行 光 合 作用,C 3植物不能。小密闭、强光照、干旱、高温生长状况:正常生长或枯萎死亡正常生长:C 4植物枯萎死亡:C 3植物形态学方法维 管 束 鞘 的 结构差异过叶脉横切,装片 是 否 有 两 圈 花 细胞围成环状结构 鞘 细 胞 是 否 含 叶绿体是:C 4植物否:C 3植物化学方法 合 成 淀 粉 的 场 所不同酒精溶解叶绿素淀粉遇面碘变蓝叶 片 脱 绿 一 加 碘 f过 叶 脉 横 切 一 制 片f观察出现蓝色:蓝 色 出 现 在 维 管束鞘细胞 蓝 色 出 现 在 叶 肉细胞出
9、现现象时:C4植物出现现象时:C 3植物2.9 C 4植物中C 4途径与C 3途径的关系2.10 C 4植物比C 3植物光合作用强的原因C 3植物C 4植物结构原因:维管束鞘细胞的结构以育不良,无花环型结构,无叶绿体。光合作用在叶肉细胞进行,淀粉积累,影响光合效率。发育良好,花环型,叶绿体大。暗反应在此进行。有利于产物运输,光合效率高。生理原因:PEP竣化酶磷酸核酮糖浚化酶只有磷酸核酮糖段化酶。磷酸核酮糖竣化酶与CO2亲和力弱,不能利用低CO2。两种酶均有。PEP竣化酶与CO2亲和力大,利用低CO2能力强。2.11 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的关系厂 概 念,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光 能
10、 利 用 率=-照在该地面的总的光能照在地面上的总能量中被转移的能量I光合作用效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光合作用吸收的光能参与光合作用的能量中被转移的能量热能损失光能损失一荧光、磷光光能一电能一化 学 能(贮存)延长光合作用时间V.关系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控制光照强弱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一二氧化碳供应I必需矿质元素供应2.12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关系延长光合作用时间提高复种指数:改 一年一季为一年多季增加光合作用面枳提高光能利用率合理密植套 种(不同时播种)、间 作(同时播种)温度控制光照强弱增加二氧化碳供应因地制宜:阳生植物种阳地、阴生植物种阴地 II光质
11、影响:蓝紫光照,蛋 白 质 和 脂 类 多|红光照,糖类增多,通风透光,增施农家肥;人工增CO2(温室)N-p,卜ATP、NADP+的成分K:糖类的合成和运输Mg:叶绿素的成分/CO2必需矿质元素供应矿物质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2.13光合作用实验的常用方法可同时使用密封法割主叶脉法验 证(探索)光 合,作用中物质的转变打 孔 法(抽气法)光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同位素标记法分光法2.14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2.14.1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吸胀吸水液泡尚未形成或消失通过亲水物质的亲水性吸水分的吸收吸水原理主要由成熟细胞的中央液泡构成渗透系统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渗透系统隔着半透膜的两种溶液构成的体系渗透
12、吸水发生条件具有半透膜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j渗透压溶液与纯水达平衡时,溶液一方所承受的外压差。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r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两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看 作 层 半 透 膜(本质是选择透过性)两个系统f植物细胞与土壤溶液之间构成 每两个植物细胞之间构成2.14.2 扩散作用与渗透作用的联系与区别扩 散 作 用、物质由相对多(密度高)的地方向相对少(密度低)的地方运动的过程,叫扩散r-联系 物质由高到低的移动方式,利用物质本身的属性,不需要能量j 区别 特指溶剂分子(如水、酒精等)的扩散,需特定的条件渗 透 作 用7溶剂分子的扩散叫渗透,具备一定条件才能发生2.14.3 半透膜与选择
13、透过性膜的区别与联系半透膜选择透过性膜概念小分子、离子能透过,大分子不能透过水自由通过,被选择的离子和其它小分子可以通过,大分子和颗粒不能通过性质半 透 性(存在微孔,取决于孔的大小)选择透过性(生物分子组成,取决于脂质、蛋白质和ATP)状态活或死活.材料合成材料或生物材料生 物 膜(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的膜)物质运动方向不由膜决定,取决于物质密度水和亲脂小分子:不由膜决定,取决于物质密度离子和其它小分子:膜上载体(蛋白质)决定功能渗透作用渗透作用和其它更多的生命活动功能共同点水自由通过,大分子和颗粒都不能通过2.14.4 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2.14.5 植物体内水分的利用和散失2.15植物体内的
14、化学元素(1)植物体水分(10-95%)干物质(5-90%)有机物90%燃烧无机盐10%C、H、0、N、S 形成气体:CO2、CO、N2 NH3、H2O和氮氧化物等。少量硫形成H2s、SO2等。挥发部分灰分元素1.16植物体内的化学元素(2)K量元素-除 C、H、O 外概 念 1由根系吸收的元素(N 放在矿质元素中讨论)量元素必需元素植物体C、H、O非必需矿质元素 Al、Si、Na、I 等2.17生物固氮固氮过程N2+e+H+A T P-1 -N H3+A D P+P i (选学)念怡大气氮(盘原成Nlf过程生物固氮电对自然界氮循环有重要作用为绿色植物提供氮素营养2.18氮循环大气固氮NO3-
15、一氮微生物的种类工业固氮氮素化肥注意:不同的根瘤菌具有共生专一性。如蚕豆根瘤菌与蚕豆、豌豆、或豆共生;大豆根瘤菌只能与大豆共生。种类固氮原因及条件代谢类型常见类型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同化异化共生固氮类固氮基因(固氮酶)与豆科植物共生时异养需根 瘤 菌(6种)(大豆、菜豆、豌豆、苜蓿、羽扇豆、三叶草)消费者(取食于活的生物体)自生固氮类独立生活自养氧固氮蓝藻(念珠藻)生产者异养圆褐固氮菌黄色分支杆菌分解者(腐生生活)大气氮库(N 2)生物固氮反硝化细菌尿 素*胭酶N H.f版酶N2消费者尿素氮盐硝化细菌NO2NO激素调节内分泌腺激素名称主要生理功能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
16、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抗利尿激素减少排尿垂体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生长发育和调节其合成与分泌促性腺激素促进性腺生长发育和调节其合成与分泌生长激素促进生长,主要促进骨生长和蛋白质合成催乳素促进乳腺发育与泌乳及嗦囊分泌鸽乳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促进氧化分解)、促进生长发育(包括神经)、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肾上腺肾上腺素升血糖(促进肝元糖分解)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吸Na+泌K+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升血糖(强烈促进肝元糖分解和非糖转化)B细胞胰岛素减少来源一降血糖4增加去路-1 促进肝(肌)糖元合成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一促进转变成脂肪 抑制肝糖抑制元分解一抑制非糖物质转化
17、性腺睾丸性激素雄激素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精子生成,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卵巢雌激素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卵子生成,激发并维持雌性第二性征,激发并维持正常性周期卵巢孕激素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如co?对呼吸频率的调节等寒冷紧张下 丘 脑 卜-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 记忆细胞增殖分化1 再次刺激白细胞介素-2(+)效应T 细胞3.13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全身性过敏反应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过敏原某些细胞活性物质皮肤过敏反应概念特点全 身 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遗 传 性(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 得 性(后天性)免疫缺陷
18、病3.13免疫学的应用(选学)你 知 道 吗缺氧引起脑水肿的原因细胞内水肿:供氧不足 A T P减少一胞 内Na+转运下降f胞内渗透压升高一细胞吸水增加f细胞内水肿细胞外水肿:血浆缺氧f毛细血管扩张一通透性升高一血浆物质滤出f组织液增多-*细胞外水肿第四单元生物的生殖与发育(包括生殖的种类、动物生殖细胞的生成、植物的个体发育、动物的个体发育)4.1生殖的类型无性生殖殖的类型注:植物组织培养是人工进行的植物无性繁殖方式。生殖方式概 念举 例分裂生殖由一个生物体直接分裂成两个新个体变形虫、细菌 出芽生殖在母体的一定部位长出芽体(新个体)酵母菌、水娘抱子生殖母体产生无性生殖细胞抱子,由抱子萌发成新个
19、体真 菌(青霉)低等植物(衣藻)营养生殖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与母体脱落后,发育成新个体马铃薯的块茎草莓的匍匐茎有性生殖概念由亲体产生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由配子两两结合形成合子,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的生殖方式类型配子形态大小相同(同型配子)配子形态大小不同(大配子和小配子)配子形态大小差别很大,大的称卵细胞(雌配子),小的称精子(雄配子),结合形成的合子特称受精卵1-孤雌生殖卵细胞不经受精直接发育成新个体(蜜蜂的卵细胞直接发育成雄蜂)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4.2动物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没有交换)精子的形成次级卵母细胞(N=2)卵细胞(N=2)一种卵细胞(2N=4)一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卵
20、细胞的形成4.3减数分裂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四种精子(种卵细胞)4.4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及数目与配子类型的关系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叉互换1、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在配子中进行自由组合,所以形成不同种类的配子2、配 子(精子、卵)种数等于组合数配子种数=2 (为同源染色体对数)3、组合数又与同源染色体的对数有关4、每一个精原细胞分裂都只形成两种精子5、每一个卵原细胞分裂都只形成一 种 卵子6、要产生2 种精子至少需要2-个精原细胞参与减数分裂7、8、要产生2 种卵细胞至少需要2 n个卵原理耆再缪甲瓠生成的精子类型最多为2,单脱氧核甘酸经磷酸二酯键连接成脱氧核甘酸长链丁 两条脱
21、氧核甘酸长链反向平行由氢键连接成双链DNA分子双链结构的外侧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形成骨架,碱基排在双链的内侧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配对,碱基对由氢键连接起来。即:G三C;A二 二 T。y s)两条链向右旋转形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6 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一旦确定,另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也随之确定理论上链上碱基的排列顺序是任意的,这构成了 DNA分子的多样性 4种T O DNA的碱基排列顺序贮藏着生物遗传信息,DNA分子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的根源DNA分子的结构特点5.7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引起的碱基间关系1(A+G J =团(T+G)A=T G=CA1=T2 GI=C2A2=TI G2=C|
22、(G 1 +G)A=A1+A2T=TJ+T2G=G+G?C=C|+C2A+G=T+CA+C=T+G(A+G).=1(A+C).=1(T+C)(T+G)+C 2)=”(A2+G2)(A2+G2)_ 1(T,+C2)mw5G2c2A本关系据第一链计算第二链5.8DNA分子的复制 5 端3 端VXVXVXVX:解旋方向 5 端 前5端 3,端 5,端 3,端42 A Z,Z,3,端.-5,端5 端-亲 代(0代)1 代2代”代复制(半保留复制)NJ N)P|-T-A-|/P卜-。,/C-GTL a-t/32Pl一1一1一T/A C G T/Illi/T G C A31P Illi、31p、A C G
23、 Tx 1 I 1 1T G C A、32P J_I _ I _L、J、d f-H11-H 1_T A_ _ H-I1-o-n-Q-n-o-n-Q-n-H卜 c-g-o-o-n-o-o-o-|-A-T-_ A-T-H-H132 3 3 3 32p p p p p.子代DNA分子中含亲代链的比例11/2l/2n-子代DNA链中含亲代链的比例1/21/41/25.9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明1 代|川(重链)亲代全重”N(重链)X X X X X X X 推动生物高新技术的发展,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你 知 道 吗在人体全部2 2 对常染色体中,1 号染色体包含的基因数量最多,达 3141个,是平
24、均水平的两倍,共有超 过 2.23亿个碱基对,破译难度也最大。个由150名英国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历时10年,才完成了1 号染色体的测序工作。5.13 遗传的中心法则:、复制 RNA 迪匚 蛋 白质(性状)5.14 基因工程的基本内容目的基因/X X X X X X XDNA连接酶酶目的基因产物5.15 基因分离定律中亲本的可能组合及其比数亲本组合AAXAAAAXAaAAXaaAaX AaAaXaaaaXaa基因型比AA1AA Aa1 :1Aa1AA Aa aa1 :2:1Aa aa1 :1aa1表现型比显性1显性1显性1显 性:隐性3:1显 性:隐性1 :1隐性15.16 基因分离定律的特
25、殊形式特殊形式亲本组合子代的基因型比子代的表现型比(一般形式)AaX AaAA:Aa:aa=l:2:1显性:隐性=3:1显性相对性AaX AaAA:Aa:aa=l:2:1显性:相对显性:隐性=1:2:1并显性(M N血型)LMLNXLMLNLM LM;LM LN.LNLN=1:2:1显性:并显性:显性=1 :2:1复等位基因遗传物种中存在三个以上等位基因,而每一个体只含两个等位基因或两个相同的基因,基因之间存在显隐关系或其它关系。如ABO血型的遗传:/、F对i为显性,1A对 B并显性。显性纯合致死AaX AaAa:aa=2:1显性:隐性=2:1隐性纯合致死AaX AaAA:Aa=12显性单性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生物 知识 笔记 大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