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教案集锦五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乘法教案集锦五篇.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分数乘法教案集锦五篇分数乘法教案集锦五篇分数乘法教案分数乘法教案 篇篇 1 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 8 页例 6、例 7,做一做 12,练习一 51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懂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能熟练进行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2、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够运用所学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3、在观察、迁移、尝试学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能利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根据题目特点,灵活地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2、。一、复习导入。1、提问:整数混全运算顺序是怎么样的?预设: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2、追问:遇到有括号的题该怎么来计算?预设: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3、计算题并提出要求: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1/23+2/568541/2(3/61/4)二、探索新知二、探索新知1、向学生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按照此规则,学生仔细确定运算顺序后计算下面各题。1/3 33/5 5+1 15/7 721/2525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订正。2、分数混合运算出示例题 6:一个画框,长 米,宽 米,做这个画框要多长的木条?3、学生读题
3、,理解题意。已知长方形画框的长是 45m,宽是 12m,求做这个画框所需要的木条的长度,就是求这个长方形画框的周长。4、学生独立列式或启发自学,交流收获。教师启发:两个算式都是分数混合运算,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1)请学生自学教材第 9 页的内容。(2)指名交流汇报。引导学生发现: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5、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过程,交流汇报。交流时,指名说说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分数乘法教案分数乘法教案 篇篇 2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引导学生在经历猜想、验 证等数学活动中
4、,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进行交流的能力与合作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熟练分数的简便运算。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会用运算定律对分数进行简便运算。教具准备:教具准备:自作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回顾学习过的乘法运算定律。(1)请学生说一说已学过的乘法运算定律,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2)用简便方法 计算下面各题。251348(912.5)125242、下面的每组算式的左右两边有什么样的关系?12131312(1423)3514(2335)(1213)15
5、121513153、在学生发表自己的发现后,教师明确指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也适用于分数乘法。二、探究新知1、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1)各组观察复习第 2 题的每组中两个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2)各组发表本组同学的发现。2、应用(1)教学例 5.计算 35165.请试着做一做.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有的学生是按运算顺序计算的;有的是按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的。)比较:哪一种方法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跟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35165=35516(应用乘法交换律)=12(2)教学例 6.计算(11014)4 让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想一想,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学生计
6、算完后,请学生说一说计算中应用了什么定律?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板书:(11014)4=1104144(应用乘法分配律)=251=1.23、小结在学生交流后,强调以下两点:(1)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2)在计算中,要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合理的运用定律,使计算简便。三、巩固练习1、学生在书上直接.完成练习三的第 6 题。请学生说一说每个题目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2、完成第 10 页做一做。其中的第 2 小题教师可作适当指导。(可以把 87 看作 861 来计算)四、课堂作业完成练习三的第 7、8、9 题。五、总结通过这节棵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六、板书设
7、计: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 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例 5 计算 35165 例 6 计算(11014)435165(11014)4=35516(应用乘法交换律)=1104144(应用乘法分配律)=12=251=1.4分数乘法教案分数乘法教案 篇篇 3 3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以及约分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所学内容属于分数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及百分数的重要基础。所以在教学这部
8、分内容时,应切实让学生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掌握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六年级共有 24 名学生,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计算能力也还有待加强;大多数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喜欢动手操作,但思想不易长时间集中;有30%的同学基础相对薄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能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推导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学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迁
9、移类推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分数乘分数、分数乘整数的简便计算方法(先约分后相乘)。教学难点:分数乘分数或分数乘整数先约分再相乘的书写格式。分数乘法教案分数乘法教案 篇篇 4 4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先约分再计算结果的分数乘法教材第 5 页的内容、练习一的第 713 题,第 8 页例 5。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加深对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理解。2.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和灵活性。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正确掌握分数和整数相乘的约分方法,灵活计算。教具学具教具学具口算卡,练习题投影
10、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1.说出下面各算式的意义。二、教学实施1.揭示课题。老师:我们已经会计算分数乘分数了,而整数也可以看作分母是 1 的假分数,所以我们也可以用分数乘分数的法则来计算分数乘整数的算式。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的约分方法2.出示例 4。(1)明确题意。请学生读题,并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2)理解题意。少千米,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学生甲:应该用乘法计算。因为是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乙: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用乘法计算。老师: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说明了这道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有的同学想到了分数乘法的意义,有的同学想到了“路程、速度和时间”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真的很棒。学
11、生互相交流,得出结论。(3)计算。提问:怎样计算更加简便?明确: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乘。(5)分析错因。提问:为什么第三种答案与其他两种不同呢?错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追问:分数和整数相乘怎样约分?小结:因为整数都可以看作分母是 1 的分数,所以分数乘分数的法则也适用于分数乘整数。3.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 5 页的“做一做”。学生可以先说意义再计算,集体订正答案时,请学生说出计算方法。(2)完成教材第 6 页练习一的第 7 题。老师对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引导学生找出当一个数分别乘一个比 1 大的数、比 1 小的数和等于1 的数时,积与第一个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3)完成教
12、材第 6 页练习一的第 813 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答案。4.出示例 5。(1)明确题意。请学生读题,并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2)探究算法。老师:我们已经学会分数乘分数、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那么分数乘小数怎么算呢?板书: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学生 1:可以把 2.1 转成分数进行计算。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在里填上“”“”或“=”。四、思维训练1.先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规律。参考答案(2)略板书设计分数乘整数的约分方法分数乘分数的简便算法是先约分,后计算,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运用约分对分数乘分数进行简便运算时,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只有公因数 1,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分数。
13、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分数时,可以把小数转化成分数进行计算,即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然后约分就可以了;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按照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在计算小数乘分数时,如果小数能和分数的分母约分,可以先约分再计算,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备课参考教材与学情分析本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分数乘法在乘的过程中的简便的书写格式。教材一方面把分数乘法的两种形式集中呈现,加强它们之间的对比和联系,一方面提出分数和整数相乘怎样约分的问题,让学生知道除了像例 4 那样进行约分,也可以把分数的分母与整数直接约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以及分数
14、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课堂设计说明1.加强两种形式的乘法的对比练习。学生已经理解了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意义,通过对比练习可以找到两种形式的乘法之间的联系。2.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的约分过程,想一想与例 2 的约分形式有什么不同。特别要注意提醒学生要先观察能否约分,并且注意提醒他们不能把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约分。分数乘法教案分数乘法教案 篇篇 5 5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 2 页例 1 练习一 1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示意图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渗透数形结合思想。2、借助转化的方法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3、在探索与交流活动中培养观察、推理的
15、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他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1、复习题。(1)列式并根据题意说出算式中的两个乘数各表示什么。5 个 12 是多少?9 个 11 是多少?8 个 6 是多少?提问:通过解决这三道整数乘法计算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整数乘法是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2)计算:计算 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 3 个 3 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2、引出课题。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
16、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二、创设情境,探究分数乘整数。二、创设情境,探究分数乘整数。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出示例 1,指名读题。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 个,3 人一共吃多少个?(1)分析演示题中的: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 个意思什么?(每人吃了整个蛋糕的)确定标准量(单位 1)和比较量。每人吃了整个蛋糕的,是把整个蛋糕看作标准量(单位 1);把每人吃的份数看作比较量。借助示意图理解题意根据题意列出加法算式 (2)观察引导:这道题 3 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 个加数的分数相同。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板书:
17、。再启发学生说出 表示求 3 个 相加的和。(3)比较 和 125 两种算式异同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不同点:是分数乘整数,125 是整数乘整数。(4)概括总结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1)推导算理: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问: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 3 个 的和。板书:。学生计算,教师板书:。提示:分子中 3 个 2 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边说边加虚线)(2)引导观察: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 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相讨论)观察结果:的分子部分 23 就是算式中 的分子 2 与整数 3相乘,分母没有变。(3)概括总结: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 的计算方法。(互相讨论)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 是用分数 的分子 2 与整数 3 下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根据 的计算过程,明确指出: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约分进约得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然后让学生将 按简便方法计算。3、反馈练习:看图写算式:做一做、练习一第 1 题。三、全课小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