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教案二年级上册(2018新).pdf
《【青岛版】科学教案二年级上册(2018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科学教案二年级上册(2018新).pdf(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1 1、石头、石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道石头是一种常见材料,质地坚硬,不同石头的光滑程度、软硬程度和表面纹理不同。2、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多种感官、简单的工具观察石头的特点。3、愿意倾听,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4、初步了解石头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知道石头是一种常见材料,质地坚硬,不同石头的光滑程度、软硬程度和表面纹理不同。初步了解石头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石头的特点。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材料的实物照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1、教师课件展示:以石头作为材料的制成的物品图片。2、教师提
2、出问题:生活中这些物品都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3、师生总结:它们都是以石头作为材料制成的。教师引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有关石头的知识。二、观察石头,有什么发现?(一)认识石头是一种常见的材料。1、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以石头作为材料制成的物品。2、教师出示典型的塑料物品,如石头雕塑、石头台阶等。3、师生归纳总结:石头可以作为材料被广泛使用。(二)观察石头,认识石头的特点。1、师生交流,明确探究的方向:主要探究石头的坚硬程度、表面纹理、光滑程度、软硬程度等。2、教师提出探究思路。3、学生分组探究。4、师生交流探究发现,得出结论:我们刚才通过研究知道了石头质地坚硬,不同种类石头的表面纹理、光滑程度和软
3、硬程度不同。三、这块石头可以用来做什么?1、提出活动指向:这块石头可以用来做什么?2、学生分组交流。3、师生交流。4、总结:石头更多的特点和用途。板书设计:1、石头石头是一种常见材料。石头的特点:质地坚硬,不同种类石头的表面纹理、光滑程度和软硬程度不同。2 2、布料、布料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道布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具有柔软、有弹性、能透水等特点。2、在教师指导下,能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布料的特点。3、愿意倾听,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4、初步了解布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知道布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具有柔软、有弹性、能透水等特点。初步了解布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
4、难点:教学难点:能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布料的特点。教学准备:教学准备:丝绸、棉布、化纤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1、教师用课件展示布料制品的图片。2、教师提出问题:这些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3、师生总结:它们都是用布料制成的。二、活动过程。二、活动过程。(一)知道布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1、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布料制品。2、教师出示典型的布料制品:布娃娃、布包、棉手套等。3、师生归纳总结:布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生活中较多的物品使用布料制成的。(二)观察布料,认识布料的特点。1、师生交流,明确探究的方向:布料的软硬程度、透水性、弹性等特点。2、教师提出探究思路。3、学
5、生分组探究。4、师生交流探究的发现,得出结论:布料具有柔软、能透水、有弹性等特点。三、拓展活动。三、拓展活动。1、活动指向: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用到了布料。2、学生分组交流。3、师生交流。4、师生总结:布料的用途非常广泛。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布料布料是一种常见材料。布料的特点:柔软、能透水、有弹性等。3 3、塑料、塑料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塑料的优缺点。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比较方法认识塑料的优点。3、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争当爱护环境小标兵。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塑料尺、木尺;塑料杯、玻璃杯;木板凳、塑料板凳;纸袋、塑料袋;塑料盆、陶瓷盆;课件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
6、入新课:1、分别出示塑料袋、塑料杯,提问:这些物品是什么材料制成的?2、再出示小尺提问:它呢?又是什么材料制成的?3、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下,我们周围有哪些物品是塑料组成的?4、谈话:对,塑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原材料,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和研究塑料的一些性质。(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比较塑料和其他材料,找出其优点。1、观察塑料尺、木尺;塑料杯、玻璃杯;木板凳、塑料板凳;塑料盆、陶瓷盆;纸袋、塑料袋,比较一下,看看塑料有哪些优点。2、学生分组观察、比较、交流。3、学生汇报本组的比较结果。4、教师总结塑料的优点:(1)和木尺比,塑料尺具有透明、轻便、弹性好的优点;(2)和纸袋比,塑料袋具有相对牢固
7、,不怕水的优点;(3)和玻璃杯比,塑料杯具有不易碎、不烫手、重量轻的优点;(4)和陶瓷盆比,塑料盆具有不易碎、轻便、弹性好的优点;(5)和木椅比,塑料椅具有轻便,易叠放,不占地方的优点。(二)、讨论总结塑料的优点。1、讲述:通过以上比较,我们知道塑料的许多优点,同学们分组总结一下塑料的优点有哪些?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3、教师总结塑料的优点:轻便可塑、牢固有弹性、透明隔热、色彩鲜艳、价格便宜、经久耐用。轻便可塑、牢固有弹性、透明隔热、色彩鲜艳、价格便宜、经久耐用。(三)、塑料的缺点及治理方案。1、讲述:刚才我们了解了塑料的优点,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有优点必然有缺点。那你们知道塑料有
8、什么缺点吗?2、学生讨论、回答。3、讲述:塑料有一个显著特点,同时也是它的最大缺点:它们不易分解(腐烂),埋在土里几百年也不会发生变化,这对环境是极为有害的。4、提问:不易腐烂的塑料,对环境有什么不好的影响?5、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6、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四)、教师总结,增强环保意识。三、拓展应用:1、提问:怎样分辨有毒和无毒塑料袋?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3、总结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塑料塑料是一种常见材料。塑料的优点:轻便可塑、牢固有弹性、透明隔热、色彩鲜艳、价格便宜、经久耐用。塑料的缺点:不易分解,对环境有影响4 4、金属金属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常
9、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2.能力目标: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引入一,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得出: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的结论。二,新授课二,新授课人类使用金属材料的小知识1.人类最早使用的
10、金属材料青铜(铜锡合金)2.现在应用最多的金属铁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世界上金属产量第二位铝(一)(一)、金属、金属纯金属(90 多种)1、金属合金(几千种)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对环境的影像等等。(二)(二)、金属之最:、金属之最:(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11、(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三)(三)、金属分类: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重金属:如铜、锌、铅等有色金属:轻金属:如钠、镁、铝等;三、课堂小结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金属金属是一种常见材料。什么是金属?金属之最金属分类课题课题授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教学目标目标重点重点难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教学环节教学环节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第二单元 5 太阳的光和热年月日l、能说出太阳能够发光
12、发热.2、能用观察、实脸的方法探究太阳越否会发光发热.3.堪息倾听。分享他人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教学重点:能说出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教学难点.探究太阳是否会发光发热.石块玻璃瓶铁片太阳伞教学过程观察图片.叔叔的农着和驾驶的晚托车.在白天和黑夜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不同?二、探究与发现教案序号课型新授课新新课课教教学学一、观察讨论看香大树.白天树叶看得很消楚.晚上为什么看不清楚了呢?看两组图片.观察白天和晚上有什么不同?观察结论:太阳能够发光.2、实验探究,晒金属盆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金属盆同时分别放到室内和室外放到室外的金属盆一定要放到能被太阳直接硒到的地方.而且要晒 10-20 分钟.
13、然后拿到室内.与室内的金属盆放在一起。用手摸一摸.在摸金属盆时.注意要把手轻轻放到金属盆上.小心烫手.实验结论:太阳能发热.三、应用与拓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太阳能够发光发热.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释下面的这些现象呀?作业布置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5 页内容教学小结教学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关于太阳的哪些知识?太阳的光和热板书板书实验设计设计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教学教学反思反思学生能够说出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善于匀同学交流。课题第第 6 6 课课太阳与生活太阳与生活1、能说出太阳对人类生活和动植物的影响。2、能通过观察、实地调查等方式获得太阳对动植
14、物的影响的依据。3、了解人类利用太阳能发光发热的特点让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使生活更加美好。1、重点:能说出太阳对人类生活和植物的影响。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准备2、难点:利用太阳能发光发热的特点使生活更加美好。学生活动手册课件教学过程集体备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太阳能够发光发热,那么太阳队人们的生活和动植物有哪些影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太阳与生活这一课。二、教学活动:二、教学活动:(一)活动一:同学们看书 P14 的图中,比较一下白天与晚上的区别提示:工人叔叔、农民伯伯、小鸟和有哪些?小狗。预设:白天太阳出来了,工人叔叔和农民伯伯在劳动,小鸟和小狗在活动。夜晚月亮出来了,工人叔叔、农民伯伯、小鸟
15、和小狗在活动。活动二:探究与发现结合周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说一说太阳的光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一、一、创设情境:创设情境:预设:晒干粮食、晒被子(杀菌)、让水变热、发电引导学生理解:人类的衣、食、住离不开太阳;引导学生理解:人类的衣、食、住离不开太阳;大家在一起找找看,太阳对我们的衣食住行有那些影响?说一说太阳对人们生活和动植物有哪些影响?预设:白天,太阳出来了,鸽子在飞;鸡妈妈领着小鸡在寻找食物;小鸟在树上活动;治疗在树上唱歌;太阳花、芍药花开放晚香玉、昙花闭合等教学过程集体备课夜晚,月亮出来了,猫头鹰出来活动了;太阳花、芍药花闭合,提示:太阳是不是只有好的影响?晚香玉、昙花开放。那么和同学们
16、交流一下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吧!二、二、应用拓展:应用拓展:大家看一下书中 P15 的两幅图片,“路灯发光”说明太阳能可以转化为电能,给人们带来光明。“打伞防晒”说明太阳的光太凡事都有利有弊强啦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打伞遮光,可以防止晒伤。引导学生,太阳带来的影响有好有坏。引导学生,太阳带来的影响有好有坏。三、本课总结:三、本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四、课堂练习:四、课堂练习:(课件出示)(课件出示)五、拓展:关于太阳,你还想研究什么?五、拓展:关于太阳,你还想研究什么?反思与改进:课题课题授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教学目标目标重点重点难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教学环节教学环节导入
17、新课导入新课第二单元 7 春夏秋冬年月日教案序号课型新授课1、知道一年分为四季,初步了解四季特征和顺序,知道四季交替循环。会用自己的话来描述。2,与好朋友一起去寻找四季的踪影,产生喜爱四季的情感。1.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和顺序变化,并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2.与好朋发一起去寻找四季的踪影。产生喜爱四季的情感。1、四季图片,PPT.2、西藏,昆明季节特征图片。教学过程观察四季图片.教师: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学生:秋季。教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啊?学生:叶子变黄了,落下来了。教师:真棒!树叶变黄了,开始掉下来了,原来是秋姑娘来了!(展示PPT新新课课教教学学2、介绍一年的四季特征,并且了解四季循
18、环交替。(一)教师:那你们知道吗?其实啊不止是秋姑娘,其实有 4 位姑娘,知道是哪 4 位吗?学生:春,夏,秋,冬。(展示 PPT 第三张“春”)你们猜猜这是谁来了?春姑娘。从哪看出来的啊?小草发芽了!(讲述春天的特征)小眼睛真厉害,那小朋友们经常在春天做些什么呢?教师:现在啊,我们要给春姑娘穿上一件美丽的衣服,你认为是什么颇色的呢?学生:绿色,五彩缤纷教师:嗯,你们给春姑娘设计的颤色真好看,看看我给春姑娘设计的颇色吧!(浅绿色)以同样的方法组织了解其他3个季节的特征。(同样根据内容展示PPT第四张,第五张,“夏”、“冬”。)(二)四季是循环交替,并举出特例。教师:那我要考考小朋友了,今年的春
19、夏秋冬过去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吗?学生:也是春夏秋冬。教师:真对!一年的四季是循环往复的,今年的四季过去了,明年也是一样的。(展示 PPT 第六张“春夏秋冬”顺序)那是不是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呢?(引导学生讨论)展示几个特殊地方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教师展示西藏高原终年积雪的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呢?现在的季节是什么啊?(展示 PPT 第七张“青藏高原”学生:青藏高原,冬天!教师:青藏高原啊一年四季都是冬天,四位姑娘啊不是都在那的,只有冬姑娘。这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另介绍昆明一年如春,东北一年之中是半年冬天,半年春天的。(展示 PPT 第八张“昆明,)。那小朋友最喜欢什么季节呢?为什么?教学小结教
20、学小结板书板书设计设计教学教学反思反思教师:你们都有自己喜欢的季节,现在和的好朋发去说说吧!7 春夏秋冬春夏秋冬课题课题授课时间授课时间第二单元 8 看月亮年月日教案序号课型新授课1、知道我们看到的月亮形状是发生变化的。教学教学目标目标2、了解月亮运动的轨迹,知道月亮和太阳一样也是东升西落。3,了解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历史。4,了解观察月亮的工具天文望玩错。知道天文望玩错的使用方法。重点重点难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教学环节教学环节导入新课导入新课观察四季图片.一、导入新课1、上一节课我们了一些有关太阳的知识,知道了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他送给我们两样最重要的礼物一一光和热。今天这节课,我们来
21、学习月亮的知识。2,板书课题:5、看月亮3、学生齐读课题。新新课课教教学学二、月亮的形状。1、同学们看过月亮吗?你们看过的月亮是什么形状的?请你们草出自己手中的笔来画一画,画出你们看到的月亮。2、学生画出自己记忆中的月亮。3、展示学生画出的月亮。4、出示一个月的月相图,引导学生观察,从而明白,月亮的形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会发生变化的,从月牙,变成半圆,再变成圆,然后又变成半了解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历史。知道天文望远镜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天文望远镜。课件、简易的天文望远镜。教学过程圆,变成月牙。三、研究月亮的运动。1、月亮在天上是怎么运动的呢?也是跟太阳一样,早上从东方升起,晚上从西边落下。2、
22、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3,教师小结:我们现在看到的月亮,差不多就是东升西落,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实际上,月亮作为地球的卫星,除了绕地球公转,本身也在自转。四、人类探索月亮奥秘的历程。1、月亮上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在望远镜发明之前,古人遥望月亮,却没有办法登上月球去一探究竟,只能想象月亮上的景色。2、出示嫦娥奔月图和古希脂月亮女神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这两个神话故事人物。在中国人的想象中,月亮上住看嫦娥仙子。她带看一只玉兔,住在月亮的广寒宫里。月亮上有一棵桂花树,吴刚每天都在那砍那棵桂花树。这就是故事嫦娥奔月与之相连的故事就是后羿射日3、望远镜发明之后,人们凭借望远镜,终于看清了月亮的样
23、子。4、出示图片一,引导导学生观察。教师相机介绍:一百多年前,伽利略第一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亮,这幅图片上画的人物就是伽利略,他正在用一架天文望远镜,观察月亮,而旁边的这幅小图就是伽利略在望天文望远镜里面看到的月亮的样子。5、出示图片二,引导学生观察。讲解:这是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时的情景。请同学们读一读旁边的这段文字。6、学生自由朗读旁边的这段文字,了解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情景。7,教师相机介绍:1969 年 7 月 21 日,格林尼治时间 12:56,美国字航员阿姆斯特朗走出阿波罗 11 号的登月舱,终于在月球上印下人类的第一个脚印,迈出了人类巨大的一步,至此,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翻开了新的一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岛版 青岛 科学教案 年级 上册 201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