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相邻数活动教案40篇.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班相邻数活动教案40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相邻数活动教案40篇.pdf(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班相邻数活动教案大班相邻数活动教案 4040 篇篇这是大班相邻数活动教案 40 篇,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第 1 篇、大班数学学习相邻数教案反思设计背景学习相邻数是学前大班的一节数学活动,是让幼儿让幼儿正确理解相邻数,掌握 10 以内的相邻数。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活动目标 1、让幼儿正确理解相邻数,掌握10 以内的相邻数。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3、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重点难点教学
2、重点: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 10 以内各数的相邻数。教学难点:理解相邻数的含义,知道相邻数间多 1 和少 1 的关系。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10 的苹果卡片和 110 的梨卡片,,110 的蘑菇房子,10 个小动物卡片。音乐及视频。活动过程一、到森林里游玩 1、(播放去郊游音乐)。苹果队的小朋友按 110 的顺序排好队,并大声说出自己手中卡片的数字是几。2、草莓队的小朋友按 110 的顺序排好队,大声说出自己手中卡片的数字是几。师提问:和你挨着的朋友是谁?你的邻居是谁?你的好朋友是谁?二、小动物搬家1、森林王国今天特别热闹,小动物搬到它们的新房子里,(出示 10 个蘑菇房子)2、到底有谁搬到房
3、子里去了呢?“谁住在 1 号房子?谁住在 2 号房子?10 号房子住着谁?”逐个出示 10 个小动物卡片,并粘贴在蘑菇房子下。设计意图:创设小动物搬家的情景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三、给小动物找邻居 1、小动物们住在一起可高兴了,他们不但搬进了新房子,还有了新邻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住在几号房,离它最近的哪两个动物各住在几号房?2 号房是小鸭子,它的邻居是 1 号的大公鸡和 3 号房间的小山羊。2、请小朋友帮小动物找一找邻居,并及时鼓励,总结多数小动物有两个邻居。设计意图:帮助小动物找邻居,并及时鼓励总结出小动物都有两个邻居。四、给数字宝宝找邻居 1、生活中我们把紧挨着你的叫邻居。可在数学中,数字
4、宝宝也有自己的邻居,数字宝宝的邻居叫相邻1数。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什么叫相邻数。2、机灵狗要给大家讲一讲什么叫相邻数。(播放视频)3、强调什么叫大邻居和小邻居。设计意图:让幼儿理解相邻数是比它小 1 的和比它大 1 的数。五、送礼物 1、天快黑了,我们也要和小动物们说再见了,临走之前,把你手中的水果送给它们好吗?2、你想把手中的水果送给谁?为什么?3、老师有个要求:你把卡片送给它的邻居。六、小结小朋友,我们今天学习的相邻数,还帮小动物找到了它的邻居,小朋友们在游戏中玩得很快乐,也希望小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互相合作,同时我们要爱护、保护可爱的小动物。火车快开了,我们快坐上火车出发吧。(播放音乐。)
5、教学反思这个活动自始至终让幼儿探索性发现问题,使幼儿一直处于活跃、积极的学习态度,通过游戏化教学,结合生活中的邻居关系,把相邻数的概念渗透在其中,尽量让抽象的数的逻辑概念在具体的事物中理解,帮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快乐地学习、体验、理解,从而提高幼儿学习相邻数的兴趣。1、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充分结合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以小动物搬新家引出课题,这个部分以故事的引导方式来激发幼儿进行主动探索,让幼儿在轻松的故事情节中自然将总是解决,为幼儿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机会。2、在活动的过程中,以小动物找到邻居后出动做游戏,请小朋友为数字宝宝也来找邻居的这一过程,实现从具体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转换。遵循了幼儿数学学习由易
6、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规律。第三环节,我渗透了相邻数的特点,每个数都有两个邻居,比它多1的数是大邻居,比它小 1 的数是小邻居。从而为探索后面数的相邻数作好铺垫,帮助幼儿掌握数的“邻居关系”。当然活动还存在着不足:(1)由于不是专业的幼儿教师,在与幼儿互动上还要活跃一些。(2)活动中应多关注能力弱的孩子,让他们也能在知识、情感等方面有很好的提高。第 2 篇、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教案(附教学反思)设计意图:本节课教学设计是在幼儿学习了 10 以内的数字后安排的一个新教学内容,对于幼儿来说这部分内容比较难理解,是抽象的数字概念。因此本节教学设计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在“玩”中学,
7、“趣”中练,“赛”中增勇气,“乐”中长才干。意在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使幼儿在玩中学,不知不觉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道中心数比相邻两数多 1 和少 1。通过本科教学帮助幼儿在“具体形象的思维”与2“抽象概念的教学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幼儿理解掌握概念、法规等知识,引导幼儿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活动目标:1.认识相邻数,初步探索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2.在游戏的情景中让幼儿能感知相邻数。3.进行朋友间团结友爱的教育。4.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活动准备:1圆片教具若、,磁性黑板、1-10 的数字卡片(人手 1 套)、11
8、0 的大数字卡片(人手一张)。2.幼儿已学会 10 以内的数字。活动过程:一、通过语言引出主题:小朋友们,你们有朋友吗?你们的朋友是谁呢?二、认识相邻数,初步探索并体验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1、教师在磁性黑板上贴出对应并置的两排圆片,数量分别是 2 和 3.师:第一排圆片有几个?第二排圆片有几个?第一排圆片比第二排圆片怎样?第二排圆片比第一排圆片呢?我们可以说 2 比 3 少 1,3 比 2 多 1。2、教师在 3 个圆片下面再贴出第三排 4 个圆片。师:第三排有几个圆片?第三排圆片比第二排圆片怎样?第二排圆片比第三排圆片怎样?我们可以说 3 比 4 少 1,4 比 3 多 1.3、教师以中间
9、一个数为参照,先与前面一个数比,再与后面一个数比。师:3 比 2 怎样?3 比 4 怎样?4、师小结:3 比 2 多 1,3 比 4 少 1,所以 3 的“好朋友”就是 2 和 4.通常我们就把这排在一起的 3 个数叫相邻数。5、教师把 2 个圆片取下,在 4 个圆片的下面贴上 5 个圆片,引导幼儿比较 4 比 3 怎样?4 比 5 怎样?所以 4 的相邻数是 3 和 5.6、教师把 3 个圆片取下,在5 个圆片下面贴上 6 个圆片,引导幼儿比较 5 和 4 怎样?5 比 6 怎样?所以 5 的相邻数是 4 和 6。7、教师直接说数字 6、7、8、9,请幼儿说出它们的相邻数是谁和谁?启发幼儿用
10、刚才学习的方法找它们的相邻数,幼儿回答后,师可总结。(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幼儿理解 10 以内的各相邻数间多 1 和少 1 的关系。)三、玩游戏“找朋友”,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1、“找朋友”的游戏。将幼儿分为四组,每组幼儿胸前挂有 110 的数卡。教师请数字 3 的幼儿找朋友时,音乐开始,幼儿找本组的朋友时,音乐开始,幼儿找到本组的朋友,音乐停止,2、3、4 的幼儿手拉手站一排。(先请10 位幼儿演示,然后游戏继续。)2、卡片游戏。师事先发给幼儿 110 的数字卡片,教师说出一个数字,让幼儿找出该数的两个“朋友”,并将卡片举起。(通过游戏的形式巩固理解 10 以内各相邻数间多 1 和少
11、 1 的关系。)四、结束部分。31、游戏后评价。2、师小结,教育幼儿要像数字宝宝一样,互相帮助,团结友爱。(设计意图:在数学活动中渗透友爱同伴的意识。)教学反思:整个活动流程安排合理清晰,一环紧扣一环,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先是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再衔接到数字朋友中去。整个活动老师通过讲述、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再用卡片操作、评价总结操作结果几个环节帮助幼儿知道 10 以内各数的相邻数、说出 10 以内各数的相邻数、理解 10 以内各相邻数间多 1 或少 1 的关系,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达到了活动目标。在活动中孩子们情绪高涨,老师请幼儿找朋友时,孩子们的小手纷纷举起;老师问题刚提
12、出,孩子们就争着回答;老师请小朋友们做“找朋友”的游戏时,活动气氛非常活跃。但在最后一个环节中,还有幼儿不能迅速地找出卡片,在活动后请家长回去利用扑克牌与幼儿巩固 10 以内的相邻数,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再玩几次类似的游戏。第 3 篇、大班数学学习 6-9 的相邻数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学习 69 的相邻数,知道自然数列中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的数多 1,比它后面的数少 1。2、初步理解数与数之间的数差关系。3、学习向大家介绍某一组游戏名称及规则。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活动准备:教具:“找朋友”游戏实物卡片 3 张。活动过程:集体活动。复习 25 的相邻数。游戏:“
13、看数拍手。”“我出的一个数是几,说预备拍。一、三、五组的小朋友先拍比它少1 的数,再说我拍几比几少 1。二、四、六组的小朋友后拍比它多1 的数,再说我拍几比几多1。”活动可请幼儿交换进行。小组活动。第一组:找朋友。“请你数数中间是几?在它前后的空格中印出比它少 1 和多 1 的两个朋友卡片,再在下面引上数字,说说几比几少 1,几比几多 1。”第二组:依样涂色。“谁会向大家介绍这一组的活动?”第三组:看标记印数字。活动评价。在黑板上展示幼儿在活动中完成的材料。请幼儿讲述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如 4、5、6。4 比 5 少 1,6 比 5多 1 和 5 比 4 多 1,4 比 5 少 1。“现在我来
14、报数,你们来答比它少 1 和多 1 的数。”活动反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习 69 的相邻数,知道自然数列中每一4个数都比它前面的数多 1,比它后面的数少 1。孩子对这节课掌握的较好。操作时准确率较高。第 4 篇、大班数学找朋友教案反思设计意图:本节课教学设计是在幼儿学习了 10 以内的数字后安排的一个新教学内容,对于幼儿来说这部分内容比较难理解,是抽象的数字概念。因此本节教学设计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赛”中增勇气,“乐”中长才干。意在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使幼儿在玩中学,不知不觉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道中心数比相邻两
15、数多 1 和少 1。通过本科教学帮助幼儿在“具体形象的思维”与“抽象概念的教学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幼儿理解掌握概念、法规等知识,引导幼儿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活动目标:1.认识相邻数,初步探索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2.在游戏的情景中让幼儿能感知相邻数。3.进行朋友间团结友爱的教育。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活动准备:1圆片教具若、,磁性黑板、1-10 的数字卡片(人手 1 套)、110 的大数字卡片(人手一张)。2.幼儿已学会 10 以内的数字。活动过程:一、通过语言引出主题:小朋友们,你们有朋友吗?你们的朋友是谁呢?二、认识相邻数,初步探索并体验三
16、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1、教师在磁性黑板上贴出对应并置的两排圆片,数量分别是 2 和 3.师:第一排圆片有几个?第二排圆片有几个?第一排圆片比第二排圆片怎样?第二排圆片比第一排圆片呢?我们可以说 2 比 3 少 1,3 比 2 多 1。2、教师在 3 个圆片下面再贴出第三排 4 个圆片。师:第三排有几个圆片?第三排圆片比第二排圆片怎样?第二排圆片比第三排圆片怎样?我们可以说 3 比 4 少 1,4 比 3 多 1.3、教师以中间一个数为参照,先与前面一个数比,再与后面一个数比。师:3 比 2 怎样?3 比 4 怎样?4、师小结:3 比 2 多 1,3 比 4 少 1,所以 3 的“好朋友”就是
17、2 和 4.通常我们就把这排在一起的 3 个数叫相邻数。5、教师把 2 个圆片取下,在 4 个圆片的下面贴上 5 个圆片,引导幼儿比较 4 比 3 怎样?4 比 5 怎样?所以 4 的相邻数是 3 和 5.6、教师把 3 个圆片取下,在5 个圆片下面贴上 6 个圆片,引导幼儿比较 5 和 4 怎样?5 比 6 怎样?所以 5 的相邻数是 4 和 6。7、教师直接说数字 6、57、8、9,请幼儿说出它们的相邻数是谁和谁?启发幼儿用刚才学习的方法找它们的相邻数,幼儿回答后,师可总结。(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幼儿理解 10 以内的各相邻数间多 1 和少 1 的关系。)三、玩游戏“找朋友”,巩固
18、对相邻数的认识。1、“找朋友”的游戏。将幼儿分为四组,每组幼儿胸前挂有 110 的数卡。教师请数字 3 的幼儿找朋友时,音乐开始,幼儿找本组的朋友时,音乐开始,幼儿找到本组的朋友,音乐停止,2、3、4 的幼儿手拉手站一排。(先请10 位幼儿演示,然后游戏继续。)2、卡片游戏。师事先发给幼儿 110 的数字卡片,教师说出一个数字,让幼儿找出该数的两个“朋友”,并将卡片举起。(通过游戏的形式巩固理解 10 以内各相邻数间多 1 和少 1 的关系。)四、结束部分。1、游戏后评价。2、师小结,教育幼儿要像数字宝宝一样,互相帮助,团结友爱。(设计意图:在数学活动中渗透友爱同伴的意识。)教学反思:整个活动
19、流程安排合理清晰,一环紧扣一环,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先是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再衔接到数字朋友中去。整个活动老师通过讲述、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再用卡片操作、评价总结操作结果几个环节帮助幼儿知道 10 以内各数的相邻数、说出 10 以内各数的相邻数、理解 10 以内各相邻数间多 1 或少 1 的关系,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达到了活动目标。在活动中孩子们情绪高涨,老师请幼儿找朋友时,孩子们的小手纷纷举起;老师问题刚提出,孩子们就争着回答;老师请小朋友们做“找朋友”的游戏时,活动气氛非常活跃。但在最后一个环节中,还有幼儿不能迅速地找出卡片,在活动后请家长回去利用扑克牌与幼儿巩固 10
20、以内的相邻数,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再玩几次类似的游戏。第 5 篇、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好朋友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目标:1、认识相邻数,探索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2、感受 10 以内的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3、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数字卡、纸牌 110 人手一份活动过程:1、玩游戏“找邻居”,理解“邻居”词义。2、认识相邻数,探索并体验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1)出示随意摆放的数字卡 1-10,抽一个数字6问小朋友它的邻居是谁?为什么?(2)启发孩子用刚才学习的方法找出
21、其他数的相邻数谁和谁?3、游戏:找邻居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游戏 1:看谁找得快;游戏 2:口头游戏,看谁说得快;游戏 3: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4、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1)引导幼儿填空。(2)教师:是相邻数的西瓜娃娃手拉手才是好朋友,请在空白框里写上数字使它们成为好朋友。(3)幼儿互相交流操作结果。活动反思:在学习10 以内的相邻数时,我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游戏贯穿到教学当中。并结合生活中的邻居关系,把相邻数的概念渗透在其中,从而提高幼儿学习相邻数的兴趣。在这个活动中我运用的是直奔主题的方法进行的,如一开始我就出示“相邻”两个字,让孩子通过座位理解“相邻”就是左右、旁边的意思。这个
22、方法还是不错的,孩子根据这一特点在后面的操作中都能很快地找出各个数字的相邻数。而且整个过程中孩子都非常感兴趣,孩子的学习兴趣都比较高。在活动的过程中,请小朋友为数子卡片找邻居的这一过程,我是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让幼儿在主动探究中掌握“相邻”的关系。最后运用“看谁找得快”、“看谁说得快”“我的朋友在哪里”游戏,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究愿望,更有利于幼儿掌握知识,完成目标。但在让孩子比较各组相邻数的规律时,由于我操之过急,只是让孩子观察一组数字教师就小结,没有通过多组数字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中间的数字比前面的数多1,比后面的数少 1 这一规律”。还有这节活动在时间上把握的不好,
23、时间稍长。在今后的活动中需把活动的时间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第 6 篇、大班数学教案:9 以内的相邻数设计意图对大班幼儿的小朋友来说,1 到 10 的数字都是认识的,但是对 1 到10 的相邻书来说不是和认识,如 2 的相邻数是 1 和 3 等等,为了学习 10 以内各数的相邻数,以此来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想象里和交往能力.活动目标(1)了解10 以内数字的相邻关系。(2)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互动中学习。(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活动准备:1、110 的数卡若干 2、房子图 10 副 3、操作点卡、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引起幼儿兴趣,理解相邻数的关系。1
24、、师:你7们知道什么叫邻居吗?你们旁边的两个朋友是你的邻居,请小朋友们说你旁边的邻居是谁好吗?(幼儿互相说)(二)引导幼儿认识相邻数。1、小朋友们有邻居,数字宝宝也有邻居呢,今天,我们除了客人老师外,还有一些数字宝宝也来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出示大数片 110)。数字宝宝是好朋友,他们都住在数字国王买的新房子里,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新房子吧。2、(展示房子图),今天数字宝宝们就要搬家住进新房子了,可是他们买的房子是一样的,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住在哪一栋房子。他们请我们大班的小朋友来帮帮忙,把他们送到新房子里去,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3、请 10 名幼儿上前把数字宝宝送到新家,大家说说送的对吗?
25、为什么?4、数字宝宝住进了新房子,我们来看看数字宝宝 2 的邻居是谁?2 的前面是几?(是 1),2 的后面呢?(是 3)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这里有一个秘密。2 比前面的 1 多 1,2 比后面的 3 少 1,所以2 的邻居是 1 和 3。(举例说 5)同上小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秘密,就是比一个数多 1,比这个数少 1,的前后两个数就是这个数的相邻数。5、现在苹果宝宝也想找邻居了,请小朋友们帮帮忙。(出示幻灯片)苹果“3”和“6”。师:苹果 3 的邻居是谁?苹果 6 的邻居是谁?(三)游戏数字宝宝很高兴,他们说我们小朋友很聪明,他想和你们玩游戏/。1、游戏开始(纸牌乐)规则:幼儿两人一组,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班 相邻 活动 教案 4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