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pdf





《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pdf(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完整教案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完整教案陈桂容课题 12 寓言两则亡羊补牢 课型 讲授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寓言亡羊补牢。2.正确读写生字。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亡羊补牢,理解寓意。过程与方法在默读中感知课文内容,在朗读中感悟词句和寓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做事不能急于求成;做错了事情只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教材分析 重点 正确、流利地诵读两则故事。诵读中体会其中的寓意。难点 在朗读中感悟词句和寓意。教法 引导、点拨法学法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1 1/4444教具 多媒体课件一、创设问题:1.上节课我们学了寓言揠苗助长,这节课我们学习亡羊补牢这则寓言
2、。同学们谁知道寓言是什么?提问学生。(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通过一个小故事来寄托某个深刻的道理。)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学生回答:井底之蛙、掩耳盗铃、自相矛盾)(板书:亡羊补牢)(指名读后齐读)二、自主探究:1、读一读:认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词语意思。2、议一议:用什么方法记住本课生字。3、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讨论解疑:1、读一读:认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词语意思。2、议一议:用什么方法记住本课生字。3、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养羊人最后又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展示提升:2 2/4444一 质疑题目,理解题意1.“亡羊补牢”这个词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亡 牢
3、)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预设: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预设:我是通过查字典的方式理解这个字的;我是通过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的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预设:羊丢失了把羊圈补好。二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说的真清楚,课前的预习很全面!首先,请大家听课文的朗读,边听边注意生字词的读音。2.下面,请你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3.理解新字词,掌握多音字:(开火车读)亡羊补牢 羊圈 窟窿 叼走 街坊 后悔 劝告 丢 钻 狼圈4.重点指导难写字。3 3/4444亡:不要丢掉第一笔点。钻、劝:按照左窄右宽的结构书写。丢:注意与“去”的区别,不要丢
4、掉第一笔撇和最后一笔点。三 精读课文,小组学习同学们字词掌握的不错,现在把字词带入故事中,每组选一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一下,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选 5 名学生读课文)同学们概括的真清楚,讲的很精彩!下面,以小组学习的方式,互相读课文,依据自学提示的内容,展开小组讨论。原创作品1.齐读 14 自然段,思考: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2 次。)(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去,把羊叼走了。)(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2.羊丢了之后,街坊和养羊人分别是如何表现的?(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4 4/44
5、44(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1)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2)街坊真诚的劝告,可养羊人什么表现呢?(板书:第一次丢羊毫不在意)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街坊的一番好意,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指名分角色朗读)3.养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怎样?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刚才我们学习的内容,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4.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自由读第 5 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他很后
6、悔没有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5.讨论交流,教师总结板书。(板书:第二次丢羊后悔、修羊圈 结果再也没丢)5 5/44446.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四 体会寓意1.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2.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及时补救),就(为时不晚)。3.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这些都可以用哪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总结感悟:是的,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并认
7、真改正,还不算晚。所以人们常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板书:为时不晚)当堂检测:1.读拼音,写词语。2.选择正确的字组成词语,在下面画“”。后(悔 侮)(焦 交)急(叼 刀)走街(防 坊)(节 截)住 二(则 侧)板书设计:6 6/444412 亡羊补牢第一次丢羊 毫不在意第二次丢羊 后悔修羊圈结果 再也没丢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作业布置:教学后记:课时计划第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 2 课时 2022 年月日备课人:陈桂容课题 12 寓言两则揠苗助长 课型 讲授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 3 个生字,会写 4 个生字.2、读懂揠苗助长这则寓言,了解内容,感悟寓意。过程与方法 在默读中感知
8、课文内容,在朗读中感悟词句和寓意。7 7/444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懂得要按照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并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教材分析 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读懂课文的内容,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难点 学习生字新词,读懂课文的内容,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教法 引导法、点拨法学法 自读自悟、体验法教具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一、创设问题:1、解寓言,揭题导入:(1)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听到一些短小而生动的故事,一个故事中包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故事呢,我们叫它(板书:寓言)正音师:“寓”就是包含的意思,所以它是一个宝盖头(2)你有没有曾经看过或听过什么寓言故事?二、
9、自主探究:1、读一读: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8 8/44442、记一记:这些生字词你有什么发现?如何记字形,理解生字词的意思。说说书写要注意哪些地方。3、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想一想:学习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讨论解疑:1、认一认,读一读:寓揠焦望费算2、讨论各自的发现:如何记生字,理解生字,哪些字比较难写,要注意什么地方?3、揠苗助长讲了一个什么故事?4、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农夫?你懂得什么道理?展示提升:1、读一读。(多种形式认读)寓揠焦望费算2、认读生字词:3、你有什么发现:9 9/4444生说结构,如何记字形:(让学生充分说一说,换一换等),并指导学生用生字组词,口头说句子
10、。换一换:佛-费难-谁-准-焦记一记:望算4、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古时候有个人,他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每天地想办法,后来他把禾苗,弄得自己,可结果禾苗却。5、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或轻读,或默读,一边读一边思考:(出示:读了课文,我觉得这是一个的农夫。)并在课文中找一找,做做记号,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6、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很“心急”:(重点读第一自然段)理解重点词“巴望”“焦急”指导书写“望”、“焦”看着这两个词,你反复看到农夫怎么样做,又好像听到他说些什么了?演一演:农夫在田边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1010/4444出示句子: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师:禾苗是不是真的没有长高?
11、你从哪个词读懂的?是啊,禾苗的生长是有规律的,虽然不可能一下子长得很高,但它也在一天天地长,只是心急的农夫没看出来而已啊!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农夫的心急来。指导朗读其实表示“急”这种心情的成语还有很多,出示:迫不及待、急于求成、操之过急、急不可待很“辛苦”:(重点读第二自然段)理解重点词“筋疲力尽”说说:你有没有曾经有过筋疲力尽的感觉?你为什么会筋疲力尽?农夫为什么会筋疲力尽?把农夫的辛苦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指导朗读很“开心”:(重点读第三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总算、一大截”体会农夫高兴的心情。指导朗读。很“愚蠢”:(或很“可怜”):看着筋疲力尽的农夫回到家时的高兴样子,你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
12、农夫傻在什么地方?1111/4444抓重点词“都枯死了”。看着这都枯死了的禾苗,你觉得农夫这时候最想说的是什么?农夫的儿子看到枯死的禾苗,又会怎样对自己的爸爸说呢?自由选择一个练习说指名说。7、农夫最初的愿望没有实现,他用了一个愚蠢的方法,将禾苗拔高,最后得到的结果必然是,禾苗都枯死了。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生说,师总结板书:不要急于求成。8、拓展延伸:(1)其实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像农夫一样的人,想想自己身上,或身边的人身上有没有曾经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生举例说(2)你想对农夫说什么话呢?9、我能写好生字。(1)学生汇报观察到哪个字难写,应注意的地方。如:焦费望算1212/4444
13、(2)师范写难写的字,学生书空,并且数着笔画来写。(3)学生练写,教师指导。(4)展示学生的字体,表扬写得好的同学。总结感悟:我们读懂这则寓言的意思,知道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事物的发展。当堂检测:1、按课文内容填空(1)一天,两天,三天,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地转来转去。(2)读了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我想对这个人说:你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但禾苗却全都枯死了。因为你做事太()了,违反禾苗的生长规律。2.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揠(y yn)寓(y y)焦(jio qio)则(z zhi)板书设计:揠苗助长1313/4444巴望禾苗长快些想办法帮他们长一棵一棵往高里拔枯死了按照规律
14、,不能急于求成作业布置:教学后记:课时计划第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 1 课时 2022 年月日备课人:陈桂容课题 13 画杨桃 课型 讲授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本课 9 个生字,会认本课 14 个生字。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多种读书形式中,感悟课文所蕴含的道理。1414/444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看问题或做事情都要实事求是教材分析 重点 会读、会写本课生字。难点 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法 引导法、点拨法学法 自读自悟、体验法教具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一、创设问题:(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
15、(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画杨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1.齐读课题。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二、自主探究:1、读一读:认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词语意思。2、议一议:用什么方法记住本课生字。1515/44443、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讨论解疑:1、读一读:认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词语意思。2、议一议:用什么方法记住本课生字。3、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展示提升:一、检查预习情况1出示杨桃的实物或挂图,引导学生描述,并加深对杨桃的认识。2联系预习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知道文章写的是一件什么事1默
16、读思考讨论:“我”(作者)照实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可笑吗?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辨析“我”、“同学们”及“老师”说话时不同的语气、语调,并注意生字的发音。3齐读课文。4思考(也可同桌讨论):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写的是“我”小学四年级一次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1616/44445以问促读,理清文章脉络。(1)课文哪些段落是写在一次图画课上发生这件事的?(从第 2 自然段到倒数第 2 自然段)(这是文章描写最细致的部分,即文章的重点部分)(2)开头第 1 自然段,写的是什么?(讲父亲怎样教“我”学画。)(这是文章的第 1 部分)(3)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什么?(讲父亲和老师
17、的话使“我”一生受用。)(这是文章的第 3 部分。)小结:通过上面的阅读和练习,我们清楚地知道这篇文章由三部分构成,且属“总分总”式结构。第 2 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三、细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解词,(也可根据预习情况,对生字词做一强化)1指名读课文第 1 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叮嘱:再三提醒、嘱咐的意思。想当然:指不顾实际情况,只根据自己脑子里的印象下判断。走了样:失去原来的样子。画走了样:画的和本来的样子不同。小结:从这一段可以了解到,作者最初做画的严谨态度是父亲严格要求,多次教诲的结果。1717/44442分角色读读课文的第 2 部分。(1)选择一名学生读旁白,另外一名学生
18、读同学甲,一名学生读同学乙,其余学生读“大家”的话,教师读“老师”的话。(2)教师将这部分出现的生字板书在黑板上,并指名读一读它们所在的句子,达到正音、解义的目的。“审”(shn)“晌”(shng):翘舌音。“肃”(s):平舌音。笔顺:(共 8 笔)熟悉(x):知道得很清楚。哈(h):拟声词。本课指放声大笑时发出的声音。3指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诲”:四声(hu),字义是教导、诱导。受用:得到益处。一生受用:就是对自己一辈子都有帮助、都有好处。4抽读生字新词卡片,识记生字。5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词义,进一步熟悉课文。四.指导书写,教学重难点字。摆:扌+四+去,注意左窄右宽,181
19、8/4444“四”字中间是两竖。嘻:注意右边“喜”的写法,“士”不要写成“土”,第三横要长。总结感悟: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生字,能告诉家长听吗?当堂检测:看拼音,写词语。t hu zu wi j y zh()()()bi zi jio ch h h()()()板书设计:13 画杨桃“我”:画成了五角星同学们:哈哈大笑1919/4444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教学后记:课时计划第周第课(章、单元)第节第 2 课时 2022 年月日备课人:陈桂容课题 13 画杨桃 课型 讲授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2.理解课文内容,知
20、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过程与方法 采用朗读体会法、角色体验法让学生在体会、体验中感悟课文所蕴含的道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教材分析 重点 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2020/4444难点 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教法 引导、点拨法学法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教具 多媒体课件一、创设问题:1.课件出示杨桃图片,教师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水果。(板书:杨桃)谁能把你了解到的有关杨桃的情况向同学们介绍一下?2.教师板书课题,并提问:看到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3、.学生齐读课题,
21、请说出几个热带水果的名称。二、自主探究:1.读一读: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画一画:同学们和老师看到我的画后态度有什么不同?3.品一品:老师让同学们做了什么?同学们的态度有什么变化?4.想一想:感悟老师的话,说说老师的话有几层意思?讨论解疑:2121/44441.读一读: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画一画:同学们和老师看到我的画后态度有什么不同?3.品一品:老师让同学们做了什么?同学们的态度有什么变化?4.想一想:感悟老师的话,说说老师的话有几层意思?展示提升:一、导读分析第 212 自然段。1、“有几个同学”看到作者的画为什么哈哈大笑?(认为作者画的根本不像杨桃。)2、课
22、文中写了两个学生的两句话。一句末尾用了问号,另一句用了叹号,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一样。)表示出的情感程度相同吗?(相同。都是用十分肯定的语气,表明作者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1)第一句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如果把它改成陈述句,表达的语气变了没有?(2)指导学生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嘲笑和讥讽的语气。(3)“有几个同学”看了作者的画“哈哈大笑”,说明什么?(说明他们一是没有考虑到作者看杨桃的角度,二是自以为对杨桃已十分熟悉。)3、老师看到我的画有什么反应?(1)“老师”听了“几个同学”的议论,又看了作者的画,与“这几个同学”的态度一样吗?他先是怎样做的?其中有一个词语,请找出来。(走到我的座位坐下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五 单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