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pdf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1.结合熟悉的事物和生活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会口算 100以内简单的加减法。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会解决简单的加减法问题。3.经历尝试、探索和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使每个人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本单元学习以前,学生已经掌握了 100 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学习了 20 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根据一年级的学生对“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感兴趣的特点,呈现儿童喜欢的数学。他们的思维特点、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等差异较大。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
2、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里要说明的一点:多种方法中肯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师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学生,应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从而选取更优的方法。所以本单元的重点是 100 以内的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的正确计算;难点是初步形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针对这些情况,在学习活动中,要结合具体情境和活动,要特别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孩子们认真倾听,大胆尝试操
3、作,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加减法运算与生活的联系。2.探索并掌握 100 以内数的不进位加、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1.结合生活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3.重视直观操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1小兔请客 1 课时2采松果1 课时1 课时3青蛙吃虫子1/194拔萝卜5收玉米7练习三1 课时1 课时1 课时1 课时1
4、课时6回收废品 1 课时8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复习9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复习10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复习 1 课时小兔请客。(教材第 49、第 50 页的内容)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借助现实生活情境,自主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及语言表达能力。3.使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合作交流等思维过程,理解算理,体验算法,促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重点:理解、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的算理。课件、信封、成捆的小棒、答题卡。师:我们怎么写字?生:用手。师
5、:(伸出双手)一双手有几根手指?10 根手指是几个十?请大家十个十个地数,一直数到九十。(点课件)这些数就是我们已学过的整十数。(板书课题:整十数)【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用亲切生动的谈话、提问题的活动形式引入,通过在对话活动中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自然过渡到本课学习的课题,为全课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开端。并且在学生提问题的过程中随意地请好朋友来回答自己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参与的意识,促进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2.尝试学习加法。尝试自学,发现问题。师:(出示教材第 49 页主题图课件)请认真观察,图中有谁,它们在干什么?2/19(1)观察,获
6、取信息。(2)思考,提出问题。师:大家的眼睛可真亮!你们能根据“猴子、松鼠、刺猬面前有三盘果子,小兔又端出两盘果子”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边表扬边板书)20+30=3.尝试交流,生成问题。师:怎样口算 20+30=?大家想知道吗?同桌相互说一说,看谁的想法最巧妙。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边摆边算。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师:谁来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生:我先摆 2 捆小棒,每捆 10 根,共 20 根,再摆出 3 捆小棒,每捆 10 根,共 30 根。20 根和 30根合起来是 50 根,所以 20+30=50。师:如果不摆小棒,计算 30+20 等于多少,你会怎样算?生 1:2 个十加
7、 3 个十得 5 个十,是 50。生 2:把十位上的数相加,个位写 0。师:加号前面的数就叫作加数(板书:加数),加号后面的数也叫作加数(板书:加数),最后的结果叫作和(板书:和)。4.尝试学习减法。师:看来不摆小棒,同学们也能很快算出几十加几十等于多少。刚才小兔一共端出了 50个果子,猴子、刺猬、松鼠一共吃了一盘果子,还剩下多少个果子?生:刚才有 50 个果子,吃了一盘,也就是吃了 10 个果子,还剩下(50-10)个。师:如果不摆小棒,你能计算出 50-10 等于多少吗?试一试。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个别指导。5.交流计算方法。师:谁来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结果是多少?生 1:5 个十减 1
8、 个十得 4 个十,是 40,所以 50-10=40。生 2:把十位上的数相减,个位上写 0,5-1=4,所以 50-10=40。师:那么在减法中减号前面的数就叫作被减数(板书: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就叫作减数(板书:减数),最后的得数就叫作差(板书:差)。6.尝试概括,整理知识。师:请同学们观察 20+30=50 和 50-10=40,这两个算式里面 20、30、50、10 都是什么数?对,我们今天学习的就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补充完整课题)。小朋友们是怎样口算出结果的呢?小结:对,每一个整十数都是由几个十组成的,我们在口算时可以以十为单位,直接把十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师边说边用手指着这几个十
9、位数),算出几个十就是几十。【设计意图:观察、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并用算式表示要求的问题。在操作、试算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把整十数看作几个几十相加的计算方法。为学生创造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背景下,自主尝试计算的机会,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自主建构知3/19识的能力。】师:刚才我们一起解决了图中的数学问题,学会了加减计算。现在请同学们看 50 页“练一练”第 1 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师:现在请同学们列式并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算,教师掌握学生完成的时间。师:我看有的同学很快就算完了,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算法:(1)把整十数看作几个十
10、相加减。(2)先算出左边的加法:40+20=60,右边的 60-20=40 就直接写出来了。(3)把 40、20、60 分别看作 4 个十、2 个十、6 个十,根据以前学的 4+2=6,6-2=4,得出40+20=60,60-20=40。如果学生方法(2)没出现,教师给予引导或介绍,方法(3)没出现不作介绍。刚才同学们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接下来我们用“练一练”第 3 题进行一次口算比赛,比一比哪名同学做得又对又快。学生完成“练一练”第3 题,教师记录学生完成的先后顺序,然后交流得数。师:我们来看一看“练一练”的第4 题,请同学们为鸡妈妈找宝宝,用线把它们连起来。学生连线,教师巡视。师:谁来说一说
11、你是怎样计算的?生:我先把鸡宝宝叼的卡片算出来,再去找鸡妈妈。师:我们来看第 2 题,把答案写在你的课本上。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出示第 5 题情境图:同桌一起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并解答。全班交流。【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的空间,培养学生的优化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师:今天学得高兴吗?有哪些收获?在帮助小动物们解决问题的同时,又有这么多的收获,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更为你们乐于合作的精神感到自豪!整十数加减整十数20+30=5050-10=40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1.以现实生活为主线,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现代建构主义的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生活情境是知识经验建构
12、的最可靠的生长基地,它是知识经验得以产生并保持其生命活力和价值的根本条件。所以以现实生活为主线,使学生在富有现实生活的情境中认真观察,获取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来源4/19于生活。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产生亲切感,从而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2.以问题引领先试后导,使学生善学。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思考是数学的核心,尝试是获取知识的方法。本节课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以问题为主线,将文本知识问题化,为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搭建“桥梁”,引领学生经历问题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联系学习实际,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并优化问题内容,把握问题时机,讲究问题技巧,进
13、而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善于学习。3.以评价为手段,激励学生乐学。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个体自身的发展状况等不同方面,以激励性评价为主贯穿整个活动的全过程,激励学生乐于学习。4.以完成任务为驱动途径,让学生会学。“以完成任务为驱动”有助于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经历,获得对数学的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识及情感体验。为此,教师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时,不是直接讲解教学内容,而是把教学内容分解到精心设计的一系列任务之中,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调动各
14、种感官去分析任务、解决任务,学会数学知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学习。A 类今天我们学的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请同学们自己编几道这样的题写在本子上,小组内交流。(考查知识点:能编写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题目,并能计算;能力要求:能编写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题目,并能计算。)B 类回家帮妈妈算算她今天买菜用了多少钱,并说出一些整十数加减的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比一比谁是细心的孩子。(考查知识点: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堂作业新设计A 类:略B 类:略教材习题第 50
15、 页“练一练”1.40+20=60(根)60-20=40(根)2.30+50=8090-30=603.90907090703010205/194.5.(答案不唯一)苹果比桃多多少个?50-30=20(个)采松果。(教材第 51、第 52 页的内容)1.结合对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算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计算。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4.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重点:理解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算法,掌握计算方法。难点: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计算方法。课件、口算卡片、小棒、计数器
16、等。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3 个十和 2 个一合起来是多少?5 个十和 8 个一合起来是多少?46 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28 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设计意图:通过对“数的组成”这部分的复习,为下面进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学习作好铺垫。】1.教师创设情境,利用课件进行演示:第 51 页的采松果情境图。师:谁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生 1: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生 2: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生 3: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这样的问题设计主要是为了不束
17、缚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经常思考、提问的意识。】6/192.解决 25+4。师:我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教师表扬学生爱动脑筋,选择一个问题问: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应该怎样计算?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5+4=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小棒摆一摆或用计数器算一算。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结果是多少?生:先摆出 2 捆零 5 根,又摆出 4 根,把 5 根和 4 根合在一起是 9 根。2 捆零 9 根就是 29根,所以 25+4=29。师:如果不摆小棒,可以怎样算?说一说你的想法。生 1:25 里面有 2 个十,5 个
18、一,再加上 4 个一就是 9 个一。2 个十与 9 个一合起来就是 29,所以 25+4=29。生 2:把 25 分成 20 和 5,先算 5+4=9,再算 20+9=29。生 3:只把个位上的 5 和 4 相加,十位上的 2 不变。生4: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5个珠子,十位上拨2个珠子,是25;然后在个位上再拨4个珠子,这样个位上就是 9 个珠子了,所以 25+4=29。结合第二名同学的发言,教师可板书:【设计意图:先交流摆小棒的方法,再讨论怎样口算,一方面使学生经历由动手操作到“摆”算的方法;另一方面为学习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打基础。】3.解决 25-4。师:现在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松鼠妈妈比小
19、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请学生列出算式。学生口答,教师板书:25-4=师:现在请各小组用小棒摆一摆或计数器算一算。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结果是多少?生:先摆出2捆零5根,再从5根里拿走4根,还剩1根。2捆零1根就是21根,所以25-4=21。师:如果不摆小棒,可以怎样算?说一说你的想法。生 1:25 里面有 2 个十,5 个一,5 个一减去 4 个一就是 1 个一。2 个十与 1 个一合起来就是21,所以 25-4=21。生 2:把 25 分成 20 和 5,先算 5-4=1,再算 20+1=21。生 3:只把个位上的 5 和 4 相减,十位上的 2 不变
20、。生 4: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 5 个珠子,十位上拨 2 个珠子,合起来是 25 个珠子,再从个位上去掉 4 个珠子,这样计数器上就是 21 个珠子了。7/19结合第二名同学的发言,教师可板书:【设计意图: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不仅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特别是不爱发言的学生,同时还体现了算法可以多样化,让学生通过交流,起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师:同学们真聪明,很快就学会了。1.(第 52 页“练一练”第 4 题)下面看谁计算得又对又快。学生做题,教师计时,做后集体订正,并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83+6 和 88-5 这两道题的。2.师:第 5 题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看谁完成得又对又
21、快。让做得又对又快的同学说方法。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如 42+3。生 1:42 里面有 4 个十,2 个一,再加上 3 个一就是 5 个一。4 个十加 5 个一就是 45,所以42+3=45。生 2:把 42 分成 40 和 2,先算 2+3=5,再算 40+5=45。生 3:只把个位上的 2 和 3 相加,十位上的 4 不变。生4:我算出42+3=45,也就知道了3+42=45。因为它们两个加数分别相同,所以算出第一行,也就知道了第二行的得数。师:说得太好了。请同学们再试着写出两组这样的算式。3.师:看第 3 题的图,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生:原来有 19 个草莓,吃了 9 个。师:请你结
22、合第 3 题的问题,在书上列式计算。4.师:看第 1 题,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请同学们自己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并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设计意图:两位数加一位数最终目标是用口算,给学生练习口算的机会。在已有笔算经验的基础上归纳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巩固计算方法,提高归纳能力。】师: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生 1:我学会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个位相加,十位不变。生 2:我学会了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相减,十位不变。生 3:我学会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生 4:我还知道两位数加一位数等于这个一位数加这个两位数。师:同学们刚才说的是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不退位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两
23、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8/191.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虽然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但教师在每出现一个情境或情节时,都让学生试着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再引导大家来解决这位同学所提出的问题。这样做非常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也因为这样才能对“问题”感兴趣。2.教师以激励评价贯穿课堂。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最能反映教师的评价观。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以激励为主,充分发挥了生生互评、师生评价的作用。这有利于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同时也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3.重视“三维目标”在课堂中的落实。本节课,教师采取“以旧引新”的做法,为学生学习新课作了较好的铺垫,在新课教学中,利用直观教
24、具让学生在操作中明确算理,在学习中鼓励学生互帮互助,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别人。填一填。89-()=8163-()=6078-()=7236-()=34(考查知识点: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能力要求:学生能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A 类B 类下面括号里可以填什么数?(1)10+30()(2)20+()25(3)25+()=25-()(考查知识点: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能力要求:学生能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课堂作业新设计A 类:8362B 类:(1)039(2)04(3)00教材习题第 52 页“练一练”1.(答案不唯一)学生比老师多多少名?34-3=3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一年级 数学 下册 第五 单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