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设计(表格式).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设计(表格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设计(表格式).pdf(6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设计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设计课题课题古诗三首古诗三首课型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授课3 课时时间时间1.知识与技能:会认“鸳、鸯”等 6 个字,会写“融、燕”等 13 个字。教学教学目标目标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三首古诗。根据注释理解诗意,结合诗意,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心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作者的心情,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教学教学重点重点教学教学难点难点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第一课时第一课时1.会认“鸳、鸯”2 个字,会写“融、燕”等
2、4 个字。教学教学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目标目标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3.了解绝句的内容及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感受春天的美丽。教具教具准备准备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导语激趣,简介作者。一、导语激趣,简介作者。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读诗引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唐代大诗人杜甫的 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导入导入诗作绝句。师读:(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2 2)古诗绝句。地进入教学情境。()分分钟钟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2.学生自由朗读。简介作者。(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3、 3 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纪念地有杜甫草堂、杜甫墓、杜公祠、杜甫公园、杜陵桥、杜陵书院等。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1.鼓励交流: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2.(课件出
4、示(课件出示 4 4)阅读与交流的要求:(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新课新课教学教学()分钟分钟3.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4.检查交流情况。(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5 5:生字):生字)rn yn yun yn融燕鸳鸯(1)指名朗读,师生评价,纠正不正确的读音。注意读准翘舌音“融”,前鼻音“燕、鸳”,后鼻音“鸯”。(2)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6 6)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二)识记字形,书写生字。(出示
5、生字田字格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7 7)融燕鸳鸯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形近字辨析:“隔融”“怨鸳”“央鸯”猜谜语:“一见上菜,口水下落,点点滴滴。”【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2.观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如下:字,体现部编版教材多“鸳、鸯”上下结构,上窄下宽,“融”左右结构,左元识字的理念。对重难宽右窄。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提醒学生注意:点生字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融”左下部里面是一横,右边的“虫”,横变提。法。为养成良好的书写“鸳”上面的左面不要多写一横。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三)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
6、赛读、小组读、同桌读。三、品读欣赏,深入探究。三、品读欣赏,深入探究。1.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春天)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自己小声读读这首诗,动笔画一画。预设: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5.根据学生找到的景物随机学习:习惯打下基础。】【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字词,结合图片,理解(1)迟日江山丽从第一句诗中能不能感觉到春天来 诗文,在理解的基础上了?迟日:春天的太阳。学会感情诵读古诗,锻(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8 8:)“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炼了学生的理解古诗、迟迟。”迟迟:缓慢的样子。春日迟迟:是说在春天白天变感情诵读、积累古诗的得长了。“迟日”就是指“春天
7、的太阳”。春天的太阳什么样啊?(春天的太阳特别明亮。)在春天的太阳的照耀下,山啊,水啊有变化吗?山,水,到处都呈现出一派明丽秀美的大好春光。你想怎样读这句话?(指名读范读齐读)(2)春风花草香,这是一阵什么样的春风?(温暖柔和)你闻闻,春风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香气呢?(我闻到了香味。)谁愿意读读这句香气扑鼻的诗?能力。】(指名读)在春天明亮的太阳的照耀下,大好河山一片明丽秀美,你看到了吗?温暖的春风挟带着百花和芳草的清香,一股又一股扑鼻而来,你闻到了吗?谁想读读这两句!(指名读齐读)(3)泥融飞燕子可爱的小燕子让你感受到春天来了,你知道小燕子飞来飞去地忙什么呢?(筑巢)你知道诗中的小燕子用什么筑
8、巢吗?(结合诗句)聪明的小燕子用湿润柔软的泥筑巢呢!如果你就是那只小燕子,你此时会是什么心情?(高兴、快乐、激动)读出来!你们在春风中飞来飞去,一边唱歌一边筑巢,多快乐呀!读!眼看着既结实又漂亮的巢就要筑好了,内心多么激动呀!读!(4)沙暖睡鸳鸯。嘘看,那是谁呀?(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9 9:鸳鸯睡觉图)(指名读诗句)睡着了吧?看它们睡得多香甜啊!没有人来惊扰它们的美梦,多幸福啊!(再读!)可它们是睡在沙滩上啊,会不会着凉啊?(沙暖)它们睡在被太阳晒得暖暖的沙滩上,多舒服呀!(指名读再读!)春天里,冰冻的泥土融化了,小燕子们飞来飞去地衔泥筑巢,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动态的美;河边的沙滩被太阳晒得暖暖
9、的,一对对鸳鸯互相依偎着睡着了,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静态的美。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多有意思啊!再读。(指名读齐读)(4)这么多景物融汇在一起,让我们感到了浓浓的春意,面对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大诗人杜甫,也是情不自禁,挥笔写下了这首绝句。请你再认真地读读这首诗,看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关于这首诗的题目“绝句”,你有哪些了解?(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010:)绝句,是一种古诗体,每首四句。如果每句诗都有 7 个字就是 7 言绝句,简称七绝;如果每句诗都有 5 个字就是 5 言绝句,简称五绝。我们今天学的就是一首五绝。其实杜甫住在浣花溪草堂的时候,还写了很多首绝句呢!你们看:(课件出示(课件出示111
10、1)绝句绝句杜甫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江碧鸟逾白,一行白鹭上青天。山青花欲燃。窗含西岭千秋雪,今春看又过,门泊东吴万里船。何日是归年。七绝五绝杜甫所写的绝句还有很多呢,感兴趣的同学不妨课下去搜集搜集,然后拿到班上来,咱们大家分享!四、指导朗读,体会情感。四、指导朗读,体会情感。1.(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212)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板书:带节奏标志的古诗绝句)2.教师引导:诗中的竖线是停顿符号。单竖线表示停顿的时间稍短些,双竖线表示停顿的时间稍长些。3.指名朗读。学生自由评议。4.教师小结:读古诗应该抑扬顿挫,还应有感情。5.教师范读,指名读,指名领
11、读,学生齐读。6.自由读,练习背诵。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及拓展延及拓展延五、检查背诵,体会感情。五、检查背诵,体会感情。1.我们今天学的这首绝句,前两句勾画的是自然界明丽壮美的大画面,让人一读就觉得心胸开阔,激情满怀。后两句选取两种极富春天特点的景物燕子和鸳鸯,突伸伸()分钟分钟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与自然和谐。我真想读读这首诗啊!(范读练读指名读师生读)2.抽取学生检查背诵,学生一起背诵。六、拓展延伸,积累实践。六、拓展延伸,积累实践。1.教师导言:同学们,唐代大诗人杜甫,用一首简短的小诗把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鸳鸯春睡图。我们家乡的大自然的春天到处都是美丽的图画
12、。希望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2.学生自选作业。(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313)(1)画:画一幅图画,用自己的情感认真地描绘出春天无与伦比的美丽。(2)写:写一首小诗或一篇日记,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板书设计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课堂作业新设计课堂作业新设计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融化(rn ru)燕子(yn yn)鸳(yun yn)鸯(yn in)2.默写古诗绝句。3.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绝句写了怎样的画面。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rn yn yun yn2.默写绝句
13、。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3.春天的阳光和煦温暖,大自然一片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春风吹来,带着花草的清香,河滩上冰雪融化,泥土变得潮湿而松软,引得燕子飞来含泥筑巢,温暖的沙子上还依偎着一双双的鸳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成功之处:教学中,教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1.抓住杜甫“诗中有画”的特点展开想象,感受春色之美。首先,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了解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感觉、色彩、气味等方面想象景物特点并且在交流中使认识更加清晰。2.适当拓展赏析,一方面增加学生背诵方面的积累,另一面蓄积对春天的美好感受。3.课中有独立读、对读
14、,个别读、齐读,读句子、读全诗等多次诵读,辅以适当的动作,学生学的兴趣盎然,增加积累。不足之处:不足之处:在教学中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根据诗句大胆想象,没有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远处发展。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教学目标目标教具教具准备准备课件。1.会认“惠、崇”等 3 个生字,会写“芦、芽”等 5 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导入导入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出示春江晚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分)分1简介惠崇。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设计意图:介绍古
15、诗背景及作者,出示图片,引入课题,使学生钟钟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2(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515)出示春江晚景图,这是惠 情景。】崇画的一幅画。3简介诗人苏轼:(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616)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晚景 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717)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hu chn tn惠崇豚自由读,指名读。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师生共同正音:“崇”是翘
16、舌音,“豚”前鼻音。开火车读,齐读。1.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818:出示第 1、2 行)。【设计意图:学习古教学教学诗,抓住重点词语,结(1)指名读合课文插图,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想象画(2)点击重点词:面,体会诗情,读出诗三两枝:指两三枝桃花。分钟分钟味。层层推进,很好地鸭先知:群鸭好像最早感觉到了春天的信息,急完成了古诗教学。】不及待地到江水中嬉戏玩耍了。(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师生交流,师归纳。新课新课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4)指导朗读:想想诗句意境,指导朗读。2.学习第二句
17、(课件出(课件出 1919:3、4 行)(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2)学生自读,再集体交流。想象当时的情景,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3.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4.(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2020)出示问题,反馈所学知识。(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里什么?(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从画面上,我们能看出“正是河豚欲上时”吗?(从画面上是看不到的,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
18、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5.学生小结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板书: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四四、识记字形,书写生字。、识记字形,书写生字。1.同学们,下面我们现在就来写一写诗中的几个生字。(写字之前要注意写字的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脚放平,五指执笔笔杆正,一寸一尺和一拳。每个生字写 2 次,争取第 2 个比第 1 个写得好。)(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2121:)惠 崇 芦 芽 短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设计意图:老师在教学生写字时,严格落实熟字加偏旁:“宗+山”是“崇”,“户+艹”是“芦”,新课标关于学生课堂“
19、牙+艹”是“芽”。减一减:“穗”把“禾”减掉,就是“惠”。要写字10分钟的要求,避 免 啰 嗦 无 重 点 的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教师示范,“说”,给足时间让学提示重点笔画。生去识字、写字,提高(1)“惠”字的右上没有点,中间的提上有一点。了学生的书写质量。】(2)“芦”字下面是个“户”,不是“卢”。(3)“崇 芦 芽”都是上窄下宽,“惠”上宽下窄。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及拓展延及拓展延伸伸()分钟分钟板书板书内容内容【板书设计】五、背诵这首古诗。六、找一找其他描写这个季节的诗歌,与同学分享。惠崇春江晚景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课堂作
20、业新设计课堂作业新设计【课堂作业新设计】1.连线,把汉字和相关读音连起来。hu chn tn l y豚芦芽惠崇2.写出自己对加点字词的理解。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3.用自己的话写出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的意思。【答案】1.hu chn tn l y惠崇豚芦 芽2.(1)三两只枝:两三枝桃花。(2)鸭先知:群鸭好像最早感觉到了春天的信息。(3)芦芽:芦苇的嫩芽。(4)河豚:一种有毒的鱼。(5)上:指上市,就是在市场上销售。3.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
21、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成功之处:在教学这首诗之前,对这首诗的背景题目及作者作了一番讲解,从而拉近诗人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再让他们理解这首诗的题目。对于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这首诗确实有很大的难度,特别是“三两只枝”“鸭先知”“上”这样的词语。因此我让孩子们一边课文的注解,一边自己理解课文,让他们对全诗有一个大概把握。接下来再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画面,品味诗情,感情诵读。不足之处:不足之处:虽然孩子们对局部把握了,但由于教学上的不足,致使学生对全诗的把握不够,对于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没有很好的理解。古诗该如何进行教学,我想这
22、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难题,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己在这方面有所提高!第三课时第三课时1.认识“减”1 个生字,会写“梅、溪”等 4 个生字。教学教学目标目标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古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想象画面。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具教具准备准备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简明扼要 1.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地介绍古代诗词曲在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 我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家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诗人曾几写的古诗,看看古人地位,提高学生认识,导入导入()分)分钟钟眼中、
23、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板书课题 三衢道中)激发学习兴趣。】2简介诗人曾几:(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2323)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新课新课教学教学()分钟分钟自学。【设计意图:多种形式(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2424)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的读文,促使学生多次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24、。mi x fn jin梅溪 泛减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泛、减”是前鼻音。开火车读,齐读。与生字见面,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感知诗的大意,读准诗的节奏。】2.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2525)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三、吟诵感悟,想象画面三、吟诵感悟,想象画面1带着问题,再读古诗三衢道中。(课件(课件出示出示 2626)(1)作者是在什么时间游于三衢山中的?他的行程路线怎样?(2)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插图和注释进行想象,并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3)想一想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2学生自主学习
25、,合作交流。3全班交流。(1)梅子黄时,正值雨季,而天气却(学生填空:日日晴),给人以之情(喜悦)。(板书:梅黄一日日晴)【设计意图:用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就是理解感悟的过程。】(2)读第 2 句“小溪泛尽却山行”,说说这句话写了什么?(一“溪”、一“山”、一“泛”、一“行”,不仅表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板书:溪泛、山行)“却”在这里是“再”的意思。(3)哪句话是写作者沿途所见?(出示 3、4 句)想象交流并有感情地读一读。“不减”“添”分别解释成什么?(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添:增添)(板书:不减一添)正当诗人有些失望的时候,却看到树上黄鹂的美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人教版 三年级 下册 语文 第一 单元 教案设计 表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