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分类解析(圆锥曲线方程.pdf
《高考试题分类解析(圆锥曲线方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试题分类解析(圆锥曲线方程.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XX年高考试题分类解析(圆锥曲线方程2)3 1.(2 0 X X 年重庆卷)已知一列椭圆Cn:?+=1.0 b l,n=l,2若椭圆C上有一点Pb:使 Pn 到 右 准 线 的 距 离 d是 I B 冗 I 与 I Pna I 的等差中项,其 中F“、心分别是G 的左、右焦点.(I)试证:与w J2(I I )取bn J ,并用SA表示A PnFGn的面积,试n+2证:S/V S,且 S.V S.+3 (心 3).图(2 2)图证:(1)由题设及椭圆的几何性质有2dn=PnFn+PnGn=2Mn=l.设。=新 二 京 则 右 准 线 方 程 为尤.4因此,由题意为 应满足-1 tZ,+1.
2、-1 1 1叫,解 之 得Y e,V I,O V e.V l即*V I,V3从而对任意 Ni,,2(I I)设点 的坐 标 为6“,力),则出4-1及 椭 圆 方 程 易 知4,%=孑(1-嫡=(1-嫡(1-(,-1)2)I得两极1土 旧,从 而 易 知 f(c)在(L,1E)内是增函 数,而 在(1士 尼,6 2 6 61)内是减函数.现在由题设取b=,2 +3,则%=lx_h2=1 -i 一_L,c,是增数列.+2 n+2+2又易知3,1 旧)4c22 =4 -6-5 =c.故由前已证,知 与V S 2,5 5 3).3 2.(20 XX年上海春卷)学校科技小组在计算机上模拟航天器变轨返回
3、试验.设计方案如图:航天器运行(按顺时针方向)的轨迹方程为X工2+-v2=1,变 轨(即航天器运行轨迹由椭圆1 0 0 25变为抛物线)后返回的轨迹是以y轴为对称轴、知(,为顶点的抛物线的实线部分,降落点为0(8,0).观测点A(4,0)、8(6,0)同时跟踪航天器.(1)求航天器变轨后的运行轨迹所在的曲线方程;(2)试问:当航天器在x轴上方时,观测点A、B测得离航天器的距离分别为多少时,应向航天器发出变轨指令?解:(1)设曲线方程为y =o?+里,6 4由题意可知,0=I 64H-.7/.a=-.4 分7/.曲线方程为y =+今.6分(2)设变轨点为C(x,y),根据题意可知2 2A _ +
4、2L _ i1 0 0 251 2 6 4V =X d-7 7Qy=4 y =-(不合题意,舍去).y=4.得工=6或3=-6 (不 合 题 意,舍 去).9分C点 的 坐 标 为(6,4),.1 1 分|A C|=2 技|B C|=4.答:当观测点A、8测 得A C、B C距离分别为2正、4时,应向航天器发出变轨指令.1 4分3 3.(20 XX年全国卷H)己知抛物线x 2=4 y的焦点为尸,A、8是抛物线上的两动点,且 靠(z 0).过A、3两点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设其交点为(I )证 明 品 启 为 定 值;(I I)设 的 面 积 为S,写出S=/U)的表达式,并求S的最小值.解:(I
5、)由已知条件,得尸(0,1),2 0.设4(为,yi),8(x 2,J2)-由AF=%FB,即得(一X i,1 y)=,X 2,竺一1),-X|AX2 1一%=,乃1)将式两边平方并把X=x/,丫 2=%2 2 代入得 力=不”解、式得),1=九 y2=7 且有处处=一&2 2=-4*2=4,A抛物线方程为y=%2,求导得y,=%.所以过抛物线上A、8两点的切线方程分别是y=x(x-x1)+y9 =卧 2。一 九 2)十”,日 n 1 1 2 1 1 2即 y=2x,x 4X,*y=Y2 X 4X 2 解出两条切线的交点M 的坐标为苧)=(乜 产,-1).4分所 以 扁.盗=(丐 至,-2 3
6、为,7 2-y 1)=1(JC22-T 12)-2(|x22-1%12)=0所 以 品 京 为 定 值,其值为0.7分(1 1)由(I )知在 ABM 中,F M 1.A B,因而 S=A B FM.FM-X+x 2工)2+(2)2=q|x i2+|r22+|i 2+4力+2+3 义(-4)+4因为|AQ、山川分别等于4、2到抛物线准线y=-1 的距离,所以|AB|=|AQ +|8n=乃+丫2+2=2+:+2=(啦于是 S=.B|F M=(1+七 旧,由班+92知 S 2 4,且当2=1 时,S取得最小值4.3 4.(2 0 X X 年四川卷)已知两定点卜 血,0),6(夜,0),满足条件0玛
7、卜忸耳卜2的点尸的轨迹是曲线E,直线丁 =依 一 1 与曲线E 交于A,B 两点,如果|AB|=6G,且曲线E 上存在点C,使 Q 4 =O B =m OC,求 利 的值和A A 8C 的面积工解析:本小题主要考察双曲线的定义和性质、直线与双曲线的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知识及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满 分 1 2 分。解:由双曲线的定义可知,曲线E 是以耳卜四,0),巴(友,0)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左支,且。=0,a=1,易知b =l故曲线E 的方程为x2-/=l(x0-2k 八X,+X9=-7 01-k2解得又:AB=Jl +人一 引=Jl +1 2,J(%1 +/)2 你
8、?2 0 +(2 m)V (1-4依 题 意 得2 0 +町Q 一巧=6 6 整 理 后 得2 8/5 5/+2 5 =0V (11./=2或2 =2 但 一0 女一1:.k=一 旦7 4 2故 直 线 的 方 程 为Y 5 x+y +l =O2设。(七,第),由己知。4+。8=,。,得(%,%)+(心%)=(侬”阳0):.(吟 即%)=j.+W ,人+%,(加。0)V m m J2&f 2&2 2又%+%2 =prj =-4j5,X+上=A(X|+X 2)-2 =J-2=J =8.占/-4 石 8、km tn,将点C的坐标代入曲线E的方程,得 驾 -=m m得加=4,但当相=-4时,所得的点
9、在双曲线的右支上,不合题意m =4,C点的坐标为(一J i,2)C到A8的 距 离 为 冬 卜 孙2 +1 /.A 4 8 C的面积S=L x 6 j J x =g2 335.(2 0X X年全国卷I)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O y中,有一个 以 网0,-码 和 入 伍,司为焦点、离心率为正的椭圆,设椭圆在第一象限的部分为曲线C,动点P在C上,C在点P处2的切线与x、y轴的交点分别为A、B,且向量QM =O A +OB。求:(I )点M的轨迹方程;(II)|。加|的最小值。解:(I)根据题意,椭圆半焦距长为内,半长轴长为“=7 =2半短轴长方=1即椭2圆的方程为“+4o e 一设点尸坐标为(c o
10、s。,2 s in。)(其中 2 ),则切线C 的方程为:yx c os 6+s in 9=l21点 A坐标为:(c os。,0),点 B坐 标 为(0,2s in。)1 2点 M 坐标为:(c os。,s in。)g(e)=(ii)等价于求函数,伊)一所以点M 的轨迹方程为:220 0 o 且 y o)1 +t a n2 0+4(l+c ot2 0=t a n20+59)t a n2 0o 4t a n 0 -i-当 t a n2 0时等号成立,此时即t a n。=及。因此,点 M 坐 标 为(6后)时,所求最小值为 M L=小=3。36.(2 0X X 年江苏卷)已知三点 P (5,2)、
11、8(-6,0)、F2(6,0)(I)求以用、F2为焦点且过点P的椭圆的标准方程;(II)设点P、片、尸 2 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分别为P、F;、F2,求以F;、尸 2 为焦点且过点P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2 2解:(I)由题意,可设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二+4=1 (。人 0),其半焦距c =6。a h2 a =|I +1 PF2|=V l l2+22+V l2+22=65/5,=37 5,r2 v2b2=a2-c2=4 5-3 6 =9,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一+乙=1 ;45 9(II)点 P(5,2)、尸 (一6,0)、尸 2 (6,0)关于直线y=x 的对称点分别为:P (2,5)、(0
12、,-6)、F2(0,6)2 2设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J-3=l (/0,0),由题意知半焦距j=6,i2 a l =|耳|一|+,|=,112+2 2 -JF+22=4 氐:.4 =2也,2 2b:=c.2-a,2=3 6-20=1 6,故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乙-工=1。1 1 1 2 0 1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椭圆与双曲线的基本概念、标准方程、几何性质等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能力37.(20XX年湖北卷)设A、8分 别 为 椭 圆 生 (。,/(的 左、右顶点,椭圆长a2 b2半轴的长等于焦距,且x=4为它的右准线.(I)求椭圆的方程;(II)设P为右准线上不同于点(4,0)的任意一点,若
13、直线4 P、8 P分别与椭圆相交于异于A、B的点M、N,证明点8在以M N为直径的圆内.(此题不要求在答题卡上画图)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圆和椭圆等平面解析几何的基础知识,考查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推理运算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I)依题意得a=2c,=4,解得a=2,c=1,从而bc2 2.故椭圆的方程为二+二=1.4 3(II)解法 1:由(I)得 A(-2,0),B(2,0).设 M(必,必).3:M点在椭圆上,.=-(4x j).4又点M异于顶点A、B,:.-2x0 0,则NMBP为锐角,从而NMBN为钝角,故点B在以MN为直径的圆内。解法 2:由(I)得 A(2,0),B(2
14、,0).设 M 3,以),N(历,*),则一2v/2,-2X2 2,又MN的中点Q的坐标为(A-,%+乃),2 2依题意,计算点B到圆心Q的距离与半径的差怛0|2 T政v/二(三产2)2+(无三)2 _*一必)2 +3一”力(X12)(x2 2)+yij7又直线AP的方程为y=工 一(X+2),直线BP的方程为y=/一(X-2),玉 +2 x2-2而点两直线AP与BP的交点P在准线x=4上,=即竺=3(2)y$+2 2%)+2又点M 在椭圆上,则 工+$一=1,即32=(4 一七2)4 3 4于是将、代 入 ,化简后可得|B Q 一JMN =:(2一再)5 2-2)b 0)的右焦点F (c,0
15、),过点Fa b 的一动直线m 绕点F转动,并且交椭圆于A、B两点,P是线段AB的中点(1)求点P的轨迹H的方程万(2)在 Q 的方程中,令 a2=l+cos 0+s i n。,b=s i n0(0 G y ),确定0的值,使原点距椭圆的右准线/最远,此时,设/与 x轴交点为D,当直线m 绕点F转动到什么位置时,三角形ABD的面积最大?*2X j-x2 a y x-c/.b2x2+a2y2b2cx=0.(3)2。当 AB垂直于x 轴时,点 P即为点F,满足方程(3)-故所求点P的轨迹方程为:b2x2+a2y2-b2cx=0(2)因为,椭 圆 Q右准线/方程是乂=一,原点c2的 距 离 为 匕,
16、由于 c?=a2 b a2=1 +cos 0+s i nO,b2=s i n0C,c TC、(0 0 b 0)a b上的点A (x i,y )、B(X 2,y 2),又设P点坐标为P (x,y),则b2x +a2y =a2b2b2X j+a2y 2=a2b2(1)(2)1。当 AB不垂直x轴 时,x i#X 2,由(1)一 (2)得b2(X|X 2)2 x+a2(y iy 2)2 y=0.y i-y2_b2x y距/1 ,1 1S=Q ly d+-|y2|=-I y i-y 2 lx2设直线m的方程为x=k y+l,代入,+y 2=l中,得(2+k2)y2+2 k y-l=0由韦达定理得y 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试题 分类 解析 圆锥曲线 方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