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教案一等奖公开课.pdf





《芙蓉楼送辛渐教案一等奖公开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芙蓉楼送辛渐教案一等奖公开课.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芙蓉楼送辛渐教案一等奖公开课芙蓉楼送辛渐教案一等奖公开课教师姓名单位名称填写时间学科语文年级/期四年级下册教材版本人教部编版课题名称第七单元 21 古诗三首 芙蓉楼送辛渐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由于古诗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语言,诗句中一些字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差很远,增加了学生理解诗句的难度,对于诗人的生平,诗人创作第 1 页 共 8 页的社会背景,学生了解得更少,因此学生对诗句中所蕴含的意境,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就更难理解了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一方面,四年级学生,古诗文的底蕴是不够深的,另一方面,对学习古诗的方法还没有熟练掌握。难点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感悟诗意。2.通过边读边想象诗
2、文的方式加深对诗的意境的理解,从而理解诗文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一、谈话导入,介绍作者1.课前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课件出示 2】2.谈话:离别这种情感自古有之,与友人分别时或是表达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或是表白自己的心志,这种种的离情别绪都凝聚在这字字凝练的古诗中。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送别诗?预设: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芙蓉楼送辛渐。第 2 页 共 8 页知识详解(难点突破)揭题:【课件出示3】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板书课题,齐读。(板书:芙蓉楼送辛渐)3.解题:【课
3、件出示4】学习古诗,应从题目入手,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题目的意思是: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4.作者简介、介绍芙蓉楼:【课件出示 5、6】王昌龄,唐代诗人。他的诗多写边塞生活,是唐代边塞诗人的代表作家,其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比美,故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辑有王昌龄集。介绍写作背景。【课件出示7】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离京赴江宁(今南京市)丞任,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二、初读诗文,初步感知1.自读古诗,读准确,读流利。【课件出示 8】【课件出示 5:生字田字格课件】芙 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芙蓉 楼送辛渐 教案 一等奖 公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