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草原教案汇编5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草原教案汇编5篇.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No matter how many friends and connections you have,in fact,you will never meet many people in your life.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关于草原教案汇编关于草原教案汇编 5 5 篇篇草原教案草原教案 篇篇 1 1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通过观察及表现百灵鸟的外部形态,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基本形概括的方法表现物象的造型能力。2过程、方法:通过观察想象表现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通过色彩艳丽的百灵鸟的形象,让学生体验色彩搭配的美感。3.情感、态度: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保护鸟的意识,热
2、爱大自然的情感。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观察、概括、夸张百灵鸟的外形特征。了解运用不同媒材表现百灵鸟的方法。认识色彩对表现画面的作用。难点: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百灵鸟。三、课时安排、教具准备 本课为课时课前准备(含座位排列):范画、教材、课件、鸟类图片、学生课下搜集鸟类资料。四、教学过程 1.导入,创设教学情境(1).出示图片,看,他是谁?(刘千)师:他是做什么的?(变魔术)老师跟他学了变魔术,你们信吗?现在开始变,变出一只鸟。(2).听听优美动听的声音猜是什么鸟?(百灵鸟)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百灵灵鸟。2.了解分析的百灵鸟特点及认识更多百灵鸟(1).师:你们见过百灵鸟吗?那老师考
3、考你,那只是百灵鸟?(课件)(2).现在让我们认识更多的百灵鸟(课件)A 沙百灵:是国内观赏笼鸟之一,草原名贵鸟,生活在河北省北部,青海东。B 云雀:全世界大约 75 种,羽毛颜色像泥土。C 角百灵:颊部白色并有黑色宽阔胸带,尾暗褐色,后爪长而弯曲。D 斑百灵:一般腿粗壮而尾短,嘴厚。E 歌百灵:体步的红褐色百灵,顶冠棕色而多具黑色斑纹。F 蒙古百灵:头顶周围粟色成环,有长而显著白色眉纹。3.分析百灵鸟的形态(1)我们对百灵鸟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你们猜猜百灵鸟会在做什么呢?(2)让我们一起玩一个“对号入座”游戏(从形态上分析这分别是那只百灵鸟的影子)4.分析百灵鸟的花纹图案线条师:百灵鸟不仅有特
4、点的外形和优美的歌声,再看看百灵鸟身上有哪些图案、花纹、线条?5师:根据百灵鸟的特点,老师现在也想用多种图案和线条画一只漂亮的百灵鸟,你们想看吗?(师范画)6今天的森林舞会要开始了,现在小朋友们送来一些参加舞会的百灵鸟,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学生作品)7学生作业你们能运用多种线条、图案、色彩为今天的森林舞会送上漂亮的百灵鸟吗?(出示作业要求)8展评:请评出今天你认为最漂亮的百灵鸟去参加今天的森林舞会。9拓展:老师刚收到森林舞会为今天的小朋友送来的一封信,你们想看吗?草原教案草原教案 篇篇 2 2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生动地秒学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以及蒙
5、古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全文共有 5 个自然段,可分为两个部分。本课语言通畅易懂,对场面的秒学富有激情,细腻贴切,把民族互助的真情融入其中,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令人回味无穷。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 个生字,认识4 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2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草原特点,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4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让学说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2体会句子中含
6、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3具体体会课文中静态、动态描写。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0 个生字,认识4 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草原特点。3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4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草原特点。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一谈话,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你到过草原吗?在电视、电影中见过草原吗
7、?谁愿意把你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大家介绍一下?(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宽广无边的草原,景色优美,牛羊成群/article/。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2观看草原电视教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意境。3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二二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段落好好地读一读,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三布置预习三布置预习1学习生字新词,注意生字的音形义。2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3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试着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四检查自学,质疑问难四检查自学,质疑
8、问难1理解词语。2质疑问难,现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五理清课文的线索五理清课文的线索1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样的?2默读思考:_是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的经历事情的顺序来叙述的。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写了几个意思?3交流、整理草原教案草原教案 篇篇 3 3锡林郭勒大草原教学内容 16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的神奇而美丽的景象。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3、感受的广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感受的广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能联系上
9、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的神奇而美丽的景象。教学方式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教具:电脑课件板书:野草广阔美丽:湖水野花16欢腾的世界: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使用及设计意图导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细读课文(一)一、二自然段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16 课,齐读课题。下面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到大草原去欣赏那独特的风光。自由读课文:想: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问:草原广阔美丽和是个欢腾的世界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介绍的?1.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你从哪里感受到是广阔美丽的?找出有关的语句画下来,然后出声读一读。读课题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草原是广阔、美丽、欢腾的世界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
10、段找出有关的语句画下来。2、同桌互读。找到感受最深的语句。从整体角度留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渗透段落教学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使用及设计意图(二)学习 3、4 自然段2、指名汇报:3 问: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是广阔美丽的.?4.指导背诵:多美的草原啊!那一碧千里的美景,那清澈透亮的湖水,那星星点点的野花。你们想不想把这样美的景色记在心里,自己试着背诵第二自然段,愿意背哪句就背哪句。过渡: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1.问:.是什么使得这片草原变成了欢腾的世界?2.出示填空练习:草原上有()、()、()、()、()和()。3.为什么有了他们就把草原变成了欢腾的世界?提出自学要求(1)分
11、组讨论;(2)每组同学找到一种或两种动物或人物,通过有语气的朗读感受到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3)同学认真听,并给予评价。(4)以小组的形式汇报。4.悠扬的乐曲回荡在草原上空,咱们看看这首歌完整吗?(出示歌词)下面请同学们联系上文把这首歌续写完整。美丽的草原宽广无边,热闹的草原充满生机,让我们一起来歌唱草原,一起欣赏草原那迷人的美景,跟着歌曲来唱一唱你们续写的歌词。学生汇报自学结果:1、读句子谈体会:第一句:通过看图片让学生感受到草原广阔。第二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站起来,体会草有多高。第三句:看图:想象一下这句话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景象?第四、五句:师读第四句,生读第五句。学生自由诵读 1、2
12、自然段,亲身感悟草原的广阔美丽指名回答。小组学习讨论朗读用不同的形式汇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续写歌词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歌,学生跟着唱。电脑演示辽阔的草原的图片湖水图片野花图片联系生活实际整体感知独立思考渗透给段分层亲身感悟草原的广阔美丽填空在同学之间的交流中形成互动,促进对_的理解。集体续编歌词播放录象草原教案草原教案 篇篇 4 4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 15 个生字及新词,掌握 1 个多音字“蒙(mng)”,认读 1 个字。2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像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3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中描写野花的句子。4 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
13、的广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感情。5 引导学生介绍、交流搜集到的信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像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草原的神奇美丽。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在语文的学习中,游历过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欣赏过云雾缭绕的托木尔峰。今天,老师建议大家去领略一下锡林郭勒大草原的风光。谁有兴趣?好!我们出发!2、多媒体课件(剪辑过的配乐锡林郭勒草原风光)3、启发:谁愿意谈谈感受?4、师:看来,大家对锡林郭
14、勒草原很感兴趣。让我们走近一些,来个近距离接触吧!(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二、初读感知1、请同学各自轻声朗读要求:体会一下锡林郭勒大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讨论:锡林郭勒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3、师:虽然,草原留给我们的印象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字能概括出此时大家的感受,那就是草原很美!让我们踏上草原,细细地用心欣赏它!三、细读感受(一)第一、二自然段1、请同学默读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可以边读边画。2、讨论:(1)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2)教师随着学生回答相机引导:这是从哪个方面描写草原是广阔美丽的?3、板书(广阔美丽)(野草)(湖水)(
15、野花)4、引导学生体会野草广阔、茂盛湖水稀少、神奇野花鲜艳、清香5、重点句(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1)各自轻声读,体会(2)讨论:从哪儿感受到草原的广阔美丽?(3)句子对比:A 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B 草滩上,有一洼洼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光芒,就像镜子一样。师:你感觉哪句好?为什么?结合平时看的影视作品,说说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什么样?什么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为什么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4)启发想象:除了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
16、,还可能映出什么?师:想不想亲眼看看这广阔美丽的草原?6、多媒体课件(草原近景,配乐腾格尔所唱天堂)7、指导朗读(1)各自有感情朗读喜欢的句、段(2)指名读,评读师:谁有不同的读法?8、指导背诵描写野花的句子师:锡林郭勒草原不仅广阔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我们去感受它的生机与活力。(二)第三、四自然段1、默读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锡林郭勒草原是欢腾的世界。2、讨论:(1)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锡林郭勒草原是欢腾的世界?(2)教师随着学生回答相机引导:这里写了草原上有什么?发出哪些声音?有哪些动作?(3)启发想象:除了这些,结合搜集的资料,说说我们还可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3、板书(动物、人)
17、4、指导朗读师:老师深深地被草原的活力感染了,你们呢?我们来师生合作朗读,再一次感受草原之美。四、总读感悟四、总读感悟1、师生有感情朗读师读第一、三自然段,生读第二、四自然段2、小结:草原之旅即将结束,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简直是未来的作家和诗人!五、拓展五、拓展1、多媒体课件(课文中的歌词)2、欣赏歌曲第一段3、自主创作第二段4、展示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野草广阔美丽湖水野花16 锡林郭勒大草原动物欢腾世界人北京小学李建草原教案草原教案 篇篇 5 5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2、蒙古舞蹈基本动作。3、综合练习:双声部节奏练习及双响筒及多种伴奏乐器。4、音乐游
18、戏“_会”、大型粘贴图画创作。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本课根据音乐新课标的要求提倡音乐与姊妹艺术综合为指导思想,将音乐与舞蹈、美术等姊妹艺术形式的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从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及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并通过相互学习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对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的学习,指导学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即兴的为歌曲创编动作表演。和对不同音乐意境的感受。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有关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掌握有关蒙古舞的基本动作,及对音响的探索能力。3、通过“意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唱、聆听、感受,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
19、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体会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的情绪,并能有表情的演唱并能用舞蹈动作表演。2、通过对草原_情景的表现,对的马蹄声,及加油声的模仿,掌握双声部的节奏。教学难点:“_会”音乐游戏的挖掘,及游戏中孩子们的合作,配合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一、组织教学1、放“马跑”的律动的音乐。学生:随“骑马”律动进入教室。老师:孩子们,看!我们骑着马儿来到哪里了?学生:大草原!老师介绍大草原老师:对,我们来到了一片广阔的大草原,它像一幅巨大的绿毯铺在地上。美极了!二、新课引入二、新课引入1、老师舞蹈引入(背景音乐草原就是我的家)老师:有没有谁知道老师跳的是哪
20、个民族的舞蹈?学生:蒙古族老师:(出课件)介绍蒙古族族的穿着服饰、蒙古包。老师:(出课件)非常正确,看这就是蒙古族的小朋友。蒙古族是我国的 56 个少数民族之一,他们在长年草原上生活,喜欢穿美丽的色彩鲜艳的长袍,漂亮的马靴。他们最常的打扮是在头上栓一条美丽的头带,非常的神气。老师:(出蒙古包图)看这是什么?这是他们的房屋,由于他们长年在草原上生活,他们的房子不是用砖瓦盖成的,而是用木制的圆形的墙壁上面加一个伞型的顶组合成的帐顶的四周用厚厚的毛毡子覆盖着用毛绳固定。房屋可以移动。这就是蒙古包。2、学习几个蒙古舞蹈动作,一边学习一边思考蒙古人的生活。老师做蒙古舞的马跑步,挤奶,雄鹰展翅的动作介绍蒙
21、古族的生活。三、学习歌曲1、老师有感情的朗读歌词。2、学生念一次歌词。a、为歌词加上动作。b、孩子们一起表演,选出一个做得特别好的孩子再带着大家做一遍。老师请一个孩子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来一次。3、听。a、老师范唱。b、学生听磁带。c、学生跟琴有感情的演唱,老师做提示让孩子唱得更有感情。d、用动作表演歌曲。四、扩展歌曲1、表现欢乐的草原。a、老师提供彩纸和孩子们一起把自己打扮成蒙古人。老师:(出_图)老师拿出两样乐器,问哪一个发出的声音更象马蹄声。学生:双响筒b、老师将乐器发给一些同学,拿到手串铃的孩子想想怎样用它为_的选手加油,拿到双响筒的孩子用他来模仿马蹄声。没拿到乐器的孩子,动动脑筋想一想还可以用身边的音响来模仿马蹄声。或用怎样的动作表情来加油!c、将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加油,一组模仿马蹄声。(各队选一个拉拉队长。)2、一起跟着音乐制造热烈的_场面。(请几个孩子表演_的场面。)3、粘贴图画。a、老师放变奏的草原就是我的家的音乐。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b、老师拿出为孩子们准备好的粘贴画,让孩子们一边听音乐一边创作图画表现美丽的大草原。
限制150内